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诸王之乱

2020年6月17日  来源:中国通史 作者:卜宪群 提供人:xionghao59......

诸王之乱。

忽必烈的即位,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几乎就在他即位的同时,弟弟阿里不哥也在哈剌和林附近被拥戴为蒙古大汗。

作为幼子,阿里不哥是拖雷夫妇遗产的合法继承者,掌握着父母留下的大部分蒙古部众与军队。蒙哥出征南宋时,阿里不哥奉命留守和林,牢牢控制了蒙古政权的政治中心。蒙哥死后,阿里不哥得到蒙哥诸子及蒙古汗廷大臣的普遍拥护,以蒙哥合法继承者的面目出现。

相反,忽必烈数年前就曾因与蒙哥发生冲突而赋闲,只是因蒙古对南宋战事吃紧才重获起用。他拒绝奔赴漠北参加选举蒙古大汗的忽里台,在开平另起炉灶,偏离了蒙古本土选举大汗的政治传统,这对维护他正统大汗的形象是非常不利的。

面对阿里不哥的挑战,忽必烈首先争取到另一个弟弟旭烈兀的支持。此时,旭烈兀正主持蒙古第三次西征,前锋已逼近埃及。得知蒙哥去世后,他迅速撤军东归,途中遇到忽必烈的来使,承认他在阿姆河以西的权利。旭烈兀于是留在当地,建立起承认忽必烈宗主地位的伊利汗国。

蒙哥去世后留下的四川蒙古军将领,大多倾向拥护阿里不哥。为了斩断阿里不哥的右臂,忽必烈紧急派遣廉希宪等人赶赴陕西,设计杀死拥护阿里不哥的蒙古将领。驻守六盘山的蒙古军主帅浑都海被迫西撤,与阿里不哥南下接应的阿蓝答儿军会合。中统元年(1260年)九月,双方在甘州东删丹附近的耀碑谷发生激战,浑都海、阿蓝答儿战死,川陕地区被牢牢控制在忽必烈手中。

伊利汗国旭烈兀汗与脱古思哈敦

漠北地区是双方的主战场。为了打赢这场战争,忽必烈几乎调动了他所有的精锐部队。战争进行得非常残酷,和林不仅得而复失,战火还一度烧到了大漠以南。中统二年(1261年)十一月,昔木土脑儿一战决定了阿里不哥失败的命运。此后,阿里不哥的处境每况愈下。四年后,走投无路的他被迫向忽必烈投降。

阿里不哥汗位之争,并非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造反或叛乱。中国有句古话,“成者为王败者寇”。阿里不哥归降时,忽必烈曾得意地问过他们之间到底谁对谁错,阿里不哥回答说:“从前我对,现在你对。”这也可算作他对那句中国古话所作的蒙古式阐释吧。

忽必烈没有想到的是,阿里不哥的投降,仅仅是噩梦的开始。

海都,蒙古第二代大汗窝阔台的嫡孙,一直在关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战争。阿里不哥投降后,他继之而起,扯起反对忽必烈的大旗。同阿里不哥相比,海都是一个更难对付的挑战者。他不仅复兴了衰落的窝阔台汗国,成功地控制了察合台汗国,甚至还将西面遥远的钦察汗国也联合到自己的旗帜下。

至元六年(1269年)春天,成吉思汗三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三系代表在塔剌思草原举行忽里台大会,成立了共同反对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系领导下的元朝与伊利汗国的联盟。这次会议成为蒙古帝国最后走向分裂的标志。从此,忽必烈永无安宁之日,越来越多的蒙古宗王站出来向他发起挑战。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正当忽必烈为对付海都等西北诸王殚精竭虑的时候,东道诸王首领乃颜,领导成吉思汗三位弟弟的后裔,在东北也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叛乱。年逾古稀的忽必烈,不得不亲自统率大军,前往平叛。虽然乃颜很快战败被杀,叛乱逐渐平息,但以海都为首的西北诸王之乱,直到忽必烈去世也没有得到解决。

蒙古黄金家族成员向忽必烈发起的挑战,并非仅仅是在争夺蒙古大汗的宝座,双方在意识形态上也存在着严重分歧。塔剌思大会后,西北诸王曾派使臣入朝质问忽必烈:“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尊用汉法,何故?”这些蒙古宗王认为他们才是成吉思汗《大札撒》的恪守者,而忽必烈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背离者。

忽必烈 / 蒙古国 / 李璮之乱 / 南宋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