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灭亡铁律:亡于土崩而非瓦解

2018年8月14日  来源:渊渊读史记 作者: 提供人:abbstly010......
摘要: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古今一也。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脩,是之谓土崩。故曰天下之患在于土崩。“土崩”,说白了就是平民(农民)起义;“瓦解”,乃是国家内部王侯将相的高层内部争斗,还包括国家之外敌对势力的入侵。

司马迁在《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记载了一个叫徐乐的人。此人本为布衣,但因为给汉武帝上呈了一份报告而被任命为郎中。这个徐乐在上呈的报告中谈及了自己对秦朝灭亡的看法,并认为从古至今国家政权的覆灭莫过于他说的这个道理。开始我读徐乐这段报告的时候并没在意,但是在多读几次之后,我突然发现徐乐真乃神人也!因为徐乐确实言中了中国后来大一统王朝灭亡的铁律。

为了让大家知晓这个铁律,我在此引用司马迁的原文,这段文字也写得十分赏心悦目:“臣闻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古今一也。何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陈涉无千乘之尊,尺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後,无乡曲之誉,非有孔、墨、曾子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然起穷巷,奋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从风,此其故何也?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脩,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资也。是之谓土崩。故曰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何谓瓦解?吴、楚、齐、赵之兵是也。七国谋为大逆,号皆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其境内,财足以劝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当是之时,先帝之德泽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境外之助。此之谓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由是观之,天下诚有土崩之势,虽布衣穷处之士或首恶而危海内,陈涉是也。况三晋之君或存乎!天下虽未有大治也,诚能无土崩之势,虽有彊国劲兵不得旋踵而身为禽矣,吴、楚、齐、赵是也。况群臣百姓能为乱乎哉!此二体者,安危之明要也,贤主所留意而深察也。”

徐乐在这段话里谈及会覆灭国家政权的两个隐患是“土崩”和“瓦解”。但是土崩是造成国家政权颠覆的核心原因和主要因素。相对于土崩,瓦解只能称之为“疥癣之疾”。何谓“土崩”,说白了就是平民(农民)起义;何谓“瓦解”,乃是国家内部王侯将相的高层内部争斗,如果把“瓦解”的意思再拓展一下,应该还包括国家之外敌对势力的入侵。

为此徐乐还举了两个例子:先说大秦帝国席卷六国,横扫八方,居然灭亡的丧钟是由平民陈胜和吴广敲响。要论地位,陈胜吴广比不上六国贵族;要论武器,陈胜吴广大泽乡临时拼凑起来的人马也比不上六国军队;要论智慧和名声,陈胜吴广也比不上孔子、墨子、曾子等人;要论财富,陈胜吴广也没有陶朱公、猗顿等人有钱。但就是这两个没有钱、没有地位、没有名声、没有武器装备的两个屌丝,在大泽乡点燃了灭亡秦帝国的星星之火。其次,汉景帝时期,七国叛乱,吴楚等诸侯国的财富、军队装备都甚于陈胜吴广,这些诸侯王的名声和地位也高于陈胜和吴广,甚至对于造反准备的周密程度也远超陈胜和吴广,结果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所以,徐乐认为对于国家政权的覆灭,“土崩”重于“瓦解”,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灭亡铁律:亡于土崩而非瓦解

我把徐乐这个理论往中国大一统的封建帝国身上一套,发现太名副其实了。中国大一统的王朝有秦朝、汉朝、西晋、隋朝、唐朝、元朝、明朝、清朝。以上八个朝代除了清朝身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三千年未有之强敌”的历史背景外,其他七个王朝均未跳出徐乐给出的铁律,下面我们就逐一阐述。

秦朝,徐乐已经讲过,不再赘述。汉朝,历经七王之乱、汉匈战争,王莽代汉等瓦解之劫而均未灭亡,但是一场黄巾起义却让大汉帝国走向了土崩。西晋,虽然八王之乱让其元气大伤,但是彻底压垮西晋的最后一根稻草却是全国各地爆发的流民起义。隋朝,什么都不说了,《隋唐演义》已经把隋末“土崩”之势演绎到了极致。唐朝,中国大一统帝国的巅峰,虽遭遇安史之乱、宦祸党争等“瓦解”之变,但仍岿然不倒,直至遇到“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黄巢起义,大唐帝国终于土崩,根基被朱温顺势连根拔起。元朝,历经“南坡之变”和“天历之变”而不倒,但却倒于“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金庸《倚天屠龙记》的历史背景就是元朝正处于土崩的时期。

明朝,是我认为中国历史上最能扛瓦解之势的大一统王朝,抗击打能力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所以我必须专门为他提行大书特书。先说明朝遭遇的内部瓦解之势:首先是叔叔和侄儿之间爆发的靖难之役,接着上演夺门之变和石曹之乱;再接着就是明朝多数皇帝都是奇葩,要不沉溺于开动物园(豹房),要不二十八年不上朝,要不炼丹修道差点被宫女绞杀,要不就是热衷干木工活。即使这样,大明朝仍然很坚挺。接着继续有东林党争和阉党专权,特别是练过“葵花宝典”的太监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地侵蚀着大明朝的根基,而大明朝依然坚挺(PS:脑补《太极张三丰》和《新龙门客栈》)。再说明朝遭遇过的外部瓦解之势:在北方遭遇了土木堡之变、北京保卫战、庚戌之变、金兵(清军)入侵;在南边遭遇了倭寇犯边、与荷兰和葡萄牙海战;在东边为帮助朝鲜与日本的丰成秀吉大打出手;在西北方向又搞了一场因为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西南方向也不闲着,又来了一场苗疆土司杨应龙的叛变,史称播州之役(PS:脑补《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即使大明帝国呈如此内外交困的瓦解之势,却仍挺直了腰板,直至遇到了搞土崩运动的闯王李自成,大明朝才算气数将尽。虽然李自成“均田免赋”“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的土改政策是一句空话,但是土改口号引起的土崩形势却最终要了大明王朝的命。

所以,通过以上大一统王朝的灭亡历史,总结徐乐的铁律其实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瓦解之势不可怕;失民心者失天下,土崩会把王朝化。

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灭亡铁律:亡于土崩而非瓦解

“渊渊读史记”头条号:“读的是《史记》,品的是人生”。更多有意思的文章请关注“渊海杂谈”原创微信公众号。

灭亡 / 政权 / 史记 / 土崩 / 瓦解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