• 精选
  • 会员

幸福的来源:安全感

2025年1月31日  来源:幸福 作者:【美】丹尼尔·M.海布伦 提供人:zhanbai93......

安全感

幸福最明显的必要前提就是不能有受到威胁的感觉:你拥有必不可少的东西,并对此感到安全。表面上来看,这个道理似乎很浅显。当收账人前来敲门的时候,肯定不会有人觉得自己很幸福。

不过安全感对人类幸福感的影响要比这复杂得多。生活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安全感,而能够影响幸福感的安全感类型往往出乎我们意料。例如,即便我们预先知道肉体风险的存在,也不一定会为此感到焦虑。攀岩并不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业余消遣,然而攀岩者往往认为,这种攀附在悬崖峭壁表面、一不留神便有性命之虞的活动能够帮人定心凝神。皮拉罕人的生活比我们中大部分人更加危险,然而他们似乎全都对此不以为意(图8)。说到这里,其实肉体上最安全的人往往最焦虑、最爱操心,也最容易压力过大。这或许并不是巧合。一些具有肉体风险的活动往往能够帮助我们集中精力,有效抑制那些常常侵入并占据我们大脑、令我们分神的想法和愁绪。

图8 霍皮,一名皮拉罕男子

简而言之,能够影响幸福的安全感是那些可以察觉到或感知到的安全感。似乎至少有三种安全感在我们的幸福中扮演了格外重要的角色。目前为止,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对于物质安全感的理解。同样,这种感觉可能并不受实际物质安全情况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财富反而会滋生物质不安全感,刺激人们的贪欲,提高人们对物质条件的期望,使人们习惯放纵奢侈的生活方式。这会让我们变得更加需要金钱,更容易失望、沮丧和焦虑。这种观点浅显易见,且无甚新意。古希腊享乐主义哲学家伊壁鸠鲁对于如何过上快乐的生活有以下这条建议:远离奢侈品,过简单生活。奢华的生活会将你变成一个欲求不满的人,你的幸福完全由那些易失的财物所主宰。斯多葛派和佛教中都有类似的劝诫,尤其佛教教义均以戒除那些让人们易受折磨的渴望为主题。在一项针对美国顶级富豪的研究中,研究员罗伯特·肯尼表示:

有时我甚至认为这个国家唯一比穷人更操心金钱的就是顶级富豪。他们担心自己会失去财富,担心投资渠道是否可靠,担心财富带来的影响。随着他们银行户头里的零越来越多,他们也越来越进退两难。

财富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帮我们隔开诸多不幸,让我们心想事成,也可以使我们越来越贪婪,为我们制造出新的弱点。财富或许真的会让某些人感到更不安全。广告作为现代消费经济的特色产物之一,其存在就是为了确保人们持续产生这种不安全感。铺天盖地的广告数量,为的就是唤醒人们的不满足感,让他们渴望拥有之前根本不需要的商品。

第二种对人类幸福至关重要的安全感就是社交安全感:一个人对于人际关系和自己在社群中的位置感到安全。由于人类的社交属性根基非常深厚,因此这种形式的安全感也尤为重要。之后我们会具体分析“人际关系”这一点。

第三种安全感我们可以称为事业安全感,指的是一个人可以在自己的主要事业中看到成功的可能性,从而产生安全感。这里的“事业”指的是你所认同的一切决心或目标,而这些决心或目标反过来也会成为你的身份或自我意识的一部分。毕生职业或使命当然算作事业,当一名优秀的家长也是一项事业,研发出某种疾病的治疗方式也是一项事业。在推进事业的过程中,我们既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对失败的恐惧可能就会成为我们不幸福的源头。因为认可自己的事业,所以我们也将自尊心押在事业成功与否上。一旦事业失败,人们很容易认为自己也很失败。这种感觉糟糕透顶,并且,仅仅怀疑自己有可能失败也会产生同样可怕的焦虑感。

对于我们这些幸运到可以拥有选择权的人来说,人生中的众多选择之一,就是决定将多少本钱投资在有风险的事业上,例如,开办一家公司等。这类事业通常回报高、有意义,值得投入。不过,追逐高收益一般也伴随着更高的事业不安全感,令人担忧、焦虑、受挫。人们必须自己把握得失平衡,而且也没有一个“最佳”方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最难觉察的一种安全感就是时间安全感。时间安全感代表一个人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大部分情况下,这种安全感的缺失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压力大”。缺乏时间安全感以至于长期压力过大的人一般都不太幸福。这既是因为压力本身会消解幸福感,也因为压力会穿透我们的神经,让我们易怒、焦虑,容易忽视身边美好的事物,完全抽去我们生活中的质感和快乐。虽说有一点压力是好事,但“压力大”和“幸福”则是南辕北辙的两件事情。

不过,也存在一些微妙有趣的例外。有些人会从快节奏的生活中获得巨大满足感,他们享受这种时间刚好能够完成任务的感觉。厨师就很有可能是这样的人,他们的日常操作流程可能如同一套舞蹈动作。工作顺利时,每个环节都能完成,而且完成得非常漂亮,但一切都只是刚刚来得及。这种节奏可以让人精神抖擞,除非那天运气不好,不然绝对不会给人带来压力。但毋庸置疑,这种生活方式中一定充斥着很多压力巨大的日子。这也是一个需要个人权衡取舍的问题。

安全感有助于提升幸福感,但并非多多益善。过多的安全感会让人自满、懒惰、软弱、不堪一击,也会阻碍个人发展。娇生惯养、不经风雨的童年可能会孕育出一个不幸福的成年人,无法或不愿在遇到困难时坚持下去,也无力招架日常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危险、挫折和失败。他们有可能变成“回巢族”或“啃老族”,在成人之后依然需要家长照顾;也有可能是两个身心不成熟的大儿童虽然结合在一起,但最终还是无缘无故地离婚;又或者有些人对于任何行业都只能浅尝辄止;等等。

我相信今天很多读者对于上述问题都很熟悉。在美国,很多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室内,处于成年人严密的监护下,没有什么机会随意跟其他孩子玩耍或自己安排玩伴。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极端情况,主要是因为家长最惧怕的“噩梦”便是自己的孩子被陌生人绑架,从此再也见不着活蹦乱跳的小家伙。有些家长会觉得在这方面无论如何小心都不为过,因此他们购买了“牙齿印记”服务,以便将来指认他们(目前警觉性很高的)孩子残缺或烧焦的尸体。人们会以为这种犯罪现象无处不在,然而美国司法部的一份调查表明,一年时间内,在这个有3亿人口的国家,共发生了51起这样的案件。当然,这种事情一次都嫌多,可是,这个数字跟因蜜蜂、胡蜂、大黄蜂蜇咬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差不多。也就是说,这几乎是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风险。

可是,我们很难会听到家长说,“我绝不会让孩子自己在小区里跑来跑去,蜜蜂会蜇死他的”。作为对比,美国一年有219人死于骑马事故,17000人死于摔跤,36000人死于流感。由此可见,提升幸福感的途径之一就是理智地看待风险。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