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呼。吸。呼。忘了这套东西,你会想起其他比悟道更严重的麻烦事儿。
语出犹太笑话
一些问题
罗列幸福的来源是一项特别棘手的任务。其中一个难题就是得明确如何分门别类。我们应该聚焦在人际关系上,朋友和家庭上,社群上,还是以爱为中心?一般来说,不同的研究人员会使用不同的概念,并没有哪一组概念是“唯一正确”的。
第二个难题在于,你所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类型决定了哪些因素能够左右人们的幸福感。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某些地区,人们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拥有食火鸡的数量。我敢打赌,在世界上其他大部分地区,并没有人想要这些脾气古怪、难以相处的鸟。不过,虽然对于这些以交换食火鸡为生的部落成员来说,金钱无甚用处,但如果想在比弗利山庄[2]吃得开,还是得有大把金钱才行。在很大程度上,你的居住地决定了金钱对于获得幸福感来说有多重要。
因此,金钱对幸福来说到底有多重要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万无一失的简单答案。同样,也没有人能够拿一个万无一失的简单答案来解释食火鸡、渔网、电话或汽车对幸福来说到底有多重要。我们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道理浅显明白,却鲜有人注意。社会所面临的选择之一不仅仅是如何普及幸福的来源,而是决定哪些事物会被塑造为影响幸福的重要因素。
不过,我们都知道,不管你周围的环境如何,有些东西注定会对幸福造成很大影响。让我们随机选择一个婴儿,假设可以把他随机放到任意时空的任意一个社会中。在他的一生中,哪些东西会对他的幸福造成最大影响?当务之急是帮助他在哪些领域步入正轨?尽管世界上不存在一份“最正确”的幸福要素清单,不过关于这份清单的大致内容依然存在很多共识。
基因和设定值
已经有越来越多报道向人们揭露了基因对于人类幸福的影响。或许你曾听说过,基因决定了我们50%的幸福感,也就是说,这部分幸福是你天生的幸福“设定值”的产物。在本书中,我不会过多讨论这种观点,因为首先,我们无法改变基因,也不应该尝试改变基因;其次,目前已经没有人还在坚持认为基因对幸福影响过于巨大,以至于无法通过其他任何途径来提升自己的幸福感。这就是为什么研究人员仍然要费尽心思列举出幸福的来源。即便每个人确实都有自己天生的幸福设定值,但很明显,很多因素依然可以长期影响我们的幸福感。例如,一份糟糕的工作。
幸福设定值理论的核心真相在于揭露了人类惊人的调整和适应能力。随着时间流逝,我们渐渐适应了生活中的大部分变化,最终依然可以像变化发生之前一样幸福。因此,本章将专注于研究那些人类无法适应的影响幸福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对我们的幸福感有持久的影响。
基因无法主宰我们的命运。科学家试图通过研究幸福的“可遗传性”来揭露基因对幸福的影响。也就是说,他们想知道人与人之间千差万别的幸福感有多少是因为受到不同基因的影响。在研究可遗传性问题的过程中,人们会犯下各种各样的错误。为了加快本书节奏,我不进一步阐述其中错综复杂的细节,只提供一个简单的例子来供读者参考。在关于幸福可遗传性的一篇文章中,诸位作者指出,试图提升幸福感就像“试图长高一样徒劳无功”。他们的观点传播甚广。按照这种说法,我们被困在了追逐享乐的跑步机上,没有任何实际进步的希望。然而该观点实则大错特错,并且至少有一名原作者在文章发表后推翻了其中的观点。要知道,尽管让自己长高确实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为了长高所付出的努力并非徒劳无功。在过去150年间,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确实令荷兰男性的身高增长了8英寸。也就是说,他们从5英尺4英寸的矮个子变成了今天身长超过6英尺的大高个儿。[3]当然,身高的可遗传性确实比幸福感更高。
假如我们能像现代社会提高了人们的身高一样来增强人们的幸福感,这将会是一项影响深远的成就。
幸福的来源:SOARS
那么,幸福的主要来源究竟有哪些?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就五项答案大致达成共识,我将集中分析这五点。这五项幸福的来源排名不分先后(只是为了制造一个好记的英文缩写),它们分别是:
1. 安全感
2. 生活态度
3. 自主权
4. 人际关系
5. 需要技能、有意义的活动
科学文献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五项幸福来源的重要性。事实上,这份清单是我在心理学家理查德·瑞安和爱德华·德西提出的普遍人类需求列表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而来的。这两名心理学家提出,人类的三项基本需求分别是自主权、胜任力和关联性。而我新加入的两项是生活态度和安全感。瑞安和德西对于幸福的解读与福祉理念更加接近,尽管他们的观点在学术界尚有争议,但人们基本认可以上三项基本需求对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其中唯一有可能受到质疑的是自主权这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