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第十三章:会战失败后的退却

2019年5月23日  来源:战争论 作者:克劳塞维茨 提供人:chengpan27......

在失败的会战中,军队的力量受到了破坏,而精神力量受到的破坏比物质力量受到的破坏更大。在新的有利情况出现以前进行第二次会战,必将招致彻底的失败甚至全军覆灭。这是军事上的一条公理。退却应该进行到力量的均势重新恢复时为止,这种均势的恢复或者是由于得到了增援,或者是由于有坚固的要塞作掩护,或者是由于有较大的地形障碍可以利用,也可能是由于敌方兵力过于分散。均势恢复的迟早取决于损失的程度和失败的大小,但更多地取决于自己的对手是什么样的敌人。战败的军队的处境在会战后没有丝毫改变,但这支军队却在退却后不久就重新整顿就绪,这样的例子难道还少吗!其原因或者是胜利者精神力量比较弱,或者是会战中所获得的优势不足以进行强有力的追击。

为了利用敌人的这些弱点或错误,为了不在形势所要求的范围以外多退一步,更主要的是为了尽可能保持自己的精神力量,退却必须缓慢地进行,必须且退且战,一旦追击者在利用优势时超过了限度,就予以大胆而勇敢的反击。伟大的统帅和善战的军队的退却,往往像一只受伤的狮子退却一样。这是退却的最好的理论。

实际上,人们在摆脱危险处境的时候,往往不是迅速地摆脱危险,而是喜欢玩弄一些无用的形式,无谓地浪费时间,这样做确实很危险。久经锻炼的指挥官认为迅速摆脱危险这一原则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不能将摆脱危险同会战失败后的总退却混为一谈。谁认为在退却中通过几次急行军就可以摆脱敌人,就很容易站稳脚跟,谁就大错特错了。一开始必须尽可能缓慢地退却,一般说来,以不受敌人的摆布为原则。要坚持这个原则,就必须同紧追不舍的敌人浴血奋战,为此做出牺牲是值得的。不遵守这一原则,就会加速自己的退却,不久就会溃不成军。在这种情况下,仅仅掉队的士兵就会比进行后卫战时可能牺牲的人还要多,而且,连最后仅剩下的一点勇气也会丧失殆尽。

用最优秀的部队组成一支强大的后卫,由最勇敢的将军率领,在关键时刻全军予以支援,小心谨慎地利用地形,在敌人先遣部队行动轻率和地形对我有利时设下强有力的埋伏,准备和策划一系列真正的小规模会战,这都是贯彻上述原则的手段。

各次会战的有利条件和会战的持续时间不尽相同,因此失败后退却时的困难自然也不尽相同。从耶拿会战和滑铁卢会战中,我们可以看到,竭尽全力抵抗优势敌人后的退却会混乱到什么程度。

时常有一种分兵退却的论调,主张军队分成几个部分,甚至进行离心式方向的退却。如果分成几个部分只是为了便于退却,共同作战依然是可能的,而且始终具有共同作战的意图,那就不是这里要谈的问题了。任何其他做法,都是极其危险的,是违背事物的性质的,是非常错误的。任何一次失败的会战都是一种削弱和瓦解因素,这时,最迫切需要的是集中兵力,并在集中的过程中恢复秩序、勇气和信心。在敌人乘胜追击的时刻,退却者把军队分开,从两侧去骚扰敌人,这种想法完全是荒谬的。如果敌人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书呆子,那么这种办法也许能起作用和收到效果;如果不能肯定敌人有这种弱点,那就不应该采用这种办法。如果会战后的战略形势要求用单独分开的部队掩护自己的两翼,那也只能限于当时的需要而不要过分地分开。即便如此,也只能看做是不得已的下策,而且,在会战结束的当天也很少能够做到这一点。

腓特烈大帝在科林会战后,放弃对布拉格的围攻,分三路退却,并不是他自己的选择,而是因为他的兵力部署和掩护萨克森的任务不容许他采用其他办法。拿破仑在布里昂会战【17】后命令马尔蒙向奥布河方向退却,而自己却渡过塞纳河转向特鲁瓦。这样退却之所以没有给他带来什么不利,只是因为联军不但没有追击,反而同样也分散了兵力,一部分(布吕歇尔)转向马恩河,另一部分(施瓦岑贝格)则担心兵力太弱,因而推进得十分缓慢。

第十四章 夜间战斗

夜间战斗是怎样进行的,它的特征是什么,这都属于战术研究。在这里,我们只是把它作为一个特殊的手段从整体上来进行考察。

任何夜间攻击都只是程度稍强的奇袭。初看起来,这种奇袭似乎是十分有效的,因为在人们的想象中,防御者出乎意料地遭到攻击,而进攻者对于所要发生的一切却必然早有准备。他们把夜间战斗想象成:一方面防御者处于极其混乱的状态,另一方面攻击者只要从中收获果实就行了。所以,那些不指挥军队、不必承担任何责任的人常常主张进行夜袭,然而在现实中夜袭是很少见的。

上述那种想象都是在下面的前提下产生的:攻击者了解防御者的措施,因为那些措施都是事前采取的而且是很明显的,是攻击者通过侦察和研究一定可以了解到的,与此相反,攻击者的措施是在进攻之前所采取的,对方一定无法了解。但实际上,攻击者的措施并不是完全无法知道的,防御者的措施也不是完全能够了解到的。如果我们距离敌人不是像霍赫基尔希会战前奥国军队同腓特烈大帝那样近,可以直接看到对方,那么我们只能通过侦察和巡逻以及从俘虏和密探那里了解敌人的配置情况。这样了解到的情况很不完全,难以达到确实可靠,因为这些情报总是或多或少有些过时,敌人的配置可能已经有所变动。不过,在过去军队采用旧的战术和野营方法时,要了解敌人的配置情况比现在容易得多。幕营线比厂营或露营容易识别得多,部队有规则地展开成横队的野营也比目前常用的各师成纵队的野营易于识别。即使我们能够看到敌人某个师成纵队地野营的整个营地,也无法想象其中的配置情况。而且,我们不仅要了解配置情况,还要了解防御者在战斗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正是这些措施使得现代战争中的夜袭比在以往的战争中要困难得多,因为在现代战争中,这些措施比战斗前采取的措施多得多。在现代的战斗中,防御者的配置多半是临时的,而不是固定的,因此防御者比过去更能出敌不意地反击敌人。

因此,除了直接观察以外,攻击者在夜袭时很少能或者根本不能了解到防御者更多的情况。

但是,从防御者的角度来看,他还有一个小小的有利条件,他对自己阵地内的地形比攻击者熟悉,就好像一个人在他自己的家里,即使是在黑暗中,也比陌生人更容易辨明方向。同攻击者比较起来,他能清楚地知道他军队的各个部分在什么地方,可以比较容易地到达那里。

在夜间战斗中,攻击者需要像防御者一样了解情况,因此,只有由于特殊的原因,才能进行夜间攻击。这些特殊的原因多半只同军队的某一部分有关系,很少关系到军队的整体。因此,夜袭通常只是出现在从属性的战斗中,在大会战中很少进行夜袭。

如果其他情况有利,我们就可以用巨大的优势兵力攻击敌军的一个从属部分,把它包围起来,全部歼灭,或者使它蒙受重大的损失。但是,我们必须出敌不意地行动,否则这种意图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敌人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不会自愿投入这样一次不利的战斗,而会回避这种战斗。除了利用十分隐蔽的地形这样的少数情况以外,只有在夜间才能达到高度的出敌不意。因此,如果打算利用敌军某一从属部分配置方面的缺点来实现上述意图,就必须利用黑夜,即使正式的战斗要在拂晓开始,至少也要在夜间预先做好战斗部署。对敌军的前哨或小部队的小规模夜袭就是这样进行的,其关键在于用优势兵力,进行迂回,出敌不意地使敌人陷入一次不利的战斗,使他不遭受极大损失就无法脱身。

被攻击的部队越大,对它进行这样的夜袭就越困难,因为兵力较大的部队拥有较多的手段,在援军到来以前,能够进行较长时间的抵抗。

由于上述原因,在一般情况下根本不能把敌人整个军队作为夜间攻击的对象,因为,即使没有外来的援军,它本身也有足够的手段可以对付多面攻击。特别是在现代,任何人对这种普通的攻击一开始就有所戒备。多面攻击能否有效地击败敌人,并不取决于出敌不意,而完全取决于其他条件。在这里我们暂不研究这些条件,而只想指出:迂回固然可以收到很大的效果,但也带有很大的危险性。除个别情况外,要想迂回就必须具备优势兵力,攻击敌军的某一从属部分。

但是,包围或迂回敌军的一支小部队,特别是在漆黑的夜间,还是比较可行的。因为我们使用的部队不管对敌人有多大的优势,毕竟是自己整个军队的一个从属部分。在这种冒巨大危险的赌博中,人们只会拿一部分兵力做赌注,而不会拿整个军队做赌注。此外,军队的大部分甚至全部,通常都可以支援和收容前去冒险的这一支部队,从而减少这次行动的危险。

因为夜袭是在冒险,而且实行起来也困难重重,所以只能由较小的部队来进行。既然出敌不意是夜袭的基础,那么隐蔽行动就成为夜袭的基本条件。小部队比大部队容易隐蔽地行动,而整个军队的纵队却很少能做到这点。因此,夜袭通常只能针对敌军的个别前哨,至于较大的部队,只有当它没有足够的前哨时,才能对它进行夜袭。例如腓特烈大帝在霍赫基尔希会战中就是由于没有足够的前哨才受到夜袭的。整个军队遭到夜袭的情况与小分队相比是极其罕见的。

在现代,战争比以前进行得更加迅速、更加激烈,双方始终处于胜负决定之前的紧张状态中,因此,虽然双方军队经常相距很近,而且不设强大的前哨体系,但双方都有很充分的战斗准备。与此相反,在以前的战争中却往往有一种习惯,即使除了相互牵制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的企图,双方军队还是要面对面地安营扎寨,相持很久的时间。腓特烈大帝就经常和奥军在近到可以进行炮战的距离上相持几个星期。

但是,这种便于进行夜袭的设营方法在现代战争中已经不用了。现代军队已不再携带全部给养和野营必需品,因此,通常有必要在敌我之间保持一日行程的距离。如果我们还想特别考察一下整个军队进行夜袭的问题,那么可以看出,足以促使这种夜袭的原因是很少的,这些原因可以归纳如下:

(1)敌人特别粗心或者鲁莽,但这种情况不常见;即使有这种情况,敌人精神方面的巨大优势也将弥补这一缺点。

(2)敌军惊慌失措,或者我军精神力量的优势足以代替指挥。

(3)要突破敌军优势兵力的包围,因为这时一切都有赖于出敌不意,而且只有突破重围这个意图才能使兵力更好地集中起来。

(4)敌我双方兵力悬殊,我方处于十分绝望的处境,只有冒极大的危险才有成功的希望。

此外还需具备一个条件,就是敌军就在我们眼前,而且没有前哨掩护。

大多数的夜间战斗是随着日出而告终的,接近敌人和发起首次攻击都必须在黑夜中进行,这样,进攻者就能更好地利用敌人的混乱。相反,如果只利用黑夜接近敌人而战斗要在拂晓才开始,那就不能算是夜间战斗了。

注 释

【1】 18世纪欧洲的军事理论中有一种倾向,认为会战不但是不必要的,而且是有害的,演习式的作战比决定胜负的会战有利。例如英国的军事理论家劳埃德认为,掌握了数学和地形学等方面的知识就能够用几何学精确地计算出一切作战行动,战争中就不必进行实际的会战。普鲁士的军事理论家标洛则把会战称为“完全绝望中的补救手段”,他认为作战对象不应该是敌人的军队,只要对敌人的补给线造成威胁就能迫使敌人屈服。18世纪和19世纪之交,普鲁士的军事领导集团仍受这种思想的支配,畏惧会战而对演习式的作战评价过高。作者针对这些情况作了批判。

【2】 在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1744—1745)中,1745年8月,腓特烈二世侵入波希米亚,企图迫使奥地利签订和约。奥地利不听英国斡旋,命令卡尔亲王率领军队迎击腓特烈二世。当时,普军处境非常困难,给养急需补充,后方交通线受到奥地利和萨克森联军的威胁。9月,腓特烈二世决定从波希米亚撤退。9月30日,在索尔附近突遭卡尔亲王优势兵力的袭击,腓特烈二世成功地组织了反击,取得了不大的胜利。到10月6日才撤到特劳滕瑙。

【3】 1745年11月初,腓特烈二世获悉奥地利和萨克森联军准备进攻柏林,便于11月中旬到西里西亚引诱卡尔亲王会战。11月23日,于卡托利希—亨内斯多夫附近击败卡尔亲王的前卫——萨克森军,卡尔亲王退向波希米亚。

【4】 1745年11月底,腓特烈二世从西里西亚向萨克森进军,同时命令安哈尔特·德骚亲王从莱比锡向德累斯顿前进,阻截鲁托夫斯基率领的萨克森军队。12月15日,安哈尔特·德骚亲王于克塞耳斯多夫附近与萨克森军发生会战,萨克森军大败。这是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的最后一次会战。

【5】 1745年12月25日,普奥双方签订了德累斯顿和约,结束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和约重申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结束时签订的布勒斯劳和约的内容,承认普鲁士占有西里西亚。

【6】 滑铁卢会战是拿破仑的最后一次会战。1815年,英、奥、普、俄等国结成第七次反法联盟。6月16日拿破仑在林尼会战中击败布吕歇尔后,于18日向英军阵地进攻,遭到威灵顿的顽强抵抗。在会战紧急时刻,布吕歇尔率普军突然来到滑铁卢战场,冲向拿破仑的右翼。联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法军在退却中迅速崩溃。6月22日,拿破仑被迫退位,后被英国流放到大西洋的圣赫勒纳岛。

【7】 1814年3月初,拿破仑将布吕歇尔赶过安纳河,布吕歇尔退守郎城。3月9日傍晚,马尔蒙率一部法军在郎城附近的阿提击败普军约克部,并攻占阿提。但在夜间遭到约克奇袭,马尔蒙败退。当时,布吕歇尔正在患病,双目发炎,不能指挥,因而没有进行猛烈的追击。

【8】 1796年5月底,莱茵地区休战协定期满,卡尔大公正计划进攻阿尔萨斯地区。6月,法军左翼军朱尔丹部渡莱茵河东进,被卡尔大公阻回。卡尔大公留一部兵力监视朱尔丹,自率主力溯莱茵河指向莫罗率领的法国中路军,但在莫罗优势兵力压迫下,卡尔大公只得东撤。8月11日,卡尔大公于内雷斯海姆向莫罗发起攻击,未见显著效果,仍继续向东退却。

卡尔大公在《就德国1796年战局论战略原则》一书中曾对自己的这次行动进行了批判,他写道:“难道只有通过会战才能达到目的(保障退却安全)吗?其实,进行一些佯动,争取几日行程的距离,或者,最多牺牲一个强大的后卫……肯定可以达到目的的。”

【9】 应为第四篇第四章。——译者

【10】 在第三次欧洲反法联盟战争中,拿破仑打算于1805年在莱茵河畔进行决战,然后全力进逼盟军的中心维也纳。1805年9月初,马克率领奥地利军队,没等俄国联军到达就向巴伐利亚进军,于9月18日至20日到达乌尔姆,马克欲在此迎战法军。拿破仑先后在巴黎(9月17日)和斯特拉斯堡(9月27日)就掌握了奥军的动向,并在他的进军过程中迅速有力地加以充分利用,他派大部队从奥军右翼进行大规模的迂回,行动极为迅速,9月27日渡过莱茵河,10月9日—10日已经到达魏森堡—安斯巴赫,直到10月初,马克对法军的动向还不清楚而没有采取措施摆脱危险。等奥军于10月8日、9日、11日、13日分别向北、向东突围时,已经太晚了,均未成功;遭受重大损失后又退回乌尔姆,完全陷入法军的包围之中,10月17日马克率兵2.3万人投降。这样,拿破仑并未进行决战就大获全胜。

【11】 1757年12月5日普奥两军在勒登进行的会战于下午5时左右结束,奥军失败。腓特烈二世亲自率领3个近卫营追击奥军,结果驱逐了奥军后卫,扩大了战果。

在1815年6月18日的滑铁卢会战中,拿破仑于傍晚时投入最后一支预备队,但未能扭转败局。普军攻击法军右侧和背后,法军被迫向后退却。这时,普军标洛、格乃泽瑙立即进行猛烈追击,因而法军的退却变成了毫无秩序的溃退。

【12】 格尔申会战即柳岑会战。1813年5月2日,联军趁拿破仑向莱比锡进军时,在大雾中渡过埃耳斯特尔河突然袭击法军的行军纵队。拿破仑急令前纵队和后纵队展开,夹击联军。联军向包岑退却,法军由于骑兵较少而未进行追击。

【13】 包岑会战。1813年5月18日,拿破仑从德累斯顿向包岑进军。5月20日,拿破仑命乌迪诺攻击联军左翼阵地,奈伊攻击联军右翼阵地,自率主力从正面攻击。21日联军大败,法军因骑兵不足而未进行追击。

【14】 1813年8月23日,乌迪诺率一部法军于格罗斯贝伦被伯纳陀特击败。拿破仑复命奈伊北征,9月6日,于登纳维次也被伯纳陀特击败。在两次会战后,伯纳陀特都没有进行追击。有人认为,伯纳陀特所以没有进行追击,是因为他过于谨慎,也有人认为是因为他别有用心,不愿意得罪拿破仑。

【15】 1813年10月,莱比锡会战后,拿破仑在退却途中于哈瑙遭到巴伐利亚军的拦阻。10月30日,拿破仑率剩下的3.5万余军队击败巴伐利亚军,保证了退路的安全。

【16】 1809年4月,拿破仑率法军进攻南德意志。达乌攻累根斯堡,马森纳攻奥格斯堡,拿破仑率主力居中策应。卡尔大公企图各个击破法军。命西勒率一部军队向兰次胡特迎击马森纳所率法军,自率主力向累根斯堡挺进。4月21日西勒所率奥军于兰次胡特被法军击败。4月22日,拿破仑率主力从兰次胡特向勒根斯堡方向卡尔大公的背后迂回,与达乌夹击奥军。卡尔大公大败,渡过多瑙河向维也纳退却。

【17】 1814年1月29日,拿破仑于布里昂击败布吕歇尔。此时,施瓦岑贝格率联军主力逼近布里昂,2月1日,于布里昂附近的拉罗提埃与拿破仑会战,法军寡不敌众,退向特鲁瓦。联军不但没有猛烈追击,反而兵分两路前进。许多评论家认为,如果联军集中兵力挺进巴黎,那么,拿破仑就无法挽回败局。

战争论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