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基于逻辑思维的问题解决流程
对于混沌事物的整理,逻辑思维也很重要。“逻辑金字塔”和“不重叠、不遗漏”等思维方式,都是有逻辑性地整理事物的有效手法。
然而,并不是说问题光靠逻辑思维就能自动解决。要想得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需要理解并运用以逻辑思维为前提的问题解决手法,最终找出正确的解决对策。
此外,正如前文所述,谈判是提高双方满意度的交流过程。换句话说,谈判是以同时解决双方问题为目标的交流过程。也可以说,本书所推崇的谈判,是以同时解决双方问题为目的,对基于逻辑思维的问题解决手法进行实践的过程。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问题解决手法。
首先要明确课题或问题
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是要先明确有待解决的课题或问题是什么。如果连自己面对什么问题都不明确,解决的方向就无法确定。而且,如果问题的设定有误,即使找到解决对策也毫无价值,因为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即使能够解决,也毫无意义。
如果把解决双方问题的过程视为谈判,问题的范围就不能只是自己的课题或问题,而是对方也同时需要面对的。关于如何发掘对方面对的课题,将在第5 章深入探讨。
除了从一开始问题就很明确的情况以外,要想发现问题,切实的状况分析是不可或缺的,在此基础上才能迫近问题的本质。不妨以我们身边的事情为例。
六月的某个早晨,A 要出门。打开电视,天气预报说下午有雨。A 又望向窗外,发现西方的天空黑云密布,而且感觉空气的湿度也很高。通过这些现象,大家能得出什么结论?
通过对状况的分析,A 得出了“今天可能会下雨”的结论。这个例子可能有些小题大做了,但要想发现问题,基于对现实状况认知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A 接下来应该给出答案的“问题”是什么呢?是处于“要出门的日子里可能下雨”这一状况中的“问题”。
常见的问题是①“我今天是否应该带上伞出门”,同时还可以设问②“我今天应该带什么雨具出门”。如果扩展开来,还可以设问③“我怎样做才能不被雨淋湿”。
一般来说,①就可以了。但从迫近问题本质的角度来说,③应该是最好的,因为③捕捉到了“直接出门会被雨淋湿”这一问题本质。当然,前提是“不想被雨淋湿”。
然后是摸索出多个替代方案
本质的问题明确以后,就该思考问题的解决对策了。此时的关键在于,不要过早决定唯一方案,而应尽量摸索出多个替代方案。
在上述例子中,本质的问题设定是③,所以替代方案有如下几种(因为 A 无论如何都得出门,所以“不出门”的方案就不用考虑了):
·拿伞出门
·带上雨衣出门
·等到真的开始下雨,再顺路去便利店买伞
·路上避雨
·坐出租车
·自驾出行
最后根据适当的评价标准来选择最佳方案
想出所有的替代方案后,接下来就是根据多个评价标准来选择最佳方案。评价标准有防雨效果、经济性、即时有效性等等。从雨具的角度来说,有风格样式、便携性等等。从出租车或私家车的角度来说,交通手段的可靠性也可以成为评价标准,因为存在交通堵塞的可能性。
就像这样,使用适当的评价标准,最终选择最佳方案。
以上是问题解决的普遍技巧。当然,在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逻辑思维都是必不可少的。
总 结
做到“有逻辑性”的三个要素
①有明确的主张
②主张有论据
③论据能够正确支持主张
怎样让论据正确支持主张
设想特定的对象,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在不改变原方向的前提下,尽量对轨道加以校正,使对方能够产生共鸣
“逻辑金字塔”
是逻辑思维的框架,是结论(主张)和论据的配置图
构建“逻辑金字塔”的两种手法
①自下而上法
通过“按主题分组”,从下向上构建逻辑金字塔的手法
通过询问“那又怎么样?”(“So what?”)明确上层信息
②自上而下法
通过“MECE”从上向下构建逻辑金字塔的手法
通过询问“为什么要那样做?”(“Why so?”)明确下层信息
通过组合使用这些手法,构建逻辑金字塔
MECE:“不重叠、不遗漏”
确认所有要素是否没有重复、无一遗漏
基于逻辑思维的问题解决流程
①明确课题或问题
②摸索出多个替代方案
③使用适当的评价标准,选择最佳方案
① 即什么(what)、何处(where)、何时(when)、何人(who)、为什么(why)、怎样(how)。——编者
② 指市场流通所需的货币量大于货币的发行量。物价将相应下跌。——编者
③ “类”指生物学分类法,以界、门、纲、目、科、属、种对生物进行分类。下文的“哺乳类”“爬行类”“鸟类”分别对应“哺乳纲”“爬行纲”“鸟纲”。——编者
④ 包括 Product(产品)、Price(价格)、Place(渠道)、Promotion(宣传)。因其首字母均为 P,故称 4P 营销理论。——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