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声明:本文为笔者原创图文,欢迎关注@九州历史杂谈 带给你别的平台所没有的历史哲思。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桑难平。天下纷扰,何得康宁。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自第一部《大秦帝国之裂变》开播以来,立即成为众多历史爱好者的心头爱,口碑爆棚,一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便已俘获大量粉丝,其受欢迎程度并不亚于此前上映过的任何一部历史题材剧。这一系列电视剧其实是根据著名历史学家、作家孙皓晖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目前已播出四部,分别是《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纵横》、《大秦帝国之崛起》以及《大秦帝国之天下》。这部剧不仅在作品呈现上非常尊重史实,对于剧中的人物、器物、服饰等服道化方面也是力求贴近时代背景和历史真相,客观的说,可以说的确是一部难得的良心剧。
九州配图:《大秦帝国之裂变》
回到剧情本身上,此剧所展现的是积贫积弱的偏蛮小国,在礼崩乐坏、列强逐鹿的春秋战国时期,于强敌环伺之下,从秦孝公开始,历经磨难、筚路蓝缕、变法图强,历一百六十余年“奋六世之余烈”,最终扫六合而一统天下的波澜壮阔的史诗历程。通过众多优秀演员的精彩演绎,为我们拨开了历史迷雾,以电视剧的呈现方式让更多的观众重新认识了这段充满奋发惕励、强者生存的精神历史。
九州配图:秦始皇
然而,小说原著《大秦帝国》其实还有第六部《大秦帝国·帝国烽烟》,目前尚未拍摄出来。其所描述的是始皇帝在巡守途中积劳成疾病死沙丘之后,秦帝国内部权力随即发生剧烈质变,致使社会矛盾激化。紧接着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六国旧贵族纷纷自立,天下反秦之势燎原。此后项羽大军攻入帝都掳掠净尽,一把火焚烧咸阳宫,三月不灭,关中八百里尽为废墟,秦帝国骤然间灰飞烟灭。
九州配图:项羽大军攻秦
历经一百六十余载的不懈奋斗,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来的大秦帝国,匆匆十五年后迅速覆灭,令人扼腕不已。
萦绕脑中的一个历史疑问
笔者有幸在此剧播出之前便已将《大秦帝国》这部历史小说通读了两遍,夜深人静之时,每每翻看此书,常常不由自主的将自己忘我地置身于那段气象恢弘、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之中,无数次的切换自己在书中的角色,以期真切的去感受每一个人物和细节。
通读巨著之后掩卷沉思,笔者对于大秦帝国之最终结局总难免心有戚戚、耿耿于怀,是叹其奋斗之不易,更叹其覆灭之轻随。一直有这样一个问题久久萦绕笔者脑中,那就是大秦帝国于十五年间迅速覆灭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九州配图:灭秦路线图
关于这个问题,各路观点众说纷纭,有人说秦王朝是亡于农民起义,也有人说是亡于其严刑酷法,甚或有崇拜个人英雄主义者简单的认为它是亡于西楚霸王项羽的横空出世。笔者以为,这些观点看法都过于浅显的以现象来代表本质,未能触及核心根本,根本经不起史料的推敲和证伪。
秦朝亡于农民起义?
“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司马迁《史记》。
司马公在书中对秦朝的灭亡如上描述,因此部分学者据此认为,陈涉、吴广为首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动摇了大秦王朝的根基,并最终导致其灭亡。
九州配图:陈胜吴广起义
对此,笔者以为不然,这是对司马公的整句话的断章取义的误读。这里有几点需要注意:
- 首先,“陈涉发迹”的原因是因为“秦失其政”,具体“失”在哪,却未进行具体详述或者只是简单的事件铺陈,这个是下文中笔者要重点探究的,这里先按下不表。
- 其次,“天下之端,自涉发难”,正确的理解是秦王朝被推翻的主要原因并非陈涉所代表的农民阶层的振臂一呼,实际上,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爆发只是一个诱因而已。陈胜、吴广发动农民起义所点起的暴乱之火,实际上很快便被秦朝组织起来的镇压军队给扑灭了。《史记》中记载,章邯将骊山的刑徒人员迅速组建成一只看似“乌合之众”的正规军,迅速将陈胜吴广的起义军镇压下去了,在后面的动乱当中,农民起义实际已经不存在了。
九州配图:起义军被章邯迅速镇压
- 再次,“陈涉发难”之后,紧接着说“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已经逻辑清晰的阐明了,秦朝覆亡的更主要原因是六国诸侯贵族的后代利用有利的形势联合起来剿灭的。然而,太史公对于这背后的根源原因并未作过多解读,仅仅一句“秦失其政”一言蔽之。
因此说,大秦帝国的覆灭,农民起义称其量只能算是一个重要事件诱因。其实透过农民起义和此后的动荡,我们不难发现彼时的秦王朝内部充斥着尖锐的矛盾,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被秦朝灭亡的那些六国贵族的后代,以及属于这些国家的老百姓,对秦国的一种积怨。由于秦朝建立的时间过短,六国之人对秦朝的积怨一直蕴藏在心中,尚未消融。因此在农民起义爆发后,六国遗老遗少怒气被激发起来,在大家联合用力的情况下,秦朝被推翻。
秦朝亡于严酷律法?
前文提到太史公说的“秦失其政”,很多人自然而然的联想到秦朝的严刑峻法、焚书坑儒等因素,甚至赵高的弄权祸害朝纲。或有甚者直接笼统的认为,大秦帝国覆灭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它的严酷律法。因为农民阶层无法忍受秦朝暴虐、严酷的法律,致使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爆发。
九州配图:严刑峻法
“昔吴王夫差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这里所说的“赵氏”指的就是秦国,秦始皇的祖先有一支曾被封在赵城,因此姓赵(在后世很多书籍中经常用赵氏指秦国,如《淮南子》中就把秦始皇嬴政称为赵政)。因此很多学者据此认为,秦国统一六国后,严刑峻法不知道改变,导致了秦国最后被推翻。
然而笔者以为这一观点初看有理,实则以偏概全,经不起推敲。我们不妨思考一个问题:秦国在商鞅实行变法之后就一直是严酷的律法著称,其国家非常安定,且还因此快速强大。而当它一统天下之后,继续延续严刑峻法,为何国家却很快灭亡了呢?为何同样的一套法令,统一之前为成功的基础,而统一之后却成了败亡罪魁?
从商鞅变法到秦朝建立,前后有六代君王;这六代君王统治时期,尽管一直都使用暴虐的统治,但是在此期间并没有爆发任何农民起义。这足以证明秦律虽然严苛,但却并非导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的本质原因。
也许有人会说,秦国在国内未曾有过农民起义,是因为从秦孝公变法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一百六十年间,秦国还是奴隶制,农民数量很少,尚未形成规模化、阶级化,因此很少发动农民起义。
其实仔细回顾历史,会发现这观点也是不对的。实际上,我们在看电视剧《大秦帝国之裂变》或者小说《大秦帝国.黑色裂变》时,作者浓墨重彩的描述商鞅变法之时,对于废除“井田制”这一重要举措可是有着重强调的。换言之,商鞅在实施变法时,其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奴隶从井田制上解放出来,此举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激发出了他们的生产活力。也正是因为其变法之深彻,才使得秦国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过度最为迅速而彻底,对社会进步的促进效果极为显著。因此,到了秦国统一六国之前的百余年间,秦国已有数量庞大的自由农民,农民阶级早已成型。
九州配图:秦孝公和商鞅
因此说,秦律还是原来的秦律,唯一改变的只是外部环境而已。而严酷的秦朝律法也绝非是导致大秦帝国快速覆亡的根本原因。
大秦王朝快速覆灭的根本原因——制度的失衡
基于前文的分析,我们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大秦帝国仅仅历十五年而亡的根本原因不在于陈胜吴广为代表的农民起义,也不在于严苛冷酷的律法。笔者以为,穿过这一系列表象问题之下,所隐藏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秦王朝在统一中国之后在多层面的制度上存在严重的失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首先,统一六国之后,其原本发挥极大作用的“军功爵制度”无法对严刑峻法产生有效的缓冲。
秦国在攻灭六国之前,也是执行着秦律的严刑峻法。虽然无数黔首在冷酷律法之下受到了处罚,但是,与之相匹配的二十等“军功爵制度”却在很大程度上对冲了秦法的严酷。
九州配图:20级军功爵制度
因彼时秦国志在天下,在攻灭六国的长期拉锯过程中,发动过无数场战争。而在这些战争中,但凡在战场上有立功的人无论大小,都会得到对应的奖励,并且其奖励之幅度颇大。取得一个敌军甲士的首级,便可拥有一个奴隶、一处房屋和一块田地。关中和巴蜀之地虽有限,但六国之地和人口却可观,因此秦国根本不担心奖励无法兑现的问题。在统一进程中,其军功爵制度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参与打战的秦国将士当中,各种原因获得处罚的刑徒并不在少数,然而,只要在战场上拼杀勇猛、建功立业,其罪行便可极大的抵消甚至获赏。
因此说,虽然那时候因为严刑酷法很多百姓都有刑罚加身,但是这些服刑之人的心里积怨并不大,因为他们有一个可以争取或逆转的机会,因此自然不会有农民起义这类事情的爆发。
但是,在秦王朝建立之后,其所面临的情况便大不同了。彼时六国已经灭亡,鸟已尽,弓已藏,没有更多的战争可以去打(虽然还有北驱鞑虏、南征百越,但战争数量级大大减少);且六国之地尽收,该分的土地也分的差不多了,无法再拿出新的土地用来奖励兵勇。
因此,当百姓触犯刑律变成囚徒之后,他们赖以洗刷罪名的机会已今时不同往日,因此秦朝的囚徒只会有增无减、越来越多。可以想象,当一个人发现自己怎么努力都无法洗脱罪名的时候,其心理阴影该有多大,其内心深处之积怨只会持续郁结、不断加深。当这种情况持续强化之后,局部爆发起义和动乱便不再令人费解。
- 其次,统一六国之后,秦朝兴起大量的大型工程,不仅大部分于国于民并无裨益,而且皆为刑徒和劳役所为,而对于这些刑徒和劳役,并没有对等的激励制度进行平衡。
其实,这一条原因和上一条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大秦帝国建立之前,秦国虽然也是严刑峻法,但国内并没有劳役百姓,除了耕种便是打战。唯一算的上大型劳役工程的就是修建郑国渠了。虽然韩国本是想用大兴土木建议修建郑国渠来消耗秦国国力,使其无力东向征伐。但是魏国的小心思并没有改变历史的走向,不仅没有过于消耗秦国之国力,反而让秦国在更长的时间里获得了巨大的国力储备,因为郑国渠的修成,庄稼获得了稳定的大丰收,在实际上是大大的帮助了秦国。
九州配图:郑国渠
然而在秦王朝建立之后,诸如修建万里长城、阿房宫、秦皇陵、秦直道等大型土木工程却极大动摇了国本。可以想见,这些个大型工程一波接着一波地兴建,不仅耗费人力更是耗费国家财力。而秦国将那些获刑又无法通过打战去抵消罪责的穷苦百姓,一波接着一波的押送到工程兴建之地,无数服刑和服役的百姓基本是有去无回,其悲其戚也许通过“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可见一斑。
九州配图:秦直道
九州配图:孟姜女哭长城
两相对比,统一之前修建郑国渠的工程实际上是对国家有着极大的帮助,再比如李冰父子治理都江堰,都对秦国的国力的持续壮大有着极好的推动作用。但是统一之后的这些大型工程,除了万里长城于千秋后代而言有一定意义之外,其他的均是劳民伤财的消耗性工程,不但无法帮助秦帝国更加富裕强盛,反而因此怨声载道、民怨鼎沸、动摇国本。
如此情形之下,又没有适当对等的激励制度予以平衡,这些刑徒和劳役如何能不反抗?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积怨的发酵,刘邦即便做上一百遍的“斩白蛇”的梦,也无法动员起刑徒揭竿而起反叛的决心的。
- 再次,统一六国之后,其包括废除“井田制”、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等一系列制度在六国推行上存在水土不服,没有有效的缓冲和制衡。
秦始皇在摧毁六国、一扫宇内之后,不遗余力的推行了“车同轨、书同文”等一系列举措,政治上废除诸侯分封制度、实行郡县制,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在全国范围解放劳动生产力以及统一度量衡,文化上实行统一文字和官方语言。这一系列看似无比伟大和富有远见的举措,在刚刚统一的六国大地之上推行之时,其所遇到的抵触不是现今的我们所能想象的。
九州配图:车同轨
九州配图:统一文字为“小篆”
就以“井田制”和“统一文字”为例来说。我们知道,秦国因为变法比较彻底,“井田制”在关中和巴蜀之地已经不复存在,但齐、楚、燕等原六国之地因变法不彻底而导致原有的奴隶主老世族的残余势力始终在从中作梗,导致废除“井田制”这一触动老贵族利益的政策无法顺畅的全面实施。此外,秦国选取了最复杂的“秦小篆”作为统一全国的官方文字,这让原本将秦国视为偏盲之地、毫无文化底蕴的山东各国贵族和知识分子在心理上难以接受。
九州配图:井田制
面对这些政策上的水土不服,秦国并未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缓冲和对应之策,而是一位的秉着秦法之严苛来强行实施,进一步加深了六国遗民之怨气和反抗情绪。
综上,秦国统一中国之后,未能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而是固守成规、好大喜功、急于求成,经常一刀切的作法,客观上造成其制度层面的严重失衡,最终在推行过程中民怨蕴积愈来愈深,矛盾愈加尖锐,终究为心有不甘、各怀异心的六国贵族之后代趁了势。
结语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说道:“如果中国历史和其他各国文化有唯一最重要的歧异,那就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的统一全国。随着青铜时代的终止,全国立即完成政治的统一,这种政治上初期的早熟,创造了一个惊人的纪录,在此后千百年间树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传统。”
唐代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这样描述:“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九州配图:阿旁宫
从上面两个大家所言的文字中,我们也可以清晰认识到,秦国一统天下,建立强大的大秦帝国,开创了无数令人惊叹不已的成就,却因秦始皇的骤然病逝而致天下风云再起。朝堂之内长公子扶苏蒙冤自杀,手握重兵的蒙氏兄弟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自刎身亡,导致秦二世胡亥称帝,赵高弄权。二世集团残杀帝国功臣元勋及其他皇室成员,推行一系列暴虐昏政,直接将各类原本积藏已久的社会矛盾推向不可调和之地步。随即爆发的陈胜吴广大起义,犹如火星之于干材,六国心有不甘的旧贵族趁势而起,瞬即形成天下反秦的燎原之势。以项羽为首的反秦力量通过疾风骤雨般的攻势以摧枯拉朽之势将经营六世而立的大秦帝国打的灰飞烟灭。
然而基于这些事件表象,细思秦朝迅速覆灭的之根本,正印了杜牧所言“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观点。秦王朝的覆灭,其根本原因不在于农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不在于严苛冷酷的律法,而在于其统一六国后对于六国遗民之积怨,未能意识和采取有效的缓冲和应对之策,而让积怨持续不断的强化直至不可疏解。
而这些,实际上都源于其制度上的严重失衡而不自知,令人遗憾。
九州配图:兵马俑
参考资料
1.司马迁《史记》
2.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3.孙皓晖《大秦帝国》
声明
1.图片多源于网络,首先感谢图片原作者,其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本文为个人观点,如有错误之处和观点不一,请留言探讨,谢谢。