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例可以说明一切问题,在经验科学中,史例最具说服力。尤其在军事艺术中更是这样。香霍斯特将军在他写的《野战》手册中,对真正的战争做了最好的叙述,他认为史例在军事艺术中是极为重要的,而且他令人钦佩地在手册中运用了史例。如果他不死于那次战争的话,就能把《炮兵手册》【21】第四部分修改完毕,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出色的证明,说明他是以怎样的研究精神从经验中吸取教训的。
但一般理论著作家很少能这样运用史例,他们运用史例大多不但不能帮助读者,反而会妨碍读者对问题的理解。因此正确地运用史例和防止滥用史例是很重要的。
作为军事艺术基础的各种知识,无疑都属于经验科学。虽然这些知识大部分是通过对事物性质的认识而获得的,但这些事物的性质多半只有通过经验才能认识。而且这些知识的运用方式在各种具体情况下是有变化的,仅仅根据手段的性质,不可能充分认识其作用。
火药这种现代军事活动的巨大的动力,其作用只有通过经验才能认识到。人们现在还在不断地通过试验做更进一步的研究。子弹由于有了火药,其速度可以达到每秒1000英尺,可以杀伤它所碰到的任何生物。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是无需再通过经验就可以知道的事情。但是更精确地决定这种作用的还有数以百计的其他条件,其中有些条件只有根据经验才能认识。而且物质作用并不是我们惟一应该注意的问题,精神作用也是我们应该探讨的,要认识精神作用并给予评价,除了根据经验以外,没有任何其他方法。在中世纪,当火器刚刚发明时,由于构造不够完善,它的物质作用自然要比现在小得多,但是精神作用却比现在大得多。要想了解一支在危险中久经锻炼、通过多次胜利而对自己有最高要求的军队能够做些什么,就必须看到拿破仑在东征西战时所培养和指挥的那些军队在持久猛烈的炮火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性。人们单凭想象是决不会相信这些的。另一方面,经验还告诉我们,在欧洲军队中现在还有一些几发炮弹就能打乱的军队,如鞑靼人的、哥萨克人的和克罗地亚人的军队就是这样。但是任何一种经验科学,都不能使自己提出的真理总有史例作证,军事艺术的理论也是如此。这一方面是由于每一个真理都用史例作证时过于繁琐,不可能做到,另一方面是由于用单个的现象也难以论证经验。如果在战争中发现某种手段极为有效,那么这种手段就会被反复使用。由于此行彼效,这种手段就可能流行一时。这样,这种手段就通过经验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在理论中占有了地位,在这种场合,理论只是一般地引用经验说明手段的由来,并不加以论证。但如果要引用经验来否定某种常用的手段,指出值得怀疑的手段,或者介绍一种新的手段,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时必须从历史中举出实例来证明。
如果我们进一步考察一下史例的运用,那么很容易发现运用史例要着眼于以下四点:
第一,用史例可以单纯说明某种思想。在一切抽象的考察中,作者的思想很容易被人误解或者根本不为人们所理解,如果作者担心发生这种情况,就可以引用史例来说明自己的思想,以保证读者能正确理解作者的愿意。
第二,用史例可以帮助说明某种思想的运用,因为引用史例可以指出细小问题的处理情况,而在一般地叙述一种思想时不可能把这些情况完全包括进去。这也正是理论和经验之间的区别。
第三,引用史实可以证明自己的观点。如果只是想证明某种现象或结果的可能性,那么使用这种方法就足够了。
第四,通过详细叙述某一史实或列举若干史实可以吸取某种教训,这时史实本身就为吸取教训提供了真正的证明。
做第一种使用时,大多只要简单地提出事例就够了,因为人们只是使用事例的一个方面。这里甚至事例的历史真实性都是次要的,举一个虚构的例子也未尝不可。不过史例总是具有优点的,它比较实际,能使它所说明的思想更接近实际生活。
做第二种使用时,必须比较详细地叙述事例,不过正确性在这里也是次要的,但我们也要做同前一场合相同的说明。
做第三种使用时,大多只要举出确凿无疑的事实就够了。如果有人提出一个论点,认为筑垒阵地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么只要举出崩策耳维次阵地【22】这个例子就可以证明这个论点了。
但如果叙述某种历史事实是要证明某种一般的真理,那么就必须确切而详尽地阐述同这个论点有关的一切,必须把史实毫无遗漏地展示在读者的眼前。这一点做得越差,证明力就越小,就越有必要通过许多事实来弥补这一缺点,因为人们有理由相信,无法叙述一个事实的详细情况时,可以引用一定数量的作用相当的事实来补救。
如果想用经验证明骑兵配置在步兵后面比配置在翼侧为好,那么只举几次骑兵配置在翼侧遭到失败的会战和骑兵配置在步兵后面获得胜利的会战是不够的;如果想要证明,在没有掌握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无论在会战中还是在战区内,也就是说,无论是战术上还是战略上,分兵几路包围敌人都是非常危险的,只举利佛里会战或瓦格拉木会战【23】的例子,或者只举1796年奥军向意大利战区的进攻或同年法军向德意志战区的进攻【24】的例子是不够的;为了证明这些,还必须叙述当时的一切情况和具体过程,说明上述配置形式和进攻形式是如何严重地造成了不利的结局。这就可以看出,这些形式在多大程度上应该受到否定,这一点必须明确,因为一概加以否定无论如何是有损真理的。
上面我们说过,当不可能详细叙述一个事实时,可以用若干实例弥补证明力的不足,但是不能否认,这是一个经常会被人滥用的危险的办法。有些人不去详细地叙述一个事实,只满足于简单地提出三四个事例,这就造成了一个似乎很有说服力的假象。要知道,对有些经常反复出现的事情即便举出一打实例也证明不了任何东西,因为别人同样也可以很容易地举出一打结果相反的实例来反驳。如果有人给我们举出一打多路进攻遭到失败的战例,我们也可以给他举出一打同样打法获得胜利的战例。由此可见,这样做不可能得出任何结论。
考虑到上述各种不同的情况,就可以知道滥用实例的现象是多么容易出现。
如果不是从各个方面详细地叙述一个事件,只是简单地提示一下,这个事件就好像是从远处看到的东西,无法分辨它的每一部分,从各方面来看,它的外部形状都是相同的。这样的实例,事实上可以用来证明相互对立的两方面意见。对道恩指挥的几次战争,有些人认为是深谋远虑、谨慎周到的范例,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是优柔寡断、踌躇不前的例子;1797年拿破仑越过诺里施阿尔卑斯山的进军,可以看成是英勇果断的表现,也可以看成真正轻率鲁莽的行为;1812年拿破仑在战略上的失败,可以说成是过于勇猛的结果,也可以说成是勇猛不足的结果。这些不同意见是由于人们对事物间的联系持有不同的看法而产生的。但是这些彼此对立的意见不可能都是正确的,其中必然有一方面意见是错误的。
我们十分感谢杰出的弗基埃尔在他的回忆录中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史例,因为他不仅给我们保留下了大量可能湮没了的历史材料,而且他第一个通过这些材料使理论观念(即抽象的观念)同实际生活有了非常有益的接近,他所举的史例可以看成是对理论观点的解释和进一步说明。尽管如此,在没有成见的现代读者面前,他很难达到他通常所追求的目的:用历史事实证明理论上的真理。因为,尽管他对事件有时叙述得比较详细,可是还远远不能说明,他得出的结论都是从事件的内在联系中必然产生的。
只简单地提示一下史实还有另一个缺点:如果有些读者对这个史实不十分熟悉,或者不完全记得,那么就不能从中领会作者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读者要么是盲目地赞叹不已,要么就是根本不信服。
就像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样,因为受到材料的限制,用史实证明自己的论点而把历史事件再现或者展示在读者眼前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不过我们认为,要想确立一个新的见解或是明确一种值得怀疑的见解,详尽地叙述一个事件要比简单地提示十个事件更为有用。粗浅地引用史实的主要弊病,不在于作者错误地想用这种方法证明某些论点,而在于作者从来没有认真地了解过这些历史事件,在于这样肤浅而轻率地对待历史会产生数以百计的错误见解和杜撰的理论;如果作者意识到,他提出的新的见解和想用历史证明的一切观点,都应该是从各种事物的紧密联系中自然地产生出来的,就不会出现这些错误见解和杜撰的理论了。如果人们认识到运用史例的上述困难,认识到上述要求是必要的,那么也就会认为,最近的战史,只要它是大家都熟悉的和经过研究的,就永远是选择史例的最好的来源。
由于较远年代的条件不同,作战方法也不同,因而对我们来说,较远年代的事件其教育意义和实际意义都比较小。不仅如此,战史像其他历史一样,许多在最初还清楚的细小特征和情节自然会逐渐湮没,它也像图画一样,原来的色彩和生动的形象会逐渐消失,变得色彩暗淡,模糊不清,最后只有偶然遗存的一块块颜色和一些线条,这些颜色和线条却因此受到了过分的重视。
如果考察一下现代作战的情况,我们一定会说,同现代战争很相似的,至少在武器方面很相似的,主要是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25】以来的战争,尽管从那个时期起,战争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这些战争还是同现代的战争很相似,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教训。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26】就完全不同了,当时火器还不太完善,骑兵还是主要兵种【27】。追溯的年代越久远,战史内容就越贫乏,记载就越不详细,用处也就越小,至于古代各民族的历史,必然是记载最不详细、用处最小的历史。
当然,这些史实并不是绝对不能利用的,只是在必须详细说明情况的场合,或者在必须详细说明促使作战方法改变条件的场合,它们才是不适用的,不管我们对瑞士人反对奥地利人、勃艮第人和法国人的战争过程了解得多么少,我们仍然能够看出,在这些会战中,良好的步兵第一次明显地表现出比最好的骑兵还要优越【28】,只要我们概略地看一看雇佣兵时代就可以知道,作战的各方面是如何取决于人们所使用的工具,在其他任何时代中,用于战争的军队都不像这个时代那样带有真正的工具的性质,都不像这个时代那样脱离国家和人民的其他生活。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当汉尼拔在意大利还没有被击败时,罗马人就通过进攻西班牙和非洲来抵抗迦太基人【29】,这种奇特的方法是一个很能提供教训的考察对象,因为这种间接抵抗的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建立在当时国家和军队的一般情况基础之上的,大家对这些一般情况是相当熟悉的。但是事情越涉及到细节,离一般的情况距离越远,我们就越不能从遥远的年代中寻找典型史例和经验,因为我们既不能对有关事件做适当的评价,也不能用它们来说明现代已经完全改变了手段。
遗憾的是,各个时代的著作家都有援引古代史例的癖好。我们不想谈虚荣心和欺骗成分在这里面占多大的比重,在这里也看不到任何帮助别人和说服别人的诚恳愿望和热诚努力。我们只能把这样援引的史例看做是掩盖缺点和错误的装饰品。
如果能像弗基埃尔的愿望那样,完全用史例教别人学习战争,那确实是个巨大的功绩。不过,必须先有长期的作战经验才能做到这一点,这是需要花费毕生精力的事业。
如果有谁甘愿从事这样的事业,但愿他像到远方朝圣一样,为这一虔诚的计划做好准备;但愿他不惜时间,不怕劳苦,不畏世俗权贵,克服自己的虚荣和自卑,像法国法典上所说的那样:讲真理,只讲真理,完全讲真理。
注 释
【1】 应为第一篇第二章。——译者
【2】 应为第一篇第二章。——译者
【3】 攻城术又称围攻法,即围攻要塞和城堡的方法。在欧洲很早就出现了攻城术,到17世纪形成了一套正规的围攻法。攻城时先挖掘与要塞外廊平行的壕沟(所以叫平行壕),攻城炮兵在这里构筑炮台以压制要塞的炮火。然后向要塞挖掘齿形的接近壕,逐渐向要塞接近,并挖掘第二道和第三道平行壕,最后挖掘坑道进行爆破,然后向要塞内部发起强攻。守备部队为了阻止攻城部队向要塞接近,针对接近壕挖的壕沟则称为反接近壕。
【4】 在18世纪,欧洲军队中盛行线式战术。军队的战斗队形主要是横队,作战时要求全队同时推进,动作整齐一致,不顾敌人的火力,像机械一样地听命令行动。因此,战斗队形各部分的组成、行列和间隔距离,战斗中队形的变换、步法、步幅和步速,使用武器的动作,以及其他一切行动等都有严格的规定。普鲁士腓特烈二世的军队即以严格的纪律和机械一样的行动闻名欧洲。甚至在百余年以后,这种机械规定在军队的训练中仍有明显的影响。
【5】 这里指法国将军约米尼的内线作战理论。在他的五卷本著作《论重大战术或七年战争的关系》中,约米尼认为,内线作战总比外线作战优越,因为军队处于内线既便于集中又便于实施机动,而且容易各个击破敌人。
【6】 在14—15世纪的欧洲,随着城市的兴起,军队的成分发生了变化。新的军队由大批雇佣兵组成。在意大利,佣兵是一种专门的职业,佣兵的首领称为“佣兵队长”。每个佣兵集团的武器装备为佣兵队长所有,给养和薪饷由佣兵队长负责。佣兵队长可以将自己的集团出雇于任何国家。因此,战争是佣兵队长的职业,军事艺术就好像是他的手艺。克劳塞维茨认为这不是战争本身的原因决定的,而是社会状况等外在原因决定的。
【7】 斜形战斗队形原为古希腊著名统帅艾帕米农达所发明。普鲁士腓特烈二世把它运用于线式(横队)战术,作战时将军队排成横队,但不与敌军平行对阵,而是偏斜地以一翼及中央的一部分兵力先攻击敌人的一翼。中央及另一翼则不与敌人接触,只牵制敌人,使他不能加强被攻击的一翼。先攻击的一翼以优势兵力击溃敌人一翼后,即从翼侧包围敌人,随即全线攻击,以便击败敌人。
【8】 1806年10月普鲁士军队分三路集中在耶拿、魏玛一带,不伦瑞克总司令亲率中路,吕歇尔率右翼,霍恩洛厄率左翼,准备进攻法军。拿破仑先敌出击,10月10日于萨尔费尔德击溃路易亲王所部。不伦瑞克率主力北撤,霍恩洛厄的军队留在耶拿掩护,10月14日遭到拿破仑主力的攻击,所部陶恩秦师和格拉韦特师分别于多恩山和卡佩伦多夫被击溃。吕歇尔从魏玛前来支援,在卡佩伦多夫后面亦被击溃。霍恩洛厄所部在此役几乎全军覆没。同日,拿破仑部下达乌的军队在奥尔施塔特击溃不伦瑞克的主力。在追击中,普军纷纷投降。这就是欧洲历史上有名的歼灭战——耶拿会战。
【9】 1797年2月拿破仑在北意大利攻陷芒托瓦后,奥地利企图挽救北意大利,准备与拿破仑决战。3月,奥军总司令卡尔大公先赴前线,命先遣部队于皮亚韦河警戒,主力于塔里亚曼托河设防,等待从莱茵地区开来的援军到达后向法军进攻。3月16日,拿破仑击退奥军先遣部队后,向塔里亚曼托河的卡尔大公进攻。卡尔大公因兵力相差悬殊,略作抵抗后即向萨瓦河、德拉瓦河撤退。3月28日法军进入奥地利国境,4月7日先头部队到达累欧本。18日双方签订累欧本停战协定,同年10月17日签订坎波福米奥和约。
【10】 1795年8月22日法国通过了一个新宪法,规定最高立法机构为上下两院,上院称元老院,下院称500人院,最高行政机构为督政府,由两院选举产生。1795年11月第一届督政府宣告成立。督政府更换过三届,至1799年被拿破仑推翻。
【11】 1797年4月,拿破仑的军队向维也纳进逼,4月7日先头部队到达累欧本,奥国政府被迫求和。4月18日双方于累欧本签订停战协定,并决定进一步议订和约。
【12】 1797年10月17日,法国和奥地利在意大利坎波福米奥村(在乌迪内西南)根据累欧本停战协定签订和约,奥地利根据和约虽然丢失了尼德兰和伦巴第,但得到了威尼斯,不仅与本土连成一片,而且控制一部分亚德里亚海。因此,克劳塞维茨认为这个和约并没有要奥地利做出很大的牺牲。
【13】 1812年6月6日,拿破仑率45万大军从维斯拉河进攻俄国,俄军步步后退,8月17日法军进至斯摩棱斯克。8月29日俄皇撤换巴尔克来,任库图佐夫为总司令。9月4日俄军13万(火炮500门)于博罗迪诺设防,准备与法军决战。9月7日,拿破仑率仅有的12.5万军队发起进攻,经过激战,双方都有很大损失。9月8日,库图佐夫向莫斯科撤退,后又撤出莫斯科。9月15日拿破仑进占莫斯科。严寒和饥饿使法军不能久占。10月19日拿破仑率11万军队携600门火炮从莫斯科撤退,俄军到处追击法军。11月9日法军到达斯摩棱斯克,只剩3.5万人。1813年1月,俄军追至维斯拉河。
【14】 1796年4月法国督政府派拿破仑攻入北意大利,奥军节节败退,至6月,除芒托瓦要塞未被法军攻克外,奥军基本上全部撤至国境附近。7月5日法军包围芒托瓦。此时,奥地利任乌尔姆塞尔将军为司令接替伯奥流,率军队6万准备与芒托瓦守军呼应,夹击法军。乌尔姆塞尔把军队分为两路,沿加尔达湖东西两侧南进。7月31日拿破仑决定放弃对芒托瓦的围攻,集中兵力迎击奥军。8月3日于萨洛及其东南地区击退奥军西路。8月4日回头向东路奥军前进。当拿破仑北上时,乌尔姆塞尔已进入芒托瓦,但得悉西路军被法军击败后,便离开芒托瓦渡明乔河,准备与西路会合,8月5日与法军相遇,被拿破仑击败,向本国撤退。法军重新围攻芒托瓦。
同年9月乌尔姆塞尔又来解围,未成,被围于芒托瓦。同年11月和1797年1月奥地利阿耳文齐将军又两次前来解围,都被拿破仑以同样的方法所击败。1797年2月2日,芒托瓦被法军攻陷。
【15】 围攻要塞的军队为了抗击敌人援军或解围的部队而在围攻圈(攻城阵地)外围构筑的防御工事称为围攻防卫圈。围攻的军队可以一面进行围攻,一面抗击前来解围的敌人部队。
【16】 1814年第六次反法联盟的军队深入法国国境,2月1日于拉罗提埃击败拿破仑后,施瓦岑贝格率领联军主力沿塞纳河,布吕歇尔率联军一部沿马恩河向巴黎进军。拿破仑得悉联军两路隔绝,便决定首先攻击布吕歇尔军队,2月10日于尚波贝尔击败其一部,2月11日于蒙米赖击败另一部,2月14日又于埃托日击败布吕歇尔亲自率领的一部,布吕歇尔退回夏龙。拿破仑没有继续追击布吕歇尔,于2月15—16日连夜赶向塞纳河进攻施瓦岑贝格。2月17日于莫尔芒击败由俄国维特根施坦率领的军队(施瓦岑贝格的右翼),18日于蒙特罗击败符腾堡王太子率领的军队(施瓦岑贝格的前卫)。施瓦岑贝格急忙向东撤退。2月24日拿破仑又回到特鲁瓦。
【17】 1814年3月初,布吕歇尔休整完毕后向拉费尔特前进,准备同标洛将军会合进攻巴黎。拿破仑赶来将布吕歇尔赶过安纳河,但在郎城进攻布吕歇尔受挫。3月11日拿破仑留一部兵力监视布吕歇尔,自率主力东进,3月20日于阿尔西与施瓦岑贝格遭遇,因众寡悬殊战败。拿破仑于绝望中向维特里方向前进,企图威胁联军后方。此时布吕歇尔已回到夏龙与施瓦岑贝格靠拢。联军决定由施瓦岑贝格和布吕歇尔各率一路主力直取巴黎,由俄国沃东库尔将军率1万骑兵在后方掩护。3月26日,拿破仑于圣迪济埃攻击联军,只见骑兵不见主力,急忙赶回巴黎,但联军早在3月31日进入巴黎。
【18】 在1807年第四次反法联盟战争中,俄国本尼格森将军所部于6月13日退至弗利德兰。6月14日拿破仑发起进攻,俄军大败,撤回涅曼河东岸。俄皇亚历山大一世和普王腓特烈·威廉三世被迫求和。7月7—9日于提尔西特签订和约,根据和约普鲁士丧失了大片领土(包括易北河以西全部领土),赔款1.3亿法郎,常备军在10年内不得超过4.2万人。俄国同意参加大陆封锁,与法国结成同盟,因而得到了过去属于普鲁士的比亚威斯托克。
【19】 1805年法军从莱茵河、美茵河以及意大利进攻奥地利。1805年10月,拿破仑于乌耳姆歼灭奥军一部,11月击退奥俄联军,11月13日进占奥京维也纳,11月19日渡过多瑙河,12月2日于奥斯特利次战败奥俄联军。迫使奥皇于12月26日签订普累斯堡和约。和约规定:奥国将威尼斯、伊斯的利亚、达耳马戚亚割让给意大利王国,并承认拿破仑为意大利王国国王,奥国赔款5000万法郎。
1808年,法军进攻西班牙,1809年初奥地利乘机向法国发动战争。4月22日双方于累根斯堡进行会战,5月21—22日于阿斯波恩进行会战。7月5—6日奥军在瓦格拉木会战中大败。7月11日奥皇求和,10月14日于维也纳签订和约。和约规定:奥国将萨尔斯堡割让给巴伐利亚王国,参加大陆封锁,常备军不得超过15万,赔款8500万法郎。
【20】 恩格斯在1858年1月所著《博罗迪诺会战》一文中写道:“如果当时拿破仑把近卫军投入战斗,那么,根据托尔将军的说法,俄国军队无疑是会被歼灭的。但是拿破仑不敢以其最后的预备队——他的军队的核心和支柱来冒险,可能因此而错过了在莫斯科签订和约的机会。”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选》第一卷,第340页。
【21】 《炮兵手册》共分四卷,香霍斯特生前只完成了三卷,第四卷没有出版,是后人在他的遗稿中找到的。第一卷谈炮兵理论和经验,第二卷谈火炮的结构,第三卷谈炮兵的训练和野战炮兵的作用。
【22】 崩策耳维次筑垒阵地在西里西亚的崩策耳维次附近,又称崩策耳维次营垒,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于1760年命令构筑的野战筑城工事。在七年战争后期,他的军队曾数次借以抵抗俄国和奥地利的优势军队。
【23】 1797年1月,奥地利阿耳文齐将军率领军队分三路沿北意大利的加尔达湖东侧地区南下进攻法军,企图救援1796年被拿破仑围困在芒托瓦的乌尔姆塞尔军队。拿破仑前来迎击,1月14日晨在利佛里进攻奥军中央纵队。最初,奥军两翼的两个纵队迂回拿破仑的部队,造成了对拿破仑不利的态势。但法国援军攻入东路奥军的后方,几乎全歼这一路奥军。奥军被迫全线北撤。15日晨法军转入追击。奥军的解围企图被打破。
1809年拿破仑占领奥京维也纳后,7月初渡过多瑙河,5—6日与卡尔大公的军队于瓦格拉木附近会战。第一日未分胜负。第二日卡尔大公进行两翼包围,右翼(约三分之一兵力)的推进使法军受到威胁。但由于中央兵力薄弱,被法军突破,左翼被法军包围,援军没有赶到,因而失败。奥地利被迫签订维也纳和约。
【24】 1796年拿破仑率领的法军占领北意大利,包围芒托瓦。奥地利几次派援军到北意大利都采用分进合击的办法,结果均被拿破仑各个击破。
1796年法国对奥地利作战时,除拿破仑攻入北意大利外,另由朱尔丹和莫罗率两路军队攻入德意志地区。开始时进展顺利,后因两路军队相隔太远(相距达140公里),被奥地利卡尔大公在安堡各个击破,被迫退回莱茵河左岸。
【25】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是欧洲封建王朝争权夺利的战争。奥皇查理六世逝世后,由女儿玛丽亚·特蕾西亚继位。法国、普鲁士、巴伐利亚、萨克森、西班牙、撤丁、瑞典等结成同盟,借口不承认玛丽亚·特蕾西亚的王位继承权发起战争。英国、荷兰和俄国等则支持奥地利。战争前后达8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在西里西亚的军事行动是这次战争的主要组成部分。1748年10月签订亚琛和约,奥地利将西里西亚割让给普鲁士,并放弃了在意大利的一些领地,玛丽亚·特蕾西亚的王位得到了承认。
【26】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4)是欧洲封建王朝争夺领地的战争。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最后一个国王死后,法国立路易十四的孙子菲力浦为西班牙王,遭到欧洲列强(英国、奥地利和荷兰等)的反对,引起了战争。最后双方签订了乌德勒支和约(1713)和拉什塔特和约。菲力浦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权得到承认,英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了直布罗陀,从法国手中夺得了北美的许多属地,奥地利得到了西班牙在意大利和荷兰的属地。
【27】 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初期,带刺刀的燧发枪虽然已经用来装备步兵,但明火枪和长矛尚未完全废除。当时的燧发枪每分钟只能发射1—2发子弹(整个会战中一个兵士只能发射24—36发子弹),明火枪则每2—3分钟发射一发。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期间,长矛已完全废除,步兵武器完成了向火枪的过渡,以骑兵为主已过渡为以步兵为主,纵深队形已过渡为线式(横队)队形。
【28】 在中世纪,由骑士组成的骑兵在西欧一直是主要兵种。步兵由于没有甲胄和适当的战斗队形,只有剑、矛做武器,抵挡不住骑兵的冲杀,被人轻视而衰落。到14世纪和15世纪,瑞士步兵使用了便于白刃格斗的短戟,后来又使用了弩、长矛和火器,他们善于利用地形,巧妙地机动和包围敌人,屡次击败了奥地利和勃艮第的骑士。衰落了数百年的步兵从此又得到复兴。
【29】 布匿战争(前264—前146)是古代两个最大的奴隶制国家(罗马和迦太基)争夺地中海西部的霸权、疆土和奴隶的战争,共分三次。第二次战争(前218—前201)以迦太基统帅汉尼拔远征意大利开始。他在特拉西米诺湖战役和坎尼战役中屡败罗马军队。公元前211年左右,罗马统帅西庇阿采取间接抵抗的办法,进军西班牙(当时迦太基的领土),占据西班牙东南部,并于公元前204年攻入迦太基本土。汉尼拔被迫从意大利回本土救援。公元前202年撒马战役中汉尼拔战败。次年缔结和约,迦太基丧失全部海外领土,交出舰船,不再是一强国。第三次布匿战争后,沦为罗马一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