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对作战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这个问题在理论上非常重要。既然这种影响是一个能够减缓军事行动进展的因素,那它首先属于防御范畴。我们在这里研究这种影响,但并不局限于山地防御狭义的范畴内。因为我们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在某些方面所得出的结论同一般人的意见是相反的,所以我们必须作深入的分析。
首先我们想研究一下这个问题的战术性质,以获得从战略上考察的结合点。
部队在山路上行军会遇到无穷无尽的困难,而一支配置在防哨中的小部队,如果正面有陡峭的山坡作掩护,左右又有山谷作为依托,却能获得异常强大的力量。毫无疑问,正是这两种情况使人们一向都认为山地防御能产生很大的效果和力量,只是在一定时期受武器和战术特点的限制,大部队才没有能够在山地进行防御。
一个纵队弯弯曲曲地穿过狭窄的山谷,艰难地往山上攀登,然后,像蜗牛似的翻过山头前进,炮兵和辎重兵骂骂咧咧地鞭打着筋疲力尽的骡马通过崎岖不平的山道,损坏的每一辆车,都要经过千辛万苦才能把它清理掉,同时后面的一切均会被堵住,而且谩骂声不绝于耳,在这种情况下,人人都会这样想:在这里只要出现几百个敌人,一切就都完了。因此,一些历史著作家在谈到关隘时,总喜欢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个成语。但是,每个熟悉战争的人都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这种山地行军同山地进攻很少有或者根本没有共同之处。所以,从这种困难推论出山地进攻有更大的困难,那是错误的。
一个毫无战争经验的人得出这种错误的结论是很自然的,甚至某个时期的军事艺术陷入这种错误也不足为奇,因为在当时,山地作战对于有没有战争经验的人来说是一样的,都是一种新现象。在三十年战争以前,由于战斗队形纵深大、骑兵多、火器不完善和其他特点,利用险要的地形障碍还很不普遍,正式的山地防御,至少用正规部队进行山地防御几乎是不可能的。后来战斗队形比较疏散,步兵及火器占了主要地位,人们才想到了山岭和谷地。直到100年以后的18世纪中叶,山地防御的思想才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第二种情况是,配置在难以接近的地形上的一个很小的岗哨能够发挥巨大的抵抗力,这更足以证明,山地防御具有强大的威力。有人甚至认为,似乎只要把这种岗哨的兵力增加几倍,就能够让一个营发挥一个兵团的作用,让一座山产生一道山脉的效果。
毋庸置疑,一个小小的岗哨如果选择了有利的山地阵地,就可以获得异乎寻常的力量。在平原地带,一支小部队可以很轻易地被几个骑兵连打败。能够迅速逃掉,不被击溃和俘虏,就算是万幸了。而在山地,它却能够以一种战术上的狂妄姿态,公然出现在一支大部队的眼前,迫使它以一种真正的战争态度进行正规的进攻或采取迂回等行动。至于这支小部队如何利用地形障碍、翼侧依托点和在退却途中所占领的阵地来增强抵抗能力,可以从战术上进行阐明,我们把它称做经验性原则。
人们自然会相信,许多这样坚固的岗哨并列地配置在一起,必然形成一个固若金汤、坚不可摧的正面。所以,问题只在于保障自己不被迂回,为此,正面必须尽可能向左右延伸,直到找到能够满足整个防御要求的依托点,或者直到人们认为正面的宽度已足以保障自己不致被迂回为止。多山的国家特别容易采用这种方式,因为这里的岗哨很多,而且似乎一处胜似一处,以致人们竟不知道应该延伸到哪里为止。于是人们只得派兵占领和防守一定宽度上所有的山口,并认为,只要用10个或者15个单独的岗哨占领宽度大约为10普里或者更多的地区,就可以在可恶的迂回面前高枕无忧了。这些岗哨之间的难以通行的地形(因为纵队不能离开道路行进)使这些岗哨似乎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因此,人们就以为这是在敌人面前构筑了一道铜墙铁壁。此外,防御者还保留几个步兵营、几个炮兵连和十几个骑兵连作预备队,以应付阵地某一点可能被突破的意外情况。
不可否认,这种看法已经完全过时了,但是并不能说,这种错误的看法已经完全消失了。
中世纪以来,随着军队人数的增加,战术训练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也促使人们像上面所说的那样,将山地运用到军事行动中。
山地防御的主要特点是完全处于被动,因此,在军队具有今天这样的机动性以前,倾向于山地防御是十分自然的。随着军队人数的日益增多和火力的日益加强,军队越来越多地被配置成正面延伸很长但纵深较小的队形,这种队形的编组非常复杂,运动极其困难,有时根本不可能运动。对这样的队形进行配置,就像安装一台复杂的机器一样,常常需要花费半天的功夫,这将占去会战的一半时间;而我们现在的会战计划所包含的一切内容,在当时则几乎仅仅围绕配置队形这一项而进行。这种配置一旦完成,就很难根据新出现的情况进行改变。进攻者一般配置队形较晚,他可以根据防御者阵地的情况进行配置;而防御者却无法采取相应的对策。于是,进攻取得了一般的优势,而防御则除了寻求地形障碍的掩护之外,没有其他方法来对抗这一优势了。只有在山地,才可以随处找到这样有效的地形障碍,因此,人们力图使军队同险要的地形结合在一起。于是二者形成为一个整体,军队防守山地,山地掩护军队。这样,借助于山地,消极防御的力量就大大增强了,这种做法本身并没有什么害处,只是防御者活动的自由更少了,而实际上,人们也很少对这种自由加以专门的利用。
当敌对双方进行较量的时候,暴露的翼侧(即一方的弱点)很容易遭到对方的打击。如果防御者一动不动地固守在坚不可摧的防哨中,那么进攻者就可以大胆地进行迂回,因为他不必再对自己的翼侧有所顾虑。这种情况实际上已经发生了,所谓的迂回很快被提到日程上来了。为了避免遭到迂回,阵地部署越来越向两翼延伸,正面相应地有所削弱。这时,进攻者突然采取了完全相反的办法:不是通过展开来进行迂回,而是集中兵力攻击一点,进而突破整个防线。现代战争中的山地防御大体上就处于这样的阶段。
于是进攻又取得了完全的优势,这是借助于日益提高的机动性而取得的。防御也只能求助于这种机动性,但是山地的性质是与机动性相背的。因此,整个山地防御可以说遭到了彻底失败。那些迷信山地防御的军队在革命战争中就曾多次遭到这样的失败。
然而,我们不能良莠不分,全盘否定,也不能人云亦云,得出一些已经千百次被现实否定了的论点,我们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有区别地对待山地防御的各种作用。
在这里,对于弄清其他一切问题具有决定性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人们打算利用山地防御进行相对的抵抗还是进行绝对的抵抗,也就是说只是一段时间抵抗呢,还是坚持到最终取得一次决定性的胜利为止。对相对抵抗来说,山地是最为适宜的,它能极大地增强抵抗的力量;相反,对绝对抵抗来说,山地通常是完全不适宜的,只是在少数特殊情况下才适宜。
在山地,任何运动都比较缓慢和困难,因此消耗的时间也更多,如果运动处于危险的氛围中,那么人员的损耗也会更多。而时间和人员的损耗是衡量抵抗力的标准。因此,只有进攻者处于运动中时,防御者才具有决定性的优势,而一旦防御者也必须运动时,他立刻就会失去这种优势。相对抵抗可以比绝对抵抗有大得多的被动性,而且它允许这种被动性达到极限,也就是说一直持续到战斗结束为止,而在绝对抵抗中是决不允许这样的,这是由事物的性质所决定的,也就是说,是由战术原则所决定的。因此,山地像一种高密度的介质一样,使运动变得困难,并且削弱着一切积极的活动,它完全适合于相对抵抗的要求。
我们已经说过,山地里一个小小的防哨凭借地形能够获得异乎寻常的力量,尽管对于这一战术上的结论并不需要作进一步的证明,但是,我们还需要作一点补充,那就是在这里必须区分这个小防哨是相对的小还是绝对的小。一支一定数量的部队,如果将其中一部分脱离开整体单独配置,那么,这一部分就可能遭到全部敌军优势兵力的攻击,同这种优势兵力相比,它的确是比较小的。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防御的目的通常就不能是绝对抵抗,而只能是相对抵抗。这个防哨中的部队同己方以及同敌方的全部兵力相比,兵力越小,情况就越是如此。
但是,即使是一个绝对小的防哨,也就是说敌人并不比它强大,因而它敢于进行绝对的抵抗并追求真正的胜利,它在山地的处境也比一支大部队要优越得多,从险要的地形获得的利益也要大得多,这一点我们将在下面加以阐明。
因此,我们的结论是,小的防哨在山地具有强大的力量。至于它在相对抵抗起决定作用的一切场合,所具有的决定性利益自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一支大部队在山地进行绝对抵抗是不是同样能带来决定性的利益呢?现在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再提一个问题:由若干个这样的防哨组成的防线所具有的力量,是否会像人们一向所想象的那样,同这些防哨单独存在时的力量之和一样大呢?肯定不是,因为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至少犯了下面两种错误之一。
首先,人们常常把没有道路的地区同不能通行的地区混为一谈。在纵队、炮兵和骑兵不能行军的地方,步兵却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炮兵大概也能通过,因为战斗中的运动虽然非常紧张,但是距离较短,是不能用行军的标准来衡量的。因此,想让各个防哨之间具有可靠联系的想法无疑是不现实的,这些防哨的翼侧并不安全。
其次,人们认为这些防哨的正面是坚固的,它们的翼侧也就同样是坚固的,因为深谷、悬崖等对小防哨来说是很好的依托点。但它们为什么能产生这么大的效果呢?并不是因为这些地方无法进行迂回,而是因为它们能使敌人在迂回中的时间和兵力损耗与防哨的正面效果相当。由于防哨的正面牢不可破,敌人就会而且只能不顾地形的险恶对防哨进行迂回,而要进行这样的迂回,大概需要半天的时间,并不可避免地会有人员伤亡。如果这样的防哨可以得到援军,或者只打算抵抗一段时间,或者其力量足以与敌人的力量相抗衡,那么,防哨的翼侧依托就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这样,就可以说,这个防哨不仅有一个坚固的正面,而且也有坚固的翼侧。但是,如果是由一系列防哨组成宽大的山地阵地,情况就不同了。这时,上面的三个条件就都不存在了。敌人可以以优势的兵力进攻一点,而我们从后方得到的援军则微不足道,而且这时必须进行绝对抵抗,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防哨的翼侧依托作用便一点也发挥不出来了。
进攻者将打击指向这一弱点。以集中的即优势的兵力从正面的一点攻击,遭到的抵抗就这一点来说是非常激烈的,但就整个防线来说却是微不足道的,进攻者克服了这一抵抗,就突破了整个防线,也就达到了目的。
由此可以看出,相对抵抗一般说在山地比在平原能发挥更大的力量,如果这种抵抗是由小部队进行的,那么它的力量相对说来是最大的,这种力量并不随着兵力的增加而增长。
现在我们来谈谈一般的大规模作战的真正目的,即赢得积极的胜利这一问题,这也应该成为山地防御的目的。如果在山地防御中动用了整个军队或者主力,那么山地防御就变为山地防御会战了,即用全部兵力去消灭敌人军队的一次会战,这成了战斗的形式,而取得胜利则成为战斗的目的。这种情况下的山地防御就成为从属性的了,因为它不再是目的,而变成了手段。这时,山地对获得胜利这个目的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防御会战的特征是在正面阵地上进行消极的抵抗,而在后面阵地上进行有力的积极的还击,但山地却是阻碍积极还击的致命因素。这是由两种情况造成的:第一,山地没有可供部队从后方沿各个方向迅速推向前方阵地的道路,甚至战术上的突然袭击也会被崎岖不平的地形所削弱;第二,视野受到限制,不易观察敌军的运动。因此,山地在这里给敌人提供的利益同在正面阵地上给我们提供的利益是一样的,这就使整个抵抗中较为有效的后半部分难以发挥作用。另外,还有第三个情况,那就是有被切断同后方联系的危险。尽管山地非常有利于在正面受到全面攻击时实行退却,尽管山地能给企图迂回我们的敌人造成大量的时间损失,但这一切利益只有在相对抵抗时才能得到,而在进行决定性会战,即在坚持抗战到底的情况下,就不存在这些利益了。当敌人的侧翼纵队尚未占领那些可以威胁或封锁防御者退路的地点以前,防御者抵抗的时间还可以稍微长一些,而一旦敌人占领了这些地点,防御者就没有什么挽救的办法了。从后面发起的任何攻击,都无法将敌人赶出这些地点,即使投入全部力量作垂死挣扎,也不能突破敌人的封锁。如果有人说这里有矛盾,认为进攻者在山地拥有的那些有利条件也必然对突围者有利,那就是他没有看到两种情况的差别。进攻者派去封锁通路的部队没有绝对防御的任务,他们大概只要抵抗几小时就够了,因此他们同小防哨的处境是一样的。此外,这时的防御者已经不再拥有各种战斗手段,他已陷入混乱状态,缺乏弹药等,无论如何,他获胜的希望很小,这种危险使得他对这种情况比对其他任何情况都更为担忧,这种忧惧对整个会战都会发生作用,它会侵渗到每一个战斗者的神经里。此外,防御者对翼侧受到威胁有一种病态的敏感,进攻者派到我们后方林木茂密的山坡上去的每一小撮人,都成为他获得胜利的一个新的手段。
在山地防御中,如果将整个军队集中配置在广阔的平地上,那么绝大部分不利条件就会消失,而有利条件却被保留下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想象,有一个坚固的正面,两翼又很难接近,而且不论是在阵地内部还是在后方都有最充分的运动自由。这种阵地可以算做世界上最坚固的阵地。但是,这种阵地几乎只存在于幻想之中,因为,虽然大多数山脉的山脊比山坡容易通过,但是,大多数山中的平地对于上述用途来说要么太小,要么名不符实,并不是几何学意义上的平地,而只是地质学意义上的平地。
此外,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那样,对于小部队来说,山地防御阵地的那些不利条件会减少,其原因在于小部队占据的空间较小,需要的退路较少,等等。单独的一座山算不上山地,也没有山地的那些不利条件。但是,部队越小,其配置就越可以局限于单个的山脊和山头上,而不必陷入丛林密布的悬崖峭壁的罗网里,这个网正是产生上述一切不利条件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