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战争论-战争论+作者自序-丛书总序-战争论——译序-战争论——初版序-战争论——说明+第一篇:论战争的性质-第一章:什么是战争-第二章:战争中的目的和手段-第三章:军事天才-第四章:论战争中的危险-第五章:战争中的劳累-第六章:战争中的情报-第七章:战争中的阻力-第八章:第一卷结束语-第二篇论战争理论+第一章:军事艺术的区分-第二章:关于战争理论-第三章:军事艺术和军事科学-第四章:方法主义-第五章:批 判-第六章:关于史例+第三篇:战略概论-第一章:战略-第二章:战略要素-第三章:精神要素-第四章:主要的精神力量-第五章:军队的武德-第六章:胆 量-第七章:坚 忍-第八章:数量上的优势-第九章:出敌不意-第十章:诡 诈-第十一章:空间上的兵力集中-第十二章:时间上的兵力集中-第十三章:战略预备队-第十四章:兵力的合理使用-第十五章:几何要素-第十六章:军事行动中的间歇-第十七章:现代战争的特点-第十八章:紧张与平静(战争的力学定律)+第四篇:战 斗-第一章:概 要-第二章:现代会战的特点-第三章:战斗概论-第四章:战斗概论(续)-第五章:战斗的意义-第六章:战斗的持续时间-第七章:决定战斗胜负的时刻-第八章:战斗是否须经双方同意-第九章:主力会战(主力会战的决战)-第十章:主力会战(续)(胜利的影响)-第十一章:主力会战(续)(会战的运用)-第十二章:利用胜利的战略手段-第十三章:会战失败后的退却+第五篇:军 队-第二章:兵团、战区和战局-第三章:兵力对比-第四章:各兵种的比例-第五章:军队的战斗队形-第六章:军队的一般配置-第七章:前卫和前哨-第八章:先遣部队的行动方法-第九章:野 营-第十章:行 军-第十一章:行 军(续)-第十二章:行 军(续)-第十三章:舍 营-第十四章:给 养-第十五章:作战基地-第十六章:交通线-第十七章:地区和地貌-第十八章:制 高+第六篇:防 御-第一章:进攻和防御-第二章:进攻和防御在战术领域的相互关系-第三章:进攻和防御在战略领域的相互关系(续)-第四章:进攻的向心性和防御的离心性-第五章:战略防御的特点-第六章:防御的手段-第七章:进攻和防御的相互作用-第八章:抵抗的方式-第九章:防御会战-第十章 要 塞-第十一章:要 塞(续)-第十二章:防御阵地-第十三章:坚固的阵地和营垒-第十四章:侧面阵地-第十五章:山地防御-第十六章:山地防御(续)-第十七章:山地防御(续)-第十八章 江河防御-第十九章 江河防御(续)-第二十章:沼泽地防御和泛滥地防御-第二十一章:森林地防御-第二十二章:单线式防御-第二十三章:国土的锁钥-第二十四章:侧翼活动-第二十五章:向本国腹地退却-第二十六章:群众武装-第二十七章:战区防御-第二十八章:战区防御(续)-第二十九章:战区防御(续)(逐次抵抗)-第三十章:战区防御(续)(不求决战的战区防御)

第二篇论战争理论

2019年5月23日 字数:1417 来源:战争论 作者:克劳塞维茨 提供人:chengpan27......

导读

本篇《论战争理论》不仅对战争理论的区分、任务和战争理论特性做了比较深刻的分析,而且还对建立战争理论的方法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对战争的认识做出了重要贡献。

战争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战争准备活动和战争本身的活动。与此相适应,战争理论也分为广义战争理论与狭义战争理论。广义的战争理论或者说军事艺术包括一切为战争而存在的活动,也就是包括建立军队的全部工作。狭义战争理论就是狭义的军事艺术。所谓狭义军事艺术包括战术和战略。前者研究战斗的方式,后者研究战斗的运用。行军、野营和舍营这几种军队状态,只是由于在战斗中才同战略和战术发生关系。

克劳塞维茨是在分析前人的战争理论,批驳传统战争理论局限性,深刻分析军事活动特点的基础上来研究和阐述战争理论的特点的。他认为,战争理论的特点主要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战争理论不仅包括对物质因素的研究,而且还包括对精神因素的研究。19世纪以前的战争理论把一切精神因素都排除在理论研究之外,只论述物质要素,以致把一切都局限在均势和优势、时间和空间几个数学关系上,局限在几个角、几条线上。其实,军事活动不仅包括物质因素,同时也包括精神因素。因此,理论为物质力量制定每条规则时,都必须考虑精神要素可能占有的比重,否则规则就会变成绝对的条文。

第二,战争理论不必是死板的,不必是对行动的规定。克劳塞维茨认为,企图为军事艺术建立一套死板的理论,好像搭起一套脚手架那样来保证指挥官到处都有依据,这是根本不可能的。理论不应该给指挥官提供死板的条文和体系作为他们智力活动的工具,理论应该像路标那样指出行动的具体道路,战争理论应该是人们思考关于战争问题的线索,成为学习战争问题的指南。建立战争理论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能够不必从头整理材料和从头开始研究,而可以利用已经研究好和整理好的成果。

第三,战争理论要随着战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战争受时代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不同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条件和特点,决定和影响着战争方式和战争理论。克劳塞维茨说,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战争,各有其特有的限制条件和范围,因此,各个时代仍然保留自己的战争理论。他认为,理论在考察、区别和整理各种事物的时候,永远要考虑产生战争情况的多样性,因此在确定战争的大致轮廓时,应考虑时代和当时情况的要求。这就要求军事指挥者要不断学习知识,不断完善战争理论,根据战争实践的发展不断研究和创造新的战争理论。

关于创建战争理论的基本方法,克劳塞维茨认为,把从战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上升为战争理论,是建立理论的出路所根据的观点之一。“理论是一种考察”,是一切理论最重要的部分。对经验进行这样的考察,就能深入地了解战争,建立起符合实际的战争理论。如果仅仅用哲学上的方法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就会陷入种种困难之中,使我们很难得到作战和作战理论之间的逻辑必然性。

克劳塞维茨告诫人们,要运用批判的方法来研究和完善战争理论。克劳塞维茨认为,批判就是把理论上的真理应用于实际事件,理论上的真理总是更多地通过批判,而不是通过条文来对现实生活发挥作用。批判在论述历史事件时包括三种不同的智力活动:一是考证历史上可疑的事实,这是一种纯粹的历史研究。二是从原因推断结果,这是纯粹的批判研究。这一研究对理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在理论中需要用经验来确定、证实和说明。三是对使用的手段进行检验。

克劳塞维茨还特别强调,史例在战争理论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他指出,史例可以说明一切问题,在经验科学中,它们最有说服力。尤其是在军事艺术中更是这样。运用史例可以说明某种思想及其运用,可以证明自己的观点,通过详细叙述某一史实还可以吸取某种教训。总之,史例形象、生动、具体、可信度高,是研究战争理论的好教材,也为完善和发展战争理论提供了基础和实践来源。

战争论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