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败光2.5亿的黄太吉成“老赖”,最终获得5点教训

2019年3月25日  来源:新零售007 作者: 提供人:buju21......
败光2.5亿的黄太吉成“老赖”,最终获得5点教训 | 新零售干货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黄太吉都是中国餐饮圈绕不开的一个话题:用一套煎饼搅动了半个餐饮圈,成为网红餐饮的鼻祖。

2012年黄太吉在北京开了第一家店,次年便获得数百万的天使轮融资,2015年黄太吉开创外卖,获数千万A轮融资,2.5亿元B轮融资。品牌最高估值曾一度达到20亿元,创始人喊出“一年卖出100亿元煎饼”的目标,并称要做“中国麦当劳”。

但近日黄太吉被法院列入失信人被执行名单,原因是未支付供应商83万元货款。此前的2018年11月,同样是未支付货款40余万元,黄太吉首次被列入失信执行人。

市值几个亿的黄太吉支付不了83万元?其实,从16年黄太吉门店就在全国范围内接连倒闭,被饿了么变相收购。黄太吉最大的弊端就是注重营销而忽略产品,简单点说就是煎饼难吃,它的创始人赫畅甚至说过“好吃并非快餐成功的唯一标准”。

如今网红餐饮店鼻祖跌落了神坛,兽哥就跟大家聊一聊从黄太吉由盛转衰有何教训,对餐饮从业者有何启示。

败光2.5亿的黄太吉成“老赖”,最终获得5点教训 | 新零售干货

靠营销成为最早的网红餐饮店

2012年,互联网的O2O模式刚刚崛起,看过了百度从200多人怎么变成5万多人,黄太吉创始人赫畅知道互联网是个大好形势,要做煎饼果子也要跟“互联网+”连在一起。有了这个念头,黄太吉煎饼果子就有了雏形。

于是,2012年7月,定位白领一族的黄太吉,在北京建外SOHO较为偏僻的位置开了第一家“煎饼果子”店,房租挺便宜。但因为位置很偏,必须要想方设法让消费者知道这家煎饼店呢?他决定通过自媒体平台来做营销活动在市场上迅速打开知名度。

赫畅正式开始了他的营销之路:老板开奔驰送煎饼、美女老板娘开跑车送煎饼、拉风车队送煎饼… 这一系列的话题活动让黄太吉火遍微博、火遍北京城。20平米的小店总是爆满,能吃上黄太吉也成了年轻白领们互相闲聊的谈资,黄太吉声名鹊起。此时,黄太吉的“网红体质”一举奠定。

一手打造了这些的赫畅并未满足于此,更加提出了要打造“中国麦当劳”的计划,并拿到了创业工场的数百万元天使融资。

败光2.5亿的黄太吉成“老赖”,最终获得5点教训 | 新零售干货

黄太吉的由盛转衰

按照赫畅原本的计划,黄太吉以煎饼果子为单品快速扩张,通过强大的互联网营销完全可以将线上粉丝转移到线下进行消费,从而将黄太吉打造成为麦当劳一样的企业。但是他疏忽了品牌发展的最重要部分——产品力。

一个卖20元的煎饼果子经常被吐嘈难吃,还不如路边摊3元的好吃。可想而知,被他一系列花式营销吸引过的人流,大部分都流失了。另外,商业往往是最现实的数字,煎饼果子并非正餐,一个煎饼卖到20元已经是挑战顾客接受的上限了,再加上无法形成高频消费,流失率高。

对此,赫畅开始寻找新的增长方式——发展多品牌战略,像“从来”饺子馆、川渝风味的“大黄疯”小火锅、主打炖菜的“牛炖先生”、“幸福小冒菜”等等。虽然名字都不一样,但很明显,起名的套路是差不多的,玩法更是大同小异。

短短一年多时间,发展了40多家连锁店。但又是因为产品不过关等原因,这次战略随着2015年6月,大黄蜂小火锅关门,多品牌战略以失败告终。

败光2.5亿的黄太吉成“老赖”,最终获得5点教训 | 新零售干货

这时,赫畅又看到了新的机会——正在崛起的外卖平台,黄太吉转型宣称打造“航母式外卖服务平台”,所谓“航母式”,即黄太吉外卖不仅卖黄太吉煎饼果子,还对第三方品牌产品开放,为餐饮企业提供生产、包装和配送服务。

黄太吉外卖从生产端切入市场,在模式上的确有突破之处,也获得资本认可,拿下了数千万的A轮融资和2.5亿的B轮融资。但是诱人的前景能否变成现实,最终不仅是商业模式所能决定的。

当时的外卖市场早已形成饿了么、百度外卖、美团外卖三分天下的局面,它们的运营效率、运营水准都在不断提升,黄太吉在这两方面都存在短板。所以最后在创投媒体IT桔子上,黄太吉被标上了已被收购的标志。

因营销火爆的黄太吉煎饼果子,因为名气和知名度的扩大,使消费者对其产品的心理期待也越来越高。然而也因互联网传播的速率,太难吃的反馈让顾客下次不愿意再埋单,黄太吉慢慢从高峰跌向谷底,走在了关店的道路上。

败光2.5亿的黄太吉成“老赖”,最终获得5点教训 | 新零售干货

最后将两个亿用光后,赫畅自省餐饮的运营能力比营销能力要重要。

赫畅曾总结了关于黄太吉的10大关键词:第三人格、个人崛起、体验立场、信息倒灌、组织降维、传媒消融、破立颠覆、社群经济、价值观通货、中国势力。令人眼花缭乱,唯独没提到“产品好吃”。所以有投资人就评价:真理是浅显的,别搞那么多虚头巴脑、复杂的概念。

败光2.5亿的黄太吉成“老赖”,最终获得5点教训 | 新零售干货

黄太吉做互联网餐饮的5个教训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认为,黄太吉没有任何对标的品牌,我们跟谁都不一样。”黄太吉联合创始人张帆说,这源于创始团队7个人,完全没有任何餐饮经验。

由于没有固有思维的限制,他们敢于做各种尝试,但同时也意味着,外行进入,要踩坑交学费!

1、品类选择的不坚定。

选品类有三个重要维度:品类空间的大小、品类趋势的演替分化、在该品类中的竞争胜出概率。黄太吉6年更改两个大方向。

第一是餐饮产品品类:煎饼果子品类空间不够大,应该满足不了资本市场的故事和郝畅中式麦当劳的大梦想;因此紧接着就扩品类,在煎饼果子一个品类还没得以验证走通的时候,又开始了牛炖火锅等品类的扩张,每一个品类就意味着一个赛道,不能在该赛道上胜出的起跑是没意义的,严重浪费了创业初期的战略资源。

第二次转做外卖平台,相当于从产品品类跨入渠道品类,这个赛道都是巨头的战略必争之地,无论是资源实力还是资本实力,郝畅竞争胜出概率太低了,更不是一个优选赛道。

败光2.5亿的黄太吉成“老赖”,最终获得5点教训 | 新零售干货

2、营销成为习惯,结果却是自嗨。

人们对黄太吉的一个深刻印象,就是其擅长营销。的确,黄太吉初期靠着营销得到顾客追捧,得到资本的认可,其创造的“开宝马送煎饼”,“每天在小票写一句话”等方式至今仍然被圈内模仿和学习。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黄太吉团队发现,他们的很多营销沦为自嗨。黄太吉每次营销都会迎来圈内人士的转发认可,甚至引起知名自媒体撰文分析;但他们分析经营数据发现,店里的营业额并没有显著提高!

败光2.5亿的黄太吉成“老赖”,最终获得5点教训 | 新零售干货

3、对于商业模式的创新要谨慎。

创新商业模式,是赫畅擅长的,从麦当劳的连锁模式、O2O模式、百丽模式、外卖平台模式、工厂店模式、共享模式、价值链拆解后成本重构… 商业模式本来是描绘给投资人的未来,但郝畅实施的节奏没把握好,每一个模式的迭代,都是耗资耗时很大的,要让模式贴身并领先行业,更需要时间来生长相应的关键资源和能力。

再者,商业模式是需要精益验证的,要快速最小成本在现实竞争环境中测试,不是一上来就是大干快上。比如,外卖团队不是其外卖模式的关键要素,不应该刚起步就自建。

败光2.5亿的黄太吉成“老赖”,最终获得5点教训 | 新零售干货

4、创业要脚踏实地打磨好产品。

黄太吉的产品口碑不好、性价比不高、东西也不稀缺,这是硬伤。产品,是创业初期的基石。越是追逐虚荣指标、快速扩张,就比较难在初期脚踏实地做好产品。尤其是营销能力、商业模式能力比较强大的团队,更难安下心来服务用户打磨产品。

黄太吉把营销工作当成了全部的品牌工作,缺乏给品牌创造、沉淀差异化的用户心智认知。只是网红品牌,吸引人的猎奇尝鲜,但不能让用户持续青睐有加、优先选择。

败光2.5亿的黄太吉成“老赖”,最终获得5点教训 | 新零售干货

5、自己大包大揽不如合作共赢。

在6年的发展道路中,黄太吉做了更多尝试,也踩了更多坑:为了提高外卖的顾客体验,他们自建了配送团队;为了提高餐品的质量,他们做了外卖厨房……

既然是尝试,免不了要交学费。只是,黄太吉这学费交得有点贵:他们配给外卖员的电瓶车,一辆需要五六千,外卖员的服装也都因追求品质而价钱不菲,每天还要处理外卖员遇到的各种交通事故……

当他们发现,自己的流量不足以支撑外卖厨房时,又接入了其他餐饮品牌,且所有餐品的配送由黄太吉自己完成,拒绝其他平台配送。“每个环节自己做,才能为顾客提供最好的体验”——这个想法充满情怀。如今看来,他们其实是“冒傻气”,还是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黄太吉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