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求法的高僧大德。
咸亨二年(671年),唐朝高僧义净(635—713年)从广州出发,乘船取海路前往印度求法。咸亨四年(673年)二月,义净到达东印度耽摩立底国,后在印度周游佛教圣迹,并在那烂陀寺学习十年。垂拱元年(685年),他仍取道海路东归,在南海一带又滞留近十年,最终于证圣元年(695年)五月回到洛阳。在返途停留在南海时,写下了两部名著,一部是《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述了从贞观十五年(641年)到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年)共五十年间,五十七位僧人到南海、印度游历、求法的事迹。另一部则是《南海寄归内法传》,主要记述印度与南海地区的佛教、社会经济生活及文化发展状况。这两部书,都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书影
《南海寄归内法传》书影
在现存宋代以前记述海外交通与印度、东南亚情况的著作中,义净的著作具有独特的价值。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古代印度没有这方面的专门著作,而东南亚除了近代发现的一些碑铭可供间接参考之外,也没有留下什么成文的资料。在这种背景下,义净留下的他亲自观察到的第一手资料,就显得弥足珍贵。
义净是从海路前往印度的,在他之前,另一位著名的高僧玄奘(602—664年)则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去印度求法的。玄奘是中国佛教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不仅是伟大的翻译家、旅行家,还是佛教唯识宗的开创者。贞观三年(629年),玄奘从京都长安出发,历经艰难抵达天竺,游学于天竺各地,贞观十九年(645年)回到长安,在大慈恩寺等寺院进行研究和翻译佛经直到圆寂。
玄奘在到达印度之后,先在那烂陀寺从戒贤法师学习瑜伽师地论等,又学显扬、婆沙、俱舍、顺正理、对法、因明、声明等论,钻研诸部,前后五年。随后遍游五天竺,历谒名贤,寻求梵本。在戒日王为其举办的曲女城大会上,五印度十八个国王、三千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两千人参加。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度,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玄奘佛学水平之高,于此可见。
甘肃瓜州榆林窟西夏壁画《玄奘西行求法》
不过,应唐太宗的要求,玄奘还写下了《大唐西域记》(玄奘口述,弟子辩机编成)一书,于贞观二十年(646年)七月进呈于太宗皇帝。此书是玄奘西行求法路上的见闻,记载了东起我国新疆,西尽伊朗,南到印度半岛南端,北到吉尔吉斯斯坦,东北到孟加拉国这一广阔地区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科学地概括了印度次大陆的地理概况、气候、湖泊、地形、土壤、林木、动物等。由于世界上流传至今的反映该地区中世纪状况的古文献极少,本书遂成为这一地区最为全面、系统而又综合的地理记述,是研究中世纪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阿富汗、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及我国新疆的最重要的历史地理文献。
《大唐西域记》书影
在人类文化交流史上,玄奘无疑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今天,玄奘已经成为中印两个文明之间友好的化身。一位印度历史学家曾说:“如果没有玄奘,重建印度史几乎是不可能的。”玄奘对此是当之无愧的。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时代”。唐王朝不仅以博大的胸怀接纳来自西亚、中亚、印度等地的文化,也以积极的态度输出先进的文明给周边国家,如新罗、日本等,这既包括了物质文化的交流,也包括了精神文化的互动,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