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自认为开明的背后,隐藏着家长不自知的蛮横

2019年5月24日  来源:有梦想的唐糖 作者: 提供人:sizhuo82......

原标题:家庭教育的误区:自认为开明的背后,隐藏着家长不自知的蛮横

今天收到了一位读者朋友在我一篇文章下面的留言。我觉得这位妈妈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可以拿出来一起探讨。

她说的那篇文章"懒"父母和“学习型”父母,差别到底有多大?答案:孩子见。,也源自一个生活中的小案例:一个大约四岁左右的男孩,站在干枯的灌木丛中,两只手各执一支枯树枝。男孩在灌木丛中摔倒,吓了一跳但并没有哭,一旁的奶奶继续悠闲的嗑着瓜子。男孩爬了起来,走出灌木丛,来到了奶奶身边,拿着“仅存”的木棍,忽然打了几下——实际上,男孩是因为自己摔倒,受到了惊吓。在刚摔倒时他的注意力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更多的放在了对抗危险上,所以暂时忽略了因摔倒带来的恐惧和愤怒。但是脱离了“险境”之后,刚才被暂时隔离掉的恐惧和愤怒就又出来了。所以,他 “后知后觉”的走到奶奶身边发作,用树枝敲打奶奶。无意识的用这种方式化解自己的情绪。奶奶抢夺了小男孩手里的树枝,扔在了地上,然后一只手拎着小男孩的胳膊,另一只手打了小男孩几下,一边打,一边说:你竟敢打我,快点给我道歉。

男孩刚开始去打奶奶的时候,小脸绷着,一副不高兴的样子,刚开始挨打的时候,他也没有马上哭,但是脸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开始有委屈的但压抑的表情,随着奶奶又打了他几下,他忽然咧开嘴嚎啕大哭起来,脸上瞬间布满了委屈和晶莹的泪花。

在那篇文章里,我分析了案例中“奶奶”教育方式的一些问题。而这位妈妈在下面留言,意见相左,她写到:我不能认同。貌似太以孩子的情绪为主了,我感觉文中的这件事已经触犯了行为边界,再怎么理解孩子也不允许。如果是我的话,也会很严肃的批评再引导。有些东西不许就是不许,没有任何理由。我记得在我家里有一件类似的事,孩子的奶奶说话时喜欢夹杂一些脏话,孩子二岁多时有一次因为什么事感觉到愤怒随口就说出来了。我当时就给收拾了,很严肃的说任何时候都不允许用脏话骂人。这是底线。我个人认为,行为边界和道德底线不应该因为任何问题打折,不是我不爱他,正是因为我爱他,所以才更要让她知道这个世界是有边界的。当然,关注孩子的情绪我非常赞同。到现在也是,如果和小朋友发生矛盾了,她说不想和谁谁谁做朋友,我都说我没有意见,你有选择自己朋友的权利。当她觉得气愤委屈的时候,我不会强行要求她道歉,比如前两天他们班级的男生因为误会和她动手,她把人咬了,我和男孩妈妈道歉,但是和她说的时候,我说我理解你的委屈和愤怒,所以你如果不想理这个小朋友你可以不道歉,但是你的反应有些过于激烈了,让小朋友受伤了,所以我要和她的妈妈道歉,然后告诉她这件事有更好的处理方式,现在三年级,我觉得我们沟通的还比较好。我会尊重她的情绪,但文中的情况我绝不允许。

从这位妈妈这么长篇幅的留言中可以看出来,其实这位妈妈在平时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是做的比较好的,这一点在她举的例子也可以看出来,尤其是对于孩子的情绪,她是有接纳的,这一点值得点赞。

而对于她提到的关于“边界”、“底线”等问题的态度和做法,我觉得就值得商榷了。最主要的是,我认为这位妈妈的观点非常有代表性——这也是很多人在生活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二元思维。

可以说,如果一个人的思维和认知经常陷入“二元论”的模式,那么必然会造成其行为的偏颇

我特别想对各位父母再重申一件事:对待孩子,需要无条件的接纳孩子的情绪,有规则的引领孩子的行为。两者并不矛盾。

很多家长都会有一个很常见但又不易觉察的错误认知:允许孩子发泄情绪(包括哭、闹、撒泼等很“难看”的方式)=溺爱孩子;希望给孩子树立边界/规则/底线=当孩子犯错时,狠狠的收拾ta(这样ta才长教训)。

这就是典型的二元思维,即将一切事物人为的割裂为两个对立面:非黑即白,不是对就是错。同时,这也是几乎所有人都难以逾越“评判”关的最主要原因——不管是人还是事,一切以“对/错”相论。

实际上,正是这种僵化的思维方式,局限了我们的视野,固化了我们的思维,同时,如果将其使用在家庭教育中时,也就造成了孩子和父母的对立,培养了一大批逆反的孩子

今天以这位妈妈的留言和第一个“孙子与奶奶”的案例为切入点,我们一起探讨家庭教育中的二元思维。

家庭教育的误区:自认为开明的背后,隐藏着家长不自知的蛮横

首先我们必须重新更正一些概念:无条件的接纳孩子的情绪≠溺爱孩子;为孩子树立规则/底线≠收拾孩子。

很多人看到孩子哭闹、撒泼,做出“不合时宜”的行为时,都会勃然大怒。有的人直接上去暴揍一顿,有的采取冷暴力,根本不搭理ta,继续该干嘛干嘛,还有的强压怒火,给孩子讲道理:你好好说话,你越这样,我越不会满足你…..

以上三种形式,几乎囊括了家庭教育中,父母遇到孩子有情绪时的全部表现。但是无论哪一种行为,即使是最“文明”的讲道理的方式,对于教育孩子来说,都并不可取。

1.孩子的行为,大部分都是“学习”来的。

模仿,是儿童学习的最主要的手段,之所以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就在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几乎滴水不漏的被孩子习得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句话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

我们总是说孩子是一张白纸,既然是白纸,那么在白纸上面的“墨汁”就一定不是孩子自己自带的问题,它的形成,一定和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有关。

所以,当孩子有令家长觉得不满的行为时,做家长的,首先要反省自己,而不是急着“处理”孩子。

就像这位妈妈的留言:孩子的奶奶有骂人的习惯,二岁的孩子也习得了,于是,当孩子用骂人的方式发泄愤怒时,她毫不犹豫的“收拾”了孩子。同样,第一个案例里的孩子,他自己摔倒了之后,用小树枝打奶奶发泄不满,也同样被奶奶收拾了。

孩子为什么会有打人、骂人的行为?这些行为是哪来的?家长们眼里只看到这些“越过底线”的行为,却不去追讨行为的来源,这对于孩子来说,公平吗?

也许家长会说,有什么公平不公平的,既然ta错了,那就必须纠正。如果您是这样的思想,那我只能说,你在用自己的 行为教会孩子“双标”——大人可以,孩子不可以。之所以孩子不可以,是因为孩子较之大人,是弱势群体,是可以被“收拾”的。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必然感受到不公平,感受到被控制,而“对抗控制”,则是逆反行为的根源。

这就不难理解,以简单粗暴的双标模式“管理”孩子的家长,一定会收获逆反孩子的原因了。

家庭教育的误区:自认为开明的背后,隐藏着家长不自知的蛮横

2.任何人包括孩子都可以有情绪,这是一个人的基本人权。而所谓尊重,请从尊重情绪开始。

事实上,是家长对孩子表达情绪的方式不满意,比如哭闹撒泼,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家长实际上是在禁止孩子的情绪。

“发泄情绪的方式”和“情绪”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每个家长都知道要尊重孩子,但是何为尊重?怎么体现尊重?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允许孩子有情绪,接纳孩子的情绪。

每个人天生都会有情绪,会高兴,会悲伤,会生气….情绪本身,是完全中立的,很多人会将负面情绪贴上标签,认为生气的,悲伤的情绪都是“不好”的,比如一个男孩子摔倒了哭,家长会说“你是男子汉,不要哭”——这种方式本身,就是对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的不接纳。

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情绪本身是完全正常的表现,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情绪都没有,或者不允许有,那么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其人性的阉割。

任何人都可以、应该、被允许有情绪,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但是很多家长却因为不能接受孩子发泄情绪的方式,就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禁止孩子的情绪,这样做,只会培养压抑和逆反的孩子,别无他路。

当看到孩子有愤怒、悲伤等负面情绪时,首先认可和允许孩子的情绪,对孩子的情绪来说,本身就是一种疗愈——每个人都需要被接纳和理解,当被父母允许和接纳的同时,孩子情绪池中的情绪强度就会骤降。反之,如果你不能理解孩子的情绪,则肯定无法做到真正的接纳孩子,自然亲子关系也就会大打折扣。这是毫无疑问的。

家庭教育的误区:自认为开明的背后,隐藏着家长不自知的蛮横

3. 表达情绪的方式≠情绪

事实上,令家长真正不满的是孩子表达情绪的方式,而不应该是情绪本身。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父母往往会采用不恰当的方式禁止孩子的情绪。

比如说一个孩子想买一个玩具,父母不允许,孩子哭闹,这时候父母会很生气的说:闭上嘴,不许哭。或者说:你再哭,越哭越不可能给你买。

家长一般都会认为自己这种“教育方式”很“正确”,是在为孩子树立规则,告诉孩子不要用不恰当的方式发泄自己的不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想为孩子树立规则有很多种方式,为什么只能采用恫吓、冷暴力、或者威胁等方式实现自己的目的?

孩子作为一个生命体,ta本身对于发泄情绪的方式是没有意识的,或者说,ta原本根本不懂什么是“对”,什么是“错”。ta表达情绪的方式,要么是一种本能,例如婴儿饿了就会哭,生气了不满足了都会哭,要么是一种习得,例如看到奶奶骂人,于是自己也学会了骂人。不管是哪种方式,从根本上说,都不是孩子的错。

所以我在回复那位妈妈的时候,问她这样一句话:“请问,孩子两岁时因为学奶奶而骂人,你当场就收拾了孩子,那么奶奶骂人的时候,你当场收拾了吗?”,对此,这位妈妈给我的回复是:“呵呵,奶奶需要我教育吗?”。

妈妈不敢收拾奶奶,因为奶奶是一个和妈妈一样的成年人,甚至比妈妈还有权威,但是妈妈却可以收拾孩子,因为她是“法官”,判定孩子“做错了”。

看到了么?这就是很多家长的“双标”。实际上,这种双标在向孩子传达一个信号:大人是权威,大人可以不公平,大人在控制我,这种控制,给我带来了伤害感。而我,也可以在长大后控制别人,双标别人,“欺负”比我弱小的人。

家庭教育的影响是长远而深刻的,这绝仅仅是一件小事产生了什么后果,而在于这种潜移默化、深入骨髓的影响,会带进孩子的世界观,对孩子的人格形成影响,这就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塑形”所在。

当父母将自己置身于“权威”、“法官”的位置,就已经在心理上站在了“高高在上”的位置,虽然孩子是父母的孩子,但同时,孩子和父母一样,也是拥有独立人格的人,是有血有肉有情绪有思想的人。家长置身于法官的位置,是对其他生命的蔑视,这种大人对孩子无形中的“优越感”,注定了家长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尊重孩子。

很多家长在孩子青春期时大为恼火又无能为力,其实,那不过是在“昨日”种下的种子,在“青春期”得以集中收割罢果实了,只不过这个果实有些苦涩,父母又不爱吃。

4. 家长们不知道的真相:你的所谓教育孩子,不过是因为孩子的行为激发了你的“心理按钮”罢了。

这一点,没学过心理的人确实很难懂得。但是我还是要很不客气的指出来。很多家长以为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像法官一个评判孩子的行为,这个是对的,可以允许,那个是错的,不能接受,要被改造。实际上,这不过是父母给自己的幻象而已。真相是:孩子的行为激发了你自己内心的某种逆鳞。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很多父母都对孩子实现不了自己的目标而撒泼打滚的行为非常愤怒,用家长的话说“你想要什么可以好好说,但是你不能用这样的方式”——听上去貌似无比“正确”,但实际上根本是因为孩子的“撒泼”,激发了父母内心的“创伤”。

① 被控制。

没有人喜欢被人控制的感觉,不管这个人是我们的父母还是孩子。当孩子撒泼的时候,很多父母深层的感受是:孩子在用这样的方式“逼迫”我就范。对于这种被控制的感觉,父母会非常愤怒。

实际上,这种愤怒同时也来源于自己被父母的控制。一个人面临这种状况,心理越愤怒,就说明ta在成长环境中被自己父母控制的越多,换句话说,父母曾经被控制“伤害”的越多,对孩子对自己的“控制”,愤怒的就会越多。

② 自我投射

这一点和上一点有些关联。我们都说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很多人成人之后,会忘记曾经自己父母错误的教养方式对自己的伤害,在不知不觉中变成和父母一样的人。

曾经的自己也因为想得到什么撒泼打滚,但是结果是反而被更加严厉的惩罚。所以,当看到自己孩子撒泼时,曾经的创伤就会沉渣泛起,潜意识里有一种感觉:我曾经这样被严厉的惩罚,今天你怎么可以被允许?!绝不可能。

这是潜意识里的东西,很多人根本无法觉察,ta只会拿着自己父母曾经“收拾”自己的道理再去“收拾”孩子。这里面的潜台词依然是:我当年就是这样被对待的,所以,你也不能例外。

③ 无意识的自我“粉饰”

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行为做无意识的“粉饰”,无论你承认与否,这种粉饰毫无疑问都会程度不同的存在。这种粉饰,就是人的基本心理防御机制——合理化。

例如像这位妈妈或者那位奶奶,她们合理化的理由就是“孩子的某些行为是触犯底线的,是绝对不能允许的,我在教育ta”——这样听上去,自己对孩子的“处罚”就变得合情合理了。

但事实上,不管是以暴制暴的回击(也揍孩子一顿),还是义正言辞的讲大道理(边界/规则),其内核都是没有以连续的、全面的思维看待孩子的问题,眼睛只关注当下行为的这个“点”,却忽视孩子成长和发展的“面”。孩子的行为激发了自己的情绪,比如被孩子拿小树杈打,认为自己的尊严被“冒犯”了,看到孩子骂人,有可能自己也曾经因为骂人被父母狠狠的处罚过,或者潜意识里认为“孩子骂人”=“自己教育的不好”=“自己不好”——孩子骂人,折射出的却是自我价值的否定。

无意识的粉饰自己,给自己的行为以合理化的理由,这是人最常使用的心理防御机制之一。而且很难觉察,这也是很多人经常对别人愤怒,觉得自己委屈的一个主要原因。

5.无条件的接纳孩子的情绪,有规则的引领孩子的行为。

在很多家长的二元思维里,允许孩子哭闹=溺爱孩子,给孩子树立规则=教训孩子。实际上,对于孩子的情绪,无论是多负面,或者在家长认为多么不合理(自己摔了一跤却生气怪别人),从孩子自己的角度来说,情绪本身是正常的。

愤怒、生气、委屈、悲伤、难过、羞愧….任何感受和情绪都是一个人的正常反应。没有对错。

当一个人有情绪的时候,不管你讲的道理多么正确,都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因为情绪和规则,是有先后顺序的。做家长的,无必首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有情绪,甚至接纳有时候因为有情绪有过激行为,然后再树立规则,讲道理。

别说孩子,就是一个成人,当你正气愤的时候,给你讲一堆道理,甚至直接简单粗暴的告诉你,你的生气毫无道理,是错的,你必须怎样怎样思考问题才是正确的,你能听进去吗?你是不是会更加生气?

因对事物的认知不全面,会产生情绪,同样,不被理解,尤其是不被亲人理解,会加重负面情绪。

道理和规则,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树立,而且一定是在孩子情绪稳定,心情愉悦的情况下树立才有效果。那些你骂人我就马上收拾你一顿的方法,表面上看有一时的效果,孩子可能会似懂非懂的“遵守”父母制定的规则,但更多的时候,ta的行为只是一种迫于压力的妥协,迫于对父母权威的恐惧而做出的行为调整。

事实上,一个两岁的孩子,可能只知道脏话是用来发泄愤怒的,而根本不懂脏话的内涵,这个时候,只简单粗暴的告诉孩子,这个行为是不允许的,只会让孩子在遵守家长制定的“法律”之外,根本不懂自己到底哪错了,同时自己的情绪也被压抑了。

正确的方法是,允许孩子先发泄愤怒的情绪,然后等孩子冷静下来后,再引领孩子,看看除了骂脏话,还有没有其他表达愤怒的方式?或者问问孩子刚才骂人的那些话,是想表达什么?是想用骂脏话的方式宣泄愤怒的情绪吗?那除了骂人,还有没有更文明的方法?能不能直接告诉妈妈你很生气,而不是骂人?甚至,在孩子大一些的时候,家长还可以和孩子探讨,骂人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可以骂人?——世事无绝对,以绝对化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本身就是问题。

为孩子树立规则,需要家长高屋建瓴的引领,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制止或者以牙还牙的惩罚。

任何时候,惩罚能起到的作用一定小于心悦诚服的接纳。这一点,家长们需要明白。

其实家庭教育并不难,想想自己不喜欢被怎样对待,就知道孩子的感受如何了。谁都希望被理解,被尊重,谁都希望即使自己的行为有偏差,也能心悦诚服的接受,而不是告诉孩子“有些东西不许就是不许,没有任何理由”。

你当然可以选择这样“霸气”的教育方式,没关系,收获结果的时候不抱怨就好。

家庭教育的误区:自认为开明的背后,隐藏着家长不自知的蛮横

原创声明,盗版必究。如果喜欢,请点赞并关注我:“有梦想的唐糖”。持续输出原创好文,从心理学角度帮你拆分生活里“鸡毛蒜皮”背后的深意。

比较 / 榜样 / 竞争 / 自信 / 有条件的爱 / 鼓励 / 焦虑 / 努力 / 聪明 / 具体 / 整体 / 事实 / 人格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