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家庭教育:你对孩子有多愤怒,就是对自己"不好“有多逃避
心理学从不高深,它就隐藏在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里,不管你发现没有,它时时处处在你身边。就像荣格所言: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将其称为“命运”。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家庭教育的环境对一个人的人格塑形,有意义深远的作用。换言之,孩子成为什么样子,一定是受到家庭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当父母面对"不听话"、"顽劣"、"调皮"的孩子勃然大怒时,实际上,就等于自己在照哈哈镜,看到了镜子中"丑陋"的自己而不能忍受。
你对孩子有多愤怒,就是对自己"不好"的部分有多逃避。
朋友小南因为婚姻问题而跟我聊天的时候,自己说着说着,忽然恍然大悟,好像发现了以前从未注意的秘密一样:她发现自己和妈妈的命运几乎一模一样。又说起自己的女儿——自卑、胆小、纠结…又是和曾经的自己如出一辙。家族的命运,就像复印机的翻版刻录,很多成年人最后都会发现,自己活成了曾经自己最讨厌的样子…..我讨厌妈妈唠叨,最后我变得和妈妈一样唠叨;我讨厌妈妈控制我,但我发现我也在控制我的孩子;我讨厌妈妈胆小,恨她的懦弱,但我长大就算外表强势,内心依然苍白,住着一个脆弱的小孩…..
很多人反对谈论原生家庭,认为这是在贩卖焦虑,或者"甩锅"给父母。其实这种认识有失偏颇。首先,谈论原生家庭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讨伐父母,推卸责任,而是为了寻根溯源,找到每个人问题的"起始点"在哪。因为大部分时候,在没有充分觉察之前,很多问题我们根本是意识不到的,之所以意识不到,是因为它们深藏于潜意识之中,很难被觉察。而潜意识,又和成长环境息息相关。所以,这才是谈论原生家庭的最根本的目的。其次,确切的说法,不是父母,而应该是养育者,对一个孩子的人格塑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塑形的影响,产生于养育过程的每一分、每一秒中,养育者的言谈举止会潜移默化的一直对孩子施加着影响。所以,从为人父母的角度来讲,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一个眼里只看见孩子这错那错,自己却不努力实现人格完善和自身成长的家长,注定是不会培养一个人格健康,身心健康的孩子的。
今天,我们要继续昨天小冉的案例,接着谈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随着和小冉话题的深入,她提到了很多自己的困扰,比如说经济的压力,家庭琐事的繁多,丈夫的"不省心",妈妈的控制和唠叨等等。可以看得出来,小冉的生活几乎是乱成了一锅粥。这种乱,不单纯指她的生活状态,更指向她的心理状态。
可以肯定的说,一个自己生活的都这么混乱的父母,是肯定无法给到孩子高质量的陪伴的。
小冉说,她经常对大女儿有所嫌弃,觉得她这么大了,应该懂事,听话,让她省心。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大女儿的问题似乎越来越严重。每天下了学都在外面流连,不愿回家,作业,功课也完成的不好。曾经一度大女儿的功课比之前好了很多,因为在寒假前她曾经找我聊过,之后强迫自己改变了一些对待孩子的态度,孩子也马上对她的态度做出了反馈,学习的问题改善很多。但是最近因为她自己生活纷乱,又恢复了以前对待孩子的态度,结果孩子的状态也马上恢复了原状。她说,有时我看她的作业完成的非常好,质量也很高,但总是写一会就发呆或者跟妹妹玩一会,这时我就会批评她不专心。还有的时候,她说好几点完成,但是没做到,我就会打她手心。我自己也很痛苦,但是我觉得她经常没有把规则当成一回事。
我们先就小冉说的这段话看看,这背后都包含了什么内容。
1.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是孩子真的应该做到,还是家长需要孩子满足自己?
很多人都会对孩子有各种各样的要求,并且美其名曰,你已经很大了,这些你应该能做到。然后,在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就马上按此标准执行,如果孩子没有达到,家长就会生气。甚至骂孩子:你都多大了!这些事还需要我说吗?自己的作业都不知道完成吗?这不是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吗!
事实真的如此吗?
孩子不是一个机器,其自身的成长有ta自己的秩序,作为强势一方的父母,常常无意识的利用自己的天然优势,对孩子抱有很多根本不符合ta年龄阶段应有的期望和要求。但这种期望,虽然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背后,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
比如小冉,她认为女儿已经大了,应该独立懂事,不应该再给她惹那么多的麻烦了。这里面有很多她自己现实中无力应对的东西,但是她却将"锅"甩给了孩子。
"麻烦"是小冉自己对生活的感觉,产生于她对烦乱生活的无力应对感。所以,她会说"我希望她每天放学回来吃好饭,快点写好作业,早点睡觉,这样我就可以早点休息了。"——她希望孩子像一个乖巧听话的机器人,按照她设定的程序运转,这样,她自己就可以获得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解脱。
但事实上,女儿只是一个上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她有自己的情绪,有自己成长过程中面临的烦恼,有课业的压力和负担,有因为父母不恰当的抚养模式带来的"伤痕"….这样的一个孩子,怎么可能替父母背负连他们自己都无法承担的压力呢?
父母自身的心理力量越缺失,越容易把目光向外,寻找支撑,而孩子,是最容易被当成出气筒的人。父母无法给到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反而把怨气撒到孩子身上,埋怨是孩子的不懂事、不听话给自己惹了麻烦。这实在是一种本末倒置的逻辑。而更可怕的是,很多人对此浑然不知,一辈子都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永远在埋怨别人。
成年人的真正含义是愿意并且能够为自己负责,很多人年龄虽大,心智上却还处于巨婴阶段,潜意识是认为别人应该为自己负责,这样的人,即使做了父母,也很难给到孩子高质量的爱,更难收获心智成熟的孩子。
2. 孩子放学不回家,是因为家里缺少温暖和吸引力。
这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道理,如果你在追剧,现在除非有外力强迫你,否则你很难将视线从屏幕上移开。玩游戏也是一样。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会根据自己的感觉和本能做出选择。孩子不愿意回家,家长可能解释为贪玩,但是更大的可能的是,在孩子心中,"回家"已经和不愉快、不温暖产生了条件反射的链接。
这非常可怕。
现在孩子还小,她只是热衷于流连在外面和同学玩耍,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自身力量和自主意识的不断萌发,如果家对于孩子的感受来说,还依然是个冰窟,那么那时候孩子会怎么做呢?答案不言自明。
很多人在孩子到了青春期厌学、逆反、夜不归宿的时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殊不知,那时候的果子不过是很早以前种下的因罢了。
作业完成的很好,但因为中间发了一会呆,或者想和妹妹玩一会,就被妈妈责备说不专心;因为没有按规定时间完成作业,就被妈妈打手心;放学后和小朋友一起观察雨中的蜗牛,被妈妈骂磨蹭,拖拉…..
这样的事件在小冉和女儿身上天天上演。试问,这样的亲子关系,怎么能让孩子愿意回家?愿意写作业?
家庭,原本应该是一个人最放松、最温暖的所在,但是却被很多人经营成了最肆无忌惮的释放负能量、说话最刻薄、言语最伤人的地方。这样的家庭氛围,对一个成年人来说都只想逃避,更何况是对一个孩子。
人,都是活在关系里的,关系的质量决定了一个人生存的质量。当孩子在家庭关系中很难获得被关爱被温暖的感觉时,ta一定会向外求。就像小冉的女儿,会给同学花钱,其实背后只是为了链接那段关系。
如果父母不能看到孩子背后的需求,只简单粗暴的把孩子不回家解释为贪玩,把孩子给同学花钱解释为缺心眼,那么对孩子,将是致命的打击。
3. 规则的建立者往往是规则的破坏者。
小冉说,女儿没有按照规定时间完成作业,被她打了掌心。关于规则的建立,我曾经写过多篇文章,详细阐述规则的制定步骤和制定原则。而今天,我想换一个角度,谈谈规则的破坏。
规则的建立很难,但是破坏却很容易。之所以破坏,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制定和执行时的随意性。很多时候,家长明明是受到自身情绪的影响,却拿着规则当挡箭牌,随意的惩罚孩子。这样做,严重的影响了孩子心中规则的神圣性和严肃性。还会让孩子和规则处于对立状态。
以小冉女儿没有按规定时间完成作业这件事来说。
首先,这个规则不是长期的、固定的规则,而是当天说好的情况。这种情况,严格意义上说,根本就不算规则。所谓规则,一定是一个一段时期内制定和遵守的"协议",具有规律性和时效性。这种随口问出的"你今天打算几点完成作业?"孩子随后做出回答,根本不算真正的规则。
第二,真正意义上的规则,里面会涉及规则的惩罚内容,即在规则里明确,如果没有按照规则执行,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这种惩罚是严肃的,是在制定时是需要和孩子充分协商后订立的,而且惩罚的内容涵盖惩罚的方式、工具等。而不是像小冉这样,因为孩子没有做到"承诺",就马上拿出尺子打孩子的掌心。这种对惩罚的随意性,极大的破坏了真正规则的意义。
第三,即使是随口的问答,例如"今天打算几点写完作业","9点"。也是需要在孩子没有做到的情况下,先查明原因,而不是拿着孩子的时间承诺当成惩罚孩子的理由。简单粗暴的惩罚,实际上是一种对孩子的恫吓,这种方式不能起到家长真正想要达成的目的,最多只能使孩子在一时间妥协、屈服,但是长久来说,一定是负面作用>正面效果。
家长在试图为孩子建立规则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规则的严肃性,不要因为自己的情绪,随意的更改规则,破坏规则。因为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教给孩子"规则可以随意破坏"。
小冉打孩子掌心,并给自己的行为一个合理化的理由——"孩子没有遵守规则",其实她行为的背后,是对失去自己对女儿的掌控(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的愤怒。而这个真实的原因,小冉自己是意识不到的。
4"关系"中的高质量的陪伴
每个人都要生活在"关系"里,不进入关系,生命就会被浪费。但是在关系中该怎么给予对方陪伴,是需要学习的课题。
不管是亲密关系,还是亲子关系,我们都需要学习怎么给予对方高质量的陪伴。
什么叫高质量的陪伴?高质量陪伴,就是有效陪伴。有效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无效陪伴,是最奢侈的浪费;有害陪伴,是最残酷的伤害。
陪伴,往往伴随着时间上的付出,但是光有时间还远远不够,用心陪伴,才能给到对方高质量的陪伴。何为用心?其实就是用心体察,用心体会,用心付出。
高质量陪伴离不开几个方面。
① 倾听。
老师常说,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要把求助者的话当成圣旨一样去倾听,因为ta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有意义。其实家庭关系中,不管是对待配偶还是子女,倾听都意义重大。
咨询师如果没有倾听技术,就一定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咨询师,妈妈也是一样。如果不能耐心的倾听孩子真实的表达,就不可能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没有倾听,就没有理解。
② 耐心
很多人际关系就坏在耐心上面,别人话没说完,自己的白眼已经翻起来了。自以为是的贴标签,下判断,都是缺乏耐心的表现。很多人太着急,还没了解事情的全貌,还没真正读懂别人背后的意思,就着急的充当判官,下定义,判对错。这样的行为,非常容易激发对方的情绪。很多人,尤其是孩子,会感觉自己被冤枉,被误读,从而委屈、愤怒,激发一系列的争执,这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创伤性的体验。
所以,无论你心里有多着急,请先长出一口气,喝一口冰水,再蹲下身来和孩子谈话。
③ 理解
任何理解都建立在"同理心"的基础上,这也是心理咨询中的"共情"。如果你不能感同身受,就很难引发共鸣。如果你没有试图理解对方的意图,那所有的交流都会鸡同鸭讲。
存在即合理,无论你觉得多么匪夷所思,每个人做出任何行为,在ta自己的体系里,都是合理的,都是ta自己认为正确的。
曾经一个朋友举过她孩子的例子。小孩把小乌龟放在60度的水里,烫死了。孩子爸爸非常愤怒,认为孩子小时候能烫死乌龟,长大后就会杀人。而孩子的真实想法是,水太凉,她怕小乌龟冻死。
孩子也许做的不对,但是在ta的世界里,这么做一定有自己的道理,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存在即合理,这个道理是通用的。所以,当你能看到孩子的真实想法,才有可能理解ta,至于后面该怎么矫正ta的不合理认知,那是下一步的事了。
④ 接纳
被接纳、被允许,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渴望,是不分人种,不论国籍,不分年龄的深层次渴望和需求。
在关系里,能给到对方"被接纳"的感觉,是决定高质量陪伴关系的重要方面。
何为接纳?何为允许?很多人以为允许=纵容。其实这是一个概念性的错误。接纳和允许的真正含义,是建立在相信对方本质上没有恶意的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接受"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基础之上的。
对于别人那些我们看不惯的行为、举止,我们首先承认并从心里接受,自己的孩子并不完美,自己也不完美,那么焦虑感就会下降很多。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里常犯的一个错误是:我希望你改掉全部的缺点。这背后的潜台词是:这样你就完美了。再往后的额潜台词是:完美了就不会因为犯错而受到惩罚了,你就不会受苦了。初心是好的,但是方向从一开始就错了。因为真相是:世界从不完美,没有任何人是完美的。
接纳不完美,自己的或孩子的(爱人的),是人生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在亲密关系里,几乎没有人是有恶意的。很多人会把孩子的行为解读为"故意跟我对着干",这种逻辑,就是把孩子的行为现象和自己紧密联系在一起。而这种联系,是毫无道理的,其实是自己的投射。
孩子也好,爱人也好,他们只是在做他们自己,他们的行为让我们生气,但他们的初心都不是为了伤害我们。就像你骂孩子的本意,是希望她变得更好,而不是为了伤害她的心灵一样。
高质量陪伴还有很多方面。但是无论如何,接纳、允许、尊重、理解…这些听上去很美的词,如果真的能知行合一的运用在生活中,才是真正做到了高质量的陪伴。
而这一切,需要你用心去做。
如果喜欢,请点赞并关注我:“有梦想的唐糖”。持续输出原创好文,从心理学角度帮你拆分生活里“鸡毛蒜皮”背后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