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短视频+短视频疯狂撒钱:补贴诱惑下的达人、内容与流量争夺赛-短视频创业的未来在哪里?这家创业6年的公司依然没找到答案-短视频产品进行“闪电战”却失利于社交产品的“斯大林格勒”?-BAT砸钱凑出15款短视频,却不敌一个抖音-一条视频补贴3万! 百度、抖音、腾讯齐亮剑,下个“抖音”要来了+网络短视频火爆现象分析-10个“知识点”:你所不知道或知道的短视频(上)-微视的亲爸是?-美拍是混迹于短视频界的一股“清流”-抖音是一个大杂烩·究极体-横竖屏 VS PGC/UGC-短视频:创新的社交语言-“短视频+社交”有了新“面孔”-短视频形成文化风尚-短视频大爆发,文化传播的新担当-在巧妇9妹和农村四哥们的背后,一个崭新的乡土社会正在成型-真实与故事化正在成为主流-亲,你幸福么——短视频的决策影响力-Vlog时代来袭:短视频装不下的表达欲-时间杀器”短视频不断崛起,未来短视频有望完全取代传统媒介?-“移动直播+短视频”创新新闻报道新模式-短视频内容创意与传播策略-二、短视频内容定位与创意策略-三、短视频叙事、拍摄与剪辑策略-四、基于新技术的短视频内容策略-五、短视频的网络传播策略-“压榨、欺骗、低俗..”外表光鲜的短视频,如何沦为行业悲剧+抖音里的“演员”:没有酬劳,他们图什么-短视频赚不到钱,他们转身走向长视频?-这样病态的网红,不要也罢!-短视频“川军”崛起-废掉一个年轻人,只需3000元就够了+南抖音,北快手,变现路上走一走-抖音快手电商功能,非标品或成为发力点?-山东“网红”村!农民大妈不做衣服当导演,坐拥十万粉丝-一天卖货4万元!普通“网红”背后,是这几点成功经验-直播、短视频十年回望-短视频竞品分析|抖音、快手各据一方,“微视”们该何去何从?-短视频竞品分析|三大派系战略分析-短视频竞品分析|竞品分析-短视频竞品分析|微视破局分析-快抖大战始末-一支万元广告赚150万,千亿抖音广告背后的造富神话|深氪Lite-短视频行业发展新情况与新特点+2018年中国短视频营销市场研究报告-短视频行业必须知道的关键讯息-短视频2018年40余起投融资事件,头条系合计市场份额50%-先审后播,短视频百条规范来了,快手抖音影响几何?-为何短视频平台都在“弱化”短视频?-短视频2019半年报告:总量超长视频,头部群架,中长尾进入整合-短视频成移动互联网最后金矿?半年新增用户近1亿-短视频冲击下的视频行业发展-抖音、陌陌和腾讯的无奈,为什么短视频社交不是一个好的尝试?

短视频冲击下的视频行业发展

2019年12月18日 字数:2369 来源:财富时代杂志 作者: 提供人:huangtang13......

文/ 梁湘 ,中国互联网协会新媒体创业导师,红旗融媒体研究院执行秘书长,四川轻化工大学网络营销方向负责人。

日常生活“刷一刷”,下班下课“抖一抖”……短视频行业迅速发展,从走进大众视野、获得资本青睐只花了短短四年时间,以秒拍、小咖秀和美拍为起点,到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平台赢得用户普遍关注,如今,不仅短视频成为新媒体的重要布局点,而且今日头条、微博、微信、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平台也都积极投入,瞄准短视频领域的商机;各大互联网巨头、中小企业、机构组织也纷纷在短视频领域发力,尤其是随着电视等传统媒体也投身于短视频大潮,原有的视频行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传统视频行业花了30年才走进大片时代,而网络视频行业只花了短短几年;微电影、微综艺、网剧等新的视频形式因短小精悍、节奏轻快、垂直内容领域等特点成为了新的流量峰口,短视频凭借自身优势在挤压受众消费时间的同时进一步压榨传统视频行业的生存空间,传统视频行业不得不主动迎合市场需求,进而实现转型发展。

短视频冲击下的视频行业发展

趋势一 短视频精致化

作为新媒体时代流行的应用场景,短视频这种传播形态日益常态化、大众化,但“短”不等于形式简单、内容单一、发展短路。在短视频发展初期,我们或许还能经常看到同质化的内容、大同小异的叙述方式、移花接木般的呈现手段,对这类短视频知识产权侵权、抄袭等事情“习以为常”;然而随着短视频持续稳定发展、用户持续增长、各方流量涌入,大众对于短视频的“审美”能力也随之提高,这在彰显短视频旺盛生命力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倒逼短视频内容生产者的成长,短视频逐渐向传统长视频的“优质”水准靠齐。以优质内容传递短视频价值,是短视频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一方面,MCN机构、短视频制作方等机构基于算法推荐,以用户为中心制作、策划短视频传播方案,根据传播逻辑与平台策略,精准对接用户需求,占有受众的注意力资源,这类短视频的门槛较高,已然与经过传统电视台精雕细琢的短视频无太大的“产品差异”,而且经过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洗礼,蕴蓄的内容甚至可以说比传统视频行业的产出物更能吸引大众关注。另一方面,即使是“草根网红”、快递小哥、商品导购等普通的个体内容创作者,其内容的本质也并非“知识分子”想象中那般粗制滥造,这类深耕互联网的原创短视频内容同样是根据一定的传播逻辑,经过一些剪辑方式所构建的。因此,无论是机构的定制化内容,还是个体的个性化内容,都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沉浸于屏幕中的场景,日渐形成了精良制作、富有特点的短视频生态。

趋势二 长视频碎片化

前几年,当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黏屏”现象广泛出现时,感到恐慌的不仅是对娱乐内容唯恐避之不及的人群,还有以娱乐内容为生存之本的那群人;他们同为服务繁忙于生活的人们,所以能够更加清楚地感受到消费习惯碎片化对于自身行业的负面影响;他们引以为豪的精美制作、后期剪辑、长尾宣传被消费者“吝啬”地关上了大门,于是我们看到了长视频的另一种传播方式——碎片化传播。原来的“长篇大论”被重新组合创造,形成了一段段“短小精干”的传播形态,这类更加适应现代人信息消费习惯和生活化场景的内容,更容易引发用户积极性,在一定时间阶段形成视频内容的“轰炸性”传播,看似内容变少了,但在不影响单一视频内容完整性的前提下,信息密度明显变大,符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契合用户的娱乐、学习、休闲、消遣等各类需求,让其更加的热情高涨,被视觉性显著的信息所吸引。例如这些年电影、电视剧宣发方式的转变,过去我们更容易接触到宣传片、纪录片等长段宣传,而现在短短几秒至几十秒的时间,消费者便能根据兴趣导向接收到明星、剧情、制作、宣传等不同角度的花絮片段。除此之外,一些打破传统视频时长“基础播出底线一小时”的影视作品与视频栏目也逐渐被大众接受,成为品牌方经常选择的传播方式,这类视频主要是以1-10分钟的PGC、PUGC内容为主,形态多样,内容领域广泛,包括影视、访谈、采访、娱乐、心灵鸡汤、搞笑段子、知识讲演等多种类别。

总之,碎片化内容形态已然成为视频不可忽略、必须重视的传播方式,在打破原有思维方式、制作逻辑的同时,也开创了另一种短视频流量生态。从上可知,视频行业变化明显,短视频与长视频之间在互相延伸发展中弥补了各自的缺点,二者之间的界限已经逐渐模糊化,构建方式与传播手段或许变了,然而依旧不变的是,新媒体时代的视频行业竞争说到底还是注意力经济的战场。

重点一 稳定的视频制作支撑原创优质内容

2017年,短视频用户使用总时长渗透率稳定超过4%,短视频总播放量以平均每月10%的速度爆发式增长,数字背后蕴含的吸引力不单单来自短视频用户,原本处于行业内部的相关企业与人员更是闻风而动,传统制作机构、王牌制作人、新兴制作公司不断加入短视频领域,再加上视频平台的大力投资,为了争夺短视频用户,现有的PGC、PUGC等各类视频质量不断提升。毕竟,优秀的制作团队是好内容的支撑,而持续产出好内容永远是吸引受众的魅力点,所以说,视频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就是在于原创内容的稳定产出能力和优质内容的持续更新能力。我们常常看到个体内容生产者一条账号爆火之后不具备回溯内容,无法真正吸粉,问题也在于此。

重点二 新媒体时代 新播放方式

新媒体时代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视频播放方式完全转变。传统的电视、户外媒体等传统媒体在Z时代眼里成为“上了年龄”的“长辈”,而10代-40代主要消费军随时随地手机不离身,根据不同消费需求选择不同视频平台和视频信息内容;然后,这些视频的某些片段再经社交媒体平台二次传播,通过社群、话题、投票、打榜等新的宣传方式,引发更大范围的关注甚至是全民、全网讨论。另外,基于新播放方式巨大的网络传播力与传统媒体吸引力差、行业普遍招商不力的原因,许多广告主会更倾向于选择互联网平台作为视频版权合作方来独家播放,并选择最大比重投入于新媒体进行宣传,甚至还出现了优秀网络视频节目反哺传统卫视的现象。

重点三 商业变现模式多元

传统视频行业能否发展、存续,其决定权很大程度上掌握在所谓的“金主爸爸”手上,也就是说,你无法解决广告主和品牌宣传方,制作再好的视频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如今视频行业得益于短视频等新媒体手段的发展,其变现渠道也更加多元化,除用户付费外,还出现品牌广告、艺人经纪、衍生品开发、直播打赏、粉丝众筹等多种商业模式。只要你的内容体系有足够能力吸引到用户为你买单,跳过广告主等第三方就拥有变现可能,这在传统视频时代是无法想象的巨大机会。发展得如何就掌握在视频内容生产者自己的手上。

短视频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