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5 我需要你吗

2020年6月23日  来源:大脑的故事 作者:(美)大卫·伊格曼 提供人:paoji68......

大脑正常运转需要些什么呢?除了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通过呼吸获得氧气、靠喝水获得水分之外,还有一样东西同样重要:它需要他人。正常的大脑运转依赖于我们周围的社会网络。我们的神经元需要与其他人的神经元互动才能茁壮成长,延续生存。

有真人电影,我们为什么还要看动画片

如今,这个星球上有70多亿颗人类大脑熙来攘往。虽然我们常觉得自己是在独立运作,但每一颗人类大脑其实是在彼此交错的庞大网络里运作的:我们甚至可以把人类这个物种所取得的成就,看成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巨大有机体所创造的奇迹。

传统上,研究人员总是孤立地研究大脑,但这种方法忽视了一个事实:数量众多的大脑回路都是跟其他大脑相关的。我们是重度的社会生物。从家人、朋友、同事到业务合作伙伴,人类社会建立在层次繁多的社会互动之上。放眼周围,我们看到人际关系分分合合,看到家族的纽带、让人眼花缭乱的社交网络,还有利益关系的结盟。

所有这些社会黏合剂,都是在大脑的专用回路里产生的:这些庞大的网络监控着别人,与之沟通,感受他人的痛苦,判断他人的意图,解读他人的情绪。我们的社会技能深深地根植于神经回路,而理解这一回路,是被称为社会神经科学的新兴研究领域的基础。

想想以下这些东西有多么不同:兔子、火车、怪物、飞机和儿童玩具。可哪怕它们如此不同,却全都可以充当热门动画片的主角,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赋予它们思想。观众的大脑不需要什么提醒就能接受“这些角色跟我们人类一样”的设定,并能随着它们遭遇的起伏跌宕又哭又笑。

1944年,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Fritz Heider)和玛丽安·西梅尔(MarianneSimmel)制作了一部短片,凸显了人这种喜欢给非人类角色赋予思想的倾向。在短片中,两个简单的形状——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圆形,在一起绕着彼此旋转。片刻之后,一个更大的三角形潜入场景中。然后它突然冲上去,推搡小三角形。圆形偷偷摸摸地溜进一个矩形结构,并把门关上;与此同时,大三角形把小三角形赶跑了。接着大三角形气势汹汹地来到矩形结构的门口。大三角形撬开门,跟着圆形钻了进去,圆形狂乱地想找其他出路逃跑,可惜没有成功。就在形势看起来最不妙的时候,小三角形回来了。它拉开门,圆形飞奔出来迎接它。它们一起把门关了起来,把大三角形困在了里面。大三角形在矩形结构里徒劳地撞着墙。外面,小三角形和圆形重新绕着彼此旋转起来。



人们情不自禁地替这些移动的形状编故事。

研究人员请观看了这部短片的人描述自己看到了些什么,你大概以为,他们会说,这就是些简单的形状动来动去。毕竟,就是一个圆形和两个三角形的坐标变化嘛。

然而观众们可不是这么说的。他们描述了一个爱情故事,一场战斗、追逐和胜利。海德和西梅尔用这部动画来揭示人是多么容易感知身边的社会意图。移动形状进入我们的视线,可我们却以社会化叙事的形式,看出了意义、动机和情感。我们情不自禁地要编故事。从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看到了鸟的飞行,星星的移动,树木的摇曳,并创作出了它们的故事,认为这些东西拥有思想。

这种爱讲故事的倾向不是怪癖,它是探知大脑回路的一条重要线索。它揭示出,大脑受社会互动启动的程度有多高。说到底,迅速分辨出谁是朋友、谁是敌人,是我们生存的基石。我们通过判断其他人的意图,在社会世界里穿梭。她是想帮忙吗?我需要担心他吗?他们在努力为我谋求最佳利益吗?

大脑不断地进行社会判断,但我们是从生活经验里学习这一技能的,还是天生就会呢?为了找到答案,我们可以看看婴儿是否拥有这一技能。我重复了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基利·哈姆林(KileyHamlin)、卡伦·温(Karen Wynn)和保罗·布卢姆(Paul Bloom) (2) 的一项实验,邀请婴儿看木偶戏,一次只安排一个婴儿看。

这些婴儿都不到一岁,刚刚开始探索自己周围的世界。他们全都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坐在母亲的膝盖上观看表演。幕布拉开,一只鸭子费劲地想打开一口装有玩具的箱子。鸭子抓着箱盖,但就是抓不稳。穿着不同颜色衬衫的两只熊,在一旁看着。

过了一阵,一只熊出手帮助了鸭子,帮它抓稳了箱子,把盖子掀开。它们简短地拥抱了一下,箱盖再次合上。

接下来,鸭子试图再次打开盖子。这时另一只熊出现,它看着鸭子,然后把身子压到箱盖上,阻止鸭子的尝试。

木偶戏证明,就连婴儿也在判断他人的意图。

整场演出就是这样。情节很短,没有对白,一只熊帮助了鸭子,另一只熊则表现得很让人讨厌。

幕布落下又重新打开,我带着两只熊来到观看表演的婴儿面前。我把它们举起来,提示孩子选一个,跟它一起玩耍。和温跟布卢姆发现的一样,几乎所有的婴儿都选择了那只好心肠的熊。这些婴儿不能走路,不会说话,但已经能对他人进行判断了。

人们常常认为,我们是根据在世界上多年的经验,学会评估一个人是否值得信任的。但这些简单的实验表明,就算是婴儿,也配备了探索、感受世界的社会天线。大脑有着与生俱来的本能去检验什么人值得信任,什么人不值得。

要他们选的话,婴儿会选好心肠的熊。

大脑 / 动画片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