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长文章——从宽进严出到宽进宽出

2019年2月16日  来源:少数派 作者: 提供人:liliros@57......

长文章——从宽进严出到宽进宽出

长文章(long-form)是一种很奇怪的内容形态;它的奇怪之处首先在于何以能自成一类。毕竟,单独分出「两千词以上的文章」就好像单独分出「名字有四个字的人」一样,并不能给人任何关于内容和质量的有效提示。信息碎片化的大环境,似乎也不会给这种需要耐心和时间的东西留下多少生存的空间;杂志作为长文章的传统载体早已只能苦苦支撑了。

但近几年,长文章却似乎实现了在数字时代的「逆势上扬」。很多媒体都为长文章单独开辟了版块,作为一项重点发展的业务;以非虚构写作为主要内容的小众(niche)、独立数字杂志大量涌现。国外,筛选推荐长文为主题的 Longreads、Longform 等网站办得有声有色;国内,微信上传播最广的,也经常是那些长到让拇指酸痛的「深度」文章。(对不起,这篇也是长文章。)

我一度非常着迷于读这种「长文章」。一篇长文章就像在单调的日常生活中推开的窗口,让人看到新奇的角落、或者不同视角的世界;而最初让人生畏的长度,在适应之后反而加强了「征服」的成就感。有一段时间,我的一大乐趣就是发现新的文章来源,并乐此不疲地阅读不同主题的长文章(冠之以「锻炼英语阅读」的旗号)。

但我很快发现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习惯。常见的英文长文词数一般在三千到一万词左右,阅读时间在十几分钟到一个小时不等;实际中因为生词障碍,需要的时间往往更长。中文文章没有生词问题,但接连读几篇下来,积累的时间也很可观。而与那些弃之不可惜的碎片信息不同,长文章天然具有一种黏性,字数的冲击带来的分量感,让人一旦端在手上就很难决心抛弃。结果,我的稍后读列表中充满了读不完却舍不得删掉的文章,而新的内容又源源不断地涌入,造成了很大的时间和心理负担。我试着通过引入新工具来管理过多的待读内容,但成效有限。

最终促使我理性对待长文章的,并不是工具的改进,而是认识的变化。首先是意识到「长」并不等于「好」。阅读了大量所谓的「深度」文章之后,我发现其中很多之所以能洋洋洒洒万余字,并不是真的因为有多少深度,而是过度铺垫、堆砌辞藻和话题游离的结果。长文章的选题往往集中于人物专访、社会新闻等有限几类主题上,这不是巧合,而是因为它们有很强的弹性,使文章的长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想夹进多少旁枝和细节。

以对苹果设计负责人 Jony Ive 的报道为例。这是一位媒体排着队想采访的人物,网上几乎每隔几个月就会冒出一篇新的「深度专访」,连 钟表杂志 都想来分一杯羹。最初,我对这些访谈每篇必读,但不久就发现了不对劲:记者们仿佛形成了某种默契,在记述任何访谈的实质内容前,一定要先描绘一番 Ive 的衣着、谈吐以至步态,其窥探之细致让娱乐小报都叹为观止;行文过程中,一定要欲说还休地渲染出一种高贵感,并且假装不经意地消费一番 Ive 的英国爵士身份。最为极端的例子大概是去年 《金融时报》的版本,甚至写到了午餐时扇贝的颜色如何「呼应了秋风中起舞的枯叶」。从此以后,我对于苹果高管的访谈长文几乎都敬而远之了。

面对每一条消息都是「头条」的现在,「放弃」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打扰了……

长文章在阅读体系中的定位也很尴尬。对于以了解信息为目的的阅读,看短篇新闻和统计数字就够了,而且更加准确高效。而如果想真正看到对一个问题充实严谨的论述,长文章又显得太短太随意,往往流于片面和主观,倒不如一步到位、直接去看书。由此审视,一篇理想的长文章应当能照鉴现实,但又不追逐热点、哗众取宠;具有一定的文学性,但又不为赋新词而无病呻吟;能引发思考,但又不止于囫囵吞枣、似是而非的结论。换句话说,好的长文章应该让人看完后有继续探索的兴趣,而不是拍拍肚皮、打个饱嗝,就转身去读下一篇文章、寻找新的刺激了。显然,能满足这样标准的文章是少之又少的。

想清楚了这些问题以后,我面对长文章的心态就平和多了。相比于过去的「宽进严出」,我现在的做法可以说是「宽进宽出」。一方面,我不去刻意限制自己读长文章的数量,但也不再像追剧一样关注各种杂志和网站的更新。除了订阅一份最合口味的《纽约客》作为必读(这是我目前发现最符合上述理想标准的文章来源),其他长文的阅读一切「随缘」。另一方面,对于待读列表中积攒的文章,我给自己设定了每周日清理一次的惯例。这项清理是彻底、强制、没有例外的。事实证明,这种看似武断的做法并不会让我错过什么重要内容,反倒能过滤掉那些没有长期价值的临时热点。

例如,去年有两篇传播很广的长文章:对苹果等厂商被植入中国的恶意元件的爆料(《彭博商业周刊》)和对美国最高法院法官候选人 Kavanaugh 早年不端行为的指控(《纽约客》)。这两篇文章刚刊出时,我都没有在第一时间读完,反而因为过了自我设定的一周「保鲜期」把它们从阅读列表中删掉了。但这种「放弃」最终没有给我带来什么损失,因为前者没过多久就被指出在事实核查中存在严重缺陷,受到广泛批评,当初没看反而显得明智了;后者则继续发酵,占据各大媒体头版长达几周,我不久就从其他渠道获知了完全相同的信息。

面对每一条消息都是「头条」的现在,「放弃」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彭博》去年饱受争议的文章

热搜 / 头条 / 信息过剩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