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光速不变原理

2019年4月9日  来源:scottcgi 作者: 提供人:ciye39......

光速不变原理

事实上,钟慢和尺缩效应——是狭义相对论的直接推论和预言,而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就是光速不变原理——也就是说,狭义相对论直接使用了这个结论。

光速不变原理,是指无论在何种惯性系中观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同一个常数,不随光源和观察者所在参考系的相对运动而改变。

这很有意思,通俗的来说,就是无论你以什么样的速度,追着光运动,相对于你来说,光速始终都是同一个常数。这是不符合宏观速度矢量叠加原理的,也就是说,如果你以99.999999%的光速追赶光,在你看来,光依然以光速远离你——这个光速依然是同一个常数。

那么,如果你抵达了光速,光会相对于你静止吗?光会像波又像粒子一样,悬停在你的面前吗?很可惜,狭义相对论认为,有质量物体,是永远无法抵达光速的。

历史上,光速是一个常数,是由麦克斯韦方程组得到波动方程,然后求解出的结果。但这个光速是相对于一个静止的参考系的,即假想中的以太。

以太,是人们曾经认为的,在宇宙空间中充满的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即空间介质。

接着,迈克尔孙-莫雷实验证实——以太这种物质不存在,因为测量不到地球相对于以太参考系的运动速度。

但洛伦兹,相信以太还是存在的,他提出了长度收缩假说洛伦兹变换,即引入了洛伦兹因子(又称相对论因子),来说明以太可以运动,即长度可以收缩,从而抵消了光速在不同参考系观察下的速度差,以符合迈克尔孙-莫雷实验的结果——光速不变,但又让以太存可以在。并且洛伦兹认为洛伦兹因子,并没有物理意义,只是纯数学的处理。

再接下来,爱因斯坦根据洛伦兹变换,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并且,他认为以太不存在,且光速不变,那么只有假定光速相对于任何惯性系都不变,同时洛伦兹因子本来代表的——以太的收缩,就被转移到运动的物体上。

由此可见,钟慢与尺缩,最初是来源于数学公式推导的结果,而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物理思考。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洛伦兹变换,并不能证明光速不变,反而洛伦兹变换是假定光速不变,才被推导出来的,接着钟慢和尺缩又被洛伦兹变换推导出来。所以,能够证明洛伦兹变换、钟慢和尺缩的就是——光速不变原理

然而,光速不变原理,只是一个符合观测的实验结果,比如恒星光行差

光行差,是指运动着的观测者,观察到光的方向与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静止的观测者观察到的方向有偏差的现象。由于地球公转、自转等原因,地球上观察天体的位置时,总是存在光行差,其大小与观测者的矢量速度与天体方向之间的夹角有关,并且在不断变化。

任意恒星光行差都长期保持不变:光行差不随时间变化,所以光速也不随时间变化。所有恒星的光行差都为20.5角距,所以所有恒星的光速都相同。

时间静止

在狭义相对论中——速度越快,时间越慢,速度抵达光速,时间静止。

理解起来是这样的,时间(t) = 距离(d) / 速度(v),接着利用光(光速不变)走过固定的距离,就可以计算出时间。

比如,在一个从左向右,匀速运动的一节火车上,有一个光源(电筒)在车厢左边,点亮发射光柱,射向了车厢的右边,当光柱抵达车厢右边,火车立即停止运动。此时,光柱以光速,走过了固定的距离,即车厢的长度。

接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安排两个时钟,一个在火车上,一个在静止的地面上,同时观测计算,客观上同一个事件,所需要的时间。

那么,对于车厢上的时钟,时间(t) = 车厢长度(d)/ 光速(c);而对于地面上的时钟,时间(t) = (车厢长度 + 火车的运行距离)(d)/ 光速(c)。

再根据,光速不变原理,于是公式中(c)在地面和车厢上观察都一样,那么结果很明显,在地面上观测,地面上的时间(t)比车上的时间(t)要变大了,而这就是时间膨胀效应。

同理,发生在运动方的任何事件,对静止方来说时间都变慢了,而运动是相对的,双方都会觉得是对方的时间变慢了,自己的时间正常。

那么,更进一步,如果运动方抵达了光速,那么运动方的信息,就再也传送不到静止方了,此时对静止方来说,运动方的时间也就无法计时了,相当于静止了

在上述例子中,就是火车速度抵达光速,光柱永远无法抵达车厢右边,此时无论在地面还是车厢上,观测计时会发现,时间慢到无限大——时间静止。

综上可见,在相对运动中,假定光速不随参考系变化,那么在数学上,时间和距离,必然就需要相应的调整,即变慢和缩小——以保证光速不变(c=d/t)。

其原理就是,如果我们运动距离固定,那么相对运动,就会让双方看待对方的相对距离不同,此时就需要相对时间变慢——保证光速不变;如果我们把运动时间固定,那么相对运动,就会让双方看待对方的时间不同,此时就需要距离缩小——保证光速不变。

那么在物理上,我们计算时间和距离,所需要的信息,会因为相对运动,而被影响其传递过程,最终影响到时间的计算结果。

其中奥秘就在于,时间信息需要距离和速度信息,速度信息又需要时间和距离信息,而所有的信息都需要光速传递,这些全是变量,最终只有光速成为了一个限制我们获取信息的常量,所以,其它的信息都要围绕着光速来变化。显然的是,一切都是信息,万物皆比特。(数学的本质与万物的关联(第二版))

在广义相对论中——物体质量越大,时空弯曲率就越大,时间也就越慢。

那么试想,如果当一个物体的质量极大——无限大,大到让时空弯曲率无限大,此时时间和空间,就会被无限拉长——也就相当于时间无限慢,并慢到静止了。这时候,连光都无法从这个时空曲率(引力场)中逃逸出来,时间也就不存在了——也没法观测计时了。

事实上,这种情况是因为物体质量无限大,即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从而令其周围的微观物质结构无限紧密的排列在一起,导致微观物质的变化率趋于无限小,即时间计量变成无限小,就是时间静止。

超光速

在狭义相对论中,光速是物体运动的极限速度,更精确的描述是质量、信息和能量的传递速度不能超越光速。

然而,在狭义相对论的数学公式求解中,却存在一个有质量、有信息、超越光速的解,此时对应的质量是虚质量,而这个解对应的物质就被称为——快子

虚数,在数学上就是平方等于负数的数,与实数对应,意义是虚幻不存在的数。数学上引入虚数是为了简化计算和问题,扩充数学维度;而在物理上一直都是使用实数的。所以,虚数不具有物理意义,也无法对应现实世界的客观存在。

亚光速的物质,就是通常拥有质量的普通物质,速度越快需要的能量越多,抵达光速理论上就需要无限多的能量,这是不可能的。

而超光速物质,就是拥有虚质量的物质,如快子,它们始终是处在超光速运动的状态,相反对它注入能量越多速度就越慢,但要抵达光速,理论上同样需要无限多的能量,这也是不肯能的。

可见,狭义相对论的光速,是一个屏障或说是壁垒,阻止了亚光速和超光速,各自抵达光速。

如果仅从数学公式上看,速度越快时间就会越慢,如果从亚光速抵达了光速屏障,时间就会静止。这时,如果速度继续增加,也就是从亚光速加速到超光速时间就会变成一个虚数,在这个时空观里,时间的方向就会发生逆转,获得时间倒流的结果。

因为虚数,在数轴上其实可以代表着旋转的意义,虚时间就是时间旋转了180度,相对于正时间,变成了负时间,即时间逆转了方向。

然而这一切,都仅仅是数学对称性(有正就有负)的求解结果,并不一定对应着现实世界的物理学意义。显然的是,宇宙演化具有方向,并不像数学,只有逻辑性和对称性,而没有方向性的限制性。(数学的本质与万物的关联(第二版))

另外,如果不考虑信息的传递,有很多事物是可以超越光速的,比如影子、人浪、还有量子纠缠。

这里,用人浪来解释一下信息传递:

第一种,有信息传递的人浪。后一排,看到前一排的人坐下,才站起来,这样形成的人浪依赖观察前排坐下的信息,这个信息是光速传递的,所以这个人浪无法超光速。

第二种,无信息传递的人浪。试想,后一排站起来与前一排没有任何关系,是约定好的时间点。这时,前后排的距离是(d),前后排的站起来的时间间隔是(t),这个(d)和(t)都是人为约定的,所以可以让(d)很大,(t)很小,从而让速度(v = d / t)超越光速。

比如,前排在地球坐下,后排在月球站起来,站起来不需要坐下的信息,所以这个人浪可以超光速。

最后,关于量子纠缠超光速传递信息,详细解读可以参看(微观世界:不确定性、波粒二象性、量子纠缠与观测的本质),这里不再赘述。

时间膨胀 / 时间静止 / 超光速 / 大脑的时间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