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是,有关女性对男性身体吸引力的偏好的文献,比有关男性对女性身体吸引力的偏好的文献少得多。进化心理学家史蒂文·康格斯特(Steven Gangestad)和格伦·夏德(Glenn Scheyd)已经承认:“探究女性对男性体型特征偏好的研究太少了。”考虑到进化心理学领域一直以来的活跃程度,这种数据的缺失相当出人意料。如果较少的卵子数量促使女性对性更加挑剔,她们就应该对很多高度进化的男性的装饰特征产生偏好,而且这种偏好会更极致、更精细和更易于衡量。从科学的角度说,研究女性的择偶偏好应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那么,为什么对女性择偶偏好的研究会如此之少呢?针对这个研究缺口,有几种可能的解释。第一,研究人员可能没有发现研究女性性偏好的价值,对此我表示怀疑。第二,对于女性择偶偏好的研究根本无法支持适应性的配偶选择理论,因此相关研究成果未被公开。我认为这种可能性更大。由于进化心理学的目的是解释人类的配偶选择为什么是适应性的,所以与这个目的相悖的数据集往往会被封存在实验室的笔记本和硬盘中,无法发表。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暴露出的不足很可能意味着有大量尚未发表的证据,这些证据一旦公开,就能有力地证明“总有美会发生”机制的存在。
即使是那些已经公开的数据,也很难被用作适应主义观点的论据。比如,有一个反复被提到的论据是,女性不喜欢过度“男性化”的面孔,其特征包括:突出的方下巴、宽大突出的额头、浓浓的眉毛、瘦削的脸颊和薄嘴唇。大量的研究表明,女性更喜欢中性甚至是女性化的面孔。其中一项研究表明,女性更喜欢留短胡须的男人,而不喜欢更男性化的络腮胡。根据康格斯特和夏德提到的少数几项不同的研究,女性偏好的这些面部特征似乎和她们偏好的男性身体特征是一致的。她们最喜欢清瘦但有点儿肌肉的男性身体,还要有宽大的肩膀和V型躯干,最不喜欢体型庞大、肌肉过分发达的男性。
这些发现给适应性主义者带来了一个难题,因为男性化特征原本是反映个体力量和优势的指标,每一个思想健全、追求健康的女性都应该喜欢。那么,女性不喜欢的这些男性化特征为什么仍然存在呢?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这些特征是在男性间争夺配偶和社会地位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不是在女性配偶选择的驱动下进化来的。进化心理学家还提出,女性可能更喜欢男性化特征较弱的男性,因为这意味着这个男人会在后代身上进行更大的亲代投资。然而,他们从未解释为什么那些有着宽广的额头、突出的下巴、高睾酮的男性就不能成为好爸爸,而是直接将其当作显而易见的事实。
进化心理学家之所以很难解释清楚女性偏好明显的不一致性,原因之一是,他们对于配偶价值的定义过于狭隘,以至于抓不住人类配偶选择的真正复杂之处。在某种程度上,配偶价值的概念正是文化理论家所说的男性凝视(male gaze)的一种科学化的表达。男性凝视观点认为,女性和女性的身体只是男性获得性爱快感的来源和操控对象。事实上,进化心理学对女性配偶价值的研究几乎都是通过让年轻男性凝视计算机生成的女性脸部和身体的图像进行的。难怪这个概念在理解女性性偏好的过程中不起作用。进化心理学将男性凝视当作一种适应性的结果,并将性别歧视写入人类进化生物学,这显然无法解释女性的择偶偏好。
进化心理学家忽略的社交互动,在人类的配偶选择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事实上,社交互动对我们如何感受性吸引力、与谁发生性关系和如何坠入爱河至关重要。实验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人类的社交互动有可能比我们用眼睛获取到的信息还重要。心理学家保罗·伊斯特威克(Paul Eastwick)在他的著作中着重讨论了社交互动如何改变人们对性吸引力的感知。在一系列的实验和元分析中,伊斯特威克及其同事证明了一些我们完全凭经验知道的事情:随着互相了解的增加,我们对性吸引力的感知也会发生变化。
在进行任何社交互动之前,人们倾向于认同自己对他人性吸引力的最初(即表面)判断。但是,一旦他们有机会与对方进行社交互动,就会产生不同的判断,并且开始注意到对方吸引自己的特质。最终,当人们判断对方到底哪里有吸引力时,这些主观的社交感知的作用要远大于外表的吸引力。保罗·伊斯特威克和露西·亨特(Lucy Hunt)在论文中写道:“事实证明,幸好有社交互动的存在,因为它几乎让每个人都有机会与别人建立一种彼此都认为对方有独特魅力的关系。”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身体吸引力,但人们的目标总体来说还是要和另一个人在社交和性的方面找到幸福,这真是一个美好的想法。“配偶价值”并不是一个通用的客观衡量标准,而是一种主观的相关性体验。
有趣的是,伊斯特威克的研究还表明,男性和女性在评估对方的吸引力时,人际关系对他们的影响程度是没有区别的。在有关女性配偶价值的进化心理学研究中,那些通过凝视着电脑屏幕给出数据的男性,实际上也有可能像女性一样,受到在社交互动中展现出的特质的影响。看起来,男性凝视并不是男人获得幸福的好方法。
在现实世界里,人类的配偶选择显然发生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中,因为每个个体不但在身体素质上存在差异,性格和个性也各不相同。归根结底,我们有能力与他人以越发复杂的方式进行社会交往,这种进化过程已经影响了人类的择偶标准。随着文化、物质文化、语言和复杂社会关系的出现,人类对吸引力的审美有了一个得到极大扩展的新维度——社会人格。社会人格包含所有的品质(幽默、善良、同情心、体贴、诚实、忠诚、好奇心、自我表现等),现在都是我们互相吸引的部分原因。事实上,这些特征的进化很有可能正是因为它们有吸引力,而且有助于加强两性关系的社会稳定性。且不说坠入爱河时的紧张、愉悦和有可能令人心碎的感受,光是这个过程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因为这是数百万年来男女双方基于审美进行配偶选择并发生协同进化的结果。尽管大猩猩和黑猩猩确实也有类似于社会人格的属性,但我认为它们不会像人类一样坠入爱河,因为这些物种并没有经历过这种协同进化的过程。
进化心理学对配偶价值的定义暗示我们可以看着电脑屏幕上的一张潜在配偶的照片,然后向左或向右滑动鼠标,就能做出符合进化趋势的决定。尽管这种方式在一段时间内可能很有趣,但要作为一种长期策略的话,通常会失败,因为配偶价值是不可能根据任何以表面特征为基础的客观尺度来定义的。真正的“配偶价值”只在双方相知相爱的过程中才会出现,而且坠入爱河是需要时间的。对于今天年轻的城市居民来说,时间是有限的,性选择的机会却几乎是无限的。然而,在人类进化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都生活在非常小的种群中,性选择的机会很少,而且时间很充裕。人类配偶选择的进化是为了在后一种情况下发挥作用,而非前一种。
男性外表明显缺少装饰特征的真正原因是,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女性在择偶时把重点放在社会特征,而不是身体特征上。直到不久之前,女性的社会分工还只是负责照顾孩子,所以她们更关注那些表明男性可能有耐心维系一段稳定的婚姻关系的品质,这是说得通的。从长远来看,女性的择偶标准已经变为:男性既是她们的好伙伴,又是孩子们的好父亲。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女性在寻找配偶时无须货比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