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中学-四步搞定初中科学?回归本源、感性理性思维、思维迁移、知识应用-科学证明:中小学阶段过量作业、羞辱命名会对孩子造成脑损伤!-为什么你的成绩不够好+思想意识层面-绳索1: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绳索2:强迫学习,缺少兴趣-绳索3:偏科与趣味极化-绳索4:情绪化-绳索5:接受消极暗示-学习过程层面-绳索6:拖延-绳索7:忽视课堂学习-绳索8:忽视教材-绳索9:不专心-绳索10:被动学习-绳索11:没有计划,复习不分轻重-绳索12:不预习-绳索13:不复习-绳索14:掌握知识不系统-绳索15:重复无用功-绳索16:不会问问题+做题技能层面-绳索17:反复犯同样的错误-绳索18:盲目做题-绳索19:知己不知彼-绳索20:应试心理不过关+好成绩是如何炼成的-原则一:态度决定一切-原则二:重视基础-原则三:做个好“翻译”-原则四:关注效果-原则五:自主学习-原则六:学习的本质+破解神秘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什么-误区一:思维导图是软件-误区二:思维导图要求很高的绘画技能-误区三:使用现成的思维导图更好-误区四:思维导图很难学-误区五:思维导图只是个框架-各学科导图方法分析-数学导图方法-英语导图方法-语文科导图方法-物理导图方法-化学导图方法-生物导图方法-政治导图方法-历史导图方法-地理导图方法-衡水中学班主任:我就教8个方法,让一半学生考进清华北大

绳索16:不会问问题

2019年2月1日 字数:989 来源:为什么你的成绩不够好 作者: 提供人:salepalo8......

对于个人来说,知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会的和不会的。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掌握一些学会的知识,也都会遇到不会的知识。没有人是全知全能的。所以,问问题从来不是可耻的事。真正可耻的是不懂装懂。 

可是有些同学并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听任那些不能理解的知识点在自己的脑子里呼啸而过,却从不向任何人问问题。即便老师简单地询问听懂了没有,他们都不会诚实地给出回答。 

这样做的好处是:自己不会被同学们和老师嘲笑。如果仅仅不开口说话就可以让一个人看起来更聪明的话,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但问题是:不问问题带来的不仅仅是好处。这个坏习惯会让你积攒下越来越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原本是可以通过提问及时解决的。更糟糕的是,这些积压下来的问题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带来更多的新问题。这种情况在那些知识点环环相扣的学科中体现得非常明显。一旦你在1+1=2的问题上出现了理解障碍,便很难进一步理解1+2=3的问题了。 

显然,向老师或者向同学提问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对错问题。在提问的过程中,你会有所收获,也会承担一定的风险。问题在于,你在乎更多的是收获,还是风险? 

问了大部分同学都已经明白的问题,而被同学们嘲笑的确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问到老师刚刚讲过的问题而被训斥也的确是一件十分尴尬的事情。这些都可以算作是提问的风险。可这些风险再严重,也不会影响到你的前途和未来。中考或高考的批卷的老师不会计较你受过多少嘲笑与训斥,他们能看到的只是你写下的答案。而到了未来同学聚会的时候,大家也早已忘记你曾经因为提问而忍受的压力,只会记住你在后来的学习中创造的辉煌。

相反,如果你碍于面子不去提问,大家自然不会嘲笑你。但还是有人知道你并没有真的弄懂。这个人就是你自己。当你遇到与这些问题相关的习题时,自然会苦不堪言。如果这些问题出现在中考或高考的卷面上,那就不仅仅是苦不堪言那么简单了。 

在短痛和长痛之间,你会选择哪一个? 

与从不提问相对应的,还有一个典型的误区:那就是不加思考的提问。这样的同学表面上是勤学好问的。几乎每次下课后,都能看到他们追在老师身后提问的身影。但往往这些同学的成绩很少有明显的提高。问题何在呢?看看他们提问的问题就知道了。与一般的提问有所区别的是:盲目提问的同学在提问之前,往往并未认真思考问题。他们把向老师和同学提问当作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手段。而自己的努力思考反倒成了配角。这种依赖他人解决问题的习惯不利于学习技能的发展。在聆听了别人的讲解之后,他们似乎懂了,但因为他们自己并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所以获益很少。下次出现变形后的同类问题,他们还是不会。 

所以,成功的学习者不但要学会问问题,还要学会正确地问问题。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