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的人
淘宝村十年的发展经验证明,淘宝村成功最关键的因素是“人”,特别是淘宝村的创业者、带头人和推动者,他们的作用举足轻重。
1、淘宝村创业者
淘宝村、镇中占据支配地位的草根创业者正在重塑中国乡村的空间与社会结构。乡村中成长的精英天然地具备草根的气质。事实上,电子商务推动乡村城镇化的核心动力来自乡村草根的创业。正是这样一群存在于所有淘宝村故事中的草根创业者,将互联网与乡村的低成本创业环境、非农产业基础以及农特产品资源结合起来,启动并持续推动电子商务对于乡村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影响。从时空两重视角分析,乡村的草根创业者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可以称之为“转移”草根创业者,一类可以称之为“新生”草根创业者。
所谓“转移”草根创业者,他们在从事电子商务之前就已经是创业者,只是或者不在乡村、或者不从事电子商务,但他们有着创业的基因,一旦发现更为有利的机会就会投身其中。这类草根创业者普遍存在于东南沿海较为发达的省份,如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这些地区有着较为悠久的重商、亲商传统,同时多山面海的地理环境和人多地少的现实困境造就了居民既有精耕细作、勤奋踏实的农耕文化特征,又有敢于冒险、开放拼搏的海洋文化精神。他们是最先发现“互联网+乡村”拥有巨大潜力的人群,也是最早返乡创业的人群。典型如广东普宁,当地淘宝村、镇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源于普宁商人的返乡创业。在普宁开设加工厂,在广州、深圳等地服装市场开设档口,曾经是普宁人最常见的经营模式,广州著名的淘宝村——里仁洞村就是普宁人的天下。2011年前后,由于大城市市场竞争加剧、经营成本高企,普宁人陆续返乡,通过电子商务进一步发挥本地服装产业集群的优势。近几年普宁返乡创业的人数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成为2015-2016年全国返乡电商创业最活跃十大县域之一,位列广东省第一名。广州—普宁、深圳—普宁也成为最热门的省内返乡电商创业线路。
所谓“新生”草根创业者,他们在从事电子商务之前并不是创业者,更多的是以打工者(包括刚毕业的大学生)的身份存在,是乡村和电子商务帮助他们成为创业者。他们或者在打工的经历中接触了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然后放弃打工生涯返乡创业;或者在乡村电商带头人的带动下加入电商创业的群体。这类创业者普遍存在于东部省份外出打工人口较多、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如鲁西南、苏北等地。不甘贫穷、敢拼敢闯是这些地区年轻人的普遍特征,而临近经济发达地区的地缘优势为打工群体学习专业技能、接触电子商务提供了便利。也正是这类“新生”草根创业者,缔造了没有任何产业基础支撑的“无中生有”的淘宝村发展模式,典型如江苏睢宁县沙集镇和山东曹县大集镇。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带回了资金、技术以及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实质性地打通了由城到乡的生产要素流通渠道,改变了乡村地区长期以来资金、人才单向外流的尴尬境地,为乡村城镇化注入核心动力。
对于草根创业者,随着他们的产业不断壮大、业务不断扩展,他们当中的优秀者会当选电商协会会长,甚至当选村书记或村主任,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要参与者甚至主导者,从而影响乡村的规划与空间展现。近三年来评选出的30 位“淘宝村优秀带头人”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创业者。淘宝村蓬勃发展的十年里,他们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就是淘宝村精彩历程的缩影。大部分带头人依旧坚守在带头创业的第一线,他们不断钻研琢磨产品的转化升级,创新经营模式,带动本地大众创业,甚至助力乡村振兴与贫困县摘帽。山东省曹县丁楼村的任庆生,从电商带头人到村支部书记,再到菏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始终坚持为一方民众谋福祉。浙江省永嘉县西岙村的吴国算,自被推举为村书记后,就把工厂交给别人代管,自己把所有精力放在村务上,带头成立电商党小组、电商协会,带动全村创业致富。湖北省第一个淘宝村——郧西县下营村的蒋家明,通过自身创业加上牵头成立的电商协会,使下营村成为郧西县第一个脱贫致富的村庄;2019 年他又在湖北省第一个淘宝镇——竹山县麻家渡镇建立直播中心,培训当地网商,推动绿松石产业发展升级。
2、淘宝村推动者
与草根创业者一同构成淘宝村、镇精英的还有草根推动者,大部分是村书记、村主任以及乡镇书记或者镇长。在大量的淘宝村,尤其是早期的“无中生有”的淘宝村中,草根创业者和草根推动者基本是同时存在、相互成就的。很多时候如果不是精明的草根推动者的保护、推动与引导,草根创业者和他们的电子商务产业很难在乡村生根进而成为燎原之火。草根推动者会因其身份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发展路径。
比如村书记或主任往往会利用其村集体成员的身份和乡村集体资源(比如集体土地、各种农业项目与资金等)进行发展,一方面通过建设乡村各种配套服务设施来推动本村电子商务产业的扩张、升级,另一方面通过发展与电商相关的产业来壮大集体和自身的经济实力,巩固自身在乡村政治与经济中的精英地位,他们身上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与村书记或主任身份完全不同的乡镇书记或镇长则是完全不同的路径,他们往往不是所推动的淘宝村集体的成员,在淘宝村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他们并没有直接的经济收益,更多的是政绩上的显示度。因此他们不会有很强的地域性,职务升迁和政绩是他们最大的追求,也是对他们最大的肯定。在近三年来评选出的15位“淘宝村杰出推动者”就是典型代表。
原曹县大集镇党委书记苏永忠,长期在曹县乡镇工作,积累了大量乡村工作的经验和智慧,其颇具创造性和乡土性的工作方法,全面推动了大集镇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电子商务改变了鲁西南贫困乡村的命运,同时也改变了苏永忠的人生轨迹,2017年直接从大集镇上调菏泽市商务局,担任全面负责电商事务的总经济师,苏书记变成了令人更加佩服的“苏教授”。
作为连接政府与村民的纽带,郧西县下营村村书记刘庭州在下营村电商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长期的绿松石从业经验使得刘庭州深谙这一宝石行业的特殊性,因此在下营村的电商发展过程中,他始终向年轻人强调“勤奋、诚信、沟通”的理念,正确引导绿松石电商产业发展。在下营村成为淘宝村后,刘书记积极争取省、市、县各级政府的支持,推动当地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是乡村治理过程的主要决策者和实施者。
河南省洛阳闪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始人余姗姗是服务商的代表,从2016年成功助力孟津县平乐村成为独具特色的“牡丹画”淘宝村后,带领团队持续在河南、吉林等地探索,以长期驻村的陪伴式服务成功孵化和服务一批淘宝村、淘宝镇,探索出更加适合中西部县域淘宝村发展的“政府+服务商”模式。
3、淘宝村研究者
除了创业者、推动者,在淘宝村还活跃着一个特别的群体——淘宝村的研究者。他们冷静观察、深度思考、善于发现和总结。十年来,他们到村镇调研,他们在研讨会上热烈讨论,他们在中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他们为淘宝村著书,甚至到县政府挂职,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他们是淘宝村创业者和推动者们的良师益友。
2009年,首批淘宝村研究者在全国仅发现3个淘宝村,他们异常兴奋又高度敬畏。他们知道农民一旦被互联网平台赋予信息能力,便拥有了更大的可赋能空间。彼时他们心中在思考一个问题:“农民和市民,谁更适合做网商?”
2010年,原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教授带领团队,深入研究睢宁县沙集镇农民发展电商的情况和经验,发布了淘宝村研究的开创性成果《“沙集模式”调研报告》。“沙集模式”的意义在于探索出了一条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它成功的原因及启示是淘宝村发展历程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2013年,阿里研究院定义了淘宝村,从而明确地认定了研究对象,开启了淘宝村研究的里程碑。那一年全国也仅仅出现了20个淘宝村,很多人质疑淘宝村的可持续性,而研究者们用详实的研究报告证明了淘宝村具有可复制性,并断言“星星之火,必将燎原!”
2015年开始,南开大学副教授王金杰、浙江大学教授郭红东先后到曹县挂职副县长,为曹县电子商务发展、产业升级贡献智慧,为理论结合实践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2016年10月,由阿里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机构的学者共同发起的阿里新乡村研究中心成立,致力于研究互联网赋能下乡村发展的新现象、新模式与新趋势。
也是从2016年开始,世界银行开始持续关注中国淘宝村发展,在《2016年世界发展报告:数字红利》中,专门分析了淘宝村包容、创新发展的案例。在《2019年世界发展报告:工作性质的变革》中,多处以淘宝村作为典型案例。
过去十年里,淘宝村研究者们调研、参会到过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福建、河南、河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安徽等地近百个县市。部分老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注研究淘宝村及其推动的乡村城镇化进程,部分老师参加国际会议或发表英文论文介绍淘宝村、电商减贫、农业产业集群等研究成果。
如今,在国际上,淘宝村已经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一张独特名片,引发了国际学者、媒体的高度关注。淘宝村,是世界级的创新实践,必将诞生世界级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