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副倒置,农业商品化。
江南市镇中,往往出现主业与副业倒置的现象,农业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而副业——如丝织业、棉纺业反而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例如,在苏州府吴江县的盛泽镇,农民主要从事纺绸业,重要的经济来源也是纺绸,甚至会任由土地荒芜。
从市镇的空间分布上来说,明清重要的、大型的市镇集中出现在江南,这不得不从江南经济的开发谈起。自唐宋以来,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江南地区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枢纽,无论是人口、税额、农业生产与商品经济,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江南地区的人口压力逐渐增大,人口与耕地之间的矛盾也在逐渐加大。唐代以来,江南农民通过修筑圩堤,不断开发适合耕种的低地湿田,叫作圩田。明代,江南耕地开发饱和,外延式的“圩田”走到了尽头。人们只能通过“分圩”的手段分割大型“圩田”,以便将残存于大型圩田内心处的湿地改造成耕田。有资料记载的较早的“分圩”活动是在宣德七年(1432年),最晚则是在17世纪中期,即清朝初年。这表明耕地紧张是明代以来江南地区的普遍现象。此外,明清时期的江南重赋,也是一个原因。人口膨胀、耕地紧张、赋税繁重,共同构成了江南农业商品化和市镇兴起的背景。
在人口膨胀、耕地紧张、赋税繁重的背景下,江南农民只有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来寻求出路。原来用以种植粮食的耕地,改种了棉花、桑树等经济作物;原先的副业——纺织业成了人们的主业;原来的重要粮食产区江南地区,开始在粮食上依赖湖广地区的供应。农业结构的调整和纺织业的兴起、粮食贸易的频繁,终于成就了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兴起。江南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最集中地体现为棉纺业和丝织业的发展,而棉纺业和丝织业专业市镇也占江南市镇的绝大多数。
苏州水巷
棉纺业主要集中于松江府一带,即今天的上海一带,包括当时属于苏州府而现已划归上海市的嘉定县等地。明清以来,以松江府为中心的地区,形成了一个棉纺织业的专业地带,棉花也在这一带普遍种植。据明万历《嘉定县志》记载,当时全县耕地约12986顷,其中不能种植作物的板荒地1301.9顷,种稻的田地为1311.6顷,种植棉花和豆类等经济作物的田地为10372.5顷。也就是说,大约百分之八十九的可耕土地,都用来种植棉花和豆类了,故《嘉定县志》说:“种稻之田约止十分之一,其余只堪种花、豆。”但是,松江府一带的棉纺业,也并非完全以当地棉花为原料,还会从华北和长江中游各省输入棉花。明末的上海县人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就谈到棉花与布在南北之间交换的情形——“吉贝(指棉花)则汛舟而鬻诸南,布则汛舟而鬻诸北”。在嘉定县织成的棉布,也远贩到北方各省,所谓“商贾贩鬻,近至杭、歙、清、济,远至蓟、辽、山、陕”。松江府最著名的棉纺业市镇,有朱泾、枫泾等镇。清人顾公燮在《消夏闲记摘抄》中说:“前明数百家布号,皆在松江枫泾、朱泾乐业,而染坊、踹坊、商贾悉从之。”
太湖流域是丝织业市镇密集的地区,大批丝绸业市镇分布于太湖东南面积不大的扇形地带上。万历年间的官员张瀚在他的《松窗梦语》中说:“大都东南之利,莫大于罗绮绢纻,而三吴为最。”所谓的“三吴”,就是指太湖沿岸的湖州、苏州等地。明朝人徐献忠在《吴兴掌故集》中说:“蚕桑之利,莫盛于湖。”明代中后期,种桑养蚕已成了湖州人的主业,而粮食种植反成副业。种桑养蚕与市场的结合非常紧密。有一些养蚕人自己不种植桑叶,而是从市场上购买桑叶,俗称“看空头蚕”。太湖流域的市镇上,不仅有丝行、绸行,还有经营桑叶售卖的桑行。湖州府农民生产的优质湖丝,又叫“辑里丝”,并不是用来自己消费的,而是全部投放于市场。天启《吴兴备志》说:“湖丝虽遍天下,而湖民身无一缕。”而且,湖丝不仅远销南北,还漂洋过海,成为晚明以来中国对外出口的主要商品之一。
从《素女九张机》可以推想明代丝织业的繁盛
在江南的丝织业专业市镇中,最著名的有湖州府南浔镇、双林镇,嘉兴府濮院镇,苏州府震泽镇、盛泽镇等。南浔镇是湖丝的主要集散地,在嘉靖年间已经是“烟火万家”,其繁荣程度超过了县城和府城。盛泽镇在苏州府吴江县,是吴绫的集散中心。明末出版家冯梦龙在小说《醒世恒言》中曾形容盛泽镇的商业盛况:“镇上居民稠广,土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女勤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那市上西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来收买的,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伫足之隙,乃出产锦绣之乡、积聚绫罗之地。江南养蚕所在甚多,惟此镇处最盛。”濮院镇在宋代是一个草市,元代升格为镇,到明隆庆、万历年间,濮院镇的纱绸“制造绝工”,濮绸的声誉也远近闻名。万历初年,濮院镇已经变成了一个商肆栉比、居民万家的丝织业专业市镇。震泽镇在元代的时候,也只是一个小市。它的兴起是在明代中期。清代乾隆年间编写的《震泽县志》曾追述明朝震泽镇的绸业发展史,明朝成化、弘治年间以后,震泽镇一带的农民开始精通“绫绸之业”,“相沿成俗,于是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双林镇所织的纱,“名目繁多,有花有素”,因而“客商云集,贩往他方者不绝”。
除了棉纺业和丝织业市镇外,江南市镇中还有其他一些专业市镇,经营不同的工业,如盐业、榨油业、笔业、冶业、窑业、渔业、编织业、竹木山货业、刺绣业、烟叶业、制车业、造船业、海运业、丝织业、棉布业、米业等等。例如,湖州府的善琏镇,就是以制笔业为主的市镇。善琏镇生产的湖笔,与徽墨、端砚、宣纸并称中国古代文房四宝中的精品。湖州乌程的织里镇,是杭嘉湖地区的造船业中心,在地方志中有“小湖织里业造船”的说法。原属崇德县、后属桐乡县的石门镇,是有名的从事榨油业的市镇。在明朝万历年间,石门镇有榨油作坊二十家,每家雇用数十名工人,雇工人数达到八百余人。苏州吴江县的黎里镇、平望镇,则主要从事粮米贸易。黎里镇东栅的米市,“每日黎明,乡人成集,百货贸易,而米及油饼为尤多”。此外,周庄镇的编织业、章练塘镇的制车业,也都是远近闻名。总之,市镇的出现,不是行政运作的结果,而是商业及手工业集聚自然形成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