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嗒一声。吱吱吱吱!钓线以极快的速度从线卷释出。只听一声中气十足的吼叫:“鲯鳅鱼——”几秒钟后,另一支拖钓鱼竿也摆了出来,又一条钓线撒了出去。两条鲯鳅鱼上钩了。只要能钓到两条,就说明附近或许存在鱼群。(鲯鳅鱼与吞拿鱼类似,它们跟人们喜爱的哺乳动物海豚并没有什么关系。)大乔的双眼闪闪发光,他记录下海藻丛的位置,然后丢开舵盘,抓住其中一支钓竿,他的朋友马克则抓住另外一支。这是商业性捕鱼,并非业余消遣,所以渔具非常沉重,也没有时间可以浪费在戏耍猎物上。很快,两条20多磅重的大鱼被拖上甲板。小船掉转头去寻找新的猎物。活的鲯鳅鱼非常美丽,它们的色彩鲜艳夺目,金色、绿色和蓝色掺杂在一起,然而一经捕获,这种鱼便会迅速失去绚烂的色彩。有时,乔会为自己猎杀这种可爱的生物而感到一丝悔恨。但今天不会。眼下他全情投入,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猎物上。当他们再一次成功钓上两条鲯鳅鱼时,乔发出欣喜的欢呼。
拖钓鱼竿又传来动静,钓线成功捕捉到更多鲯鳅鱼。“老天爷啊!钓线都热得烫手啦,而且……(此处听不清)”可以听出,渔夫们已经成功捕获几十条鱼,足够从中获得丰厚的利润。乔非常满意当天的成果,驾驶着他23英尺长的“海象号”渔船,开启了返航之路。“海象号”是一艘简朴的实用型小船,配有水星牌双排舷外发动机,采用开放式驾驶舱设计,所以并不适合胆小的人。此外,乔和他的同伴只能凭借罗盘和双眼来导航,常常深入墨西哥湾流离海岸40英里的地方渔猎——胆小的人绝对干不了这活儿。回家意味着首先只能以每小时6英里的速度缓慢地花几小时逆流而上,之后,渔夫要精准地找到自己的目标——一个水湾入口,说不定只有一英里宽。找到入口后,还必须穿梭于海岸边最危险的一段水域,通过油门和舵轮来避免被海浪侧面夹击或引起船身剧烈颠簸。同时,只要一不留神,小船就会被海浪的间隙吞没,整艘船瞬间倾覆。若真如此,你的尸体可能会让螃蟹们大快朵颐,饱餐一顿。
不过大乔·弗莱彻可是个中高手。在返家的漫长航行中,他一言不发、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大海、天空和船。假如你问他当时有什么感受,他会回答“啥也没有”。他全身心投入眼前的工作中。经过水湾入口时气氛有些紧张,不过一旦小船驶入相对较为平静的海峡内水域,紧张的气氛便迅速烟消云散了。回到码头后,男人们一边清理鲯鳅鱼,一边喝着罐装啤酒,有说有笑,还跟同行和路人互相打趣。乔把一些鱼排分给马克,自己留了一些,剩下的将运往当地餐厅,在幸运游客的餐盘中作为夏威夷名菜“mahi mahi”出现。(当地人称这种鱼为“海豚鱼”,但有些食客很抵制这个名字。)
夜晚来临,乔和妻子帕姆打算出门散步,踱回码头,加入欣赏夕阳的人群。不过突然有朋友来访,于是一群人在他们家的门廊上度过了这个夜晚,不时传来的笑声伴随着蟋蟀的合唱、蛙声和蝉鸣。一小时后,又有一群路人加入这欢乐的聚会。有人拿出几把吉他,小乐队为夜间合唱团注入了独特的乐章。
乔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他也曾经历情感问题和财务困难。不过现阶段,他的生活挺美好的。捕鱼生意非常稳定,再加上一些零散的木工活,负担家用不成问题。他不需要太多现金,毕竟房子是自己建的,一切维修工作都能自己搞定,修船和卡车也不在话下。通过和邻居以物易物,乔和妻子还能换到很多东西。
从里到外,乔都是一个响当当的汉子。他蓄着红胡子,身材高大,体形比常人略微魁梧一些,声如洪钟,与人交往颇为自信,气定神闲。他不轻易发怒,也不爱杞人忧天,毕竟人生中总会遇到问题,担心也没什么用。乔还是一个非常大气的人。他头脑机智,亲和爱笑,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平时行事从不鲁莽,不以奸诈之心待人,是一个靠本事吃饭的独立男人。从一家本地的船坞离职后,乔更是将自己的本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整天对别人唯命是从的生活向来不合他的胃口,让他觉得自己渺小得很不自然。自由自在总比充当为五斗米折腰的工薪族要好,就算生活中缺东少西也没关系。大乔·弗莱彻是自由的,也充分感觉到自由。
你或许很快就会相信乔是一个幸福的人。但你是基于什么做出这个判断的呢?上文的所有描述都没有提到乔本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你也可以想象,他说不定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在判断乔是否幸福时,就像在现实生活中判断某人是否幸福一样,我们依据的不是什么民意调查,而是直接观察这个人:他们的步伐是否轻快有活力?他们是否看起来神情紧张,无法放松?他们是否充满自信地做自己?他们是不是看起来“怪怪的”?他们爱笑吗?是不是很容易生气?是否稍有不顺便会崩溃大哭?
我认为,提出以上这些问题是为了尝试评估一个人的整体情绪状态。“情绪”这个词或许有些误导,因为它代表着一种狭义的、以感觉为主的描述,如喜悦或悲伤、恐惧或愤怒。但紧张根本就不是一种情绪。你的仪态或步伐所表现出的“情绪状态”不同于某种单一的情绪,它要比情绪更深。
有时我们想跨越情绪表达词汇的限制,便讨论起精神或灵魂。想想人们常说的“她兴致高昂”,或者鲍勃·马利[1]如何恳求爱人来“满足我的灵魂”。不过我觉得这些例子中依然牵涉到广义上的情绪问题,所以我会继续沿用“情绪状态”这个词。
假如这个想法正确的话,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时候想到的幸福,指的就是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也就是说,幸福就是指拥有良好的情绪状态。我们把这个称作关于幸福的情绪状态理论。
现在我们已经有一个对幸福的定义了。这个定义好吗?我们可能没办法拿出单独一个定义,说这就是正确答案。但我认为在思考有关幸福问题的过程中,这是一个有用的定义。它能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人们如此看重幸福,为什么家长会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幸福和健康”。我会简单论述一下为什么在几个主要理论中我更偏好这一个,但不会深入讨论。我要说明的是,尽管很多人都更倾向于从情绪状态的角度来理解幸福,但我在本书中描述的并不是所有人的共识。其他理论一样拥有广大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