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民国 > 清朝 > 明朝 > 元朝 > 宋朝 > 十国 > 五代 > 唐朝 > 隋朝 > 南北朝 > 晋朝 > 三国 > 东汉 > 西汉 > 秦朝 > 陈胜吴广起义
  • 精选
  • 会员

由秦末乱世看中国两千年政权争霸的胜负规律——与“民心”无关

2019年6月26日  来源:木子君侃史 作者: 提供人:kuche13......

文/木子君侃史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公元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

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拉开了历史上第一个皇朝覆灭的大幕。

由秦末乱世看中国两千年政权争霸的胜负规律——与“民心”无关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

那么,小编首先要问,在秦末如此众多的起义者中,为什么偏偏是陈胜、吴广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因为他们深得“民心”吗?

恐怕不是!

有关历史的“幸存者偏差”

说一个笑话:

有一个学校,主任听说最近学生的出勤率太差了,非常生气。于是某一天上课的时候,主任突击检查,进入教室说:“没来的学生举手!”结果一看,一个举手的学生都没有。于是主任转怒为喜:“原来出勤的情况很好嘛。”然后就高兴地走了。

这位主任犯了什么错误?

他在调查取样的时候,样本是经过人为筛选的。教室里的学生都是已经出勤了的,从这群学生里再调查出勤率,结论当然是荒谬的。用统计学术语说,这叫做“幸存者偏差”。

如果这个例子不好理解,小编再说一个接地气的例子:这就好比快过年的时候,记者到火车上采访乘客,得到的结果是大家都买上火车票了,结论就是春运买票难的现象不存在。

这不是扯淡嘛。

由秦末乱世看中国两千年政权争霸的胜负规律——与“民心”无关

现在想起春运抢票的场景,小编还会瑟瑟发抖

其实,我们读历史的时候,也容易犯这个错误。

我们看多了历史书,很容易会觉得造反这事其实不难。你看,书上都写了:某朝末年,民不聊生,某某英雄造反,成功了;另一朝末年,民不聊生,某某英雄造反,又成功了。这成功率还挺高的嘛!

我们在这里犯的错误和刚才那个主任一样:只有那些在历史上获得巨大成功的造反者才会被史书记载,为数更多的失败了的造反者,书里没有提他,所以我们才会觉得造反的成功率很高。

其实,并不是只有“某朝末年”才有百姓造反,也不是只有“民不聊生”的时候才会有英雄出世。百姓造反什么时候都有,什么结果都有。

由秦末乱世看中国两千年政权争霸的胜负规律——与“民心”无关

所谓的“民不聊生”“民心思变”都是史学家的事后之言

因为所谓的“民不聊生”“民心思变”都是史学家的事后之言,是站在后人的角度先看到王朝灭亡的事实,再倒推出“民不聊生”的结论。

历史创造了陈胜、吴广,而不是他们创造了历史

身处历史之中的民间英雄们,他们可不知道自己正值可以大展宏图的“王朝末年”,还是国力尚足的“太平年间”。他们也顾不上考虑这件事,情势逼人,反了也就反了,能反出什么结果来,不试试谁也不知道。

而绝大多数的结果,都是悲剧。

大多数“好汉”,不过是占了一个县城,杀了几个差役,东奔西跑在山里躲了些日子,就被官兵剿灭了。这样的人在历史上根本留不下名字,顶多在地方志或者朝廷的文件里留下一个“王二麻子”“李大胆”之类的外号,具体的来龙去脉史学家们根本不屑于记录。

由秦末乱世看中国两千年政权争霸的胜负规律——与“民心”无关

真实的宋江也不过是一流寇罢了,史书上也仅仅寥寥数笔

少数“英雄”幸运一点儿,纠集了上千上万号弟兄,打下一两个州府,扯出了自己的旗号,甚至大言不惭地称了回皇帝,没高兴两个月也身死梦破了。这样的人或许能在史书中留下一笔,但也仅仅是一笔,如果不去读史书原文,你也不会接触到他们。

还有极少数更厉害的角色,打下半壁江山,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在群雄中笑傲过,在中原上驰骋过,但最终还是功亏一篑,成为了帝国镇压部队的功绩,或者是其他英雄的垫脚石。这样的人历史书上也不是全都能提到,只能挑其中最有名的几位提一提罢了。就好比陈胜、吴广。

为什么陈胜、吴广能掀起反秦的大旗,能席卷大秦的半壁江山?他们有什么过人之处吗?

由秦末乱世看中国两千年政权争霸的胜负规律——与“民心”无关

陈胜、吴广也最终成了其他英雄的垫脚石

不能说一点儿过人之处都没有,他们肯定要比一般的百姓更有领导能力,更善于鼓动百姓,要不然大泽乡好几百人,也不能让他们来当领袖。但是,他们的能力并没有超过历史上那些只占了几个县城就被剿灭的流寇。

在陈胜、吴广之前,也有很多类似的起义者,但是因为时机不对,刚冒头就被地方军镇压了。在陈胜、吴广之后,也有很多类似的起义者,同样是因为时机不对,只能投奔已有的起义军,给陈胜、吴广这样的人当将领。

陈胜、吴广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名字,是因为他们起事的时候正好赶上秦政权崩溃的临界点。假如他们没有赶上,也会有其他什么张三、李四之流的赶上。到那个时候,被歌颂的人民大英雄就是张三或李四了。

所以,是历史创造了陈胜、吴广,而不是他们创造了历史。

由秦末乱世看中国两千年政权争霸的胜负规律——与“民心”无关

说起起义,太平天国运动不得不说是成就最大的

不要把胜负都归在“民心”上,人民不背这个锅

对于陈胜、吴广的成就,常见的解释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这是儒家的史学观,认为人间万物的根本大道是“仁”,君王施仁政就可以“得民心”,得民心就得天下。君王施暴政则会“失民心”,失民心就会失天下。

这句话小编认为有问题。

广大百姓的生活方式是“趋乐避苦”。在老百姓被逼到绝路的时候,“民心”的作用非常明显,决定了百姓们支持哪个政权。可是在尚有一丝活路的情况下,你再“得民心”,也很少有人愿意冒着被杀的风险放弃家园去跟你造反。

由秦末乱世看中国两千年政权争霸的胜负规律——与“民心”无关

孟子: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百姓不在乎哪一方更正义,百姓只想苟活而已。

我们可能会有一种错误印象:以为大众总代表着进步,以为老百姓都是公正的道德审判员,自觉的站在道德水平高的统治者一边。

事实恐怕不全是这样。

否则,怎么会有鲁迅笔下“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麻木的中国人?

事实是,大部分百姓未必有多高的道德觉悟,只有“趋乐避苦”的人性本能,正义的口号喊一喊可以;要我去牺牲?对不起,您去吧,我的命就一条,我可不去,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呀。

人的本性如此,不用避讳,也不用苛求。

由秦末乱世看中国两千年政权争霸的胜负规律——与“民心”无关

乱世之中,谁得天下对于百姓来说真的无所谓,他们只希望能活下去

中国两千年政权争霸的胜负规律——国力与战略

好,假如我们否认掉“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条,那么在群雄争霸的时候,决定胜负的是什么呢?

小编认为决定胜负的是国力,是高效合理的治国政策,是赏罚分明的用人制度。合理的国策带来强大的国力和军事实力,也就会带来胜利。

略次于国力的要素是战略方向。国力有了,如果把国力使用在错误的地方,也有可能导致失败。好比秦始皇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六国中的一些国家还在互相攻伐,不能及时结成同盟共同对抗秦军。这是六国犯的一个战略错误,也是加速六国灭亡的原因之一。

由秦末乱世看中国两千年政权争霸的胜负规律——与“民心”无关

秦帝国在灭亡时,也犯了战略错误

秦帝国在灭亡时,也犯了战略错误。在百姓遍地造反的时候,秦军的主力部队都在边疆——一支在北方修筑长城,一支在南越驻守。古代交通不便,这两支远在天边的部队不能及时回防,那支驻守南越的军队后来干脆就没有回去保卫朝廷,就地独立了。

陈胜、吴广的失败,并非由于“失民心”,而是因为他们犯了战略错误。陈胜和吴广的才干很平庸,大吼一声纠结一帮勇士的能力有,制衡诸侯运筹帷幄的能力却没有。

秦朝灭六国不过十余年,六国的故人大都尚在。陈胜、吴广的旗帜打出来以后,原来六国的旧贵族和旧百姓都站出来要求恢复他们的旧国。要想打败强大的秦军,陈胜、吴广必须利用这些反秦势力,但是这二人缺少牵制利用旧贵族的能力。

陈胜把六国的旧贵族派往各地收复故土,这些被派出去的部队一旦打下城池,就纷纷自立,不听陈胜的命令。

总之,陈胜、吴广能力不足,战略一塌糊涂,失败也就属于必然。

由秦末乱世看中国两千年政权争霸的胜负规律——与“民心”无关

农民起义有它的局限性,很难成功

项羽比陈胜、吴广能力更强一些,胜绩也就更多一些。

项羽是楚国贵族,他的家族在楚国非常有威望,因此项羽有整个楚国的势力支持他。这是项羽背后的国力基础,比陈胜、吴广那种无依无靠的平头百姓要高多了。

项羽还是个历史上少有的军神级别的军事天才,他训练的部队战斗力极高,作战勇猛,项羽本人又善于运用战术,当时横扫六国叛军的秦军主力和项羽硬碰硬地正面交战,愣是被项羽打败了。项羽如此刚勇,六国贵族纷纷臣服,奠定了项羽的统帅地位。

总之,项羽比陈胜、吴广在资源上、能力上都强一点,所以他的成绩也就更大一些。

由秦末乱世看中国两千年政权争霸的胜负规律——与“民心”无关

项羽确实是一代人杰,只可惜情商太低

刘邦呢,又是另一种玩法。

如果拿网络游戏打比方的话,项羽这个角色的战斗技能点满了,但是外交技能忘了点。刘邦正好相反,战斗技能一点儿没加,外交技能却加满了。

项羽是楚国贵族,他只能得到楚国百姓由衷的支持。其他诸侯国虽然臣服于项羽,只是因为钦佩和恐惧,并非同心同德。项羽称霸的时候只有二十岁出头,还是个毛头小子。他一路攻略杀伐,没遇到敌手,自然有些心高气傲。

项羽灭掉秦国以后,认为天下都是自己打出来的,对其他诸侯国不知道笼络只知道遏制,因此得罪了不少诸侯。当时不仅仅是刘邦在反抗他,还有不少诸侯也反叛了他。

不应该在同一时间得罪所有人,这是项羽在战略上犯的错误。

由秦末乱世看中国两千年政权争霸的胜负规律——与“民心”无关

混混出身的刘邦反而更深谙处世之道

刘邦不同。刘邦大项羽二十多岁,项羽称霸的时候,刘邦已经四十多岁了,社会经验非常丰富。刘邦从小就混迹在市井和基层官吏之间,深刻了解人性,懂得利用人的弱点。

刘邦实力不如项羽,但是他能够用尽一切手段策反天下诸侯,时而离间,时而拉拢,让诸侯帮助他围攻项羽。项羽再能征善战,也只能靠楚国一地的国力,终究打不过天下诸侯的轮番进攻。最后项羽终于战败,把天下让给了刘邦。

简单说来,刘邦的国力比项羽的差,但也没有差太多(没有差到项羽随手就能把刘邦灭了的程度),同时,刘邦的战略水平又比项羽高出好几个等级,用战略上的优势弥补了国力上的差距,所以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这就是政权争霸的胜负规律!

由秦末乱世看中国两千年政权争霸的胜负规律——与“民心”无关

中国两千年政权争霸的胜负规律——国力与战略

结语:

两千年来,无数英雄竞相登上逐鹿中原的舞台,无数将士血染疆场。他们中有些人创立了千古伟业,有些人只得昙花一现。在这两千年的起起伏伏中,到底有没有什么可以遵循的规律?

儒家总结的规律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小编的观点不太相同。小编认为,决定政权胜负的第一是国力。在国力相差不悬殊的情况下,战略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至于谋士的策略、将士的勇武、一场战斗的胜负,它们的影响力就小多了。

“民心”也不是没有用,但只有在统治者把百姓推向死亡边缘的时候,才会对政局有影响。它的作用是让暴君把自己的民力白送给敌对势力,本质上改变的还是国力。

由秦末乱世看中国两千年政权争霸的胜负规律——与“民心”无关

由秦末乱世看中国两千年政权争霸的胜负规律——与“民心”无关

幸存者偏差 / 国力 / 战略 / 民心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