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进化论+进化论是科学吗-进化论的“进化”-进化论成懒化论?新研究表明,要生存就要懒,勤快物种易灭绝!-动物为什么能对自己的孩子狠下毒手?或许这源于祖先的本能-进化论的禁止地带,人类或许正在走向消亡-现代综合进化论+生物进化论、价值进化论与情感进化论-生物进化论-价值进化论-情感进化论-美的进化-美的进化:引言+第1章:达尔文的真正危险的观点-达尔文的危险观点(2)-达尔文的危险观点(3)-达尔文的危险观点(4)-达尔文的危险观点(5)-达尔文的危险观点(6)-达尔文的危险观点(7)-达尔文的危险观点(8)-达尔文的危险观点(9)-达尔文的危险观点(10)+第2章:配偶选择科学之争-配偶选择科学之争(2)-配偶选择科学之争(3)-配偶选择科学之争(4)-配偶选择科学之争(5)-配偶选择科学之争(6)-配偶选择科学之争(7)-配偶选择科学之争(8)+第3章:侏儒鸟的求偶舞蹈-侏儒鸟的求偶舞蹈(2)-侏儒鸟的求偶舞蹈(3)-侏儒鸟的求偶舞蹈(4)-侏儒鸟的求偶舞蹈(5)-侏儒鸟的求偶舞蹈(6)-侏儒鸟的求偶舞蹈(7)-侏儒鸟的求偶舞蹈(8)-侏儒鸟的求偶舞蹈(9)+第4章:审美的创新与物种的衰落-审美与物种的衰落(2)-审美与物种的衰落(3)-审美与物种的衰落(4)-审美与物种的衰落(5)-审美与物种的衰落(6)+第5章:让路给鸭子-让路给鸭子(2)-让路给鸭子(3)-让路给鸭子(4)-让路给鸭子(5)-让路给鸭子(6)-让路给鸭子(7)-让路给鸭子(8)-让路给鸭子(9)+第6章:园丁鸟为爱搭建求偶亭-园丁鸟为爱搭建求偶亭(2)-园丁鸟为爱搭建求偶亭(3)-园丁鸟为爱搭建求偶亭(4)-园丁鸟为爱搭建求偶亭(5)-园丁鸟为爱搭建求偶亭(6)-园丁鸟为爱搭建求偶亭(7)+第7章:雌鸟的择偶偏好与雄鸟的社会关系-雌鸟的择偶偏好与雄鸟的社会关系(2)-雌鸟的择偶偏好与雄鸟的社会关系(3)-雌鸟的择偶偏好与雄鸟的社会关系(4)-第8章:人类之美的发生与演化-人类之美的发生与演化(2)-人类之美的发生与演化(3)-人类之美的发生与演化(4)-人类之美的发生与演化(5)-人类之美的发生与演化(6)-人类之美的发生与演化(7)-人类之美的发生与演化(8)-人类之美的发生与演化(9)-人类之美的发生与演化(10)+第9章:快感为什么会发生-快感为什么会发生(2)-快感为什么会发生(3)-快感为什么会发生(4)-快感为什么会发生(5)-快感为什么会发生(6)+第10章:吕西斯忒拉忒效应-吕西斯忒拉忒效应(2)-吕西斯忒拉忒效应(3)-吕西斯忒拉忒效应(4)-吕西斯忒拉忒效应(5)-吕西斯忒拉忒效应(6)-吕西斯忒拉忒效应(7)+第11章:同性性行为的进化假说-同性性行为的进化假说(2)-同性性行为的进化假说(3)-同性性行为的进化假说(4)-同性性行为的进化假说(5)-同性性行为的进化假说(6)+第12章:审美生命观与生物艺术世界-审美生命观与生物艺术世界(2)-审美生命观与生物艺术世界(3)-审美生命观与生物艺术世界(4)-审美生命观与生物艺术世界(5)-审美生命观与生物艺术世界(6)-美的进化:致谢

人类之美的发生与演化(3)

2020年7月6日 字数:1893 来源:美的进化 作者:[美]理查德·O.普鲁姆 提供人:heidong86......

在试图理解人类性行为的过程中,切记人类有很多关于性和性别的观点都受到文化的影响,或者像有些人说的“处在文化建构之下”。由于所有人类都浸淫在其特定的文化中,所以他们的态度、行为和性等方面必然会反映出他们的文化进化的方式(进化背景4)。因为全世界的人类种群都发展出了丰富多样的语言、物质、经济、民族、国家、伦理和宗教文化,所以与性有关的信仰和做法也相应地呈现出惊人的多样性。不过,这个基本真理并没有掩盖进化的生物学过程(进化背景1~3)仍然是与人类的性行为、繁殖和社会行为密切相关的事实。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就是了解人类的生物历史和文化历史如何相互作用,从而创造出我们今天看到的各种性表达。

虽然这个问题的复杂程度已经超出了这本书的范围,但我还是想集中讨论几个有关生物学/文化相关性的问题,而且是那些通过研究审美进化能得到充分理解的问题。我尤其会关注从我们与黑猩猩的共同祖先生活的时期到大约1.5万年前的农业(可能还有财富)革命期间,人类性行为发生的进化和演变(进化背景2)。

即使在这个有限的背景下,人类的性行为也是非常复杂的,因为它是在多种性选择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这些机制往往同时发挥作用,包括:

雄性间的竞争

雌性间的竞争

双方在择偶时对两性共有的装饰特征的偏好

雌性在择偶时对雄性炫耀的偏好

雄性在择偶时对雌性炫耀的偏好

雄性性胁迫

雌性性胁迫

两性冲突

考虑到这些性选择机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难怪我们对人类与性有关的进化的理解会如此混乱和晦涩。应该从哪里开始呢?由于我的目标是探索审美选择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作用方式,所以我会重点考虑有可能是通过配偶选择进化而来的那些装饰性特征。到目前为止,我们研究的主要是雌性在择偶时对雄性炫耀特征的偏好,因为在我们讨论过的鸟类中,是雌性推动了性选择的过程和极致审美主义的进化。但很明显,人类和某些鸟类物种(比如海鹦和企鹅)一样,两性都参与了配偶选择。

所以,我们先来看看人类的那些通过双向配偶选择进化而来的性特征和偏好,除了男女的特征和偏好都是一样的以外,选择机制的原理并没有变。达尔文提出,几乎裸露的人类皮肤(即体毛在进化过程中减少)是在性选择作用下进化出的一种审美特征。或者,人类体毛减少也有可能是为了在长距离跑动时更高效地冷却身体,而进化出的一种适应性特征。不管体毛减少是不是审美特征,都不会影响另一种独特特征具有装饰性的事实,那就是腋下、耻区、头皮和眉毛等特定区域保留的毛发。而且,两性保留毛发的区域是相同的(生物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性单形”)。这一事实强烈暗示这一特征是通过双向的配偶选择进化来的,就像雄性和雌性的海鹦、企鹅、鹦鹉和犀鸟都有鲜艳的喙及羽毛一样。腋毛和阴毛直到青春期才开始发育的情况,进一步验证了这些部位的毛发是作为一种性征进化而来的假说。这些特殊位置的毛发,很可能是为了配偶间利用信息素进行性交流,这在哺乳动物中是很常见的现象。

腋毛和阴毛通过皮肤分泌物与微生物的结合,“培养”能吸引异性的气味。人类皮肤为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提供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许多微生物一直在与人类协同进化。皮肤微生物学家伊丽莎白·格赖斯(Elizabeth Grice)及其同事在论文中写道:“多毛潮湿的腋下和光滑干燥的前臂之间只有一小段距离,但这两个生态位就像热带雨林和沙漠一样差别巨大。”事实上,在这些生态方面的差异中,有一些很可能就是协同进化产生的审美特征。(未来,关于腋毛和阴毛的微生物群研究,很可能集中在皮肤菌群对体味的贡献上,从而开创出人类协同进化的微生物美学这一令人兴奋的新领域。)

在生命之树上,雄性在择偶时对雌性性装饰器官的偏好,显然是人类分支上独有的进化结果,因为这在灵长类动物中很罕见。雄性有强烈偏好的事实似乎违背了进化心理学中一个更加令人厌恶的“真理”:由于精子易得且数量多,而卵细胞难得且稀有,所以男人性生活放荡,女人则相对保守。这种模式化观点的问题在于它不能反映人类的行为。尽管适应性的观点认为男性放荡不羁,女性羞怯腼腆,但至少在西方社会,男性和女性一生中性伴侣的平均数量几乎没有差别。

此外,希望与随机遇到的陌生人发生性关系,这种开放式的欲望和人类的进化史不可能有太大的关系。直到几百代人之前,农业发展使得人口密度增大时,人类群体仍然小而分散,在战争之外的时间里,随机发生的性行为是极其罕见的。所以,男性与陌生人发生性关系的行为,不可能是通过特定的选择过程进化而来的。事实上,男性的性行为已经朝着相反的方向进化了,也就是说变得挑剔了。

我们能从文艺界对性的带有渲染的描述中看出这一点。如果詹姆斯·邦德或者唐璜这些著名的登徒子和他们遇到的任何一个女人发生性关系,他们的传奇故事就没那么有趣了。但是,詹姆斯·邦德和唐璜在性方面是“英雄”,他们实现了男性的性幻想,成功地与许多最有魅力的女性发生性关系,而不是和任何女性发生性关系。事实上,邦德在性方面的挑剔制造了很多笑点,尤其是他对妩媚动人的办公室秘书莫尼彭尼小姐始终毫无感觉。尽管莫尼彭尼小姐很可爱,但她太不矜持了,无法满足男性对性选择的幻想。

演化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