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对使用军队的影响,恐怕有一半以上是由占据优势这个因素带来的。军事学中的许多法宝,诸如瞰制阵地、锁钥阵地、战略机动等等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任何物质力量的发挥,自下而上总比自上而下困难。战斗也是如此,这里有三个原因:第一,任何高地都可以看做是通行的障碍;第二,从上面向下射击虽然不会显著地加大射程,但是从各种几何关系来看,比从下面向上射击容易命中;第三,便于观察。我们把由于制高得到的几个战术上的有利条件综合成一个总的有利方面,把它看做是战略上的第一个有利方面。
上述三个有利条件中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在战略上也必然会出现,因为在战略上也要行军和观察,这与在战术上没有什么两样。因此,如果说军队配置在高处对低处的军队来说高地就构成了通行的障碍,那么,这就是战略可以从中获得的第二个有利方面,便于观察就是第三个有利方面。
这些因素构成了居高临下、占据优势和控制敌人的效力,因此,一支占据山顶的军队看到敌人在自己下面时会产生优越感和安全感,下面的军队会感到处于劣势。这种综合印象可能比制高的实际作用还要强烈,因为制高的优点比造成这些优点的实际条件给人的感觉要强烈得多,也许超过了实际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把人的想象力看做是增加制高效果的一个新的因素。
当然,就便于运动这一点来说,高处的军队并不总是绝对有利的,只有当敌人想接近它时才是有利的。如果一个大山谷把双方隔开,那么在高处的一方就没有什么利益了。如果双方想在平原进行会战(霍恩弗里德堡会战)那么,在低处的军队反而有利。同样,居高临下对观察也有很大的局限:下面繁茂的森林以及军队所占领的山脉本身,都很容易妨碍观察。人们按照地图选定的制高阵地,有时在现地看来很难找到什么有利条件,甚至会使人感到陷入了不利的境地,这种情况不胜枚举。但是,这些局限和条件并不能抵消高处的军队在防御和进攻中所具有的优越性。下面简略地谈谈制高在防御和进攻中是如何占据优势的。制高在战略上有三个有利方面:战术上较大的利益、敌人通行困难和我方便于观察。其中前两个方面实际上只有防御者才可以利用,因为只有驻守在那里的军队才能利用它们,运动中的进攻者不能利用它们。至于第三个有利方面,则是进攻者和防御者都可以利用的。
由此可见,制高对防御者是多么重要,只有在山地阵地上,制高才能带来决定性利益,山地阵地能为防御者提供一个重要的有利条件。这一点在其他情况影响下会有什么变化,我们将在《山地防御》一章中阐述。如果只谈某一地点的制高问题,那么战略上的有利方面就只表现为一次有利的战斗,这只是一个战术利益了。但是,我们所谈的不只是某一地点(例如一个阵地)的制高问题。人们可以把一个广大地区(如整个省)设想为一个倾斜的平面,就好像是分水岭的斜坡一样,军队可以在这上面行军几天而能始终瞰制前面的地区,那么,战略上的有利方面就会增加,因为这时制高不仅有利于单个战斗中兵力的运用,而且有利于对几个战斗的运用。在防御中就是这样。
制高用于防御时的有利方面,在进攻时也同样可以得到。战略进攻不像战术进攻那样只是一次孤立的行动,它的进程不像齿轮的运转那样连续不断,而是通过几次行军实现的,各次行军之间都有或长或短的间歇,在每次间歇中,进攻者同他的敌人一样,也处于防御状态。
制高不论对防御还是对进攻在便于观察方面都是有利的。制高便于各个单独的部队发挥作用,因为整体从瞰制阵地中获得的有利条件,每个部分也能够从中得到。一支单独的大部队或小部队有这种有利条件,总比没有这种有利条件要好一些;将部队配置在瞰制阵地上总比没有这种阵地时遭到的危险要少一些。
如果我方在制高和地理条件方面都比敌人有利,而敌人的运动却由于种种原因(例如在大河的近旁)受到其他的限制,敌人会被迫尽快离开这个不利的位置。一支军队如果不占领大河谷两侧的高地,就不可能扼守住那个河谷。
由此可见,制高可能成为真正的控制,这个观点的现实意义是不容否认的。但是,瞰制地区、掩护阵地、国土的锁钥等等名称并不只是根据地势高低确定的,否则,只是一些空壳,里面根本没有健康的内核。有些人为了粉饰军事行动平凡的外表,首先抓住这些理论上的高贵因素不放,于是这些东西就成为那些博学多才的军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成为战略法师手中的魔杖。这种空洞的概念游戏以及同实际经验的种种矛盾,都无法使作者和读者信服。他们这样做无异于达乃敦往无底桶里注水。有人把事物的条件当成了事物本身,把工具当成了使用工具的手;把占领这样的地区和阵地看做是力量的发挥,看做是击剑中的砍和刺;把地区和阵地本身看做是真正的目的。其实,占领地区和阵地只是相当于为了砍和刺而抬起胳臂,这样的地区和阵地无非是一种死的工具,一种只有通过某种客体才能体现出来的特性,一个还不带数值的正号或负号。而这种砍和刺,这个客体,这个数值就是胜利的战斗,只有它才真正起作用,才能用来计算。不论在书本上评论或是在战场上行动时,人们都必须牢牢记住这一点。
只有胜利的战斗的数量和重要性才起决定作用,双方军队及其指挥官的素质是首要因素,地形的作用是次要的。
注 释
【1】 1815年3月,英、俄、普、奥等国结成第7次反法联盟。联军从比利时、中莱茵地区、下莱茵地区以及意大利等方向进攻法国。其中,威灵顿指挥的英国兵团和布吕歇尔指挥的普鲁士兵团均配置在比利时南部地区,后在滑铁卢会战中共同击败了拿破仑。
【2】 1813年秋季战局中,第六次反法联盟的联军共分三个兵团:主力兵团,亦称波希米亚兵团,奥地利元帅施瓦尔岑堡为司令(兼联军总司令),配置在波希米亚;北方兵团,瑞典王储伯纳陀特为司令,配置在柏林附近;西里西亚兵团,普鲁士将军布吕歇尔为司令,配置在西里西亚。1814年联军转入法国境内作战时,仍保留这些兵团的名称。
【3】 1812年10月19日拿破仑率法军开始从莫斯科撤退,12月底退至涅曼河畔(在东普鲁士境内称默麦尔河),1813年1月渡过维斯拉河,3月退至易北河西岸,至此1812年战局才全部结束。
【4】 拿破仑在德累斯顿会战中以12万人对联军22万人,结果获胜。但在莱比锡会战中以16万对联军28万,在布里耶纳会战中以4万对13万,在朗城会战中以5万对12万,在滑铁卢会战中以13万对22万,结果都失败了。
【5】 在滑膛炮时期和使用线膛炮的初期,欧洲各国火炮的大小是以炮弹的重量加以区分的:使用六磅重炮弹的火炮称作六磅炮。
【6】 公元1096—1291年西欧大封建主、天主教会和意大利商人为了侵占东方国家,垄断地中海的贸易以及加强和扩大宗教统治,对巴勒斯坦、叙利亚、埃及和突尼斯等伊斯兰教国家以及拜占庭帝国前后进行八次远征,历史上称为十字军东征。
公元951年德意志皇帝鄂图一世第一次远征罗马,从这时起到1250年止,德意志帝国对意大利的远征,前后达43次之多。
以上是中世纪规模最大的几次军事行动。在这一时期中,特别是“到十世纪末,骑兵成了在欧洲各地真正决定会战结局的惟一兵种,步兵虽然在各国军队中都比骑兵多得多,但只不过是装备低劣,几乎谁也不想好好地加以组织和利用的一群乌合之众而已。”
【7】 三十年战争是17世纪上半叶德意志新教(基督教)诸侯同天主教诸侯和皇帝之间进行的内战,后来由于丹麦、瑞典、法国等加入,演变为欧洲战争。战争从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起义开始,以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告终,前后历时30年。
【8】 莫尔维次会战是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中的第一次会战,也是腓特烈二世进行的第一次会战。1740年腓特烈二世率普鲁士军队侵入西里西亚。1741年4月,奈佩尔克率领奥地利军队直逼普军后方,腓特烈二世回头迎击,4月10日于莫尔维次发生激战,普军获胜。
【9】 18世纪欧洲各国使用的步枪非常简陋和笨重,装弹非常复杂,需要高度技巧。最初,火药和裹着浸油丸衣的弹丸要分别装进枪管,每分钟最多只能发射一次,后来,普鲁士腓特烈二世的步兵在装弹时采用铁通条,经过严格的训练,大大提高了装弹和射击速度。在训练场上,单兵射击每分钟可达四五发,小分队按口令齐射每分钟可达二三发。
【10】 腓特烈二世即位初期,普鲁士国土的面积约为12.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00万,面积居欧洲第10位,人口居第13位,但军队达8.5万人,居欧洲第4位。远离本土的东普鲁士和威斯特法伦地区的面积共约5.8万平方公里,几乎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这两个地区在七年战争期间曾分别被俄军和法军占领。
【11】 应为本篇第五章。——译者
【12】 作者没有来得及完成第九篇的写作。——译者
【13】 应为本篇第五章。——译者
【14】 指本篇第六章《军队的一般配置》。——译者
【15】 应为本篇第八章。——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