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博弈论-博弈论的诡计+第1章 走近博弈论:一场游戏一场梦-战争是怎样发生的-博弈的构成要素-相互依存与均衡-负和、零和与正和-博弈论的局限性+第2章 囚徒困境:自愿坐牢的嫌疑人-克格勃们的小花招-不背叛就会被淘汰-把对方陷入困境中-倒霉是因为太聪明+第3章 重复博弈:一夜情与地老天荒-没有未来必然背叛-如何破解迟到困局-带剑的契约才有效-用道德来保证均衡+第4章一报还一报: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地老天荒的胜利者-向合作进化的棘轮-在一在二不在三-以直报怨的人生哲学+第5章人质困境:多个人的囚徒困境-束手无策的人群-两种理性的矛盾-威力巨大的武器——逐个博弈-是竞争也是劫持-与对手联合起来+第6章酒吧博弈:混沌系统中的策略-一加一未必等于二-混沌世界里的临界点-谁颠覆了社区的平衡-策略的多米诺骨牌-“少数者”的红衣服-让开那架独木桥+第7章 枪手博弈:先发优势与后发制人-同时出招的策略-相继出招的策略-陆逊为什么回兵-进攻方向的选择-置身事外的智慧+第8章猎鹿博弈:走上集体优化之路-“看不见的手”失灵-从合作走向共赢-猎人的帕累托效率-猎鹿中的公平问题-第9章智猪博弈:多劳并不多得-比比皆是的智猪-猪圈里的跟随策略-后发制人的策略-汽车在哪扇门后面+第10章警察与小偷博弈:猜猜猜与换换换-当电话打到一半时-乱拳打死老师傅-不可预测的算计-纯粹的随机策略+第11章斗鸡博弈:狭路相逢的策略-把对手变成朋友+第12章协和谬误:欲罢不能的困局-认赔服输的智慧-不要去看碗背面-要考虑机会成本-有勇气咬断后腿-放弃愚蠢的坚持+第13章蜈蚣博弈:从终点出发的思维-人生的倒后推理-蜈蚣博弈的悖论+第14章:分蛋糕博弈:革命就是讨价还价-蛋糕在不断融化-坚定不移的力量-减少你的等待成本-保护讨价还价能力-外部机会的算计+第15章:鹰鸽博弈:进化中的路径依赖-栅栏上的路径依赖-胜出的未必是好的-孙叔敖与超速均衡-香蕉可以从两头吃-成名发财都要趁早+第16章:脏脸博弈:共同知识的车轱辘-别人的信封更诱人-1天与100天的博弈-共同知识的作用+第17章:信息不对称:买的不如卖的精-只许佳人独自知-不确定性带来风险-信息决定博弈结果-信息披露的策略-应该传递什么信号-清官为什么被淘汰+第18章:信息传递:好酒也怕巷子深-信息传递的模型-标王背后的博弈-信息传递有成本+第19章:信息甄别:分离均衡的筛子-票价为何如此低-所罗门王的智慧-老虎的信息甄别+第20章:策略欺骗:假作真时真亦假-被人耍弄的杨修-别拿别人当笨蛋-不要暴露了自己-策略欺骗的步骤+第21章:承诺与威胁:胡萝卜加大棒的艺术-威胁与许诺要适度-无条件的回应规则-保护好自己的武器-西点军校的规矩-策略意义的可信度-陆象先的边缘政策-小步慢行的策略+三天读懂博弈学-博弈论——让你成为赢家的理论-博弈的构成要素:对手、出招与收益-博弈论的基本假定:大家都是明白人-博弈论就是教你与人“斗心眼儿”-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谁说数学很差就不能学习博弈论-囚徒困境-军备竞赛-旅行者困境:聪明反被聪明误-“撑死胆儿大的”与“饿死胆儿小的”-美忠啊,你慢些跑来慢些跑-如何使对手陷入囚徒困境?-胜利大逃亡:带你走出囚徒困境-重复博弈-天长地久有没有?-诚信来自重复博弈-为什么“毕业了,就说分手”?-你打我一拳,我是否应该马上踢你一脚?-没有惩罚机制的契约不过是一纸空文-从“投名状”看道德规则在博弈中的力量-纳什均衡-强硬形象会给你带来现实的好处-自私自利一定不好吗?-胆小鬼博弈:勇敢者最终获胜的游戏-秦始皇的帕累托最优和汉高祖的纳什均衡+生活中的博弈论-《美丽心灵》的博弈解读-无处不在的博弈-博弈是一种竞合游戏-从围棋定式谈纳什均衡-从爱情故事谈起:优势策略-房地产开发博弈、警察捉小偷与混和策略-位置博弈的策略-猎鹿模型的合作哲学-“囚徒困境”的深刻哲理-“囚徒困境”的破解:合作的约束-威胁、承诺、作弊与惩罚-猴子的故事与道理约束-为什么要有法律-爱克斯罗德试验中的针锋相对策略-利他主义与爱克斯罗德试验的局限-“智猪博弈”的故事-“智猪博弈”与激励机制设计-企业战略与“智猪博弈”-证券市场中的“智猪博弈”-“斗鸡博弈”与“骑虎难下”-银行会垮掉吗?-以弱战强的制胜之道-“海盗分金”的正解-公共地悲剧与和谐社会-房地产市场的多方博弈-酒吧问题与少数人博弈-彩票、赌博与投资-现在与未来的博弈,“时间价值”与利率博弈-如何理解“风险越高,收益越高”-“”超级女声“”、凯恩斯、“”美女投票论“”与泡沫经济-随机游走(Random Walk)、正反馈与庞氏骗局-博弈论不能包治百病-“知识就是力量”的另类解释:信息有价-从出老千谈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的困境-武林高手、信号传递与声誉-所罗门故事与制度设计-未婚者必读:“”约会博弈“”与“”麦穗理论“”-人类为什么会有男人和女人-情侣博弈的讨论-先发优势与后发优势-谈判的要诀-理性、最后通牒游戏与独裁者博弈-管理需要建立预期-强强之间如何有效联合?-奖罚分明的博弈原理-如何争取到一个项目?-民主的悲剧:非排序式投票-孔多塞投票法则、Borda法则及其他-投票操纵的方法:民主的悖论-阿罗不可能定理-帝国的衰落:短视的群体博弈-“幸存者游戏”的人生启示-经济现象的心理分析-21世纪的博弈论:行为博弈论-博弈论思想,科学家模拟上万次“囚徒困境”,找到了最成功的决策

第9章智猪博弈:多劳并不多得

2017年3月14日 字数:1895 来源:博弈论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 作者:王春永 提供人:我不存在吗

我不想荒废也不想累赘,

怕的是这一切全都白费

活的疲惫活的受罪,

这个世界为什么让我这么累

——《累》歌词

小猪躺着大猪跑

公元前529年,晋国在平丘召集天下诸侯,举行会盟。

晋君为了夸耀自己作为盟主的实力,用兵车四千乘围在会场的四周,一眼望去,车马排布整齐,旌旗摇动,仪仗鲜明。晋君端坐会场中央,看着依次就座的各国使臣,心中禁不住暗暗得意。

各国使臣依次坐定以后,郑国代表子产劈头就向晋君提出减少会费分摊的问题。他说:“自古以来,缴纳给天子的献款都依照爵位的等级而定,只有京畿地区的诸侯必须缴纳超出等级以上的献款。我们郑侯的等级是伯男,却和您一样,负担起公侯级的义务,实在太不合理了,务必请减少献款。近年来,诸侯息兵,致力于修睦邦交,每月都有使团往来交流,光是这些费用就不少,又要分摊这么重的会费,像我们这般小国实在负担不起。举行会盟的目的,无非是为了维持小国的生存,会费的负担若使小国灭亡,岂不是有违会盟的宗旨吗?务请慎重考虑。”

这样的理由提得有理有据,确实也反映了当时郑国权利与义务不相符的现实。但是晋国担心其他小国也会提出同样的要求,因此一口拒绝。

然而,子产作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家,惯用死缠烂打的交涉手法。他与晋国大夫从中午一直争论到傍晚,仍然僵持不下。时间都被花在这桩议案上面,而会盟的主旨却还根本没有接触。最后晋君没办法,只好接受了子产的这项要求。

在上面的故事中,子产用来说明郑国要减少献款的理由就是:郑侯的等级是伯男,却按公侯的级别承担义务,这是不合适的。其实他在这里所运用的理论,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是一种可以称为“智猪博弈”的博弈策略。

假设猪圈里有两头猪同在一个食槽里进食,一头大猪,一头小猪。我们假设它们都是有着认识和实现自身利益的充分理性的“智猪”。猪圈两头距离很远,一头安装了一只控制饲料供应的踏板,另一头是饲料的出口和食槽。猪每踩一下踏板,另一头就会有相当于10份的饲料进槽,但是踩踏板以及跑到食槽所需要付出的“劳动”,加起来要消耗相当于2份的饲料。

两头猪可以选择的策略有两个:自己去踩踏板或等待另一头猪去踩踏板。如果某一头猪做出自己去踩踏板的选择,不仅要付出劳动,消耗掉2份饲料,而且由于踏板远离饲料,它将比另一头猪后到食槽,从而减少吃到饲料的数量。我们假定:若大猪先到(即小猪踩踏板),大猪将吃到9份的饲料,小猪只能吃到1份的饲料,最后双方得益为[9,-1];若小猪先到(即大猪踩踏板),大猪和小猪将分别吃到6份和4份的饲料,最后双方得益为[4,4];若两头猪同时踩踏板,同时跑向食槽,大猪吃到7份的饲料,小猪吃到3份的词料,即双方得益为[5,1];若两头猪都选择等待,那就都吃不到词料,即双方得益均为0。

智猪博弈的收益矩阵可以用表9-1所示。表9-1中的数字表示不同选择下每头猪所能吃到的饲料数量减去前去踩踏板的成本之后的净收益水平。

表9-1 智猪博弈的收益矩阵

大猪/小猪

踩踏板

等待

踩踏板

5/1

4/4

等待

9/-1

0/0

那么这个博弈的均衡解是什么呢?这个博弈的均衡解是大猪选择按按钮,小猪选择等待,这时,大猪和小猪的净收益水平均为4个单位。这是一个“多劳不多得,少劳不少得”的均衡。

在找出上述智猪博弈的均衡解时,我们实际上是按照“重复剔除严格劣策略”的逻辑思路进行的。这一思路可以归纳如下:首先找出某参与人的严格劣策略,将它剔除,重新构造一个不包括已剔除策略的新博弈;然后,继续剔除这个新的博弈中某一参与人的严格劣策略;重复进行这一过程,直到剩下唯一的策略组合为止。剩下这个唯一的策略组合,就是这个博弈的均衡解,称为“重复剔除的占有策略均衡”。

在智猪博弈收益矩阵中可以看出:小猪踩踏板只能得到1份甚至损失1份,不踩踏板反而能得到4份。对小猪而言,无论大猪是否踩动踏板,小猪采取“搭便车”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都是最好的选择。

由于小猪有“等待”这个优势策略,大猪只剩下了两个选择:等待就吃不到;踩踏板得到4份。所以“等待”就变成了大猪的劣势策略,当大猪知道小猪是不会去踩动踏板的,自己亲自去踩踏板总比不踩强,只好为自己的4份饲料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

也就是说,无论大猪选择什么策略,选择踩踏板对小猪都是一个严格劣策略,我们首先加以剔除。在剔除小猪踩踏板这一选择后的新博弈中,小猪只有等待一个选择,而大猪则有两个可供选择的策略。在大猪这两个可供选择的策略中,选择等待是一个严格劣策略,我们再剔除新博弈中大猪的严格劣策略等待。剩下的新博弈中只有小猪等待、大猪踩踏板这一个可供选择的策略,这就是智猪博弈的最后均衡解,达到重复剔除的优势策略均衡。

智猪博弈与囚徒困境的不同之处在于:囚徒困境中的犯罪嫌疑人都有自己的严格优势策略;而智猪博弈中,只有小猪有严格优势策略,而大猪没有。

在一场博弈中,如果每个参与人都有严格优势策略,那么严格优势策略均衡是合乎逻辑的。但是在绝大多数博弈中,这种严格优势策略均衡并不存在,而只存在重复剔除的优势策略均衡。所以,智猪博弈听起来似乎有些滑稽,但是它却是一个根据优势策略的逻辑找出均衡的博弈棋型。

智猪博弈模型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占有更多资源者,比如本章开头的故事中的晋国,必须承担更多的义务。这样的现象在当代国际和国内政治生活中都十分普遍。

智猪博弈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