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是软件吗?”这个问题大概是网络上最常见的有关思维导图的疑问了。考虑到互联网上的思维导图大部分是用计算机软件画出来的,大家提出这样的问题并不奇怪。可是,如果真的把思维导图和制作它的软件画等号就大错而特错了。
原始的思维导图技术是完全手工化的。托尼?巴赞凭借思维导图成名的时候,靠的是手绘,那些思维导图上的文字和色彩都是托尼?巴赞一笔笔画上去的。直接接受巴赞思维导图培训的学员们,学到的也是手绘技巧。托尼?巴赞最经典的思维导图教材《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更是用手绘思维导图做例图的。
随着思维导图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普及,一些计算机软件厂商看中了思维导图这个巨大的市场,并纷纷开发思维导图软件。其中,比较著名的有:Mindmanager、Mindmapper、Freemind等。这些思维导图软件基本承袭了巴赞的思维导图理念,采用发散式和节点式的结构帮助人们组织信息。这些软件大大简化了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使用者无需在不同颜色的画笔之间穿梭,无需考虑画面的比例控制和结构安排,如果愿意的话,使用者甚至可以借用现有的导图模板,以近似于填空的方式制作思维导图。这对提高思维导图的绘制效率是十分有帮助的。
此外,思维导图软件还可以让使用者很方便地对他们的思维导图进行修改、保存、复制等操作。这些事情如果是由手工绘制来操作的话,会麻烦许多。但对于思维导图软件来说,只是小菜一碟。对于有条件上网的思维导图使用者来说,以软件形式存在的思维导图无疑能够更方便地与他人共享。以上这些都是思维导图软件能够大行其道的原因。
但思维导图软件并不是只给人们带来便利。从最根本的层面来说,思维导图软件是无法取代手绘思维导图的。这是因为,思维导图存在的最重要的意义是激发大脑的潜能,让人们在思维导图的引领下高效能地思考。为了实现这一点,思维导图必须为人们留下充分的组织信息的空间。作为思维导图的绘制者,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自由选择图像、颜色、线条的形状、并能够自由地对版面进行控制。只有当一张思维导图充分体现了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时,它才会最大程度地给我们带来快乐,并充分地激发我们的大脑潜能。
然而,思维导图软件却剥夺了人们的这种创造上的快乐和自由。许多手绘思维导图中需要你动脑思考才能完成的事情,思维导图软件都包办代替了。作为软件,它们只能提供极为有限的思维导图外形供人们选择,你很难利用它们创造出你头脑中已有的导图模样。这种千篇一律的模式实际上是在抑制我们的大脑潜能,而不是激发它。而且,在思维导图软件中做图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绝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你需要在你的计算机思维导图中加入图片,你只能在你的电脑里或者到网上寻找合适的图片粘贴在你的导图上。而这些图片并不能完全体现你自己的想象和思考过程,这样做是不利于激发你的大脑潜能的。
因此,手绘思维导图尽管要麻烦一些,却是思维导图软件无法替代的。对于初学者来说,只有从手绘思维导图开始学习,才能真正领会思维导图的神奇与奥妙。手绘思维导图是计算机思维导图的基础。在基础没有打好的情况下便开始使用思维导图软件,不仅不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思维导图的原理,更不利于发挥我们大脑的巨大潜能。
因此,思维导图绝不等于思维导图软件。根据我多年的思维导图教学经验,我也不建议学生在初学阶段接触思维导图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