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播客——对「湿货」的重新理解

2019年2月16日  来源:少数派 作者: 提供人:liliros@57......

播客——对「湿货」的重新理解

我是从 2016 年开始大量听播客的,最初的动机很单纯:我当时刚开始定期跑步,需要一些辅助手段来分散跑步的痛苦,听播客则是室外运动时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两三年下来,运动已经成为我生活中自然的部分,而听播客也从一种功能性的选择升级为我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每次看到跑步里程和收听时间的统计数字,我都很难判断是谁拉动了谁。

我的经历或许能从某种程度上解释播客近年来流行的原因:它可以融入任何身体忙碌而头脑相对空闲的场景(运动、通勤、家务等);有一定信息量,但又包含足够的「水分」,让人可以没有负担、以消遣的心态去消费。

但即使播客给我带来了很多愉悦和助益,它也在去年成为了我审查和反思的对象。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我收听的节目主题过于单一,订阅列表中几乎清一色都是科技类(或「泛科技类」)的节目。究其原因,除了兴趣使然,还与早先语言能力的限制有关。刚开始听播客时,我的英语听力还停留在高考水平,很难跟得上那些对陌生领域的讨论,话题熟悉、用词简单的科技类节目便成了自然的选择。但随着听力提高,继续躲在科技播客的「舒适区」里似乎就失去了正当的理由。

随着收听经验的积累,我对于节目质量和多样性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了。我不再愿意轻易将耳朵拱手让给漫无目的的闲聊,或者接受雷同信息的反复灌输;而这两个问题正是制作门槛低、数量繁多的科技类播客中常见的。以 Relay FM 旗下的几档节目为例,尽管关注角度略有区别,但它们基本都以苹果新闻为主要话题;由于主播很多都全职从事苹果评论,其视野和观点很难不高度重合。特别是每到苹果发布会前后,这些节目几乎就互相成为了对方的复读机,众口一致地预测新品、复述产品参数、描述使用体验。按我以往的方法逐一收听,不仅获取不到多少有价值的信息,满耳回荡的都只是那几句单调的评论。

面对每一条消息都是「头条」的现在,「放弃」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Relay FM 旗下不少节目的内容重合度很高

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我就很少再追着听这些话题相近的节目了,只留下一档最为硬核、观点最独特鲜明的《Accidental Tech Podcast》完整收听,其他节目则只听个别话题有趣的单集或者章节(例如《Upgrade》每期对美国流媒体行业的追踪讨论)。这样,我省下了不少时间,可以用来探索之前因为害怕听不懂而不敢涉足的节目,丰富了收听体验。

此外,我在去年还开始试着更谨慎地对待播客节目中的观点输出。播客的收听场景往往是那些一心二用的时候,因此容易给人留下一种「消遣内容」的印象。但就对听众思维的影响力而言,播客的力量并不逊于其他更为严肃的内容,而往往更有甚之。原因在于,播客是一种与受众关系极为「亲密」的内容形态:每天花几十分钟把自己的耳朵(和脑力)让给一个声音、一种意见,这是我们在其他场合连向家人都不愿轻易赋予的「特权」。日积月累,很容易受到节目观点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收听时保持一定的独立判断是很有必要的。

我曾经收听过几周由《纽约时报》制作的高人气新闻类播客《The Daily》,但并没有坚持多久。取关的原因说来奇怪,正是这档节目成功的秘诀——它的新闻叙事太吸引人了,以至于让我感到不安。与传统新闻节目不同,《The Daily》从不向听众填鸭一套由记者整理好的事实和观点,而是将事件发展中的片段和素材、包括幕后的撰稿经历原样呈上。配合上精巧的剪裁、配乐和主播 Mike Babarro 抓耳的叙述,《The Daily》相当于引导着听众以记者的视角经历了一遍事件,从而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面对每一条消息都是「头条」的现在,「放弃」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纽约时报》的热门新闻播客《The Daily》

可是,这种编排方式真的能让人更全面客观地了解事实吗?答案在我看来是否定的。收听《The Daily》时,听众的思路并不是完全自由的。相反,他们只是根据一组经过筛选和剪裁的素材,在节目的引导下「发现」事实——就好像中学语文课上写的那种命题作文一样,立意和结论从一开始就确定了。但因为这种结论至少在表面上是自发形成的,听众并不容易对此产生怀疑;即使听到包含偏见和逻辑弱点的内容,也很可能因为音频转瞬即逝的特点而将其放过,而不像读报纸时那样可以反复琢磨、仔细追究。这正是我收听《The Daily》时那种不适感的来源——结论形成得太过顺理成章,但却始终隐约像在被人牵着鼻子走。尽管不想走向阴谋论、也不怀疑《The Daily》的优秀,但这并不是我想从新闻和播客中获得的。因此,我最终还是没有接着听下去。

最后,我对播客节目要求的提高,并不意味着想要从播客中追求「干货」。我仍然相信,播客本质上是一种很「湿」的格式,一定比例(甚至很大比例)的水分是它生命力和趣味的来源,强求干货是不必要也不现实的。发生变化的只是我对这种「湿货」属性的理解。过去,我觉得「湿」就是不介意主播随意发散,相信闲聊可以产生有价值的讨论;而现在,我认为「湿」中也应该包含能动的成分,即听众可以通过合理、灵活的收听安排,达到广为涉猎、博采众长的目的。

热搜 / 头条 / 信息过剩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