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Ⅵ 公益宣传,不小心可能逆主流

2020年5月26日  来源:弱传播 作者:邹振东 提供人:yiju29......

逆主流舆论的生存空间并不大,在主流舆论的反对与排斥下,它只能在局部时间与局部空间里小心翼翼地生存。逆主流舆论一旦招摇过市,就可能引火烧身,甚至人人喊打。倒是主流舆论的宣传要特别警惕,因为很可能你美好的出发点,不小心客观上却传播了逆主流舆论。

我要说的就是公益宣传。曾在某地公交车车身上看到这样一幅标语:“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初一看,以为是反扒大队的标语,仔细看落款居然是当地纪检监察部门。廉政的标语应该集中在政府和公共部门场所,而不是群众的集散地。这种贴错地方的标语,不仅没有力量,甚至可能走向目的的反面。

前不久我到一家医院,看到各个电梯间里贴上了林巧稚的各种格言,但其中一句,却似乎贴错了地方:“单有对病人负责的精神还不够,还要掌握精湛的医术。没有真本事,病人会在你的手术刀下断送生命。”这个标语贴在医生办公室或讨论室很好,但贴在病人出入的电梯,效果就可能适得其反,病人到医院本来就忐忑不安,担心这担心那,你一句“在你的手术刀下断送生命”,那还不把病人吓个半死。

在国内,吓人的标语并不少见。有一次在某地的马路上,赫然看到这样一幅标语:“有黑除黑,无黑除恶,无恶除霸,无霸除……”看到这发誓要一路“除”下去的标语,吓得我快不敢出门了。

通常标语的目的是缺什么补什么。试想一下,在瑞士会看到提醒人们不要随地吐痰、上车请排队、过马路请走斑马线的标语吗?越文明的城市往往标语越少。文明已经内化于心,何必外化示人?

最令人费解的是,强制要求工地的围墙贴公益广告。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一方面,工地围墙裸露不太美观;另一方面,工地周边可能人流量大,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利用起来进行公益宣传。可是政策推动者可能没想到,公益广告有了曝光度,却失去了美誉度。工地往往是一个城市环境最混乱、最嘈杂、最没有安全感的地方,一方面,会造成公益广告的呈现环境不佳,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久而久之,人们看到公益广告和脏乱差的环境,这就形成很不好的暗示。而且工地上的公益广告形式主义非常严重,一堆公益广告并排列在那里,没有重点,没有结构,没有仪式感。电视需要排播,报纸需要排版,晚会需要编排,展览需要布置……再好的东西,都不能堆积在一起,堆在一起的就是仓库。

最有价值的东西应该被布置在展厅中间,铺垫隆重,陪衬素雅,灯光照耀。

主流舆论选择一切可能的渠道进行传播,出发点是好的,但要懂得和运用传播的规律。否则,一切都是统计的数字,不仅没有传播的效果,甚至一不小心传播的却是逆主流舆论。

比如发票上的文明用语。

发票可以刮奖,听到失望的声音,不用看就知道,刮出来的是三个字“谢谢您”。偶尔有人欢呼,同样不用看,刮出来的一定是钱的数额,比如“壹拾元”。

似乎没有人问:为什么没中奖的,就可以“中”一个文明礼貌用语,而中了奖的就只有赤裸裸的奖金数,却不需要被谢谢呢?如果日复一日人们看到“谢谢您”就摇头、看到“壹拾元”就欢喜,发票中的文明礼貌用语到底想或到底在暗示人们什么呢?

发票用语设计者的出发点一定是好的:刮到奖的要出现奖励的金额,刮不到奖的总不能粗鲁地告诉对方“你没有中奖”吧,反正空着也是空着,为什么不印上一句文明礼貌用语呢?

可是谁能想到,发票没中奖刮出“谢谢您”,其现实效果却演化出一种反讽:“谢谢您”成为运气不好的代名词,文明礼貌用语成了最不受人欢迎的东西。主流舆论收到了逆主流舆论的效果。无论中奖不中奖,消费者都是纳税人,为什么没有中奖的需要道一声谢,中奖的却不需要谢谢人家呢?

无论是工地上的公益广告,还是发票上的文明用语,如果与主流舆论联系在一起的是不美的环境,是失败的利益,这样的主流舆论宣传,恰恰传播的是逆主流舆论。

主流舆论与逆主流舆论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是成双结对出现的,有时候是明显地出现,有时候是沉默地表达。主流舆论在某个方面特别强调,在某个方面刻意不强调,就把另外一个方面推给了逆主流舆论。处处强调,可能处处不强调。某处强调,有时候却把最好的另一处白白送给了对方!主流舆论在强调的时候,不可不察!

弱传播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