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一下马斯洛需求理论这一张图,它被画成金字塔形,之所以这样展现是想说明,需求也是分层的,只有当底层需求被满足的情况下人们才会追求更高一层的需求。
对照图中来解释,只有当生理需求被满足的时候人们才会考虑更高一层的安全需求。
如你去问一个流浪汉(我是说真的流浪汉):“兄弟,买保险不,买了重疾险你得癌症可以理赔50万?”,不客气一点的人家会直接让你滚蛋,客气一点的会跟你商量“保险我不要了,给我一块面包怎么样?”
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种需求的迫切性是不同的,流浪汉更希望要一块面包(生理需求)而不是一份保险合同(安全需求),伊拉克的同学更希望一片不会被战火连累的土地(安全需求)而不是一个女朋友(社交需求)。
前几年共享经济很火的时候,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共享产品,类似于共享篮球、共享雨伞、共享衣物各种产品层出不穷。
我们来分析下衣物共享这个模式。
首先,不能否认确实有一部分同学会觉得自己的衣物挂满一柜子,一年都不穿几次,会充满深深的罪恶感。因此,如果有一个平台可以把自己的闲置的衣物共享出去,还能额外挣点收入,不失为一种好选择。
衣物的供应也许不成问题。
再来看看需求端,有没有人会愿意穿别人穿过的衣服呢?
有,但不是生活都市的普通工薪阶级,很多人在观念上就不会接受穿别人的衣服,而愿意接受的很大一部分群体可能是来自于偏远山村等经济极其不发达的地区。
需求确实存在,只不过,这里有个需求错配的问题。那些都市的白领们有能力租赁别人的衣物穿,但是他们没有租赁别人衣服穿的意愿。而那些愿意接受穿别人衣服的贫困地区的同学,首先,你得让他有部手机。
这样的例子不少,再比如,各种奢侈品品牌,无论经济如何如何不景气,打死他们都不降价。
人们购买奢侈品并不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的,而是为了更高层次尊重需求(展现身份地位),降价会带来“需求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