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水母的故事

2020年7月2日  来源:祖先的故事 作者:理查德·道金斯 提供人:huangtang13......

水母就像乘风破浪的杰克船长一样乘着洋流而行。它们不像梭鱼或枪乌贼那样追捕猎物,而是凭借自己长而飘逸、具有攻击性的触手去捕捉那些不幸撞上来的浮游生物。水母的确也游动,钟形躯体有节奏地收放,但并没有特定的游动方向,至少我们不能理解其方向。我们的理解受二维的局限,因为我们沿着陆地表面爬行;即便我们进入三维空间,也只是为了增加在二维空间上的移动速度。但在海洋里,第三维是最显著的,也是移动最有效率的维度。除了随深度改变的压力梯度外,还有光照梯度,更复杂的是还有色彩平衡梯度。然而不管怎样,光线随着夜幕降临必然要消失。我们看到,浮游生物青睐的深度随着24小时昼夜周期发生巨大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寻找潜水艇的声呐操作者曾困惑于一种“假海底”,它在夜晚向着海面抬升而次日清晨又下沉。事实表明,这种“假海底”乃是由数百万微小甲壳类以及其他生物组成的大批浮游生物。夜晚它们靠近海面觅食,早晨又下沉到海洋深处。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最佳的猜测认为,日光下这些浮游生物可能容易遭遇依靠视觉捕食的鱼类和枪乌贼,因此它们白天躲在黑暗而安全的深海。可是为什么在夜间它们要耗费许多能量游到海面呢?一位研究浮游生物的学者将之比作一个人每天步行40千米只是为了去吃早饭。

它们靠近海面觅食,是因为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来自植物,而归根结底来自太阳。海洋表层是连绵的绿色“大草原”,飘动的“青草”其实是微小的单细胞藻类。海面是食物最终的所在,是食草动物、食草动物的捕食者、食草动物的捕食者的捕食者的必然去处。因为依靠视觉搜寻猎物的捕食者在白天活动,所以食草动物和它们的一些小捕食者只有夜晚才能安全地抵达这里,它们必须忍受昼夜迁徙。很明显,它们就是这么做的,而“大草原”自身并不移动。如果大草原会迁移的话,它应该逆着动物的轨迹运动,因为浮游藻类存在的全部目的就是白天在海面吸收阳光,而且不被吃掉。

不论出于何种原因,大多数浮游生物过着白天下沉夜晚上浮的迁徙生活。水母中的大多数跟着迁徙的浮游生物群,就像马拉(Mara)和塞伦盖蒂(Serengeti)草原上追逐野生动物的狮子和鬣狗。尽管水母并不像狮子和鬣狗那样追击单个猎物,但即使它盲目地拖着触须跟在浮游生物群后面也会大有收获,这是水母游动的原因之一。一些物种则通过走Z字形路线来提高捕食效率,它们也不追击单个猎物,而是增加那携带了致命“鱼叉”弹药的触须所扫过的面积。还有一些物种只是上下移动。

在西太平洋帕劳群岛(Palau Islands,曾是美国在西太平洋的一个殖民地)中一个叫莫切察(Mercherchar)的岛上,有一个叫“水母湖”的地方,其中成群的水母以一种不同的方式移动。这个湖的湖底与海洋相连,因此湖水较咸,并聚居了大量水母,它也因此而得名。那里有各种水母,不过主要是硝水母(Mastigias),估计在2.5千米长、1.5千米宽的水域内大约生活着2 000万只。所有的水母夜间都聚集在湖的西端。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时,它们径直向着太阳,也就是湖的东边移动。因为一个简单而有趣的原因,它们在即将到达东岸时停止前进:湖岸的树丛阻挡了直射的阳光,在湖水表面划出成片的阴暗区,这阴影阻断了光线,于是水母的光感导航系统将它们引导到此时更亮的西面。可一旦游出了树影,它们就又转向东。

这个内在的矛盾将它们困在了光影分割线附近,从而与分布在海岸边的海葵等天敌(我想这应该只是巧合)保持了安全的距离。下午,水母又随着阳光游回湖的西端,那边的树丛阴影再次阻截了整只舰队(彩图41)。夜幕降临时,它们在湖的西边上下垂直游动,直到黎明的阳光再一次引导它们向东游。我不知道水母会在这一日两次的大迁移中得到些什么。已发表的论文对此的解释都不能令我满意。目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物世界还有很多我们仍不理解的东西,而这本身就令人振奋。

刺胞动物 /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