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中庸》你大概没看过,不过其中有一句话你一定听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的意思实在是太浅显了,以至于根本不需要翻译。但这句话的含义也太深刻了,即便所有人都能明白其中的意思,却只有一少部分人能坚持做到。
想象现在是假期,你们全家打算去旅游。在敲定了旅游地点后,你们比较了几家旅行社。除了价格你们一定会问到外,还有什么是你关心的?你大概会问一下行程共几天,有哪些景点要去,旅行的路线是什么,食宿如何解决,等等。如果旅行社告诉你,这些问题他们统统没有想过,你会不会参加这个旅行社的团?
我想你是不会参加的。事实上,也不会有这样的旅行社。早在你提问之前,这些细节就已经被他们写在宣传品上了。很多你想不到的问题,比如到特殊的景点需要注意些什么,旅店的房间如何安排,每顿餐饭依照什么标准等,旅行社都已经想到了。他们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们有计划。
没有计划的学习就像没有计划的旅行社一样不可思议。不过不可思议的现象偏偏比比皆是。很多同学只是被动地跟着老师走,跟着大家走。比如大家来上早自习,有位同学看见同桌正抄写外语单词。如果他是个有学习计划的人,自然会不为所动,该做什么做什么。不过如果他没有学习计划,就很有可能跟着同桌一起写外语。
应该说,能够跟着别人一起学习的孩子还是好孩子,起码他有学习的愿望。但由于缺少学习计划,他的效率一定很低。跟着别人的步伐学习就像看着别人的病历抓药一样。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每个人的学习习惯不一样,自然学习过程也不会一样。适合于别人的方法未必适合于你。别人看英语,是因为他在这个部分知识的掌握上有欠缺。对于他,看这部分内容是修补知识点。而你呢?原本这部分学得不错,却仍在看,那就是做无用功了。
这样的同学,在学校里还好过一点。因为总是有周围的同学为他做出榜样,也总是有老师告诉他该做什么。可是一回到家,他就傻眼了。在完成了作业之后,他将不知道该做什么,因为他没有计划。学校的作业压力越小,他回家之后浪费的时间就越多,家长们看着也就越痛心。于是便出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一边是提倡素质教育的学校在给学生减负;可另一边却是家长们在喊着学校多留点作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就是因为学生没有计划。
缺少学习计划,不仅会直接影响学习效率,还会导致缺乏前进的动力。
2008年被称为奥运年。作为东道主的中国,无疑会在每一个参赛项目上积极准备。你认为那些体育教练和运动员在备战的时候会不会制订详细的计划?一定会的。你认为教练们会不会对运动员说:你们随便准备一下吧,我也不知道我们能拿第几名。你认为运动员们会不会说:我们随便练练吧,练到哪儿算哪儿。绝对不会!
当中国乒乓球队已经打入半决赛的时候,闯入半决赛的运动员会不会说,我们已经很厉害了,以后的比赛随便打吧?绝对不会,因为他们的计划是获得冠军。在没有完成这个计划之前,一切努力都只是过程。远大的目标和计划是他们前进的动力。
为什么冷面张怡宁在奥运会前面的比赛中一直镇静自若,但是在赢得总决赛后却喜极而泣。因为在此之前她还没有完成计划,而在总决赛打完的那一刻,她完成了。她可以放松她的情绪了。
这就是计划的力量。它会让你把自己的现状和计划反复进行比较,并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以争取最大限度地完成计划。这是支撑着我们前行的巨大动力。离开了计划,你就失去了这个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