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Ⅳ 舆论的热点与高潮:江歌案的事故与故事

2020年5月26日  来源:弱传播 作者:邹振东 提供人:yiju29......

舆论起伏中,最重要的观察点是热点的形成与高潮的兴起。它们与链接点的数量、属性、形状、功能、载体、要素、结构和形式等密切相关。

江歌案是近年罕见的大面积发烧的舆论事件。江歌案最有价值的问题不是它为什么会这么热,而是江歌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起伏,为什么杀人的事件没有在第一时间形成舆论的热点,为什么舆论的高潮要滞后一年后才出现。

关注聚集的地方,就是学术聚焦的地方;关注流动的方向,就是学术跟踪的方向。让我们循着江歌案的热点与高潮曲线,一步步分析江歌案的舆论起伏。

● 认识论只有一个真相(真理),价值论却有无数个选择

一个事件,是否成为舆论事件,要看它是否引发足够的关注。

关注的多少,跟事件引发链接点的数量有关。链接点的数量越多,可以串联的关注就越多。成语接龙的游戏提示我们,链接点的多少,跟链接的规则有关。

链接点的属性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链接规则。舆论关注的对象有两种,一种是认识论的对象,另一种是价值论的对象。两种关注形成两种不同的链接点,其属性不同,链接的规则也就不同。

认识论层面的链接规则:这个事件的事实是什么?真相是什么?真理在哪里?

在认识论层面,真相(真理)只有一个。桌子就是桌子,椅子就是椅子。即便事实有双重性,比如一个硬币有两面,但真相还是一个,它是一个硬币。一般来说,舆论事件在认识论层面很难形成舆论风暴,形成了也很难持续,一旦真相水落石出,认识结束,舆论消失。

但价值论层面的链接规则就不一样了。价值论必有参照系,随着参照系不同,价值判断就不同。明天会不会下雨,这是认识论层面的问题,答案就一个,链接点也就一个。但如果换成明天下雨好不好,每个人的价值判断就不一样了,自然也会产生不同的链接点。

舆论事件最容易在价值论层面发酵。每个人的立场、角度、身份、出发点不一样,链接点越多,价值的争议越容易出现。

不过,在特殊情况下,认识论层面也可以卷起舆论大潮,当事实不清不楚、真相扑朔迷离、真理难有结论时,舆论照样发酵。江歌案恰恰两者都具备,不仅价值论层面争议不断,认识论层面的事实也不断填空。陈世峰为什么杀人?刘鑫为什么不打开门?到底发生了什么?每一个事实的新补充,都可能让舆论的链接点转弯,或让舆论的链接点加剧。

● 爱情+友情+亲情,我们只需要一个酒杯

除了认识论与价值论的多重链接这两把火,江歌案还有一把火,那就是情感层面的代入。情感层面的代入,涉及的就是链接点的形状

爱情、友情、亲情,任何一个都是人类情感与艺术永恒的主题,江歌案罕见地在一个事件里,同时叠加了这三种感情,而且都是极致地出现——爱情的仇杀、友情的背叛、亲情的死别。每个旁观者都可以在这个事件中找到自己的情感代入点。

在情感代入方面,人们有的是自己的块垒,缺的只是别人的酒杯。情感代入的酒杯就是舆论链接点的形状。这个由爱情、友情与亲情链接面形成的“三情”链接体打造出来的江歌案酒杯,几乎可以浇灌所有人的块垒。

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江歌案那么容易就可以被制作成酒杯呢?

● 我猜,我填,我编编编

江歌案有无数的疑点,可以变成猜谜游戏,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江歌案有太多的空白,可以变成完形填空,我填我填我填填填!

猜谜的侦探角色,填空的智力游戏,已经让人兴奋不已。更重要的是,江歌案还是一个故事。猜谜与填空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故事却可以有无数的版本。

江歌案有明确的事实:人物(四个人)、行为(杀人)、场景(家门口)……

江歌案还有无数的空白:关系、背景、动机……

每个人都可以从这些素材里,选择以谁为主角,选择哪些作为情节。于是江歌案有了咪蒙的故事版本,有了和菜头的故事版本……

不同类型的链接点,链接点功能不一样。猜谜型、填空型、故事型的链接功能都来源于答案的开放性,猜谜型、填空型链接点答案不确定,故事型链接点干脆没有标准答案,是链接王国的超级百搭!

● 江妈——把事故变成故事

江歌案,本来是一个事故。

在江歌的人生旅途中,不幸在那一天发生了“车祸”。江歌遇难,肇事者陈世峰被缉拿归案,等待审判;同行的幸存者刘鑫躲过了死亡的车轮,却在道德的碾轧中无法幸免。

这是一个标准的人生“交通事故”,适合上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节目。但另一个人物出现了,一切发生改变。

她就是江歌的妈妈。

江妈把这个人生“交通事故”的三个当事人,重新与她建构了联系:

陈世峰——血债血还!

刘鑫——逼问良心!

江歌——讨还公道!

原本已经结束的情节,开始复活。

故事开始了!

● 《局面》:把故事导演成戏剧

英国戏剧家彼得·布鲁克在《空的空间》一书中这样写道:“我可以选取任何一个空间,称它为空荡的舞台。一个人在别人的注视之下走过这个空间,这就足以构成一幕戏剧了。”[1]

当江妈在人们的注视下走来,戏剧就开始了!江歌案绝不是波兰戏剧家格洛托夫斯基提出的“质朴戏剧”,它不是只剩下观演关系的“贫困戏剧”,而是从亚里士多德《诗学》引申出来的“古典戏剧”。古典戏剧推崇的“三一律”,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行动三者之间要保持一致性。把江歌案导演成“三一律”戏剧的,正是新京报的新媒体栏目——《局面》。

江歌案作为新闻事实,发生在一年前,江妈与另外三个人的故事也进行了一年,但为什么一直没有火?这个原因新闻理论解释不了,传播理论也解释不清,一用戏剧理论,就一下全明白了:原来是之前的情节没有进入到经典戏剧的“三一律”结构。当导演促成刘鑫与江妈见面,故事里的两个人物终于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完成同一个戏剧行动:和解。见面真的成就了“局面”——戏剧的大局面!

整部戏剧连主角也换了。在人生事故里,杀人是主情节,陈世峰与江歌是主角,而在见面大戏里,和解是主情节,主角变成了江妈与刘鑫。

从故事到戏剧,链接点的载体发生了质变!

● 人物角色:经典的3+1戏剧结构

在《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四大名著中,《西游记》水平不是最高,为什么却是被国内外改编最多的作品?答案就是《西游记》有一个经典的四人结构。

有的人说,《西游记》里的四个男人,就是天下男人四种类型的模板。

《西游记》的四人结构形成一个经典的3+1模式。剧中几乎任何分类,都会形成1: 3这样的不对称张力。比如身份关系,一个师父对三个徒弟;勇敢冲动、火眼金睛,孙悟空对另外三个人;好吃懒做、吹牛可爱,猪八戒对另外三个人;老实本分、最少台词,沙和尚对另外三个人;最没本事、最爱讲道理,唐僧对另外三个人……这样的划分,可以一直持续下去。

《中国好声音》的评委也是四个人,如果它采取三男加一女的3+1的《西游记》模式,它就成功。如果它非要采取两男两女的2+2模式,那收视率就等着瞧!

江歌案也是《西游记》这种3+1的人物结构:

施害人:陈世峰。受害人:江歌、江妈、刘鑫。

死者:江歌。活着的人:刘鑫、陈世峰、江妈。

人物关系的连接人:刘鑫。陈世峰是前男友,江歌是闺蜜,江妈是闺蜜的妈妈。

行动的主导者:江妈。陈世峰、刘鑫、江歌分别是她复仇的对象、逼问的对象、慰藉的对象。

为什么江歌案可以改编成那么多故事版本?以谁为主角,以什么内容为主题,四个人可以演变出千变万化的故事。

“3+1”,最适宜改编的链接点结构

● 她欠他,他欠她,她又欠她

链接点的要素上,江歌案也非常具有传播性。

情杀、背叛、救赎、误解、宽恕、冤魂……疯狂的爱情、错置的友情、无法落地的亲情,一切的一切都是电影大片的传播点。

情节也是如此:本来要杀的没杀,不该出事的出事,最应回报的没报……

但江歌案真正的主题,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债!

刘鑫欠陈世峰的——情债(?),陈世峰欠江歌的—— 血债,刘鑫欠江歌的——义债,刘鑫欠江妈的—— 良心债,陈世峰欠刘鑫的—— 幸福债。

所有的债化成江歌案的主题曲,就是:恩怨。

恩怨,是舆论江湖的主题歌。

● “事实”没有“是非”抢眼,“是非”没有“恩怨”畅销

在新闻传播里,事实是最重要的要素。

在价值传播里,是非是最重要的要素。

在故事传播里,恩怨是最重要的要素。

人们往往来不及看完整的事实,就想直接知道谁对谁错;人们往往不在意谁对谁错,而被恩恩怨怨吸引。

这是人类的可悲之处,但也是人类最真实的表现。

如何做好传播,大家都说要讲好故事,但很少有人说要讲好事实或讲好道理。

从传播力来看,故事传播当之无愧排名第一。从链接力来看,恩怨的链接点效果排名第一。

● 故事传播,减弱了舆论的现实杀伤力

当一个舆论事件变成一种故事传播时,它与真实世界就有了一层看不见的膜,有了边界。

江歌案无论掀起多大的舆论风暴,它对陈世峰的判决影响甚微。

故事传播会让舆论对现实世界的杀伤力减弱,但它的传播力却会坚挺而持久。就像舞台上用鼓风机把红布条吹起的“火”,虽不能灼伤人,但“燃烧”得更加抢眼。

江歌案的故事版本还会继续,唯一令人唏嘘的是,这个故事的所有人物都是真实的存在,它比虚构的戏剧故事更悲剧!

关于江歌案最后想说的是,请大家在编各种故事的时候心存敬畏,不要忽略了故事里最悲剧的人物江歌。不仅仅因为她是唯一的冤死者,而且她也是唯一无法再说话的人。

[1][英]彼得·布鲁克:《空的空间》,怡惋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弱传播 / 江歌案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