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议题的生命周期,指的是舆论议题被持续关注或反复关注的时长。
人们谈论人的生命周期,可能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能长寿?为什么会死亡?
同理,对于舆论学的生命周期理论,最需要直面与解决的是:为什么有的新闻一天过后就没人再提及,而有的舆论事件则持续发酵,一波接一波?
舆论的时间律告诉我们:关注是舆论的生命。关注的开始,是舆论的诞生;关注的结束,是舆论的消亡;而沉寂之后的再一次关注,则是舆论的复活。
一切的答案在关注。关注的类型,即人们常说议题的类型是解答舆论生命周期长短的最好切入口。
舆论议题大致可以按照两大参照系进行分类。
第一个参照系:关注的对象
以关注的对象为参照系,所有的舆论议题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事件性议题,另一类是话题性议题。
● 事件性议题
事件性议题,它的生命周期取决于事件本身的生命周期。一般来得快,去得也快。
但也有例外。有的事件本身就跨度长,比如“周老虎事件”,持续一两年。这是因为事件本身没有结束。
有的事件看似已经沉寂,其实是在蛰伏,只要风吹草动,它就会死灰复燃,代表性的就是“朱令事件”[1]。
复旦研究生黄洋遭投毒一经媒体曝光,舆论中很快出现了另一个生僻的字眼——“铊”,这个刺痛人们记忆的字,褪掉了它的金属偏旁,换上了“虫”的部首。于是,一条蛰伏了近20年的蛇,吐着信子,游进了2013蛇年的四月……
清华大学学生朱令的铊中毒案,曾作为互联网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轰动全国,但随着案件侦破不了了之,舆论的触觉像朱令身体的知觉一样,慢慢钝化,偶尔的几次舆论反复,只不过掀起些许微澜。直到这次的“复旦投毒案”爆发,朱令的悲剧命运再一次令全国人民唏嘘。
可以预见,“马航事件”[2]同样因为事件的真相没有大白,它现在的沉寂不是死亡,而是蛰伏,还有复活的那一天。
所有的历史事件,只要没有盖棺论定,或者盖棺论定后再出现新的证据,就可能复活。
还有的事件,已经盖棺论定,但是它就像关节炎,每到气候变化就会发作,比如台湾的“二二八事件”。为什么会这样?这就跟下面的分类有关。
● 话题性议题
话题性议题特指非事件引出的议题,比如剩女议题、啃老议题。“话题”的“话”,本身就是舆论存在的一种形式。
一般来说,话题性议题普遍比事件性议题生命周期长。原因有二:
一是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新事件,人们通常喜新厌旧,对新事件的关注势必造成对旧事件关注的死亡。因为人的关注是有限的,但产生的新话题却不多。
二是对事件性议题容易喜新厌旧,对事件性议题最大的否定就是过时。但人们对话题性议题喜欢老生常谈,一个话题,可以讨论到死。
事件性议题的生命在于新,谁新谁赢;话题性议题的生命在于纠结,谁被纠结谁存在。两者的生命周期长短,一目了然。
事件性议题必须转化为话题性议题才能持久。因此,判断一个事件性议题能否持续长久,关键是看它能不能成功地转化为话题性议题。事件性议题的生命要在话题中延续。
有经验的脱口秀节目策划人明白,选择讨论一个新闻事件的唯一标准,不是它的轰动性,而是它的话题性。一个没有话题的新闻事件和一个没有新闻事件的话题,脱口秀节目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一个事件舆论再火,如果它缺乏话题性,还是不会被脱口秀节目选中。不过,一个事件之所以火,往往就是它有足够的话题性。
事件性议题更容易火爆,而话题性议题更容易持久。但也有例外,远的例子有大家熟悉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轰动全国。近的例子是题为《我为什么不买iPhone7》的微信文章,收获千万加的浏览量与十万加的点赞数,其正文就一个字:穷。二者都是典型的话题性议题。
在话题性议题上,最值得借鉴的是易中天的公众微信号。易中天自谦其新媒体写作是“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弃民的生产自救”,但他的公号文章动辄十万加、百万加的阅读量让很多微信大号都自叹不如。其中除了少数几篇像《血性男儿哪有罪》是追逐事件性议题的文章外,绝大部分都是话题性议题的文章,比如《龙华寺做“填空题”》《乡愁就是外婆的味道》《曾经的大哥叫苏联》,几乎篇篇皆经典。
第二个参照系:关注的目标
以关注的目标为参照系,舆论议题还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诉求性议题,另一类是认同性议题。同样前者生命期短,后者生命期长。
● 诉求性议题
诉求性舆论议题指的是表达诉求的舆论议题,其舆论关注的目标就是问题的解决。它一般源于某个事件或一个问题,由此产生中短期舆论诉求,比如,请愿某人下台,要求公布真相,呼吁严惩凶手,上书修改政策等。指向明确,诉求清楚,问题一旦解决,舆论迅速平息。
诉求性议题有的在当时可能会觉得大得吓人(比如,让某个独裁者下台),可置于历史的长河中,其仍然属于容易解决的问题。相对于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教文明的冲突,一个王朝的覆灭就是短时间的问题了。
生命周期短的诉求性议题,大多数集中在民生问题,一般诉求比较明确,容易短时间内解决,而那些长时间也无法解决的民生议题,因为解决起来遥遥无期,也就不容易形成大规模的舆论。
还有些诉求性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问题自然消失了。比如20世纪90年代,装电话要初装费引发舆论热议,但是随着电信技术的进步,很快轮到电信部门要用送话机的方式促销了,初装费的舆论议题也就消失了。
还有一些诉求性议题,虽然问题并未解决,但时过境迁,聚焦没有意义。比如,香蕉滞销,可能一时形成舆论大幅度关注,但随着香蕉过季,关注已没有意义。
另一些诉求性议题,最初人们普遍关注,但随着事情的久拖未决,也就被人遗忘了,毕竟舆论是喜新厌旧的。比如,凤凰古城门票收费项目,当时闹得满城风雨,天下抱怨,但最后不了了之。
无论是问题的解决、遗忘、消失甚至是无望,都会阻止诉求性议题的生命延续。了解这一点,就知道很多政府部门面对舆论采取“拖字诀”,未必就是愚蠢,而是他们在切身的体会中,尝到了“拖”的甜头。
不要责怪舆论的势利,舆论中同情的爆发与冷漠的积淀,都和舆论的正义无关。舆论是一种“动物”,它有着自己的丛林法则与行动轨迹,不被人控制,但又被许多力量所左右。一个舆论议题到底有多长的生命周期,很难用数学模型来精准计算,但一个舆论在沉寂后又突然爆发,一定是冥冥中有一股力量。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舆论的真正高手绝不会只关注眼前的舆论战,他一定懂得蛰伏在地下的舆论议题,哪些需要唤醒,哪些需要防范,哪里是它的矿藏,哪里是火山口……
● 认同性议题
认同性议题指的是表达认同的舆论议题,其舆论关注的目标是自我的认同。它们因在认知上的难以统一,在情感上的不能共鸣,以及在评价上的无法一致而长久地被人关注。认同性舆论议题,往往源于人们在情感、观念和价值的分歧,只有这些分歧达成一致,或不再值得关注,才会终止和消失。
而人们在情感、观念和价值上要达到统一,谈何容易。要人们一时转移对某种情感、观念和价值的关注,可能可以,但要人们永远忘记,不太可能!
2016年春节,上海篱笆网一篇题为《有点想分手了》的帖子刷爆朋友圈。发帖人称:楼主正宗上海人,1988年生,长相一般,在外企做HR。她不顾父母阻力来到江西农村男友家过年,男友家的第一顿晚饭让她想吐。吃完这顿饭就逃离了江西,宣告分手。
此帖子后来被证明是虚假信息,但热点持续了一周以上。舆论传播学要研究的是:为什么这样一个并没有离奇情节也没有重大恶果的事件会这么火爆,而且持续燃烧时间这么长?答案就是它属于认同性议题,而且是“叠加型”,即在同一个事件里,同时叠加若干种认同性议题:男与女,贫与富,父母与子女,城市与农村,上海与江西……每一组关系都会引发认同性争议,出现不同的认同性代入。这种议题不火才怪!不久才怪!
当各种认同性议题重叠在同一个事件或话题上,就具备了舆论燃爆与持久的基本条件。
认知的问题、情感的问题和评价问题,无法像事件性议题那样,用问题的解决、遗忘、消失甚至是无望来短时间解决。比如,拆了蒋介石的像,“拥蒋派”会心甘情愿而“倒蒋派”会就此罢休吗?再比如,陈水扁当选,泛绿就会偃旗息鼓,撕裂族群的议题就不会再出现吗?显然,认同的歧异,如同历史难以愈合的伤口,一有风吹草动,它就会隐隐作痛,而它的每一次发作,往往都是揭开伤疤并撒上盐,为下一次发作埋下伏笔。
同样是纪念日,“二二八事件”为什么比“台湾光复事件”更频繁地进入台湾当代舆论场?正是因为前者触及的是台湾内部的认同性议题,而后者则仅仅被当作一个简单的胜利符号,而且这个符号,国民党并不懂得运用。
认同性议题中,最容易发酵、放大并持续的是政治文化议题。纯粹的政治议题难以长久,如政府的改革议题、人事的任免议题,而纯粹的文化议题却难以进入舆论中心,如古迹保护议题、传统艺术存活议题等,这些议题由于缺少了政治的推波助澜,也难以被民众所切身感受而广泛关注。只有那些既关乎政治又指向文化的议题,由于政治利益和权力的争夺,再加上文化冲突的长期性和广泛性,使之成为舆论长期关注的暴风眼。
跟政治有关的文化或者跟文化有关的政治,就成了进入话语中心又被长期关注的舆论议题。比如,“台湾人/中国人”的认同,便兼具了政治和文化的双重属性,成为台湾舆论场长期关注的焦点。据大数据统计,2015年度台湾热门话题“高中课纲调整争议”高居榜首,远超第二名的“八仙乐园派对粉尘爆炸事故”。高中课纲议题既是政治的,也是文化的,它的话题争议性很强且生命周期长,因此积累了最多的口碑数。
运用认同性舆论议题这一分析工具,可以解读政治素人特朗普为什么能够当选美国总统。复盘特朗普在选举里抛出的所有议题,绝大部分都是与政治、文化有关的认同性议题,如移民问题、贫困蓝领问题。他把文化的分歧(族群议题)、利益的分配(阶层议题)全部转化为政治选举的认同性议题,从而把选“谁是更好的领导人”的择优议题,变成“谁才是自己人”的认同议题,希拉里不输才怪。
其实,希拉里与特朗普都在使用认同性议题,而且都在抢占舆论的制高点。希拉里的制高点是族群平等、救助难民、国际义务、输出美国价值观、做全世界的领导者。特朗普的制高点是美国利益第一、劳工利益第一。两个人的制高点到底谁家强?
舆论战在打认同性议题,胜负取决于舆论场的场地与人数。
先说场地。如果是在联合国,希拉里的政治正确可能比特朗普的票数多,因为美国利益第一,美国也只有一票。可是在美国舆论场,美国利益第一,就远比国际义务第一的舆论海拔更高。因为,美国舆论场里全部都是美国人,美国总统的选票是由美国人给的,联合国给不了希拉里总统选票。
再说人数。认同性议题不能把认同的群体锁定在金字塔尖。越往下沉,群体的基数越大。而且在金字塔底层的人长期被忽略与被歧视,一旦强者表达对他们的认同,他们的情绪就特别容易被调动。当特朗普打出最底层的劳工利益第一的旗帜时,高高在上的希拉里不输才怪。
从特朗普的议题选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弱传播的思维。
在接下来第十一章的“舆论的空间”里,我们还会更加详细讨论有关舆论制高点的谁胜谁负问题,这涉及另一个舆论的分析工具:舆论海拔分析法。
[1]清华大学学生朱令在校期间离奇出现铊中毒的症状,导致身体健康遭到极大的伤害,最后得助于互联网才被确诊和救治的事件。
[2]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机上共239人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