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西湖繁盛

2020年6月16日  来源:中国通史 作者:卜宪群 提供人:xionghao59......

西湖繁盛。

南宋只剩半壁江山,尽管朝廷上下不乏岳飞、辛弃疾、陆游这样的爱国志士,念念不忘收复河山,统一疆土,但朝廷决策者的苟且偏安,使志士们每每空怀悲切,壮志难酬。“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成为南宋社会耽于安逸、不思进取的写照。不过,这些年来,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南宋在中国历史上并非一无是处,其在偏安局势下所获得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日益为世人瞩目。

《蚕织图卷》(局部),反映了宋代“男耕女织”的情景。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已获得较大的发展,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南宋以后,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的格局完全奠定,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也长期稳定地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由于复种制度的推广、新耕地的开辟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江淮、两浙、福建、四川等地区一年亩产可达二至三石。太湖地区稻米产量居全国之首,有“苏湖熟,天下足”(指苏州和湖州)之称。农业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棉花盛行种植于闽、广地区,茶叶遍及苏、浙、皖、闽、赣、鄂、湘、川等地,种桑养蚕和种麻的地区也在增加。甘蔗种植遍布苏、浙、闽、广等省,糖也已经被广泛食用。

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在两浙路的太湖流域、四川成都平原和福建沿海地区,专业茶农、果农、蔗农、菜农大批涌现,他们与独立手工业者一起,开始向小商品生产者转化。北宋时,各路由家庭成员充当劳力、专以纺织为生的“机户”约有十万,数量可观。两浙和川蜀地区成为全国的丝织业中心,朝廷在这些地区设立了织锦院。从事“收丝放贷”“机户赊账”等业务的包买商也遍布江西、两浙、四川等地。南宋时,广东雷州半岛和广南西路又发展成棉纺织业的中心。

从宋朝开始,东南沿海港口成为新的贸易中心。唐朝时全国仅广州一地设有市舶司,负责外贸事务。宋朝有二十多个对外贸易港口,设有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五个市舶司,市舶司下有的还设有市舶务、市舶场等下属机构。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颁行“广州市舶条法”,委官推行,并适用于各市舶司。北宋中期以后,海外贸易的收入一直占宋朝全年收入的15%左右。对此,宋高宗感叹道:“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朕所以留意于此,庶几可以少宽民力尔。”各个外贸港口还在城市设立“蕃市”,专卖外国商品,“蕃坊”供外国人居住,“蕃学”供外商子女接受教育。南宋晚期,泉州更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出现了“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况。现在广州、泉州城内仍然有许多蕃客墓,是当时海外贸易繁荣的佐证。

宋室南渡后,定都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杭州成了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新都市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和机遇。

在南迁的过程中,北方大批人口流寓杭州。这些北方移民中,除了皇室贵族、官宦富绅外,还有大批从事农业、手工业、商业、饮食服务等各种行业的能工巧匠,他们定居杭州,大大促进了杭州商业形态的发展。

南宋统治者倾全国之力,精心从事临安的城市建设,使杭州进入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时期。据耐得翁《都城纪胜》记载:“自高宗皇帝驻跸于杭,而杭山水明秀,民物康阜,视京师其过十倍矣。虽市肆与京师相侔,然中兴已百余年,列圣相承,太平日久,前后经营至矣,辐辏集矣,其与中兴时又过十数倍也。”

临安城南倚凤凰山,西临西湖,北部、东部为平原,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城市呈南北狭长的不规则长方形,宫殿独占南部凤凰山,整座城市街区在北,形成了“南宫北市”的格局。整座城市与优美的园林风景区巧妙结合,充满独特而诱人的魅力。

自宫殿北门向北延伸的御街贯穿全城,是最繁华的区域。御街全长约十里,从和宁门外至景宁宫前,一路店肆林立,商铺栉比。御街南段为衙署区,紧邻皇宫,是朝廷中枢机关所在地和皇亲国戚、文武重臣集中居住的区域。因而这段街上商铺多以经营高端商品为主,《都城纪胜》说:“珠宝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中段为中心综合商业区,同时还有若干行业市街。此处早在唐末五代及北宋已是杭城唯一的市场。南宋定都之后,诸行百市,大小店铺,样样齐全。“处处各有茶坊、酒肆、面店、果子、彩帛、绒线、香烛、油酱、食米、下饭鱼肉、鲞腊等铺”,凡衣食住行与日常生活所需,在这里都能得到满足。据《梦粱录》记载,这里名店、老店云集,有名可查的多达一百二十多家。北段是商贸与文化娱乐相结合的特色街段。临安最大的娱乐中心——北瓦就在此地,内有勾栏十三座,日夜表演杂剧、傀儡戏、杂技、影戏、说书等多种戏艺,每日有数千市民在北瓦游乐与休闲。从《梦粱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武林旧事》等书的记载来看,南宋的休闲娱乐已经蔚然成风,上自宫廷、士大夫阶层,下至一般文人和市井民众,其休闲活动与方式之丰富,为历代所不及。朝廷礼部的贡院也在此附近,是举行科举考试的中心场所。每逢科考,成千上万的举子在此云集,参加考试。受其影响,棚桥一带形成了临安最大的书市,刻版作坊也在棚桥附近,四周充斥着酒楼饭馆和茶肆,夜市十分热闹。

御街之外,还有四条与御街走向相似的南北向道路和四条东西向干道。全城因地制宜,形成大小不一的网格,并以“坊”命名。城内河道有四条,其中盐桥河为主要运输河道,沿河两岸多为闹市,“客贩往来,旁午于道,曾无虚日”。城外有多条河流,与大运河相连。这些纵横相交的河湖构成了一张发达的水运网,维系着临安的繁荣。

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行业细分,种类大增,“不以物之大小,皆置为团行”。商业性质的谓之团、行、市,手工业类或称“作分”,或也称“行”(“行当”之意),仅《西湖老人繁胜录》中粗略所举,就有四百一十四行。《梦粱录》也说:“行都之处,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行分最多。”其货品种类之齐全,工艺之精良,都远胜前代。其中,官营手工业作坊多集中在城北武林坊、招贤坊一带。瓷器官窑在城南凤凰山下,称内窑。私营手工业则遍布全城,前店后作、亦工亦商的经营模式普遍盛行。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南宋经济、文化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临安也成为12至13世纪最为繁华的世界大都会,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据《咸淳临安志》记载,宋度宗年间,临安府的人口已达一百二十四万多人。临安不但出现了吴越文化与中原文化、中华文化与海外文化的大交流,形成了多元文化和谐交融的局面,而且这种文化深深融入临安人的生活之中,使杭州一向以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工艺产品精美绝伦、饮食菜肴细腻味美、园林建筑巧夺天工而著称于世。今日杭州之所以能成为“人间天堂”,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南宋定都临安和南宋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

北宋 / 清明上河图 / 宋太宗 / 赵光义 / 交子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