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认知方式—学习+为何学习新知识这么难?-拒绝输出是荒废一个人最好的办法-怎么走出你的舒适区,让自己获得更好的进步?-最高学习效率 = 15.87%-85%——人类与机器共同的最优学习率-盔甲思维——别让伪学习毁掉你的成长路径-如何让学习像打游戏一样好玩+怎么学习知识,才能够学以致用呢?-比守身如玉更重要的,是守脑如玉-真正好的工作方法,其实是学校教你的那些-五小时规则:为什么你必须要终身学习?-怎么吸收学到的知识,以此提升你的深度思维能力?-如何应对世界的复杂性?一套高效的自救指南-你对这个世界,究竟了解多少-如何让学习像打游戏一样好玩-如何有效地增加你的知识储备,让自己获得深度思维?+人类认识的 两大法宝——形而上学和辩证法-世界的本质关联:从0到1,幂次法则,信息论-深度解读幂次法则(上):这是宇宙的法则,也是量变到质变的力量-深度解读幂次法则(下):为什么幂次法则是世界运作的底层规律-人类认识的逻辑方法——归纳法、演绎法和认识模式-人类认识的三种不同层次的思维+真正的学习,不是为了有答案,而是为了有思维-排名在前1%的学生是靠天赋还是靠努力?其实都不是-利用多巴胺的快感机制,使得学习充满乐趣,提高学习效率-重新认识学习+引言:看不见的大猩猩-注意盲视带来的机遇-注意模式的全新理念-注意盲视与“阅读障碍”标签-数字时代的生存指南-学习,忘却,再学习+第1部分 学习的脑科学原理-第1章 向分心专家学习-广告商是“分心专家”-蜜蜂分心实验-婴儿的学习过程-尼斯比特实验-社会概念形成的相关研究-第2章 学习的神经机制-神经联结的建立、破坏与重建-赫布原则-程序性细胞凋亡-威廉斯综合征-伟大的镜像神经元-接受分心,迎接变化+第2部分 未来的课堂-第3章 颠覆传统课堂计划-伊卡博德·克兰复活了!-戴维森女士的游戏教学-在游戏中学习-游戏是教育的未来-互联网上的大脑-第4章 未来的考试-20世纪考试的起源与发展-定时阅读测试的诞生-比奈智力测试的错误应用-社会达尔文主义-索尔特豪斯的研究-新技术对考试的挑战-考试如何改革-考试如何改革(2)-第5章 游戏改变课堂-游戏改变教育-游戏的闪光点-游戏的广泛应用-在游戏中学习+第3部分 未来的工作-第6章 未来职场的变化-分心的替罪羊-工业化职场理论-IBM的商业创新-与最好的时代一起改变-第7章 未来员工的思维-换个视角看自己-看到天赋-将工作看作生活的一部分-最佳合作方式和时间-看到大规模合作的可能性-不恋过去,看到未来+第4部分 大脑、学习与自我改变-第8章 亲身尝试新技术-年龄不是障碍-对妙方保持警惕-中老年大脑的优势-学习是大脑的后备计划-从退休老人到教育博主-学习永远不晚-结语 分心与学习-雷克利的神经能量研究-分心是创意的来源-分心即改变,忘却再学习+致谢 未来素养清单-重新认识学习:附录

雷克利的神经能量研究

2020年6月6日 字数:1088 来源:重新认识学习 作者:凯茜·戴维森 提供人:xionghao59......

传统大脑理论中,集中注意力被定义为:将思维集中于单一的想法、物体或者任务。在泰勒式工作的注意模式中,假定如果我们都能控制自己不受外界干扰影响,就可以变得更加专注且高效。如果我们最小化外界干扰、控制任务、缩小焦点、消除环境的影响、清除分心物,我们的注意力就不会被分散,想法就会顺畅,让一个有用的想法催生出另一个,就像任何泰勒设想的生产流水线那样整洁和高效。

但大脑并不是这样工作的。正如莱茵戈德的实验告诉我们的一样,如果放任大脑自行其是,它将是一团乱麻。与某个时刻的所有神经元活动相比,再混乱复杂的多任务工作也是条理清晰的。

如果大脑本质上是容易专注的,则在我们没有外界的分心物时,它应该是很不容易分心的。但是事实是在没有任何事情抓住我们的注意力时,对思维保持追踪也是非常难以做到的。

雷克利的研究

华盛顿大学的神经科学家马库斯·雷克利(Marcus Raichle)的研究表明,80%的神经能量不是被外界干扰,而是被大脑内部活动所消耗。3

雷克利通过对几十位志愿者的大脑进行扫描,发现当他们执行任务或者静坐时,大脑都在以各种模式激活。安静的、不被打断的思维事实上在神经水平上也是相当活跃的,甚至在扫描之后,志愿者坚持他们当时根本没有想任何东西。大脑的内部交流是它固有的特征,以致我们很少能意识到它的存在。直到有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大脑在我们不确定它是否工作时仍然在工作。

雷克利发现,比起参与一项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任务,某些脑区在志愿者做白日梦时更加活跃。在这种时候,相隔较远的脑区之间相互“聊天”,因此整个大脑比它有外界刺激时活跃20倍。从一个特定的任务转移到另一个特定的任务也是比较节省能量的,它比大脑正常“静息”状态下消耗的能量少5%。我们在进行多任务处理时比我们“静坐乱想”所用的神经能量更少。4

大脑无法做到把一个任务不受打断地从开始做到结束,然后开始下一个任务,再下一个任务。我们的学校和办公室是以这种方式建造的,但是大脑喜欢它的幕后通路,它通过不断地寻找方法来反抗我们想强加给它的顺序。

马莉娅·梅森(Malia Mason)之前在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神经认知实验室工作,后来到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从事研究,她最先指出白日梦在不同脑区的产生机制,她认为神游比专注对大脑更有益,有助于大脑产生创意。5将大脑的一个脑区与另一个脑区相连,在任何时候都是对大脑的健康非常有益的,正如有氧运动对身体有好处一样。

梅森的团队已经发现,当我们在进行特定的任务时,通过fMRI可以看到一部分与这个任务无关的脑区也被激活。相隔很远的脑区也会使用幕后通道进行通信。即使我们认为自己非常专注,负责执行功能的内侧前额叶、协调身体运动的前运动区和负责认知功能的扣带回之间仍有交流。梅森的主要理论是大脑进行认知的交互训练,这些相互联结的脑区帮助我们把注意盲视最小化,在多任务中进行协助,甚至在“因差异而合作”时起到作用。总之,这些多脑区的联结让我们准备忘却过去的习惯,学习新东西。6

分心 / 学习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