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Ⅰ 什么是舆论

2020年5月26日  来源:弱传播 作者:邹振东 提供人:yiju29......

尽管十分不情愿,但我们还是不得不从舆论的定义开始。否则,我们讨论了半天的东西到底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我们的讨论有什么意义?

舆论是什么?

答案似乎简单到谁都知道。街谈巷议中,“舆论”已然成了一个被反复提及的词汇,但人们往往忘记了,它还是一个专业的理论术语。恰恰是这种人人都会用的术语,可能有着最复杂最难以定义的概念。

从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舆论现象,但“舆论”这个名词却出现得晚。当大众传媒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舆论机构出现时,人们才开始认真地打量它。学者对舆论下定义乐此不疲,但一个个似乎都在做无用功。他们不断对舆论下着自己满意、别人却不怎么满意的定义,让后来人不得不另起炉灶,重新对舆论再下另一个同样只令自己满意却不见得让别人也满意的定义。

1965年,美国学者哈伍德·切尔德斯在《公共舆论:特性、形式和作用》(Public Opinion: Nature, Formation and Role)一书的第二章中,总结了对公共舆论的50种定义。[1]但哈贝马斯在其影响深远的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断然宣称:“即便是科学,尤其是法学、政治学和社会学显然也未能对‘公’‘私’以及‘公共领域’‘公共舆论’等传统范畴做出明确的定义。”[2]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一种悲观主义论调开始流行,人们甚至认为舆论是虚构的,属于思想史的博物馆,只能引起历史学家的兴趣,学术界要求放弃“舆论”这个概念(至少在科学术语上)的声音越来越大。[3]

对于放弃“舆论”这个概念,最好的回应来自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ElisabethNoelle-Neumann)的这段话:“一个古代已经可以被证明的,并且在几百年来一直使用的概念是不可以被放弃的,除非是在想法和感觉上出现了一个从古代就开始使用的,反映了社会控制的某种形式,不可能更清晰的,有类似的广泛性的概念。”[4]

有舆论世界的存在,当然就有舆论概念的存在。舆论的概念应不应该存在,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人们对舆论世界的认识!定义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有多少种对舆论的定义,就有多少种对舆论的理解。“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实现”[5],当一个对象还难以定义时,说明人们对于这一对象的认识还处于较低级阶段;当一个对象有很多定义时,说明人们对这一对象的理解仍存在争论。对于任何事物,只有想清楚了才能说清楚。如果你说不清楚,证明还没想清楚。人们对舆论世界,还没有想清楚!

前人给舆论下的定义已有成百上千条,这些宝贵的哲思不要浪费,我们不妨做一个简单梳理,看一看这些多如牛毛的定义,它们在哪里打架。难道它们没有共识吗?

舆论定义的分歧

各种舆论的定义千差万别,但概括起来,分歧最集中的就是以下三个方面。

● 舆论是一致的还是不一致的

舆论定义最直接的分歧就是舆论是否具备一致性。

休谟说:“我们发现统治者……依靠的只是一致性的意见态度。”[6]陈力丹认为舆论“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7]

英国的巴克则不认同这样的舆论一致性:“在多数人之中,具有不同的意见,就是舆论。”[8]法国的A. 吉拉尔在《公共舆论》中说:“公共舆论不是其总数,而是个人意见的混合物。它从来就不是一致的,更不是同质的。”[9]

● 舆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对舆论认识最主要的分歧集中在舆论是否具备正当性。认为舆论具有正当性的,对舆论的评价是“赞美或肯定”;认为舆论不具有正当性的,对舆论的评价则是“怀疑与否定”。

对舆论正当性的否定,从柏拉图开始,到黑格尔时达到巅峰,再到李普曼开启新的质疑模式,我们可以看到一脉相承的谱系。而主张舆论具有正当性的代表性人物则有洛克、休谟、麦迪逊、卢梭。

对舆论正当性的不同评价,源于对舆论制造者的评价。比如,同样认为舆论的主体是人民,启蒙思想的拥护者就会对舆论持正当性评价,日本的福泽谕吉认为:“舆论就是……在某一时代人民普遍具有的智德的体现”,是“智者的言论”[10];而把人民看作乌合之众的黑格尔则对舆论的评价不高,他认为作为舆论主体的人民,“只是一群无定形的东西。因此,他们的行动完全是自发的、无理性的、野蛮的、恐怖的”。“除了一些笼统的话和歪曲的演词以外,不可能指望听到什么别的东西。”[11]

好评和差评,依据的不是声音本身,而是谁在发声。

民众的声音到底是什么声音,是上帝的声音,还是牲口的声音?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呼吁:“相信我,民众的声音是神圣的。”大约在五百多年后,马基雅维里说:“将民众之声称为上帝的声音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世界各地的事件和观点通过这样神奇的方式预言出来了,从而使人们可以相信某种隐蔽的力量能够预言好的和坏的。”[12]

皮埃尔·加荣(PierreCharron)[13]在1601年建议“民众的声音——上帝的声音”恰当的说法应该是“民众的声音—— 驴子的声音”。霍夫斯泰特(Hofst?tter)在他的《公共舆论心理学》(Psychologieder ?f fentlichen Meinung)中指出:“‘民众的声音——上帝的声音’这是一种对神灵的亵渎。”[14]

事实上,对舆论认识的所有分歧,几乎都根源于对舆论主体的认识。舆论的主体,就是舆论世界的造物者。舆论的声音是上帝的还是牲口的,关键在于舆论的造物者是上帝还是牲口。

所以舆论最值得讨论的分歧就是:舆论的主体是谁?

● 舆论的主体是谁

提起舆论的主体,人们最容易想到的一个词就是“公众”。

的确,“公众”是与“舆论”联系最紧密的字眼,也最经常出现在舆论的定义和解释上。众多定义不约而同地认为“公众”是舆论的主体,一个最直接的支持就是舆论的词源其英文就是由publicopinion构成的,public最通常的中文译法就是“公众的”,因此,舆论的概念本身就含有“公众”的含义。为此甚至有的学者反对在“舆论”前面再加上“公众”这样的定语,认为这是同义反复。[15]但问题是public本身就是多义的,其字面意思除了“公众”之外,至少还包含“民众的”“人民的”“大众的”“公开的”“公有的”等含义。

在舆论的众多定义中,我们发现对舆论主体的认定大致呈现两种不同的倾向,第一种倾向是尽可能地将舆论的主体限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比如,用“人民”和“全体人民”排除了“小众”(如福译谕吉、吴顺长);用“公众”排除了一般意义的群众(如哈贝马斯、刘建明);用“社会团体”和“集团”来排除未经组织或经济政治地位不相等而混杂的群体(如甘惜分);用“阶级、阶层”排除一切非阶级阶层的集合体(如康荫);用“最高权威、最有知识、最有教养、最有道德的人”排除其他普通民众(如张季鸾、W-A.MacKinnon)。

对舆论主体认定的第二种倾向则是尽可能地开放舆论主体的外延。最典型的定义就是采用“多数人”这个概念,“多数人”的概念放弃了对舆论主体的社会身份和社会特征予以限定的努力,而仅仅强调其数量上的特征。

两种倾向其实有一个最大公约数,那就是都认为舆论的主体是一个群体,而不是个人,更不是机构。

但舆论这个定义,却面临现实运用的挑战,那就是个人、媒体、政府是不是舆论的主体。现实生活中,我们讲的舆论,常常包括新闻发言人、政府会议、报纸电视的言论,可是舆论的定义却往往将其明确排除在舆论主体的范围之外(这部分的内容,我们将在“舆论的主体”章节进行详细讨论)。

聊完了舆论的分歧,我们再来看看舆论定义的共识。

弱传播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