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征日失败。
南宋灭亡标志着中国大一统局面的重现,同时又成为忽必烈新的征程的开始。日本、安南、占城、缅国、爪哇,一个个被列为他的征服目标。
可惜的是,幸运之神不再眷顾忽必烈,他的好运就此发生逆转,上述征服行动一而再再而三地失利,而尤其使他难以释怀的是至元十八年(1281年)征日的惨败。
蒙古兴起时,日本正处于镰仓幕府的统治之下。
忽必烈即位,顺利解决高丽问题后,即将目光投向日本。
从至元三年至十年(1266—1273年),忽必烈先后五次派出使臣赴日招抚,希望不战而屈人之兵,可均不得要领而回,于是引发了至元十一年(1274年)的第一次征日。此次征讨,大军虽于今九州福冈附近博多湾等处登陆,但因遭遇台风袭击,战船大部被毁,最后无功而返。
第一次征日并未使忽必烈灰心,此时他正密切关注南宋战事,于是继续派使臣前往日本招抚。这次幕府终于有了明确答复——将来使全部斩首。当消息传到大都时,忽必烈终于被激怒了,一个专门对付日本的机构——征东行省建立起来了。
至元十八年五六月间,两支庞大的远征军驶向日本:一支从合浦(今韩国马山)出发,由第一次征日主将忻都率领,共四万人,战船九百艘;一支从庆元(今浙江宁波)出发,由南宋降将范文虎等率领,共十万人,战船三千五百艘。可到八月初,台风再显神威,彻底摧毁了元军战舰。十四万大军生还者不足五分之一。前近代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远征就这样失败了。
这是忽必烈一生从未遭受的惨败,使其颜面尽失,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此后,忽必烈虽然又先后三次重组征东行省,但终其一生,再也不能派出一船一卒,因为庞大的征需已使百姓不堪重负,国家财政岌岌可危。
日本则因两次抗元均借助了台风之力,炮制出所谓“神风”之说,太平洋战争后期出现的“神风突击队”即源于此。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刘晓
元朝第二次征日失败,原因很多。就日本而言,有了第一次战争经验后,幕府早已在九州沿海构筑了坚固的工事,各地精锐武士云集于此,以逸待劳,严阵以待。相比之下,元朝则显得准备不足,比如,当元军请求忽必烈为远征军配备足够的战马、火器时,忽必烈竟以海战不需此类装备为由予以回绝。对征日统帅,忽必烈也未慎重考虑,以致将领之间战前矛盾重重,无法协调统一指挥,在鹰岛迟滞达一月之久,失去了最佳战机。更为致命的是,因军事征调期限很严,远征军不少战舰系没有龙骨、只适合内河航行的平底船改建而成,日本九州海下考古发现已充分证实了这一点。以这样的战舰越海奔袭日本,会留下巨大隐患,在台风来袭时不堪一击。所以说,所谓的“神风”之威,实际上很大程度是由元朝自身原因造成的。
重用理财大臣,发行纸钞。
连绵不断的战争,加剧了国内的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也使元朝财政陷入严重危机。儒臣民为国本、顾惜民力的说教,显然无法让忽必烈回心转意。为了摆脱财政困境,忽必烈的目光开始转向善于聚敛财富的色目理财大臣。其实,早在李璮之乱、汉人的忠诚度受到怀疑后,忽必烈重用色目人的倾向就已经开始出现了。
“中统元宝交钞”纸币
“至元通行宝钞”纸币
忽必烈重用的第一个理财大臣为阿合马。
阿合马是中亚费纳客忒人,后被蒙古西征军掳掠到蒙古,成为察必皇后陪嫁过来的家奴。忽必烈即位后,阿合马因掌管钱谷有方,开始崭露头角。至元元年(1264年)成为平章政事,至元十九年(1282年)成为左丞相,主持帝国财政达二十年,权倾朝野。忽必烈非常欣赏他,认为“回回人中,阿合马才任宰相”。当时在中国旅居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也久闻阿合马大名,对他有详细记述:“在所有人中,他是大可汗所最喜悦,最有权力和威势的人。”
阿合马的横征暴敛与专横跋扈,遭到汉族儒臣的强烈抵制,也引起不少蒙古权贵的嫉视,矛盾终于爆发了。
至元十九年三月十八日中午,有人带来通知,命阿合马率大都留守官员前往东宫迎候太子。阿合马不敢怠慢,急忙率全体官员前往东宫南门外迎候。此时,忽见一队人马赶来,有一个似太子模样的人在马上指挥。阿合马随即被召到跟前说话,突然有一人出来用铜锤打碎了阿合马的脑袋。紧接着,在众目睽睽之下,中书左丞郝祯被杀,右丞张惠被抓。
这就是震惊朝野的阿合马被刺事件。除了汉文史料外,《马可?波罗游记》、拉施特《史集》对事变经过都有详细记载。
正在上都的忽必烈得知阿合马被杀,极为震怒,主谋王著、高和尚等被剁为肉酱。不过,当时许多人对王著的行为拍手称快。官员王恽撰写了《义侠行》,称王著“义烈”。忽必烈也很快省悟阿合马的所作所为,下令清洗阿合马的亲属余党,把阿合马剖棺戮尸,纵放恶犬啃食阿合马的尸体。
《元世祖出猎图》(局部)
阿合马死后,忽必烈起用的第二个理财大臣为卢世荣,这主要得力于吐蕃人桑哥的推荐。
桑哥早年师从国师胆巴,会好几种语言,在忽必烈身边担任通事多年,深受信任,曾受命率领大军入藏平叛,显示出非凡才干。当管理全国佛教与吐蕃地区事务的总制院成立时,桑哥又被任命为首任院使。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年底,卢世荣正式被任命为中书右丞,不幸的是,当政仅半年,卢世荣就重蹈阿合马覆辙。两年后,桑哥终于走上前台,开始新一轮的财政改革,其中最有影响的两件事是更定钞法与钩考钱谷。
元朝建立后,行用的是中统宝钞。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三月正式颁行至元宝钞,从二贯到五文共十一等,与中统钞通行,二者兑换比率为一比五。新钞的发行,使财政状况有所稳定。
钩考钱谷就是审计官府历年所欠钱粮。大权在握的桑哥为此不惜动用酷刑,引起统治集团内部许多人的不满。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在各种势力的围攻下,桑哥遭罢免,并很快被处决。至此,又一个理财大臣被忽必烈抛弃。
在与理财大臣的政争中,太子真金始终是反对派的有力支持者。真金的名字,是忽必烈早年倚重的高僧海云为他取的,寓意是“真金不怕火炼”。
察必皇后共为忽必烈生下四个儿子。因长子早死,次子真金在至元十年(1273年)被立为皇太子,逐渐形成以他为核心的东宫集团。这是蒙古统治者首次引进汉族王朝的太子制度,目的显然是为了防止黄金家族重蹈覆辙,再次陷入争夺皇位的内战。
阿合马、卢世荣等理财大臣倒台后,真金的生命也即将走到尽头。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有位来自南方的监察御史上书,指出忽必烈年事已高,应该让位给太子。史书没有留下这位官员的姓名,但他显然捅了天大的娄子。御史台官员紧急磋商,想将此事捂住。可不幸的是,最终还是让忽必烈知道了。深陷黄金家族内争的忽必烈,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也会牵连其中,暴怒不已。虽然事情很快就水落石出,可在恐惧中煎熬的真金已经死去。
察必皇后
真金的去世,对汉族儒臣集团是一个沉重打击。设想一下,如果真金能在忽必烈百年之后顺利继位,元朝的统治政策又会走向何处呢?可惜,历史无法假设,更无法走回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