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的研究对象是舆论本体,舆论的本体论就是研究舆论本体特征的理论。舆论的本体是关注,所有的舆论现象都可以从舆论的关注找到解释,所有的舆论特征都可以从舆论的关注找到依据,所有的舆论规律都可以从舆论的关注推导出来。舆论的本体论,是舆论学基础理论的基础。
关注,是一种能量——这是舆论本体的能量性特征。能量必须可以测量—— 这是舆论本体的可测量性特征。关注是舆论能量的表现形式,它有大小、多少、强弱、长短和正负的差别。关注是可以测量的,测量单位就是关注度。
舆论是人类社会的生命现象,它有生命周期。舆论的生命周期体现在舆论的本体关注上。关注总是在一段时间里的关注,没有非时间的关注(我们将在第十章“舆论的时间”里,再深入探讨舆论本体的时间)。
关注也是有空间的,我们从两个维度来谈关注的空间。一个是关注对象的空间,一个是关注自身的空间。前者决定关注的大小,后者决定关注的多少。
关注对象的区别,决定了舆论的本质——这是舆论本体的区别性特征。我们说一场舆论跟另一场舆论的区别,主要是舆论的关注不同。而舆论的关注不同,主要是关注对象的不同。不同的人关注同一个对象,这些关注同属于一个舆论;同一个人关注不同的对象,这些关注属于不同的舆论。
关注的对象,决定着舆论之间的关系;关注对象的大小区别,就是舆论的大小区别;关注对象的种属关系,就是舆论的种属关系。比如,一个舆论关注的对象是欧洲,另一个舆论关注的对象是阿根廷的一个酒吧,那前者当然是大舆论,后者是小舆论。再比如,一个舆论关注中国教育,另一个舆论关注厦门大学,那后者就是前者的子系统。
几乎任何一个舆论,都是由更小的舆论组成的。且不说有关中国的舆论,是由大大小小与中国相关的舆论组合而成,就是一个小事件,比如“哈医大血案”[1],它也是由医院管理的舆论、医生保护的舆论、医生待遇的舆论、患者对错的舆论和医患关系的舆论等各个舆论组成的。
一个事件不同的舆论关注点,既是这个舆论事件的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个独立的舆论点。比如“小悦悦事件”[2],人们从教育、道德、见义勇为等不同的角度关注它,这些关注是这个事件的不同舆论关注点,其本身也是各个不同的小舆论,分属教育舆论、社会舆论、法治舆论等不同的舆论领域。
关注点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舆论。新的关注点产生,既可以理解为一个事件增加新的关注,也可以理解为从原来的舆论转变为另一个舆论,甚至可以理解为旧舆论的死亡与新舆论的诞生。比如说,2012年的“陕西微笑局长事件”,本来是一个交通事故舆论,因为局长的不当表情,转化为官民对立的舆论。后来又从他戴的手表,转化为反腐舆论。舆论关注点的转移,其实是新舆论的诞生。
舆论关注在变化,就是舆论在运动。舆论的运动,本质上就是舆论本体的运动,是关注的变化过程。舆论的本体论,是舆论激聚术与舆论降解法的理论基础(这个我们会在第十二章“舆论的运动”中进行讨论)。
一个人的关注,并不是舆论。舆论是聚集的,其聚集就是关注的聚集。只有相同或相关的关注才会聚集。其相同并不要求百分之百一致,原本两个不同的舆论,只要其关注点有一点相同,就可以叠加;只要其关注点有一点关联,就可以链接。关注的聚集是通过叠加与链接建构的。舆论的关注,既是舆论的分子,又是舆论的分子键。所以舆论的结构特别复杂,只要任一关注点相同或相关就可以聚集,很像高分子链的结构。这种点的叠加与链接具有很强的线性关系(叠加其实也是一种特殊的链接)。舆论的关注是通过链接聚集的——这就是舆论本体的链接性。
关注的聚集,就是能量的聚集。一个关注,如果能够复制和链接越多的关注,其能量就越大。因此,舆论的能量大小表现在其复制能力与链接能力。
舆论的复制能力,表现在它的站队效应。舆论是看立场、认身份、表态度的,舆论的认同影响关注。认同的对立会刺激更多的关注,这就是为什么越有争议的东西,它的舆论传播力就越大。它们的认同不一样,但关注却一样,靠关注的相关性(比如对立也是一种相关)结合在一起。
舆论的链接能力是比复制能力更加强大的传播力。舆论的叠加至少需要一个关注点相同,要让一个集合里的所有舆论满足这个条件,相对不太容易。但如果集合里的任意两个舆论有关注点相连,整个集合的舆论链接就可以实现,这就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比如,我们做成语游戏,如果规则要求每个人说出的成语,第一个字都要相同(相当于叠加的规则),游戏很快就会结束,因为第一个字相同的成语一定是有限的。但如果成语接龙的规则改成下一个成语开头的字必须与上一个成语结尾的字相同,游戏就可以持续很久。如果我们把游戏规则放开,下一个成语任何位置的字,只要和前一个成语任何位置上的字相同(相当于链接的规则),理论上这个游戏就可以无限地玩下去。
舆论正是通过这种类似成语接龙的链接,形成庞大的聚集。关注的链接,创造出无数的可能性。比如假新闻“上海女逃年夜饭事件”,涉及男女议题、贫富议题、城乡议题、婚姻议题、爱情议题、地域议题……使得这条假新闻可以持续刷屏长达十几天。而且每一个链接点都可以产生巨大的认同,引发更大的争议,从而创造更多的叠加与链接。因此,一个舆论事件包含着越多议题的可能性,其舆论的传播能力就可能越大,持续时间越长。议题多导致其关注的链接点多,舆论聚集的可能性就大。
多个认同性议题混合在一起的舆论事件,往往最难平息。假如一个事件既有阶层议题,又有族群议题,这个事件的舆论发酵与燃烧,就远比单一的认同议题要复杂得多。假如一个社会既陷入民粹当道,又陷入族群对立,那么,这个社会的分裂就很难弥合,比如台湾地区的舆论场。
目前中国舆论场最令人担忧的,除了舆论的底线屡屡被突破,再就是“选边站”的问题:几乎任何问题都可以分裂成两大阵营,无论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还是对某个产品、作家、明星、国家,都可以划分出泾渭分明的两个派别。更可怕的是交叉“传染”,把一个个偶然串联成必然,由此变成“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信者恒其信,不信者恒不信”。
2013年我提出,未来中国最应该警惕的就是“群粹主义”的滋生与蔓延。群粹主义是我“发明”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民粹主义和族群主义的结合,它是未来30年中国舆论场最危险的敌人。民粹主义好对付,族群主义也易降解,最可怕的是二者的结合。我们从分裂的台湾已经看到它的苦果,要坚决防止它在中国大陆重演。
关注为什么要聚集?就是要放大舆论的能量。换句话来说,舆论是靠关注的聚集来增加能量的。舆论的能量虽然表现得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加”出来的。无论是关注的叠加还是关注的链接,都是用加法产生的。我们常说的微信文十万加、百万加,也是一个个加出来的。这里面就有个“数人头”的原理。舆论的能量不能完全依赖表面的数据,需去除重复的投票、服务器的造假。舆论真正的能量体现在数人头上,而且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人头上——这就是舆论本体的统计性特征(数人头)。舆论可以用数据进行分析,原因就在于舆论的本体是可以用数人头来统计的。
关注自身的空间决定着舆论的多少。舆论的数量常常被人误解为是无限的,可是只要进入数人头阶段,你就会发现,在同一时间舆论的数量是有天花板的。因为人们无法同时关注两个对象,假使全世界的人们都在同一时间关注同一个对象,那么其关注度也就是全世界总人口的关注总和。舆论对每一个人的影响力可能不一样,但在舆论的关注度上,每个人贡献的分值是一样的。正因为如此,舆论的关注度才可以用数人头的方式计量。
舆论能量的数人头现象,使得舆论在大众传播时代与选举社会最有表现空间。大众传播时代就是靠收视率、阅读率、流量等一个个“数人头”的手段,展现传媒的力量;而选举社会,同等价值的一张张选票,同样是在数人头。这也是为什么争取了舆论就是争取了选票,为什么选战就是舆论战,其奥妙就在这里。
关注多少的差别,形成舆论能量的强弱。舆论能量的强弱,又与支持者的多寡相关。生活的强者因为其突出,所以容易引发关注。如果强者与弱者之间不发生冲突的话,弱者容易聚集在强者周围,这就是“意见领袖”与名人明星的优势。但是一旦强者与弱者发生冲突,那么与强者的关注认同者毕竟是少数,与弱者的关注认同者当然是大多数。关注的复制能力,毫无疑问是弱者取胜。这就是为什么舆论世界是弱者的世界,为什么舆论的弱原理是舆论世界的公理。
简单总结舆论的本体的所有论述,除了第二章提到的有限性与表面性之外,还具有五大特性:能量性、可测量性、区别性、链接性与统计性(数人头)。
舆论的所有特性都来源于关注,关注是研究舆论的逻辑起点。所以,舆论是一门关于关注的科学。
舆论研究的光标,必须始终盯着关注。
[1]2012年3月23日下午,一男子因对医生治疗其家属的方式存在严重误解,以及对治疗效果也心存不满,于是持刀冲入医生办公室行凶,导致一死三伤的悲剧。
[2]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市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轧,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离去,最后一名拾荒妇女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