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字
甲骨文中的“国”字由“戈+口”组成,其含义是“军队、人口”。
可以理解为:由人口组成军队,由军队来保卫人口,这就是國家。在金文、隶书、楷书中,“國”字多了一个四周的“囗”,表示国家有边境四周;隶书、楷书中的“國”字还多了“一”,表示“土地”。这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國家。
“国”字的组成中有外面一个大囗和里面一个小口,这两个口,意思是不一样的。外面的大“囗”,表示的是國家有四方疆域;里面的小“口”,表示的是人口;而“一”,则表示土地;此外,还要执有“戈”矛的军队来保卫國家的土地、人口和边疆。
古汉字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深刻地解释了國家的几个基本特征——边境、疆域、土地、人口、军队等。
“家” 字
家是宀+豕。“宀”,房屋的象形字;“豕”,猪的象形字。“家”字的本义是:上层住着人、下层养着猪的房屋,这就是人的食宿生活的地方——“家”。
古时中国以男子耕田为主的农业社会,家畜对于家庭的经济影响很大,是家里的重要财产之一。
因此,家家户户都会饲养牲畜,特别是猪(豕)。那么怎样饲养呢?就是养在家里,一来猪等家畜不会被人偷走;二来可以防止猛兽吃掉家畜,遇到猛兽来,人们可以立即拿起武器驱逐猛兽,使家畜免遭损害;三来,房子下层饲养家畜,虽然猪屎马尿等味道臭点,但是对家庭卫生无根本性大碍。这种房屋上层住着人、下层养着猪的做法,即使在当代,在中国一些贫穷山村里依然或多或少能看见。
在古代,养猪成为家庭的一个基本特征。没有养猪的家庭是令人惊讶的。家以是否养猪,而不是以是否养羊来标识。这也表明中国中原地方已经摆脱了以往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比较彻底地进入了农耕社会。
有人说: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千百年来的风俗礼仪,社会结构、伦理道德、哲学思考、审美意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几乎都隐藏在一个个汉字对所要反映的事物的摩画、概括和美化之中。
从仓颉造字的传说开始,中国告别了结绳记事的年代。有了文字之后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团结。
每个地方虽然都有着不同的方言,有的听起来甚至就像是外语一般难懂,但是只要我们拿出笔,写在纸面上,大家就自然而然的明白了我们所讲的究竟是什么。可以说,文字的创造为国家统一提供了基础。
汉字为什么能传承几千年而不衰呢?
中国文字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以后,形成了结构严谨表述精密的风格,这是其它文明古国的文字所不具备的。
公元前1000年开始,苏美尔人用三角形尖头的芦苇杆刻写在泥板上,通过图形符号固定下来形成文字,发明了人类最早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公元前539年,波斯人征服了巴比伦,他们同时也吸收了其楔形文字。然而因为波斯人的生活模式主要是商业,所以对于楔形文字这种不太方便书写的文字,他们后来使用了希腊文字。于是,字母时代开始在西方传播,直到今天仍然是其主流。楔形文字从出现到逐渐消失整整有三千年的时间,可这种文字竟然最终落到没无人使用的地步,到了今天更是没有什么人能够解读,实在是令人唏嘘。
失传的古文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
埃及同样也有一种楔形文字,与中国相同,埃及的文明同样也是世界上比较先进的文明之一。但是与中国不同,埃及的文字始终掌握在贵族阶层的手中,法老们将这种文字视为圣书,使用的范围也非常的狭窄。所以埃及文字一般都是在石碑上面雕刻出来的,但是从始至终,这种文字都没有推广到平民阶层,平民们想要学习这种文字也必须先要变成僧侣。对于这样严苛的学习条件来说,实在是不利于文字的传播。
卢浮宫收藏的《奈斯敏亡灵书》埃及象形文字
美洲大陆上独特的玛雅文明曾经一度非常发达,但不知道因为什么缘故便消失了。他们的玛雅文字融合了象形以及声音的特点,但是其中图画的特性还是保留了不少,因此解读起来倒还能找到一些眉目。战争使得西班牙人把玛雅典籍几乎全烧了。焚书坑儒的恶习,看来是深藏于征服者的骨髓里的。然而,毕竟玛雅文字已经覆灭了,所以同样也没有能够传播下去。
残存的玛雅典籍
中国的汉字从最初的甲骨文演变为现代的简体汉字,历经几千年的岁月。每个朝代汉字不同的形态,从侧面也反应出了一个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生命意识、民族思想、生活智慧等信息。
梳理汉字的发展,我们不能忘记的几个人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了最后一个齐国,统一了六国,随后在各地推行“书同文”。命令李斯等整理文字,改定字体,由李斯书写出标准字体《仓颌篇》,赵高作出《爰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让全国统一用他们简化后的字体书写,这就是小篆。使汉字书写的便利性大大增加,文化也从此可以传递。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流行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形式奇古,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
秦朝时期的“小篆”书写过于规范,书写起来速度却很慢,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民间就出现了许多的简便字体。这种字体的特点是变“小篆”的圆为方。改“小篆”的曲为直,并分出了一些偏旁部首,被称之为——“秦隶”。
“秦隶”并没有完全摆脱“小篆”的结构特点,基本上是方形。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称之为——“汉隶。汉隶”就完全发挥了毛笔的特点,出现了“蚕头雁尾”的波折之笔,书写起来轻松自如。
秦始皇以国家行政力量推动了汉字的发展,那么汉高祖刘邦则是第二个人。这位年轻时不读书、无约束的皇帝旧习难改,他轻视儒生、无视学问,灭掉秦国、干掉项羽之后有些洋洋得意,但不久之后对治国理政的力不从心使他有些惶恐,生怕重蹈秦国的覆辙。这时,他的近臣陆贾改变了他。这位饱学之士每每见到刘邦,都要冒着挨骂的风险,言必称《诗经》、《书经》,渐渐驯服了不可一世的皇帝。刘邦接受了文化的熏陶,命陆贾写分析秦始皇失败原因的政论文给他看,读书识字使他懂得了马上得天下焉能马上治天下的道理。不仅如此,他还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国家级图书馆——天禄阁、石渠阁,亲自前往曲阜,成为历史上第一位祭孔的皇帝。他所开创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汉赋、《汉书》、《史记》、造纸术的诞生准备了温床。
东汉著名学者许慎编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把当时出现过的1万个左右的方块汉字,进行了形、音、义的整理和修订,按540个部首归类,建立了科学的汉字检索系统。以许慎为旗帜,一大批汉代儒生以字为生,把一地散沙般的文字建成一个如金字塔般稳定而规范的文字系统,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自己语言文字所进行的学科建设。许慎们的“国家汉字工程”,使汉朝获得了天下认同的民心基础和文化基础,是汉朝文化建设的高峰。
西汉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开始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
北碑之杰作《魏孝文帝吊比干文碑》
还有一个不能不说的人,就是魏孝文帝。公元4世纪,古老的鲜卑族统一了北方,随后,这个善骑射的游牧民族挥师中原,把汉族政权赶到淮河、秦岭以南。此时的中国,北方势力以鲜卑语言为官话,称“北语”。孝文帝本名叫拓跋宏,这位5岁即位、深受汉文化影响的君王看见了游牧文明落后于农耕文明。公元494年,他命令迁都洛阳,以战略家的眼光和改革家的勇气,全面推行汉制改革。在一片反对声中,孝文帝选择了改革突破口——语言文字,他要求所有鲜卑贵族一律禁用“北语”,改用汉话汉字,推广易汉服、改汉姓、通汉婚、办汉学、改汉籍的政策,他甚至将自己原来的“拓跋”姓改为“元”姓。当然,孝文帝的改革注定是要遇到阻力的,但他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以一碗毒酒赐死了不愿改汉姓学汉话的、年仅15岁的儿子。改革的结果,使这个过去只会挥刀驰骋的政权迎来了全面的繁荣。孝文帝的大义灭亲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让我们肃然起敬。
怀素《自叙帖》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字有繁简神采、开合气势,由篆而隶,由隶而楷,从纵向取势到横向取势,再到翩然灵动,汉字翻卷腾挪着历史的风云;音有平仄神韵、词腔曼妙,青灯寒帐,沐浴焚香,吟咏诵读,那抑扬顿挫一波三折,流变切换着时光的幻影。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到如今,帝王将相、工农仕商们创造的中国故事,尽在字串、字排、字堆、字库之中了。
苏轼《黄州寒食帖》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汉朝流行“汉隶”的同时,“楷书”正在萌芽阶段。到魏晋南北朝的时期已经很盛行,晋代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楷书的真正创始人,同时吸取了篆书圆转笔画,也保留了隶书的方正平直,去掉了“蚕头燕尾”。使汉字的结构大体的固定了下来。当时被称之为——“真书”,后人因为以这种字体作为学习书法的楷模,即改称之为——“楷书”。
欧阳询《仲尼梦奠帖》现传世下来的欧书惟一真迹
“楷书”至今尤为盛行,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书法家都是当时的佼佼者,他们的书法作品从古到今被人们始终作为学习的范例。
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雕版印刷被毕昇改进为活字印刷术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伟大的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也叫铅字体。
从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传遍全世界。全世界人民称毕昇是印刷史上的伟大革命家。从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我们可以看到,毕昇的活版印刷术是基于前人版印书籍的基础上改进而来。而《梦溪笔谈》对于活版印刷的流程的描述,对于后人的研究成为了最重要的的财富。
《南宋梦溪笔谈》
后来人们又模仿宋体字的结构、笔意,改成笔画粗细一致、秀丽狭长的印刷字体,这就是仿宋体“仿宋体”也是模仿“宋体”而产生一种字体,其发展十分迅速。是人们最喜欢使用的一种规范字体,在印刷品还有各种不同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国汉字是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自源文字
(记录本民族语言而创制的文字系统)
文人们用汉字书写了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它演绎着多少精忠报国的传奇事迹,传承过多少人性的美德与厚重。“厚德载物,海纳百川”,是何等宽阔的胸怀?又是何等高尚的品德呢?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递着中华民族的美德观念、以及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文字的灵魂带给我们的是虚心好学、积极进取、求存向上的生活姿态。
”思“ 字
田+心。汉字告诉人们,思想的思,心中有田就是“思”。这种思很纯正,不是叫人痴心妄想的思,不是歪门邪道的思,而是干正经事情的思,即务农的思。
在篆文中,“思”字,上有人头部的“囱门”,下有人的“心脏”。古代人把握住了人的头脑和心都有思想、思考的功能。诚然,现代医学只承认头脑才有思考的能力。在隶书、楷书中,“思”字的上部“囱”被“田”取代。篆文的“思”,解释的是人的什么器官有思考的功能;而在隶书、楷书中的“思”,则告诉人们什么叫做“思”,通过人们耕田的实践及其整个思索过程来揭示“思”是什么。
在中华悠远的文明史中,汉字的演变过程极其漫长,演变的种类多种多样。从最早的“陶文" 到‘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逐渐演变成“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多种字体,文字由‘繁’到‘简’,从最初的”不规范“到后来的”规范“。文字历经了百朝千代的演变时间,不断完善升华。祖先用智慧和辛劳创造出来的文字是神圣的,也是尊而不可辱的。留给我们后人无疑是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
非遗部落公号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