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付出型人格如何自救

2018年11月22日  来源:陈岚的女拳 作者: 提供人:p7839845.all@qq.c......

付出型人格诊断:不敢得到,只敢付出。付出了以后只敢默默付出,不敢去表成绩,也不敢要回报,只期待对方“自己看到了”,然后大加赞赏和肯定,你就羞红了脸.....

如果有人夸奖你,你会本能地说:“哪有,哪有,过奖过奖,我这不算什么......”

如果别人真的这么觉得“你不算什么”,你又很郁闷。

人群中,付出的也是你,背锅的也是你。

专业的测试方法如下:

不同的心理学家对“讨好型人格”的特征有不同的表述。如果你并不确定自己是否属于“讨好型人格”,可以通过下面这个更为综合的测试来对照自己:

  1. 假装同意他人的观点。

  2. 感觉为他人的情绪状态负有责任。

  3. 经常道歉。

  4. 经常对自己的日程安排有很重的负担感。

  5. 很难拒绝别人的要求。

  6. 在别人对你感到生气时,你感到难以忍受,并往往会选择让步。

  7. 会因担心让别人不舒服而选择随大流,甚至会为了取悦别人而故意丑化自己。

  8. 定期需要获得他人或周围环境的赞美,以此才能确认自我价值。

  9. 一般情况下,你尽力避免所有冲突。

  10. 难以承认自己的感情受到了伤害,习惯性隐藏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

你可以根据这个小测试,大致判定自己是否属于“讨好型人格”,以及“讨好型人格”的程度。对照这些测试维度,我们可以发现,“讨好型人格”的核心特质,即是过度关注他人(或周遭环境的需求),而忽视自己的感受。

我之所以有资格给大家写这样的心理学科普文,是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重度“付出型人格”,乃至可称为“拖累型人格”。(简单地说吧,就是地球不小心被毁灭了,都觉得是自己不小心没做好造成的。一个小孩子遇害了,觉得自己竟然没做点什么,特别恨自己的那种人格)

这三年中,有三个人给我说过三句话,至关重要。

也是我治愈付出型人格――拖累型人格的最重要的三年。

大家都知道,三年前我创立的小希望遭遇到了灭顶打击。因为一个员工忽悠了几个对我不满的理事,他们几个人展开了围剿。顺带一笔的是,有趣的是这群体里几乎都是男的、和一个特别拜男权的女的,而相反,其他理事中尊重女性而且自己创业自己是领袖的人物,都选择了支持我。

当时我非常崩溃,因为落差太大。为了小希望我先后捐赠了现金40多万,365天没有休息,失去了一个孩子,大年三十都是在小家陪收留的孩子们过。

而我如此的付出,还被攻击,各种质疑,强迫我自证清白。审计6次还要撕扯。甚至有人无耻到诅咒我没出世的孩子。

那一阵子真是无尽的黑暗。

以我的血性,最后没出人命,是上帝祝福与保守。

付出型人格如何自救

在这个至暗时刻,有三个朋友先后在不同的地方,对我说了三个节点的话语。

一个是桑迪。她是真正的超级学霸,世界最知名学府毕业,一个风投企业的老大。也是小希望最长久的、最坚定的资助人。

我在最难过的时刻,她请我吃饭,和我聊所有发生的这一切。

第一她表示坚决信任我。第二她说这些都是社会经验不足,用人不善。“你怎么能让一个从来没见过钱的人,看到并觉得自己有资格掌握善款?”说起某些人,她如此评价。

对于我,她说:"你得明白,这一切,与你自己有关,这些恶魔,是你自己召唤出来的。"

我还记得那天,她看着我,我们眼神交接,她坚定地说:“你不能允许自己被世界这样对待,你配得上被爱,你那么好,你要告诉自己,你值得被善待。”

我当时肯定是没有流泪的。但在离开之后,很多次,独自一人,每每想起这句话,我就眼眶尽湿。

付出型人格如何自救

我母亲很严格——某种意义上——是严苛。

她一直给我的预设都是,你必须很努力地证明自己。她吝于表达爱(其实她很爱我,很护孩子,越到晚年,她越爱我们)。

我(还有我们这代人,包括我之后的80、90后)太多的人都内心深处是畏惧着世界的严峻的。

爱是什么?爱是我们必须一次次起跳,才能够得着的那个糖果。

爱是什么?爱是意味着艰辛,付出,和不确定的奖赏。

爱是什么?爱很多时候是痛苦。母亲/父亲和我们的链接就是带着痛苦的。

我还是比较幸运的,父母虽然不表达爱,但行动和生活中还是很爱孩子的。物质上是富足的,学业上也是支持的。

更多的孩子这些基本条件都没有。

爱对于他们/她们来说就是虚无——和永无回应。

爱是一次次向世界的呐喊,但只有无尽的空旷,连回音都没有。

所以我们内心深处觉得自己不配得到爱。

也不觉得自己可以理所当然地享受爱和得到。

中国有句老话,叫继子得食,肥而不泽。意思是,没有亲妈在的孩子,就算分给很多食物,他吃得肥肥的,也没什么光润神采。他没有信心,他不觉得自己被爱,始终是惴惴的。

我另一个朋友,南京的一位心理咨询师,履谦,在小希望风波开始前,我们一起参加一个活动,他对我说:“你是典型的高自尊,低自我的人格。”

我听了当然不爽。然而,在桑迪跟我说完那番话以后,履谦的话不断也开始回放。

最后和我谈重建自己的人是武志红

我们在他家楼下的咖啡馆聊了几个小时,然后我去赶飞机。

他说了和桑迪同样的意思,“魔鬼是你召唤出来的。”

“魔鬼与圣母同行。”

“你之所以会被他们那样残酷对待,是你允许了他们这样做。”

“什么,我何时允许他们这样做?!”我很恼火。

付出型人格如何自救

一个好人一步步被逼到墙角,急眼了才反咬,然后对方就开始说:“你看,你一点儿都不宽容。”——后来这些思想武志红也在《巨婴国》里有写到。

当你一心一意想做个好人,并且压抑自己的攻击性,那些吸魂怪就会闻到味儿过来了。

你圣母,就会有一群巨婴缠绕你。他们会吸取压榨你的爱、关注、精力、金钱、资源,如果你不能满足或稍有疏忽,或对其中有不平等的关照,那就完了。

可是你自己有错啊,你从这个关系里,得到满足和安全感。它让你回到了你习惯的模式——努力奉献——得到肯定。

你不从这个模式里出来,永远都会被拖累,被压榨。

履谦、桑迪、和武志红三个人,都先后给我不同角度的提醒。

我现在把这三个人给我的觉知,分享给你们。

这个是我自己的总结:“你不再从这样的模式里去吸取安全感、吸取满足感时,它的魔力就消失了。”

在觉知到了这个事实以后,我几乎一旦开始付出,就会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事儿,对我有什么好处?”

知道我第一次问这个问题时,自己内心有多心酸而震惊吗?

我才发现,我活了四十岁,从来没从这个角度真正地想过问题。论口才、论文笔、论知识积累,我也算是相当了得了,但我从未经营过自己,我在自己最漂亮也是电视生涯最火爆的几年,急流勇退去用最多的时间做救助——我从未经营过自己。唯有一腔孤勇(莽撞)。

所以,我近三年来,从灾难性的创伤中觉醒,每每做事,都会想“这事儿对我有什么好处?”——偶尔还会犯傻——一牵涉到孩子,某个受难的孩子我就控制不住自己。但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会专注于:“做给自己加分的事。”

学习,给我自己加分。

能给自己加分的有益的社交,我去。无效的,我不去。

能给自己提供报酬的活动,我去。没有报酬纯讲交情,我不去。我已经透支够了。我已经被使用够了。

有工作要约,我会问:“你的报酬是什么?”

这个心魔很难克服,一直到最近,我开始经营知识星球,都还是战战兢兢的。

166是一个极其低廉的价格,我还是觉得不好意思。

然后麦香雨衣就反复给我洗脑,她给我洗脑时,我发现我又回到了过去的模式——我耻于谈钱,其实是耻于得到。我觉得自己哪怕这么优秀,一年分享超过1000篇干货,这个世界上我有成千上万的读者,我写了5-6本书,我做了超过亿万观看的演讲。我依然内心深处觉得自己不配得到166。

......

深吸一口,这个感受分享给你们。

你们也有同样的困境。

所以,改变思路,做任何事之前:

  1. 这个事,对我有什么好处?

  2. 我付出了,你给我什么?

  3. 我付出了,我必须得到。

  4. 生意就是生意,工作就是工作,别扯犊子。

  5. 绝不无缘无故的付出给任何一个成年人。

  6. 我的爱心可以给流浪动物和小孩,她们是无助的,成年人,绝不。

  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职责,对方没做好,我不背锅。绝不。而且我会指出来,在真小人和伪善人和老好人之间,宁可做真小人,可去你爹的吧,只有这样做,我才不受伤。

  8. 认识到自己不是全能的。无法为任何人负责——你都还不能为自己负责呢,你自己都千疮百孔得抑郁症快死了,各种病快死了,你还操心别人的萝卜咸淡啊?

  9. 认真看每一份合同,必须对自己有足够利益才签。

  10. 亲密关系(包括朋友关系)不能给自己加分,总是拉后腿,比如带来负面能量,各种黑暗情绪,那些把你当情绪垃圾桶的朋友,那些折腾你上不好班读不好书的恋爱关系,爱死死去。赶紧切断。

  11. 你要象戒毒一样,戒断自己的“被需要感”。那是幻觉,幻觉,短暂的满足后会带来更多的苦痛。一旦出现这样满足感,赶紧提醒自己,我又跑偏了,我又他爹的开始吸毒了...

  12. 物理切断目前正在消耗你、透支的人。拉黑、不转账,说不。

  13. 每天起来对着镜子中的自己,说:宝宝你真好,你最好,我以前对你不好,我以后要对你一百个好。满足自己,先满足自己!先满足自己!满足够了,再谈世界大同。

付出型人格如何自救

祝你好运。

付出 / 自救 / 付出式关系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