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包的兴盛,与景观世界或视觉转向、图像转向的人类社会整体发展步调相一致,其内在意义在于预示着或展现着当下人类社会中“图像思维模式”的复兴。之所以是复兴,在于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或人的幼儿时期,图像思维模式曾是人理解自然和社会现象的主要模式。在尚未学会说话的幼儿那里,思维的主要方式是一种图像思维,比如他们可以连续看动画片,而不管这种片子中所用的是否是自己的母语。但是当其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某一种语言时,再让其看自己并不熟悉的语言的动画片,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虽然以图像为主的表情包,本身具有解释丛生(cluster)现象的功能,“图像的功能之一,就是解释诸多(而非单个)情形,各种事物以及不同属性交相丛生的现象”[19]。“丛生”是一个间性概念,展现的是一个现象(appearance)世界。表情包可以展示诸多情形,而这诸多情形,似乎获得了一种在场的生动性,但这诸多情形的含混性是有限度的,经常会有文字予以限定,而一旦有文字这种强势符号予以限定,图像立马成为文字的附庸和装点。表情包表意是一种表达上的自我发挥和创造,但绝不是一种对面对面人际交流场景的再现,或者也可以说并不是旨在达到一种面对面人际传播情形,而是带有部分在场和深度不在场性质的一种符号交流方式,它所创建的是一种属于人类传媒第三次突变中既在场又不在场、既直观可见又含混不清、既拥有发送者使用自由又拥有接收者解读自由的快捷符号交流方式。表情包交流开辟了区别于“在场”和“不在场”的第三种交流空间,将“形象”、“直接”和“快速”诸种“在场”性质关联在一起,同时也将“隐匿”和“含混”的“不在场”性质赋予其上,让其交流具有一定的现场性和生动性,而同时又相对可控。正因为同时具备了“显现”的好处和“藏匿”的好处,暧昧不清,表情包在网络人际传播中才日益展露出其蓬勃的生命力。从某种程度上看,表象包如同一个人的“化身”,表象包的发展历程也就是人们借助电脑和互联网不断提高自己“化身”能力的过程。
注释:
①本结果为查询Merriam-Webster所得。
②如郑满宁的《网络表情包的流行与话语空间的转向》、伍静的《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阿尔法虎的《表情包进化史:从1982的标点符号组合到2016的鬼畜满天飞》均持类似观点。
参考文献:
[1]英国开招表情包翻译员按字计薪,不坐班[N].华西都市报,2016-12-15(A7).
[2]饶广祥,魏清露.“趣我”与浅平化:网络表情符号的传播与反思[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
[3]赵毅衡.第三次突变:符号学必须拥抱新传媒时代[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1).
[4]彭兰.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新闻记者,2015,(3).
[5]魏然.网络表情符号的视觉修辞分析[J].东南传播,2016,(10).
[6]皮尔斯.皮尔斯:论符号[M].赵星植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
[7]赵宪章.语图叙事的在场与不在场[J].中国社会科学,2013,(8).
[8]赵建国.身体在场与不在场的传播意义[J].现代传播,2015,(8).
[9]赵爽英,尧望.表情·情绪·情节:网络表情符号的发展与演变[J].新闻界,2013,(20).
[10]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11]唐青叶.身体作为边缘群体的一种言说方式和身份建构路径[J].符号与传媒,2015,(1).
[12]段炼.视觉文化与视觉艺术符号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
[13]艾柯.符号学理论[M].卢德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14]罗兰·巴特.显义与晦义——批评文集之三[M].怀宇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15]谢弗等.发展心理学(第八版)[M].邹泓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16]Ryan,T.A.,&Schwartz,C.B.Speedofperceptionasafunctionofmodeofrepresentation[J].TheAmericanJournalofPsychology,1956,69,(1).
[17]詹姆斯·韦伯斯特.注意力市场[M].郭石磊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18]陆正兰,赵毅衡.“超接触性”时代到来:文本主导更替与文化变迁[J].文艺研究,2017,(5).
[19]商戈令.图像、丛生与间性——探源中国哲学的新路径[J].文史哲,2017,(3).
本文刊载于《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04期
编辑︱杨雅琳
视觉︱欧阳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