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计划经济的原始风格:李悝变法

2018年9月23日  来源:我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 作者:倪端 提供人:maxallser12......

计划经济的原始风格:李悝变法

李悝的“尽地力之教”,也只能说他的视界宽,不能说他的眼光深。其以简单的数字,笼罩着大量农民,以现代眼光批判,虽早熟仍是原始式的组织。

——黄仁宇:《李悝》

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增加自身实力,都先后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社会改革,掀起了变法运动,对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改造。比如李悝在魏国、吴起在楚国、商鞅在秦国、牛畜在赵国、申不害在韩国、邹忌在齐国、乐毅在燕国推行变法,他们的变法在不同程度上都取得了成功。其中最有名的,当然是大家都知道的商鞅变法了。

但是,为什么黄仁宇先生会单讲李悝呢?他自己也承认,李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不常被提起的人”。我想,除了因为李悝很少被人提起,因而值得强调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李悝的变法,是这一系列变法中,最早开始的。这种筚路蓝缕之功,当然不应该被抹杀。

魏文候是一个胸怀大志的君主,他礼贤下士,拜孔子的学生子夏和其他儒生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为师,又任用吴起、西门豹等人治理天下,所以魏国发展很快。

李悝则是魏文侯时期进行改革的最重要人物。李悝也叫李克,他曾受业于子夏弟子曾申门下,做过中山相和上地守。上地在河西,故李悝经常与秦国人交战。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不是很多,头一条就是废除官爵世袭的办法,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吏,以使政权能得到全国最能干的人的参与。其次是实行“平籴法”(年成好时,政府以平价购入粮食,灾年再以平价出售,用“取有余以补不足”的办法来平衡物价),这项政策的目的是防止商人垄断粮价,造成“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的现象,以稳定小农经济。

李悝变法的核心乃是推行“尽地力之教”,它的目的在于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政府的田租收入。由于魏国人多地少,所以只能从精耕细作上入手,李悝的具体措施是,规定每亩地的标准产量为一石五斗,要求农民“治田勤谨”,达到每亩增产三斗;同时杂种各种粮食作物,以防某种作物发生病害;要努力耕作,勤于除草,收获时加紧抢收;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土地,植树种桑和多种瓜果蔬菜。

为了确保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李悝还曾修《法经》。不过,《法经》早已不存,唯有桓谭的《新论》一书中,对《法经》内容进行过简单的描述,但《新论》一书后来也佚失了,他的观点是通过明代人董说的《七国考》一文中,才得以留传下来,并成为我们今天了解《法经》的重要依据。

《法经》共6篇,这几篇法经的名字都非常有意思:“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和“具法”。所谓“盗法”,是保证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所谓“贼法”,是保障现在政权的地位;“囚法”和“捕法”则是惩罚盗贼的办法;“杂法”则是惩办盗取官印、官吏贪污、赌博等行为;“具法”则是根据特殊情况加重或减轻刑罚的法律。由于这部《法经》不仅集以前各国法律之大成,而且是秦汉法律的基础,所以李悝也被称为战国时代法家的“始祖”。

魏文侯在位的时间是公元前445年至公元前396年(黄仁宇先生所说的公元前424至公元前387年有误),所以李悝是孔子和孟子中间的人物。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变法措施和孔孟一样,都表现着中国封建制度业已崩溃,各地域间的诸侯组织全部劳动力,以用于发展生产的情形。

而且,黄仁宇先生还说,李悝的设施,也创造了一种计划经济的原始风格。社会的发展,不由它自身作主摸索而成,乃是由政治家以鸟瞰的态度裁夺。

如果回过头来看周公的井田制和宗法制,我们就可以知道,由于时过境迁,到战国时期,这种制度已经无法维持下去了。因为人口激增,货币通行,客卿活跃,战事动员波及全民。为了增加收入,春秋时期,各国就开始对赋税制度进行改革。公元前685年,齐国首先采用了按土地的多寡肥瘠征收贡税的办法。另外,管仲还把田地分配给耕种者,实行一家一户的个体经营,对于井田制的打击相当沉重。所以难怪元代人陈采正会写诗说,“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

到公元前594年,鲁国颁布了“初税亩”,对公私土地一律征税,这表明鲁国正式宣布废除井田制,承认私田的合法存在。到了公元前538年,郑国更是宣布“作丘赋”,这里的“赋”是指对兵役和军用品的征收。以前承担兵役和军赋的,只限于都内的“国人”,由于战争规模和开支日益扩大,赋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于是负担就不得不由“国人”扩大到“野人”身上,也就是推广到所有的成年男子身上。这对于井田制的存在和稳定,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上述李悝的“计划经济”,推行于公元前5世纪和4世纪之间,其“尽地力之教”,也就是不受封建制度的约束。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更是全面扫除封建制度,而整个代之以“郡县制”。此门一开,国君统治全国百姓,土地可以买卖,官僚不再世袭,所以顾炎武说“封建之废,自周衰之日,而不自于秦也。”

通过“平籴法”(所谓平籴法,即在丰年时向农民多征粮食,做为储备,供荒年时调剂之用,农民便不致因饥馑而破产或流散。这样既缓和了社会矛盾,又使国家不会失去大量的劳动人手)。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个重要的历史环节。当时天灾频繁,粮食价格极不稳定。因此政府的方针,总在“平准”,“民毋伤而农益劝”,也就是要做到稳定粮食价格,同时鼓励粮食生产。而由于粮食生产是最重要的,所以种田为“本业”,其他都为“末业”。这也就是为什么传统中国社会一直会有“重农”思想的根源,以及“不患寡而寡不均”基础上的追求低水平平等的原因。同时,黄仁宇先生还进一步指出,虽然中国的货币经济开始得很早,且已经普遍使用于民间,但由于粮食价格波动太大,商人不一定能够做到互通有无,相反很有可能是“囤积居奇”,也就是说,见利忘义,与传统“礼”的思想格格不入,也难怪传统中国社会会对商人咬牙切齿了。

先秦从封建到郡县,造成了庞大的组织,同时也开启了中国官僚政治的先河。在公元之前即由皇帝派遣官僚,向几千万老百姓征兵抽税,接受诉讼及刑事案件,无疑是一种超时代的早熟,所以黄仁宇先生说,此时的中国,更难放弃间架性的设计,以至于一般政令上面冠冕堂皇,下面有名无实,官僚间的逻辑被重视,其程度超过实际行政效能,又仪礼也可以代替行政,种种流弊,到20世纪不止。而最大的毛病,则是西欧和日本都已以商业组织的精神一切按实情主持国政的时候,中国仍然是亿万军民不能在数字上管理。

由此看来,李悝的“尽地力之教”,也只能说他的视界宽,不能说他的眼光深。他用简单的数字,去笼罩大量的农民,如果用现代眼光来批判,则很明显,这种方法虽然很早熟,却伊然不过是原始组织的变种而已。

要点

此章对于中国历史的开篇西周及先秦时期,做了一个概括性的介绍,其中,对于周公、孔子和李悝,由于其所占据的历史地位的重要性,用专章进行分析。对于这三个人物的了解,一定要注意从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的角度进行把握,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泛泛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说是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

概念解释

“商鞅变法”:公元前356至公元前350年,商鞅在秦国大规模地推行了两次变法,其主要内容有:废井田,开阡陌,打破传统的井田制疆界;奖励军功,建立军功爵制;重农抑商;推行郡县制;建立什伍连坐制;统一度量衡。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最为彻底的一次,它为秦始皇的统一六国做了充分的准备。

“国人”:周代城乡两个地区,国为城区,住着称为国人的统治者,野是农村,住着被统治的农民。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各国间的冲突,促使国人地位下降,野人社会地位提高,两者逐渐合一,国野制度随之消失。

“郡县”: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盛于秦汉。从史料上看,县的设立当以楚国为最早;而郡的设置要较县为晚。秦统一天下后,郡县制遂遍行于全国,汉继秦制,但比秦更为严密。东汉末年,原来的有监察性质的州转变为郡以上的行政区划,地方行政制度开始变成为州郡县三级。到元朝时,“郡”一词完全废弃。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周公和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2.试比较李悝与商鞅变法对于中国社会影响之异同。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