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第11章 废除证人保护计划

2025年1月24日  来源:意识的解释 作者:(美)丹尼尔·丹尼特 提供人:zhanbai93......

1.回顾

在第一部分,我们全面考察了许多问题,并制定了一些方法论的预设和原则。在第二部分,我们勾勒了一种新的意识模型——多重草稿模型,并着手表明它为什么比传统的笛卡儿剧场模型更可取。虽然笛卡儿剧场的观念只要得到清楚表达,就会很戏剧化地暴露出它的缺陷——公开的笛卡儿式物质论者也根本不存在——但是该模型所培育的背景假设和思想习惯继续推动着反对意见的产生,并且歪曲了“直觉”。现在,在第三部分,我们要考察我们的替代模型的意蕴,为此就要回应一系列紧迫的反对意见。其中一些反对意见表明,有人对亲爱的老笛卡儿剧场一直忠心耿耿,即使他们并没有公开承认。

“但是,理解发生在哪儿?”自17世纪以来,这个问题一直隐藏在争论的中心。当笛卡儿(正确地)坚称大脑中的机制至少能够解释大部分的理解时,他遇到了怀疑论的高墙。例如,安托万·阿尔诺(AntoineArnauld)在对《第一哲学沉思集》的反驳中指出:“从狼身上反射到羊眼里的光,居然会使羊身上的细微视神经纤维移动,这种神经运动一旦到达羊的大脑,居然会把动物灵魂扩散到羊的整个大脑神经,在达到必要的程度后,还可以促使羊逃跑,这一切都不需要任何灵魂的协助。乍一看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1641,p. 144)笛卡儿回应说,这没什么不可思议的,就像人坠落时,无须借助“灵魂”的帮助,照样能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张开双臂一样,这也是一种机械反应。大脑里的“机械”诠释这一观念是所有物质论心智观的核心洞见,但这种观念却在挑战一种根深蒂固的直觉:我们觉得,要发生真正的理解,必须有某个人在那里证实事情的过程、见证那些构成理解的事件的发生。(哲学家约翰·塞尔在他著名的中文屋的思想实验中就充分利用了这种直觉,我们将在第14章中考察这个实验。)

在面对自然界的其他现象时,笛卡儿是一位卓越的机械论者,但一旦谈到人类心智,他就畏首畏尾。除了机械诠释,他还声称,大脑同时也为中心舞台(我一直说的笛卡儿剧场)提供材料,在这里人们的灵魂就可以作为证人,做出自己的判断。证人需要原始材料作为他们判断的依据。这些原始材料,无论是称为“感觉材料”“感觉”“原始感受”,还是“经验的现象特性”,都是道具,没有它们,证人就没有意义。这些道具由各种幻觉安排位置,它们在核心证人的观念周围构筑起一道几乎无法穿越的直觉藩篱。本章的任务就是要打破这道藩篱。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