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舆论区别于另一个舆论,是由舆论的本体——关注决定的;一个关注区别于另一个关注,是由关注的对象决定的。
每一个舆论都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名称来指代它,舆论的名称就是关注的名称。关注的名称跟关注的对象有关。关注对象的名称,就是舆论事件的主语(以下简称舆论的主语)。舆论的主语决定着舆论的命名。关注的对象影响着关注的名称,而关注的名称往往又限定或强调了关注的对象。舆论的主语,左右着舆论的发展。
就像一个人可能有多个称呼一样,比如姓名、乳名、字号、绰号,舆论的主语也可能有不同的名字。不同的舆论主语,产生不同的舆论。
问大家“李荞明事件”可能没多少人知道,但问大家“躲猫猫事件”,知道的人就多了,其实它们是同一个事件。
2009年,云南青年李荞明死在看守所,警方称其在玩“瞎子摸鱼”时不小心撞墙身亡,网民将“瞎子摸鱼”改为“躲猫猫”,创造了一个迅速走红的网络词汇,也顺理成章地用“躲猫猫”命名了这个事件。原本这个事件的命名最接近事件事实的应该是“云南省晋宁县看守所死亡事件”“李荞明(死亡)事件”或者是“瞎子摸鱼事件”,但这三个命名都没有广为流传。如果当时没有网民把“瞎子摸鱼”换成“躲猫猫”,如果这个事件名字不叫“躲猫猫事件”而是“李荞明事件”,它的传播一定不远。
舆论事件的名字跟关注的对象有关,但不等于关注对象本身,不同的命名导致的传播效果有着天壤之别。舆论的命名有客观性因素,却没有必然答案,运用“舆论主语分析法”,有助于发现舆论命名背后的传播规律。
“舆论主语分析法”是从舆论的命名为切入点,分析舆论传播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内容是:舆论的命名在舆论的传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的命名有着不同的舆论效果。舆论的命名是可选择的,有其偶然性,其与传播效果之间却存在着必然性联系。
以“山西黑砖窑事件”[1]为例,在整个中国的大背景下,其对社会的破坏性并不是最严重的,却以省域命名;同一时期的“瓮安事件”[2],破坏性更大,却以县域命名。命名的原因我们不清楚,但这样命名的舆论结果是:前者省长调离,后者县委书记下台。
2015年的“庆安县火车站枪击事件”[3]可以有三个命名,“庆安枪案”“绥化枪案”和“黑龙江枪案”,最后以县域命名,结果只有一个副县长被“人肉”搜索导致下台。同一年,福建的PX爆炸同样可以有三个命名——“福建PX爆炸”“漳州PX爆炸”和“漳浦县PX爆炸”,最后的命名却是“古雷PX爆炸”[4]。古雷是一个自然岛,最后只有涉事企业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漳州市政府、古雷港开发区管委会等相关负责人受到轻微党纪政纪处分,市县党政主要领导无人下台。
还是2015年的“青岛天价虾事件”[5],段子手对青岛极尽调侃之能事。青岛人民十分不满:哪一个地方没有坏人?哪一个城市没有宰客?这不过是一个叫“善德”的餐厅干的“好事”,又不是整个青岛餐厅都在宰客,为什么要叫“青岛天价虾事件”,而不是叫“善德天价虾事件”呢?一个人感冒,为什么要全市人民吃药呢?
更有意思的是,如果说舆论的命名非要往大里走,为什么不叫“山东38元大虾事件”呢?如果认为旅游事件的舆论命名到城市为止,那为什么“云南导游事件”[6]却是以省份命名,而不是用“昆明导游事件”呢?要知道,最后处理导游的执法部门就是昆明市旅游监察支队。此外,“三亚宰客门”[7]事件的命名又是城市啊!
有学者写论文,分析“哈尔滨天价鱼事件”[8]发现,互联网上存在两股“黑势力”,一股在“黑哈尔滨”,另一股在“黑东北”。我更感兴趣的是,人们黑哈尔滨、黑东北,为什么偏偏漏掉了中间的黑龙江呢?难道是因为黑龙江本来就有个“黑”字,所以它是自黑吗?
舆论除了用空间命名,还有时间命名。
前一段时间,一则信息在朋友圈引起很多人转发:
请大家一起为《贞子》票房为零做努力!日本拍的《贞子》3D将于5月12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而5月12日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谁的群多,转一下。日本人说中国人不团结,爱国的就转发(是中国人就转,是懦夫的可以不转)。
之后在不同的微信群里我多次遇到过它,每一次都回复了类似这样的微信:“请爱国的中国人先搞清楚历史事实再转,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日是12月13日。”
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史实错误,为什么会以讹传讹这么久?要知道,犯这个错误的媒体人、企业家、艺术家等可是一大堆呀!
将心比心,如果上述微信将“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换成是“马关条约纪念日”,我这个历史学博士也未必能一眼发现不对。
但假如这个微信文把“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换成“‘九一八事变’纪念日”的话,绝大部分朋友会立即指出错误:“拜托!‘九一八事变’是9月18日,有点常识好不好?”
人们之所以记不住“南京大屠杀”“马关条约”的具体日子,是因为这些事件的名称就没有标注日期。如果都像“九一八事变”那样用日期标注事件,还有多少人会犯错呢?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南京大屠杀”和“马关条约”没有用日期命名?历史事件的命名规则到底是什么?
历史事件的命名非常没有组织性、纪律性。百年来,日本带给中国最痛苦的记忆,当属下列五个事件:“甲午战争”、“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卢沟桥事件)”和“南京大屠杀”。它们的命名方式各不相同:两个以地点命名(“马关条约”“南京大屠杀”),一个以年份命名(“甲午战争”),一个以日期命名(“九一八事变”),一个日期命名和地点命名平分秋色(“七七事变”和“卢沟桥事件”,大家都熟悉)。
历史事件的命名为什么这么“随意”,可以留待历史学家去深入研究。舆论学感兴趣的是:这些不同命名的历史事件,进入当代舆论场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被设为国家公祭日前,上述五个大事件唯一能够年年进入当代舆论场的,只有“九一八事变”,而它恰恰是五个事件当中,唯一纯粹以日期命名的事件。7月25日(甲午战争)、4月17日(马关条约)、7月7日(卢沟桥事件)、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都没有成为当代中国的敏感日期。只有9月18日,一旦中日两国关系紧张时,上街游行的就是这一天!
“九一八事变”并非一开始就以日期命名,该事件最初还有两个名字——“柳条湖事件”和“满洲事变”,它们都是以空间命名。“满洲事变”是日本人的叫法,当然不被中国人接受,但“柳条湖事件”如今也鲜为人知。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20世纪传唱全中国的《松花江上》,更加强化了“九一八事变”的日期记忆。
舆论的历史记忆和舆论事件的命名正相关,如果舆论事件是以空间命名,记忆导向的是记忆之树扎根的土壤;如果舆论事件是以时间命名,记忆导向的是记忆之树那一圈圈年轮。
如果舆论事件最后长成的不是记忆之树,而是一根骨刺,那么,历史会选择扎向苍茫的大地,还是滚滚东流的时间之河呢?“九一八事变”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过去,每当某些日本人挑衅中国人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敏感神经时,我就忍不住想问:为什么“南京大屠杀”没有像“九一八事变”那样用日期命名呢?
以日期命名的历史事件除了“九一八事变”,还有“二二八事件”。同一时期,比“二二八事件”更重大的历史事件是“台湾光复”,仅就事件的重要性而言,两者的历史地位不可同日而语,但今天,无论是台湾人还是大陆人,有多少人记得台湾光复的日子,又有多少人忘得了“二二八事件”呢?
以日期命名的事件,还有“七五事件”“9·11事件”……
这些以日期命名的历史事件穿越时间,年复一年进入当代的舆论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历史的进程。
命名改变舆论,也改变历史。
[1]2007年5月,山西省洪洞警方破获一起黑砖场虐工案,解救出31名民工,其中有部分童工,之后数百名失踪儿童的父母在网上联名发帖寻子,引起全国舆论关注,中央领导做出批示,事件被媒体称为“山西黑砖窑事件”。
[2]2008年6月28日下午,因对初二女生李树芬死因鉴定结果不满,死者家属聚集到贵州瓮安县政府和县公安局上访,沟通过程中产生冲突,引发上千人游行、上万人围观,失控群众冲击县公安局、县政府和县委大楼,最终酿成严重打砸抢烧突发事件。无论从参与人数、持续时间,还是从冲突剧烈程度与造成的影响看,“瓮安事件”都是近年来中国群体性的“标本事件”。
[3]2015年5月2日,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县农民徐纯合带着母亲和三个未成年孩子出行,在庆安火车站与警察发生冲突,将自己女儿扔向警察,并抢夺警械枪支,结果被警察当场击毙。
[4]2015年4月6日18时55分左右,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古雷岛的腾龙芳烃(PX项目)厂区发生爆炸。
[5]2015年国庆期间,青岛一大排档向旅客兜售“天价”虾,一只普通的虾要价高达38元,整盘虾收费1500余元。
[6]2015年5月1日,网曝游客四人参与“1元”纯购物团旅游,因购物少难以维持导游生计,导游在大巴车上大发雷霆,辱骂游客没有良心。
[7]2012年春节,三亚被爆出游客吃海鲜被宰丑闻,结果该事件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8]2016年春节期间,网曝常州一家人在哈尔滨旅游,吃了顿铁锅鱼后被饭店索要上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