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章,我们将对两个群体的当前状态及智能提升的未来潜力进行了解——发现者一代和寻找者一代。发现者一代,年龄为25~35岁,承担着“发现”答案和进行常规工作的任务。寻找者一代,年龄为36~45岁,则是在领导者行列“寻找”自己的价值所在。
同发现者和寻找者相关的问题包括:
额叶在25~30岁经历了发展后,哪些思维活动能够改进额叶能力?
为什么在大学取得好成绩并不能轻易转化为职场中的迅速发展?
怎么才能从知道如何快速搜集事实,转变成知道如何创新思考,激发工作成就感?
工作环境是怎么提升或阻碍大脑生产力的?
谷歌搜索如何改变了我们的学习和记忆方式?
你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处于信息超载状态吗?
从大脑的健康发展考虑,你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决定自己何时该保持现状,何时该积极促进改变?
■发现者一代
发现者一代,即年龄处于20岁中期到30岁中期的人,渴望发现,并迷恋发现。这个年龄群体是“点击”的一代,习惯于在搜索栏中输入简单的几个字来满足自己对信息和问题答案的不间断需求。
发现者一代在学校里就被训练着发现正确答案,而且总寻找一个“确定的”正确答案。
以莫莉为例,她是一个28岁的年轻人,看起来聪明活泼。在高中和大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毕业后,她得到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职位,进入一家生产环保产品的公司,成为一名总裁助理。
她不停地记录大量信息,几乎一字不漏地记下一切事情。她能写出精美的会议技术报告,一板一眼地根据会议参加者所提出的建议陈述接下来的措施。这些令人赞叹的信息管理工作并不需要自创的新颖想法。
寻找“确定的”答案无法让创新智能达至最大化。
我见到莫莉时,她说自己热爱工作的公司,但也承认对工作感到厌倦,感觉自己的大脑在复制–粘贴的固定程序中停滞不前 。她能感觉到上司对自己的赏识,但拥有的机会却极为有限。她不知道如何晋升或跳槽。莫莉没能得到足够的机会,将自己的大脑培养成一个创新、能解决公司复杂问题的大脑。她实际上困于现状之中,裹足不前。
想想这种状况将会给大脑经济 带来的消极影响。想象一下莫莉在一成不变的工作中培养出的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大脑。学业完成后,工作环境是进一步推进智能发展的主要塑造者和影响因素。她的大脑在被以什么样的方式塑造?工作相关的有限思维挑战又会对她现在和未来的经济状况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当然,她因所在的职位而对公司的一切了如指掌,可以了解并仔细记录同公司重大项目相关的大量信息。对莫莉所工作的公司来说,由于未能对她的创造性智能进行指导和更深思熟虑的促进,将会对自身造成多么大的经济损失!
■发现者一代的额叶智能
正如在即时世代一章所说的,大脑科学的最新发现显示,大脑从十几岁开始会经历巨大变化,20多岁仍会继续,一直持续到30多岁前期。我认为有必要再次重复这个重要的大脑研究发现,因为发现者所处年龄阶段是大脑发育的一个转变性时期,大脑做好了最大化其天生能力的准备,以促进高水平决策制定、创新思维和策略性推理能力,从而做出生活需要的合理判断。这一认知阶段与大脑复杂额叶网络经历剧烈重塑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大脑的这种发展要求具备从书本知识学习转移到在实际工作中学习的能力——在工作中你几乎要对所有事情寻找新的处理方法。
由于多种原因,发现者一代的额叶智能未能得到充分开发,甚至可能陷于停滞。他们在大学期间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刺激学习和认知发展,以对社会议题建立强大的语言学、文学和历史视角,获取基本的科学知识和计算机技能。然而,大脑科学已表明,培养基础策略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技能也需要同样的努力。
关于这种大脑认知停滞的证据正出现得越来越多,这意味着此时充分利用大脑潜力的有利条件显得更加至关重要。对于让大脑为未来做好准备来说,训练这些技能是最重要的。你在学校或大学时,还可以将责任推给教育体制。但现在打开那扇门,实现大脑的最高表现能力,则取决于你自己。你想被动地接受该做什么,还是自己去发现需要做的事情?
■发现者一代的大脑经济学
由于未能实现的大脑成就,我们的总体经济现在及未来都会遭受重大的损失。如果你的大脑主要被训练着去发现答案,你怎么能做好准备,去解决大大小小的国家性和世界性危机呢? 你努力寻找的答案甚至可能并不存在,而即便答案存在,它们也会非常复杂,仅仅在罕经验证的信息源中点点鼠标搜索也无法发现。发现一代需要进入下一个人生阶段,在这个阶段,你们肩负着辨别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以及产生答案的责任,而不仅仅是搜索已经存在的信息和资料。
事实上,发现者一代未能达到批判性思考者的基本要求,因为他们未能充分利用和开发自己的大脑潜力。他们或许拥有很高的学历,但如果智力能力一直保持静止,那么在不远的将来,我们所有人都将遭受经济损失。
培育(nurture)和自然(nature):智能必须进行培育,这样它才不会成为自然环境的受害者。
当前的领导者需要重新思考发现者一代的大脑训练方式。开发年轻人的潜在智能,取决于负责抚养和培养他们的人。潜力是存在的,但关于生产力的陈旧观念正在压制发现者一代处于发展过程中的流体智力,未能培养他们的策略性注意力、综合推理和创新等核心额叶功能。
其中一个需要改革的地方是工作场所。工作环境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生活实验场景,在这里智能可以得到极大的促进或阻碍。公司的管理人员经常跟我说,“我们不知道如何将那些最聪明、最机智的20多岁和30多岁的年轻人融入公司。他们很聪明,有很高的成绩绩点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履历,但他们不能解决问题;如果不被明确告知,每天甚至不去思考应该做什么。他们想要也需要一个清单,清楚地把需要完成的事情列出来。如果被要求自己找出新方法,提高工作产出,提升生产力,他们就会感到焦虑不安。”
其中一个原因是:格子间的广泛应用。格子间会阻碍大脑健康,对其产生损害作用,抑制大脑发展。思考格子间的特点是如何同策略性注意力和综合推理相左的。格子间整个概念的构建初衷是为了建立和培养更有合作性的工作习惯,激发创新。可以肯定的是,格子间极大地增加了个体之间的交叉谈话;然而,这种环境设计对于创新思维是利是弊仍待有定论。它提升了交叉听觉能力,在一个格子间的环境中是不存在所谓私人谈话的。想一想策略性注意力所需付出的代价——大脑为了专注于眼前的任务,需要多努力才能屏蔽周围的谈话。
你应该准备好开发自己的大脑功能,扩展自己的创新潜力。
一名发现者一代的成员杰里米告诉我,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注意力缺陷(ADHD),还只是因为在封闭的格子间中很难屏蔽周围同事产生的刺激。他说自己有偏头痛,在想是不是工作环境导致了他的大脑损耗。我们都知道在痛苦中保持工作效率有多难。我建议他跟老板谈谈,找一个安静的办公空间工作一段时间,尤其是进行一些重大项目时,需要投入更多的集中注意力。杰里米后来反馈说,这个简单的调整让他的大脑精力和效率有了极大改善,偏头痛也减轻了。
朱莉是我最近的一个客户,她是一名33岁的营销人员。第一次见面时,她看起来漠然,消极被动,对自己的日常工作提不起兴趣。她坦陈,“我感觉自己每天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很少感到挑战,我希望能从自己的工作中收获更多。”事实上,她的大脑健康检查显示,她对于形成抽象观念感觉非常吃力,极少甚至根本不应用创新思维,以创造问题解决办法或不同的结果。她的思维陷于固定模式之中,试图寻找清晰而确定的答案。她很少将学到或观察到的知识同自己以前的经验联系起来,以产生新的可能性。因此,她的大脑的发动机只是在回收信息,而不是用创造性的方式组合分散观点,从而很容易感到厌倦和疲劳。
不进行创新思考和批判推理,对大脑以及更聪明的思考——而非更费力的思考——都是有害的。这一失败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在发生,不论你是身居高位,还是无名小卒。每一年我们未能激发和促进策略性创新思维和高级推理能力,就是一年未能对人类认知资本的未来进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