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层次逻辑推演
舆论作为一种能量,它的能量大小是和关注的多寡相关的。纯粹个人的单一关注,不是舆论。舆论的力量是靠关注的聚集形成的。这就牵涉到过往舆论定义的第三个共识—— 集合性特征。
就本质而言,舆论的力量不是来自事物的真理性而是舆论的集合性,聚集是一种自然的集合。曾几何时,舆论的这种集合性力量使它有了一个漂亮的别名——“民意”。民意可以是一种舆论,但舆论却不等同于民意。当集合的舆论主体发声时,这些舆论可能是民意的表达,也可能是被“绑架”了的民意。即便是民意的聚集,也未必是正义的代名词。它的原生态,有野蛮生长的力量,也有可能被操弄。既有大江东去的气势,也不免泥沙俱下。
关注的聚集是舆论场各种力量的聚集。它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对同一个事物的关注。至于关注的态度,却可能千姿百态。如果聚集的都是人民的呼声,就会成为休谟所说的统治力量的来源;如果聚集的都是正义的声音,并且形成绝对的舆论优势,就可以成为改朝换代的力量,成为卢梭所说的高于法律的力量。但大多数情况下,关注的聚集不过是各种声音的大杂烩,极端、偏激、无知杂陈其间,更像是黑格尔所描绘的“公共舆论是人民表达他们意志和意见的无机方式”[27]。
这样我们就可以解释过往舆论定义的第二大分歧—— 舆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舆论既不是正面的,也不是负面的,而是中性的。它偶尔是正面的,偶尔是负面的,常态是中性的。
现在我们可以给舆论进一步下定义:舆论是对任一对象关注的表达与聚集。
舆论的关注度无论表现为什么数据,如阅读量、点击率,最后它都要转换为“数人头”。所以,关注度的背后,起决定因素的就是关注者的多寡。
舆论能量的集合,必须来自关注者的集合。过往的舆论定义为什么在舆论的主体上绕不过这几个概念:公众、人民、群众、民众、大多数人?就是因为舆论的集合性特征要求关注必须是聚集的。当公众等作为舆论主体,关注当然就是聚集的。但问题是舆论的主体应该是传播的主体,而关注不过是舆论主体传播后的结果。只有关注者制造了新的传播,它才是传播的主体、舆论的主体。因此,舆论关注的聚集,可以是关注者主动的作为,也可以是被其他传播主体引发的被动结果。
换句话说,由多数人传播(多数人作为传播主体)、向多数人传播(多数人作为传播对象)、在多数人间传播(多数人作为传播路径),都可以引发关注的聚集,实现舆论能量的集合性。这样,舆论的主体未必应当是多数人,任何个人或机构,只要引发了关注的聚集,就制造了舆论,他就是舆论的主体。
这样,我们就彻底解开了舆论的最后一个分歧谜底——舆论的主体是什么。过去舆论的定义为什么走不出公众等概念的限制,就是把舆论的集合性特征简单看作多数人的主动行为,而没有想到引发人们的关注也可以创造关注的聚集,实现舆论的集合性。舆论主体可以是政府、政党、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群众团体、大众媒介、被组织起来的民众、分散或独立的“个人”,这些主体既可以以自身的集合性实现关注的聚集,也可以通过它的受众、传播途径和媒介的集合性实现关注的聚集。
舆论主体的多样性决定了舆论的复杂性,使其从神圣的殿堂走入凡间。复杂的“出身”使舆论失去了正统的血统,不再被简单地看作公众的专利和真理的代名词。这样我们才可以解释为什么民意可以被启蒙,可以被代表,可以被操纵,也可以被绑架。这样我们才不会被所谓的民意所蒙蔽,从而看透披挂在民意外衣下的舆论真相。这样我们才可以分析舆论作为社会的利器是怎样被多种力量所利用和争夺,才能剖析舆论的生成机理,还原它的发展过程。
舆论集合性来源的多样性解释,打开了舆论主体的理论枷锁,也解放了舆论的定义。舆论主体的概念就和舆论客体的概念一样,是一个任意的主体,人类任何个人、机构都可以成为舆论主体。于是,我们的舆论定义最后是这样的:人类任一群体、个人或机构对任一对象关注的表达与聚集。
由于舆论的主体与客体是一个任一概念,没有限定的概念就不一定要在定义里强调。于是,舆论的最终定义就可以简化为:舆论是关注的表达与聚集。
[1]HL Childs, PublicOpinion:Nature, Formation and Role, D .Van NostrandCompany, INC,1965.
[2][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王晓珏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3][德]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董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58页。
[4][德]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沉默的螺旋:舆论—— 我们的社会皮肤》,董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33页。
[5][德]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中央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25页。
[6][德]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董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71页。
[7]陈力丹编著:《舆论—— 感觉周围的精神世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8]徐向红:《现代舆论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版,第11页。
[9]徐向红:《现代舆论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版,第11页。
[10]徐向红:《现代舆论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版,第10页。
[11][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张企泰、范扬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323页。
[12][德]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董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82页。
[13]皮埃尔·加荣(1541—1603),法国天主教神学家,他是著名思想家、作家蒙田的好友及门徒,个人著作包括《三个真理》《论智慧》。
[14][德]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董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81页。
[15]孟小平:《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 舆论学》,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年版,第27页。
[16][德]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董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71页。
[17][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73页。
[18][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张企泰、范扬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332页。
[19]徐向红:《现代舆论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版,第13页。
[20]徐向红:《现代舆论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版,第11页。
[21]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编著:《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228页。
[22]孟小平:《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 舆论学》,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年版,第35页。
[23]李良栋:《误区与超越:当代中国的社会舆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113页。
[24][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张企泰、范扬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331~332页。
[25][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9页。
[26]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编著:《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229页。
[27][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张企泰、范扬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3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