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知乎产品分析报告:三产品功能分析

2018年9月25日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作者: 提供人:anchi......
摘要:提高用户使用屏蔽功能的机会,目的是使用户画像越来越清晰,之后系统推荐的内容也会更加符合用户的喜好。用户之间其实没有社交需求,大多用户是被知识问答、知识分享吸引而来的,想法不应该成为了大V的朋友圈,应该基于问答社区中的某一问题、某一回答、专栏文章、机构号发布的新闻等等,来发布想法。之前的干货内容都可以在想法里面进行二次流转和讨论,产出更多的优秀想法。用户可以通过关注过哪些问题/话题,为哪些问答进行过点赞、收藏、评论等等来推荐。

1. 产品功能架构图

知乎主要由五个功能区组成,分别是:问答社区、想法、知乎大学、消息、我的主页,其核心功能区为知识问答社区和知乎大学。

2. 功能分析和优化

(1)推荐功能

“推荐”页面和“关注”页面并列排布,当用户的“关注”页面暂无更新时,用户可以一键切换到“推荐”页面,其内容涵盖各领域问题的高赞回答,每次下滑刷新都会出现8条不同的新内容。该功能主要是解决用户无动态可刷的场景,通过算法为用户匹配和提供让其感兴趣的问答。

体验:

如下图所示,当用户对页面内的问答不感兴趣时,可以选择屏蔽,以后类似内容就不会再出现。但是,屏蔽功能的入口比较深,用户使用起来会比较麻烦,一般用户或许并不会去使用这个功能,甚至并不知道有这个功能。

建议:取消推荐页面的「举报」功能,只保留「屏蔽」功能。

优化页面如下图所示:

取消举报功能的原因:

令用户一眼可见「屏蔽」入口,可以提高用户使用屏蔽功能的机会,目的是使用户画像越来越清晰,之后系统推荐的内容也会更加符合用户的喜好。

推荐问答的赞同/评论数都是成百上千的,说明这些回答本身就经过了广泛的传播以及大量用户的验证,可以说都是比较合格的回答,基本不具有被举报的条件。

用户对回答进行正确举报的前提是已经浏览过内容,然而在这个页面上,只显示了两三行文字(如下图左),用户几乎不能从中判断其是否为不友好信息。因此我猜测,此时对回答进行有效举报的概率是非常低的。并且,回答详情页面中的「举报回答」功能完全解决了这一问题(如下图右),用户可以在浏览回答之后再进行举报,相比较,设置在此处的举报功能更加的合理和实用。

优化屏蔽页面的交互:

下图分别是安卓版和iOS版的屏蔽页面,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安卓用户可以选择屏蔽一类/多类不想再浏览的内容,而iOS用户却只能选择屏蔽其中一类。建议优化该页面的交互,与安卓版保持一致,实现支持多选的功能。

(安卓版) (iOS版)

(2)浏览问答

区分问题/答案入口:

浏览问答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对问题感兴趣,第二种是对回答感兴趣。不同的用户想看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前者希望直接进入到该问题页面,挑选高赞or感兴趣的回答后,再进行浏览。而现在的情况是,用户只能先进入回答页面,再从中进入问题页面(操作过程如下面三张图片的顺序所示)。对于被问题吸引的用户来说,这样的操作流程显然不够简便。

建议:最好是设置两个入口,即:点击题目时进入问题页面,点击回答时进入回答页面。这样分割开来,用户可以使用不同的操作,实现不同的目的。

取消回答页面的底部预览:

首先明确:底部预览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我认为,「预览」是帮助用户更好的了解回答的情况,判断是否有兴趣进行阅读。然而,从下面的截图来看,短短的两三行文字并不能达到上述效果。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看到,右下角的「下一个回答」按钮遮住了部分文字,底部的渐变效果对阅读产生了障碍。因此我认为目前的底部预览做得不太好。

建议:我认为,应该取消底部预览。

为什么我不建议对底部预览进行优化?

下面通过用户的浏览习惯,分析底部预览存在的必要性。把问答内容大致分为两类:

1)严肃认真讨论的知识内容

这样的内容一般都是图文结合、篇幅较长、需要花费时间认真阅读。因此用户在浏览这类回答之前,更倾向于在问题页面对回答进行对比后,再选择一些高赞回答进行阅读。这种情况下,用户浏览完一个回答后,会回到问题页面再次进行挑选,而不是滑向下一个回答。因此,浏览此类问答的用户对底部预览的需求并不大。

2)偏娱乐性的话题

这类问题的高赞回答大多由抖机灵、篇幅较短的回答构成,这个时候由于用户对内容的要求没那么高,只想“随便看看”,所以依次浏览问答的概率比较大。但是,偏偏每个回答下面都有广告、评论和预览,这三项内容占了很长的篇幅(如下图所示),导致用户的浏览体验很不好。

久而久之或许会让用户反感,不愿意下滑翻页,而是依赖于「下一个回答」按钮直接跳转。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用户查看底部预览的概率很小。

综合上面的分析,我还是建议取消这个底部预览。

(3)提问功能

体验:

用户发布提问有两条路径:一个是在首页上点击“提问”按钮,直接进行提问;另一个是在搜索页面的“去提问”按钮,通过这个按钮可以进入提问页面。

但是,这个按钮只有在用户浏览超过3页内容后才会出现在底部,我认为这样的方式很好,简化了提问的操作,可以引导用户提出新的问题。

发布提问的第一步操作是输入问题,比如我想提问“如何看待刘昊然代言知乎?”

当我还没有输入完整的问题时,下方就已经联想出相似问题。这对于想寻求答案的用户来说,可以直接查看内容,放弃相似问题的提问操作。对于知乎来说,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相似信息的冗余。

在我多次体验这个提问功能后发现了一个问题:

当用户首次进入提问页面并输入文字时,界面如图1、图2所示,下方列表会实时显示联想的问题。

然而,当用户在未清除文字的情况下,退出了提问页面。之后再重新进入时,页面将不再具有问题联想功能。(如图3、图4)

建议:

问答社区内重复提问的原因有很多种。可以把提问的用户大致分为两类:

此类用户在明知重复的情况下还要进行提问,以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

此类用户不知道社区内已有相似问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了重复提问。

对于第二类用户来说,如果没有联想功能,会导致用户认为社区内还没有此类问题,然后进行重复提问。

所以我建议,无论什么情况下,在用户输入问题的过程中,都需要实行问题联想功能。这对于减少相似问题有一定作用。

(ps:笔者写分析时用的是4.20.0版本,写完后发现最新迭代的4.21.1版本中,优化了该功能)

(4)想法功能

知乎想法的产品经理孙妍在知乎回答中表示:

我们观察到社区内出现了越来越多即时分享的短内容,这类内容虽然不是体系化的知识输出,但其内容本身在信息密度和构建有价值的讨论氛围方面,也有着不错的表现。我们推断,同样是即时创作和分享的工具,知友们使用方式会有所不同,知乎有机会拓展一个新的分享有价值信息的场景。

可以看出知乎想法的核心还是在做知识分享,需要的是比较专业的有价值的内容。然而就目前知乎想法的发展情况来看却并不如愿。

关于知乎想法的思考:

知乎想法是基于关系链的,只有关注你的人会看到你发布的想法。这样的设置决定了不同用户的不同行为。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由于关注数量较少,所发布的想法几乎不会被看见,因此我猜测这类用户的主要行为是浏览想法,进一步的行为是为其他想法进行转发、评论、鼓掌。

对于大V用户来说,主要行为是发布想法,然后与关注TA的人进行互动、收获掌声,以此保持热度,获得更多粉丝,从而有动力去持续发布更多的想法。

综上,大V发布的内容吸引普通用户,普通用户的反馈(转发/评论/鼓掌)激励大V。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不难看出,想要形成一个比较好的相互作用,最关键的步骤在于,大V发布的内容能够吸引用户浏览。

下面分析,用户想看什么样的内容?

用户之间其实没有社交需求,大多用户是被知识问答、知识分享吸引而来的。因此,他们对彼此的私人生活并不感兴趣。然而,目前的知乎想法却充满了晒美食、自拍、个人生活的知乎大V,俨然成为了大V的朋友圈(如下图),我认为这是导致普通用户对想法功能不感兴趣的最大原因。

通常情况下,用户关注一个人是因为认同对方在某一领域的回答。用户的需求是:想要通过对方了解更多该领域的专业知识。因此,大V发布一些比较严肃认真的知识、经验、见解更能吸引用户浏览,这样的内容也更符合知乎本身的调性。

(如图:拥有几十万关注者的大V,评论数却只有几条)

因此,现在应该解决的问题是:

如何改变想法功能区的内容?

1)提高想法发布的门槛

微信读书APP中也有想法功能,但与知乎想法功能不同的是,用户不能随意发布自己的想法,而是有一个限制——用户需要基于书中的某段文字来发表想法(如下图)。

这样做,一是可以让其他用户追溯到这一想法的产生背景,方便交流;二是可以提高想法内容的专业性,符合一个阅读类app该有的氛围,不用担心产生微博那样比较娱乐化的氛围。

我认为,为了避免知乎想法“微博化”,可以给知乎想法也加上一些限定条件——用户需要基于问答社区中的某一问题、某一回答、专栏文章、机构号发布的新闻等等,来发布想法。

例如:A用户对某回答有不同的思考,同时也想知道大家都有怎样的见解。于是A用户基于这个回答发布了一条想法,希望在想法里与大家一起探讨。这个时候,关注A用户的B用户对这条想法产生了兴趣,点进想法来源(问答页面)查看详情,同时也通过评论/转发来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通过类似这样的方式,很多之前的干货内容都可以在想法里面进行二次流转和讨论,产出更多的优秀想法。

2)优化推荐想法的推送

目前的推荐算法看起来不太友好,推荐的都是机构号/大V发布的想法。除此之外,我认为应该基于用户兴趣进行推荐。

如何知道用户对哪类想法感兴趣呢?

可以根据用户关注过哪些问题/话题,为哪些问答进行过点赞、收藏、评论等等来推荐,用户在问答社区中活跃的内容都可以成为知乎推荐想法的来源。比如说:我关注了「断舍离」这个话题,那么推荐想法中就可以出现某某用户基于“你如何评价断舍离?”这个问题的想法。

或许有人会疑惑:基于问答社区内容而发布的想法,为什么不直接在问答内发布呢?

短内容生产是有价值的场景,众所周知,知乎的问答社区擅长的是长内容、深度内容,一条认真严谨的回答或许需要用户花费很长的时间去思考、查资料、总结,然后去PC端撰写、排版等等。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移动端进行创作的习惯越来越高频,知乎想法可以满足分享即时短内容的需求。

因此,问答社区和知乎想法各有各的使用场景和优势,可以把想法功能看作——对问答社区深度内容所做的加强和互补。

屏蔽 / 知乎 / 想法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