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阅读方法+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一篇阅读的层次-第一章阅读的活力与艺术-主动的阅读-阅读的目标:为获得资讯而读,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阅读就是学习-老师的出席与缺席-第二章阅读的层次-第三章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学习阅读的阶段-阅读的阶段与层次-阅读与民主教育的理念-第四章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检视阅读一: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检视阅读二:粗浅的阅读-阅读的速度-逗留与倒退-理解的问题-第五章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主动阅读者要提四个基本问题-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三种做笔记的方法-如何培养阅读的习惯-第二篇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第六章一本书的分类-实用性VS理论性作品-理论性作品的分类-第七章透视一本书-叙述整本书的大意-为一本书拟大纲的技巧-阅读与写作的互惠技巧-第八章与作者找出共通的词义-单字vs词义-找出关键字-专门用语及特殊字汇-找出字义-第九章判断作者的主旨-句子与主旨-找出关键句-找出主旨-找出论述-找出解答-第十章公正地评断一本书-受教是一种美德-修辞的作用-暂缓评论-避免争强好辩-化解争议-第十一章赞同或反对作者-偏见与公正-论点是否正确-论述的完整性-分析阅读的三阶段-第十二章辅助阅读-阅读需要相关的经验-我们需要更多的背景知识或发展脉络-导读与摘要给了我们初步的评价判断-运用工具书-使用字典-使用百科全书-第三篇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第十三章如何阅读实用型的书-两种实用性的书-说服的角色-赞同实用书之后-第十四章如何阅读想像文学-读想像文学的“不要”-阅读想像文学的一般规则-第十五章阅读故事、戏剧与诗的一些建议-如何阅读故事书-关于史诗的重点-如何阅读戏剧-关于悲剧的重点-如何阅读抒情诗-第十六章如何阅读历史书-难以捉摸的史实-历史的理论-历史中的普遍性-阅读历史书要提出的问题-如何阅读传记与自传-如何阅读关于当前的事件-关于文摘的注意事项-第十七章如何阅读科学与数学-了解科学这一门行业-阅读科学经典名著的建议-面对数学的问题-掌握科学作品中的数学问题-关于科普书的重点-第十八章如何阅读哲学书-哲学家提出的问题-现代哲学与传承-哲学的方法-哲学的风格-阅读哲学的提示-厘清你的思绪-关于神学的重点-如何阅读“经书”-第十九章如何阅读社会科学-什么是社会科学-阅读社会科学的容易处-阅读社会科学的困难处-阅读社会科学作品-第四篇阅读的最终目标-第二十章阅读的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在主题阅读中,检视阅读所扮演的角色-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客观的必要性-主题阅读的练习实例:进步论-如何应用主题工具书-主题阅读的原则-主题阅读精华摘要-第二十一章阅读与心智的成长-好书能给我们什么帮助-书的金字塔-生命与心智的成长+看书十倍速?速读真的这么神奇?-如何进行阅读和学习-普通人有两种阅读方式,其中一种是完全错误的-我珍藏5年的10倍速阅读法-如何阅读-第1部分 文字与口语,阅读科学的基础+第1章 揭开阅读科学的神秘面纱,解决刻不容缓的阅读问题-阅读的“斯普特尼克时刻”-为什么人们如此关注阅读+第2章 文字与口语的结合,让阅读变得可行-短信,文字与口语的结合-被省略的信息,不完美的完美-文字与口语,不同的表达方式-第3章 文字的属性影响人们的阅读方式-文字的起源与发展-楔形文字是如何出现的-消亡的楔形文字-与口语匹配的文字+第2部分 阅读背后的科学,我们是如何阅读的-第4章 眼睛限制了阅读,我们该如何提高阅读速度-注视和扫视,常见的阅读模式-阅读时眼睛的感知范围-注视实词,扫视虚词-人类的阅读速度到底能有多快-常见的速读骗局-尽可能多地阅读,并涉猎新的阅读内容-第5章 提高阅读能力,同样需要大数据和统计学-语言中的冗余让我们更好地阅读-正字法对熟练阅读很重要-阅读中的纵横字谜和数独游戏-第6章 儿童是如何学习阅读的-儿童的阅读能力是如何发展的-从字母歌开始识别字母-词汇量对于阅读很重要-给儿童朗读并不等于教授儿童阅读-识别单词并发音是儿童阅读的出发点-第7章 我们是如何理解文字的意思并完成阅读的-语音信息是熟练阅读的基本条件-无法完全对应的拼写与发音,不规范的书面英语-天下没有免费的正字法午餐-我们是如何学习阅读单词的-表示方法-学习-第8章 诵读困难症及其影响-诵读困难症患者的典型特征-智商水平并不能解释诵读困难症-诵读困难症真的存在吗-行为干预,识别诵读困难症患者-关于诵读困难症的一些困惑-诵读困难症出现的先兆-诵读困难症患者的语音障碍问题-语音伞-诵读困难症的另一面-第9章 诵读困难症患者的大脑机制-四种不同类型的获得性诵读困难症-大脑的阅读回路-语音与语义区在大脑中的分布-诵读困难症患者的大脑+第3部分 重新定义阅读教育-第10章 美国人的阅读水平-第11章 教育与科学,两种文化的交织-第12章 阅读的未来

第3章 文字的属性影响人们的阅读方式

2025年1月25日 字数:3305 来源:如何阅读 作者:马克·塞登伯格 提供人:zhanbai93......

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在互联网与清单时代,人们总是很容易提出这个问题。答案也总是那么几个:汽车、印刷机、电灯、电脑、互联网等。对于广大零售商而言,条形码与激光扫描仪的发明意义重大。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曾开展过一场投票,选出他们最不可或缺的物品,结果显示:牙刷最不可缺少,汽车、电脑、手机、微波炉紧随其后。有趣的是,文字从未上榜。1

人类在掌握阅读能力之前,首先要学会写字。在人类历史的大多数阶段中,人们可以说话,却无法阅读。文字是人类发明的第一代信息技术,与电话和电脑一样重要。若美国专利商标局那时就已存在,那么文字“这项将信息保留在半永久媒介上的发明”也会被认定为一项专利。而苏美尔人则可以因此起诉腓尼基人、埃及人和中国人侵权,并向他们索要专利使用费。人类没有将文字与口头语言加以区分,因此并未将文字视为一项发明。文字的起源不详,它也许是很久以前一位天才发明家的杰作,而他忘了利用这项伟大的发明记录下自己的名字。但是,文字的发明绝对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成就之一。如果没有文字,人类就无法创造、保留并传递如此海量的信息,人类文明甚至不会出现。如果没有文字,又何谈后来的印刷机、电灯、电脑以及互联网呢?

大英博物馆里的埃及馆令人神往,却也耗人心神,文字系统何尝不是这样呢?文字种类繁多,构成元素范围广泛,无不生动地展现了人类强大的创造力。文字与啤酒一样,种类繁多。赏鸟人根据鸟的外形特点、叫声以及栖息地追寻鸟类的行踪,他们可以在Pinterest等图片社交平台上交流信息。研究正字法的专家与赏鸟人之间存在相似之处。2现在开展的楔形文字和埃及象形文字(Egyptianhieroglyphic)研究项目仅停留在中学生水平,仅仅是对古时精妙的黏土板与高深莫测的象形文字背后的故事进行了探究。即使不知道其他国家或民族文字的含义,有些国家的年轻人还是喜欢把异国文化中的“符号”文在身上,为此闹出了不少笑话。3

文字系统不是为了取悦业余的语言爱好者或成为文身图样而存在,文字原本就妙趣横生,就像约翰·列侬(JohnLennon)说的那样,别有一番特色。文字系统的特性十分重要,因为它深刻影响着人类的阅读方式。文字种类繁多,这引发了我们对一个根本问题的思考: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阅读方式呢?因为人们的大脑和其他器官都是相似的,所以是否只存在一种阅读方式呢?还是说,不同语言在文字系统上的差异会导致阅读方式的不同?

研究结果着实令人大吃一惊:文字最重要的特点是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它们在视觉上存在差异,这使其本质特点被完全掩盖住了。文字是口头语言的书面表达形式。数千年来,我们都在验证文字的特点。人类的能力、文化因素以及地理和历史上的偶然事件导致了文字系统在运行模式上逐渐趋同。人与人之间是相似的,这不仅使文字拥有类似的功能及使用模式,还促使人类的阅读方式也有了相似之处。

如果不同的文字系统之间真的如此相似,那么为什么不存在全世界通用的文字系统呢?文字与语言相辅相成,这并非偶然。口头语言与文字一样,在本质上基本相同,只是在词语的组合排列上存在差异。如果文字与口头语言属性相配,二者便可以更好地运作。文字与口头语言在核心属性上高度一致是高效发挥双方功能的关键。历史上曾出现过二者间相互不匹配的例子,这样的组合虽给一些文字系统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却推动了文字的整体发展,并使其在生活中变得更加不可或缺。

要了解文字,首先要追踪它的起源。文字是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出现的?它出现过多少次?是某一个天才发明了它,还是与电脑一样,它是众人合作的产物而不是某一个人的杰作呢?很明显,这个问题与有关人类起源的问题相似。我们不仅对探寻人类自身的起源有着很深的执念,还对了解人类的伟大发明、制度以及观念的问世过程怀有满腔热忱。如果人类的出现是一种超自然现象,那么文字也因为其神圣的起源而被视为神明的馈赠。古巴比伦人相信,来自海洋的半人半鱼之神俄安内(Oannes)将语言、科学及文字传授给了人类。4而古埃及人则认为是掌管智慧、魔法、语言与算术的神灵——托特(Thoth)将文字带至人间。

文字既可以说是人类智慧的杰作,也可以说是进化过程的结晶。有些学者认为文字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一个巨大的进步,因此与人类此前的成果或其他可以追根溯源的发明不同,文字一定是一位天才的杰作,此人的聪明才智可与牛顿或爱因斯坦比肩。还有些学者认为,有证据表明,文字是人类历史进化的产物,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进化过程断断续续,最后通过自我调适和突变形成过渡性语言,而最终,这种过渡性的语言被现如今所使用的形式所取代。5在记载人类进化过程的化石资料和人类文字的考古资料中,也存在类似的争议。文字不是有机的生命体,不具备可以遗传给后代的基因,我们这里是做一个类比。文字是文化进步的产物,但这与生物进化关系并不大。

与人类的起源不同,文字的起源以及发展过程是有迹可循的,因为正是文字本身记录下了自身的发展过程。事实证明,这些黏土板上的文字所传达的信息远远超出了其创造者的初衷,而且更持久。我们不知道镌刻在法老墓碑上的铭文是否完成了预期的末世功能,但这些碑文成功地记录了法老及其子民的生活,还有包括象形文字在内的埃及文明。发掘与破解这些史前器物的过程也为不少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带来了灵感。系列电影《夺宝奇兵》(Indiana Jones)据此展开:古老器物上镌刻着的模糊的神秘文字揭开了人类历史的面纱。人类考古学家设法通过目前已经发现的部分文本了解早期文字及其发明者。例如,学者们对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饲养牛的情况了解颇多,因为他们分辨出了代表牛和奶制品的符号,以及表示一群牛的数量及牛奶和奶酪数量的符号。6资料显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录的人是苏美尔国王恩美巴拉格西(Enmebaragesiof Kish),他大约生活在公元前2600年。7这项研究的意义绝不仅仅是让我们多知道了一项事实而已。如果一块黏土板上记录着发生于某个古老村庄的绵羊与石油交易,我们可使用谷歌地图定位该村庄,从而了解到那个时候发生的事情,这些事情甚至比最复杂的族谱及口述史中的记录还要久远。

现有的考古记录无法给上述问题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现存证据还不够完整,而且这些证据就像病态的收藏者的囤积物那样堆积如山、毫无头绪,令人十分沮丧。现存证据展示了人类的创造成果,包括文字系统及其特性,以及它们的演变过程。但某种文字具体是何时、何地、由何人创造的,目前尚无定论。楔形文字一直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种文字,据说它发源于苏美尔的乌鲁克(Uruk)村。考古学家在此处发现了约4000块镌刻着楔形文字的黏土板,并据此推测这里就是楔形文字的发源地。然而这样的推论缺乏科学依据。8现代中东地区也发现了同样的刻着字的黏土板。这些黏土板很多都早于楔形文字,或许还曾影响了楔形文字的发展,但现在我们只破解了黏土板上的少数内容,更多的还储藏在陈列室中等待研究。刻着楔形文字的黏土板可能是被带到了乌鲁克村,而非起源于此。所以黏土板上的内容可能并不是苏美尔人的成果,而是其他民族的杰作,这些人可能居住在距离乌鲁克村不远的地方。有学者认为楔形文字是由一位天才的苏美尔人发明的,并将其全部镌刻在黏土板上。而有些学者则认为它是由生活于不同地区的人类共同创造的。很多人认为,苏美尔国王恩美巴拉格西发明了楔形文字,但20世纪90年代出土的文物却显示,这位国王实际上可能是一位王后,甚至还有可能是一位虚构的人物。9

虽然现在的考古记录还不能解决文字的起源问题,但这丝毫未削弱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满腔热忱。依据本福特定律(Benford’sLaw):“热情与可获得的真实信息的数量成反比。”10现在,许多学者还在就这个问题的不同答案展开激烈的争论,过于高涨的热情反而使得研究尚无定论。许多学者认为苏美尔人、中国人以及中美地区的人分别发明了各自的文字,而人类学家贾雷德·戴蒙德(JaredDiamond)(6)在分析了相同的数据后,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他认为中国人借鉴了与其有贸易往来的埃及人的文字,而埃及文字又来源于苏美尔人。戴蒙德的观点为探索文字起源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关戴蒙德观点的争论还在继续,现在还不能完全否定他的观点,或许在破译更多信息后,我们对这一问题就能做出更加明确的回答了。

令人惋惜的是,人类迄今为止无法找到完整的文字起源的考古记录。如今,已经不会再做有关新的语言问世的实验,而这一过程也无法通过更好的数据收集计划来进行复制。对文字起源问题的执着追求加上不完整的考古资料,是对研究人员极大的折磨。著名作家珍妮特·马尔科姆(JanetMalcolm)表示,当代学者的论文总是对一些“错误且具有误导性的观点言之凿凿”。11以文字起源问题为例,学者们的言论虽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但其准确性却有待考证,他们的言论就像发生在阴暗角落里的可怕罪行,无从考证。即使现存证据还不能说明文字的确切起源,我们依旧需要清楚的论述。现在有关文字何时、何地出现的言论不过是学者们一本正经的臆想,是他们试图利用手头残缺不全的证据以及学术界现存的观点,妄图自圆其说而创造的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文献纪录片而已。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